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京城,又一次有很多學子聚集。


    不同於上半年會試聚集的是舉人,這一次聚集的是秀才——


    他們都是被學堂聯合考試吸引來的,想要考入太學,或者新設的大學堂。


    大明秀才五六十萬,參加聯考的足足有十餘萬。


    這些人不可能全部來到京城,而是在地方舉行初試。篩選出一萬多人,來京城參加複試。


    可以說,這一萬多人,稱得上秀才中的佼佼者。未來他們之中,會出現很多舉人和進士。


    為了引導這些人學習科學,朱由檢安排張溥在《明報》上加強宣揚科學。同時舉行一次試驗,激發他們的好奇心。


    太學在文廟旁邊,因為建造辟雍大講堂的需要,騰出了一塊空地。


    這一日,這塊在太學和文廟前方的空地上,圍滿了學子和民眾。


    太學生張溥拿著一個形似嗩呐的擴音喇叭,大聲道:


    “讓開點,都讓開點!”


    “小心待會兒熱氣球落下來!”


    指揮認識的太學生,讓人群向外散開。


    人們向外散著,卻還是目不轉睛,看著空地上豎立起來的架子,還有那個圓球形狀、竹筋骨架、用絲綢和油紙製作成的熱氣球。


    這些人之所以過來觀看,是因為張溥早在十日前,就在《明報》上刊登了消息。


    那些想看熱鬧的民眾,還有等待複試結果的秀才,很有興趣來看一看。


    方以智就是其中一員,他是和父親、姑姑一起進京的。


    他的父親方孔炤,在天啟五年因為觸怒崔呈秀被削籍。如今閹黨倒台,被起複為職方司郎中,在兵部尚書袁可立麾下任職。


    他的姑姑方維儀,十七歲嫁人不久就守寡,回娘家守誌於清芬閣。方以智幼年之時,多得她的教誨。


    方維儀和姐姐方孟式都是才女,她們的爺爺方學漸,是心學泰州學派傳人,曾在東林書院講學,被高攀龍推崇和顧憲成並稱。因此家學淵源、博學多才,尤其工於詩畫,擅長畫觀音像。


    當今皇帝推崇九蓮觀音菩薩信仰,曾經召集名家,以宮中英華殿供奉的李太後禦容為本,繪製九蓮觀音菩薩畫像。


    方維儀對此頗感興趣,又聽說京城要舉辦秋季拍賣會和書畫展,有很多名畫展出。所以隨複職的哥哥、還有參加聯考的侄子一起,前來京城觀看。


    沒想到書畫展還沒有看,就趕上了這件事情。方維儀坐在馬車中,呼喚方以智道:


    “小智,看到了嗎?”


    “熱氣球有沒有升起來?”


    方以智回頭大聲道:


    “還沒升起來呢!”


    “現在還在檢查。”


    饒有興致地看著文思院掌院呂祥,帶著一些工程師和尚衣監的裁縫,在那裏檢查熱氣球。


    這是呂祥擔任少府寺寺丞以來,第一次在公眾麵前亮相。


    皇帝讓他造熱氣球,也是為了平息他擔任少府寺寺丞的爭議——


    畢竟印刷技術和火銃,全都屬於機密。要打消外界的物議,需要有公開的成果。


    呂祥對這件事非常重視,早已經提前做過幾次試驗。甚至把動物放上去過,驗證了動物升空後仍能存活。


    不過對這次的公開試驗,他仍舊非常謹慎。在檢查數次之後,方才點火充氣——


    這次,他要在公眾麵前,成功飛上天空。成為陶成道之後,又一位嚐試飛天的工匠。


    隨著檢查完畢,呂祥下令點火,熱氣升騰之下,熱氣球逐漸升了起來。


    周圍的人大聲歡呼,期待接下來的情景。


    方以智更是打開馬車,讓姑姑一起觀看。


    就在這個時候,呂祥踏進了熱氣球下麵的籃子,讓人把裏麵的石頭搬開。


    隨著籃子裏麵的東西越來越輕,慢慢地帶著人升了起來。


    周圍的人見到這一幕,頓時大聲歡呼,認為看到了奇跡:


    “飛天啊!”


    “這是真正的飛天啊!”


    “呂公真神匠也!”


    不時有人誇讚,稱呂祥魯班在世——


    畢竟魯班的飛鳥雖然能飛三天三夜,卻沒有聽說能帶著人上天。


    呂祥製造出熱氣球,才是成功飛天的第一人。


    升起來大約有十丈,連著地麵的繩索已經筆直。呂祥站在天空上,戰戰兢兢地看著地麵。


    看著地上黑鴉鴉的人群,還有遠處的皇宮,他心中湧起了對皇帝的感激,忍不住對著皇宮方向下拜,大聲道: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下麵的人也同樣大聲喊,一時太學周圍,響起了萬歲之聲——


    所有人都知道,呂祥是在皇帝的指點下造出的熱氣球。


    能讓人上天的天子,不愧是在世真神!


    方維儀見到這一幕,心中對皇帝也升起了敬畏。本來她對皇帝用九蓮菩薩代替觀音菩薩還有一些非議,現在卻再也不這麽看了——


    一位能溝通神靈、預測旱災、甚至能讓人上天的皇帝,誰能否認他冊封的神靈?


    她現在不但認同九蓮菩薩就是觀音菩薩,甚至想觀看李太後的禦容,為九蓮觀音畫像。


    方以智同樣也大聲喊叫,為眼前看到的這一幕而欣喜。


    雖然這個熱氣球在他看來,和孔明燈有些相似,但它能夠飛天,怎不令人興奮?


    天空上,呂祥拜謝皇帝後,在籃子裏站了起來,拿著一個擴音喇叭,大聲道:


    “聖上有旨:誰能解釋清楚熱氣球升空的原理,用科學計算出浮力。”


    “聖上會封百戶,特賜元士出身!”


    這個旨意,讓人群更加激動,探討熱氣球升空的原理。


    他們討論最多的,就是所謂的科學,以及皇帝提到的浮力。


    方以智也在皺眉苦想,思索熱氣球為何能夠升空。為何孔明燈做得大了,就能帶人飛天?


    可以說,這次熱氣球升空試驗,成功引起了人們對科學的關注,還有對浮力的探討。


    張溥更是按皇帝所說,在《明報》上拋出了熱脹冷縮和冷空氣、熱空氣等概念。


    指出空氣受熱體積膨脹,空氣密度小、重量輕,所以熱空氣向上升,帶動熱氣球升空。


    但是浮力該怎麽算,他卻沒解釋出來。因為就連朱由檢,也對此不大明白。


    他讓張溥拋出的解釋,是為了拋磚引玉,吸引大明的學子,探索科學道理。


    方以智等人,就是被這場試驗啟發,開始探索科學。(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振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北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北鬥並收藏崇禎重振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