棱堡的研究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出結果的,朱由檢把霍維華的奏疏給一眾樞密大臣觀看後,又把文思院營造研究所的城寨修建部份,劃歸了裝備研究院。


    在裝備研究院成立工事研究所,專門研究城寨、堡壘和野戰工事修建,研究攻防戰法和所需裝備。


    “未來的大明裝備,要以火器為主,逐漸淘汰刀槍弓箭等冷兵器。”


    “裝備研究院的目標,就是把大明的裝備,帶入火器時代。”


    作出這個指示,朱由檢詢問畢懋康道:


    “軍中有什麽火器,可以代替飛石?”


    畢懋康想了一下,說道:


    “能代替飛石的火器很多,火炮完全能取代它。”


    “如果是人力投擲,可以用鐵石榴。”


    “近來還出現一種萬人敵,可以在火炮難以使用時投擲。”


    詳細介紹萬人敵的製造方法,就是用中空的泥團裝上火藥,摻入毒火、神火,裝上引信後用木框圍著便於運輸。當敵人到來的時候,點燃引信投擲,是一種守城利器。


    朱由檢聽得龍顏大悅,知道鐵石榴和萬人敵,就是原始的手榴彈。甚至榴彈的稱呼,就是從鐵石榴而來,意為它像石榴一樣,裏麵包含很多籽。


    所以他當即道:


    “以後這種武器,統一稱為手榴彈。”


    “用鋼鐵鑄造更結實的外殼,便於存放運輸。裏麵裝上火藥,還有鋼鐵彈珠。”


    “外殼的形狀可以是卵形,也可以是圓柱形,後麵加上木柄,便於投擲得更遠些。”


    “朕在武道大會上設置的擲彈項目,就是投擲手榴彈。”


    “以後軍中要設置專門的擲彈兵,選拔擅長擲彈的士兵加入。”


    畢懋康聞言應諾,徐光啟皺著眉頭說道:


    “鋼鐵若是太厚,火藥難以炸開。”


    “臣以為可以用陶瓷製造外殼,存放時更注意些即可。”


    朱由檢對他的這個提議極為讚賞,說道:


    “陶瓷外殼可以嚐試。”


    “鋼鐵外殼可以造薄點,還可以添加凹槽,方便火藥炸開。”


    “這種預製破片,可以應用在各種爆炸性武器上。”


    徐光啟聽得眼前一亮,說道:


    “陛下所言極是,預製破片還可以用於地雷,以及火炮發射的開花彈。”


    朱由檢聽到地雷和開花彈都有了,心中非常驚訝。


    想到前段時間讓呂祥研製的箭式榴霰彈,詢問道:


    “地雷是怎麽引爆的?”


    “開花彈用什麽引信?”


    徐光啟頓時回道:


    “地雷為曾銑所創,可以用竹筒存放火線,在敵人到來時點燃引爆。”


    “也可以製作一個像簧輪火機一樣的鋼輪擊發機構,上好發條之後,用一根長線通到地麵。敵人到來時隻要踩絆到長線,就會牽動鋼輪發火,進而引爆地雷。”


    “還有伏地衝天雷,用火線連接火盆,敵人觸動火盆就能引爆。”


    “種種點燃方式不一,還有用信香點燃,可以投擲到水中的水底雷。”


    朱由檢聽到地雷的點火方式這麽多,對此嘖嘖稱奇。他是實在沒有想到,在沒有雷汞的情況下,大明人發明了這麽多點火方式。


    不過,點火方式雖多,卻大多不怎麽實用。戚繼光就把地雷、一窩蜂等給禁了,隻保留了開花彈。


    像是火盆點燃,成功率無法保障,而且敵人也不一定會觸動火盆,讓盆裏的火種點燃火線。


    埋伏人點燃火線,更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鋼輪點火雖然成功率有保障,成本又實在太高了。


    能製造那麽多鋼輪點火機構,還不如去製造簧輪火銃。哪有那麽多錢,用於一次性爆炸的地雷。


    所以,朱由檢對雷汞的需求愈發迫切,歎息道:


    “若是有雷汞就好了,可以製造更簡便的擊發裝置,地雷、手榴彈和榴彈,都會實用起來。”


    恨自己對這方麵關注不夠,不知道雷汞怎麽造。


    群臣早就聽皇帝多次提到雷汞,知道火帽和底火,需要用雷汞製造。


    但他們實在對此沒有什麽概念,不明白為何稍微撞擊,雷汞就能被點燃。


    甚至,他們懷疑這樣的東西到底存不存在,皇帝又是如何知道的?


    徐光啟詢問道:


    “陛下,雷汞到底是什麽?”


    “讓陛下如此牽掛。”


    朱由檢不想在朝廷會議上,向著聽不懂的群臣講解這些事情。


    但是對於徐光啟,他感覺是可以交流的,遂道:


    “雷汞就是雷酸汞,是一種非常不穩定、易燃易爆的物質。”


    “隻要稍微受到震動或撞擊,有點火星就能引燃它。”


    “有了雷汞,現在用的火繩、簧輪火機等擊發裝置,那就不需要了。”


    “隻要用雷汞製成火帽、底火、雷管等起爆裝置,就能輕鬆引燃火藥。”


    徐光啟這下有些明白了,詢問雷酸汞到底是什麽。得知是硝酸汞和什麽東西反應而成後,又詢問道:


    “硝酸是什麽?和硝水什麽關係?”


    朱由檢也有些不確定現在的硝水是什麽,說道:


    “硝水大概是稀硝酸,製作硝酸汞等硝化物,需要用濃硝酸。”


    徐光啟這下高興了,說道:


    “臣有一種更強的硝水製造方法,稱之為強水。”


    “用水入五金皆成水,惟黃金不化水中,加鹽則化。”


    “不知這種強水,是不是陛下所說的濃硝酸?”


    朱由檢更是高興,因為他想起了硝酸的別稱,似乎就是強水。


    硝酸和鹽酸混合,又能合成王水。王水能溶解黃金,和徐光啟說的加鹽後的強水一模一樣。


    在仔細詢問徐光啟,得知強水是由綠帆和硝石熬製而成後,他更是能夠確定,強水即使不是濃硝酸,也包含了硝酸。


    有了硝酸之後,硝酸汞這種物質,非常輕易地就能造出來。再用硝酸汞和其它東西反應,遲早能發現雷汞。


    甚至,硝化纖維很快就能造出,用這種易燃易爆的物質作為引火藥。


    如果能成功鈍化降低它的爆速,更是可以宣告,無煙火藥的時代到來。


    這讓朱由檢十分激動,恨不得把徐光啟調到火藥研究所,負責研製火藥。


    但是他更知道,徐光啟在朝堂上的作用更大,能在方方麵麵發揮作用,所以他問徐光啟道:


    “卿有擅長火器的學生沒有?”


    “朕打算派遣專人,負責研製硝化物。”


    徐光啟有些為難地道:


    “臣的弟子孫元化,被陛下派去出使西洋了。”


    “其他學生並不擅長火器。”


    “倒是李之藻的學生張燾,對火器很是擅長。”


    這又是一位名人,在繪製《坤輿萬國全圖》上出過力。朱由檢對他有些印象,詢問道:


    “李之藻現任何職?”


    “他的學生張燾在哪裏?”


    徐光啟當即回道:


    “李之藻如今在京城賦閑,曾以光祿寺少卿管工部都水司郎中事負責造炮。”


    “他的學生張燾,現任遊擊將軍。”


    朱由檢聽到這裏,知道徐光啟是想趁此機會,舉薦這位教友。


    他在思索之後,說道:


    “少府寺還缺一位少卿,就讓李之藻署理吧!”


    “張燾轉任正四品護軍都尉,以裝備部部務僉事身份,分管裝備研究院,負責硝酸和硝化物、尤其是雷汞研製。”


    “徐卿要多教教他,讓他知道怎麽做實驗。”


    徐光啟高興答應,認為誌同道合的人,在朝堂上又多了兩位。


    朱由檢做出這個安排後,又詢問現在的開花彈,到底是用什麽做引信,畢懋康搶著回答道:


    “開花彈的引信有兩種。”


    “一種是木製引信,把藥線盤旋其上,點燃後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燒完,在發射後才會爆炸。”


    “一種是紙製引信,更加廉價一些。”


    這兩種引信,都是比較原始的方法。開花彈發射出去後,爆炸成功率也說不準。


    朱由檢對此雖然有些失望,但是想著它到底能夠實現爆炸,說道:


    “以後開花彈就稱為榴彈,和實心彈區分開,像手榴彈一樣增加鋼鐵彈珠增強爆炸後的殺傷力。”


    “箭式榴霰彈,也可以用這種引信。多做些炮彈試驗,爭取能在空中爆炸,給敵人最大的殺傷力。”


    畢懋康聞言回道:


    “已經在做試驗了,就是還沒成功,所以沒上告陛下。”


    朱由檢聽得眼前一亮,滿意地點了點頭。對呂祥正在做箭式榴霰彈的試驗,感到非常滿意。


    想到之前見到佛郎機炮,他又道:


    “箭式榴霰彈,可以和火藥一起放在火炮的子銃裏,做成整裝炮彈,方便使用時發射。”


    畢懋康則說道:


    “呂掌院沒有把箭式榴霰彈用在佛郎機炮上,而是仿照箭形彈,在炮彈後麵加上尾翼,纏上絲綢藥包,從前麵裝彈發射。”


    “如今是用虎蹲炮試驗,方便測試引信效果。”


    “虎蹲炮近距離還可以發射霰彈,彌補火銃不足。”


    對此非常高興,朱由檢沒想到呂祥竟然能舉一反三,把箭形彈的尾部藥包,用在箭式榴霰彈上。


    這種炮彈結構,讓他想起了後世的迫擊炮彈,進而想到了迫擊炮。


    (迫擊炮主要有座板、身管、兩腳架三部分。迫擊炮彈是在尾翼上方安置藥包,主角的箭形彈也是這個方式)


    (虎蹲炮外形很像猛虎蹲坐的樣子,所以得名虎蹲炮)


    再想到虎蹲炮的外形,和後世的迫擊炮差距並不大。


    朱由檢粗略繪製了一幅迫擊炮外形圖,說道:


    “虎蹲炮可以再改進一下,配一個方便在地上固定的座板。”


    “炮架可以改為能調節的支架,測定各種角度的射程。”


    “炮身也要盡量減重,將來雷汞發明後,還可以在炮彈尾部裝上底火、炮身裏麵加個擊針。”


    “這樣炮彈落下去後,就能自動撞上擊針引燃火藥,進而自動發射。”


    “這個擊針還要能拉動,方便在平射的時候,拉動擊針發射。”


    講解了迫擊炮的原理,畢懋康這下也明白雷汞的重要性了。隻要雷汞能發明出來,虎蹲炮的威力,會得到極大提升。


    大明甚至能靠這種火器,在野戰中取得對建虜的優勢。


    這讓他對雷汞也異常重視,希望能盡早研製出來。


    朱由檢講到迫擊炮後,就想到了很多東西,又把自己所知的口徑、倍徑等概念向群臣講了一下。


    這種東西,徐光啟能聽明白。因為他的弟子孫元化,就曾提議用炮口和炮身尺寸、炮彈重量、火炮重量,劃分火炮用途。


    朱由檢講解之後,便說道:


    “以後火炮的種類和口徑要規範。”


    “虎蹲炮這種迫近攻擊的火炮,可以稱為迫擊炮,用字母簡寫為pp。前一個字母代表火炮,後一個字母代表迫擊炮,以口徑區分。”


    “迫擊炮的口徑,應該是60、80、100、120毫米。”


    “再製造各種倍徑的身管,看看在重量能接受的情況下,哪種倍徑的射程最遠,最能打擊敵人、適合實戰使用。”


    畢懋康應下之後,朱由檢又確定佛郎機炮的正式名稱為後裝子母炮,字母簡寫為pm,後麵的m代表子母炮的母炮。同樣按口徑區分,從32毫米開始,確定各種口徑。


    大明的火炮種類很多,朱由檢看得眼花繚亂。最終在虎蹲炮外,又選了一種射程更遠的前裝炮,可以用熟鐵鍛打,被稱為威遠炮,字母簡寫為pw。


    這三種火炮都是野戰炮,重量都在幾十斤到幾百斤,能夠隨著軍隊野外作戰。同時也能用於守城,甚至作為攻城炮。


    但是它們的攻城威力並不大,所以朱由檢又選了一種可用於城池攻防、也能作為艦炮的火炮,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紅夷炮,被他定名為紅衣大炮。


    這種火炮,是大明和紅夷——也就是荷蘭人交戰獲得的,還在香山澳采購了一些,並且招募匠人仿製。


    在之前的寧遠之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今聲名遠播。就連建虜,都在仿製這種火炮。


    它是鑄造出來的,不能直接鍛打。甚至鑄造的材料,有的還是用銅,成本可以說非常高。


    但是它的威力也很大,威懾性同樣非常強。朱由檢命裝備部試驗各種口徑和倍徑,確定將來大規模裝備的製式火炮。


    為了便於運輸和使用,朱由檢還把自己見過的後世火炮外形畫了出來,包括火炮的輪子、開腳式炮架、火炮前車等等,讓裝備部試驗。並且聯合太仆寺尋找合適的挽馬,摸索四馬、六馬拖拽辦法。


    同時,他更期待出使西洋的孫元化等人,把橡膠樹帶回來。讓大明的火炮輪子能裝上橡膠輪胎,更便於野外機動。


    紅衣大炮的字母簡寫,被定為ph。


    在用作艦炮和岸防炮的時候,則簡寫為pj。


    其它種類的火炮也是如此,用於艦上的時候,都以pj簡寫。海軍裝備機構,會根據艦上的情況,對其進行改造。(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振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北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北鬥並收藏崇禎重振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