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結束之後,朱由檢特意留下了袁可立,帶他去武英殿。


    此時的武英殿,相比之前有了很大變化。裏麵掛滿了地圖,大多是朱由檢根據記憶所繪。


    雖然他不知道是否完全符合這個時代的地形,但是經緯度、比例尺、等高線和各種色采的引入,讓地圖看得更直觀。


    甚至,他還讓人根據地圖和測繪結果,製作了京城和遼東一帶的沙盤。


    這個沙盤就擺在武英殿中,上麵插滿了各種旗幟,還有各種建築,代表兵力、城池、關隘。


    袁可立還是第一次看到如此精細的地圖和沙盤,在參與製作的錦衣衛軍情司人員講解下,逐漸看懂了它們:


    “妙!實在是妙!”


    “《後漢書》說馬援‘聚米為山穀,指畫形勢’,光武帝稱讚‘虜在吾目中矣’。”


    “大概就是如此吧!”


    袁可立大聲誇讚,認為沙盤非常有用,有助於指揮作戰。


    並向皇帝請求,在兵部也製作一份。


    朱由檢點頭應許,吩咐錦衣衛輿圖室派人去兵部製作,並且要做好保密,防止被人竊取。


    然後他指著遼東方向,說道:


    “之前朕就說過,大明和建虜之戰,不僅是平定叛亂之戰,還是收複故土之戰、生存空間之戰。”


    “隻有收複遼東,才能為陝西等地的災民提供足夠的土地,供他們遷移開墾。”


    “所以朕把戡亂和救災放在一起,因為這兩者緊密聯係。”


    道出這一番話,朱由檢道:


    “如今,戡亂和救災分開。”


    “關內的事務,以救災為主,預防和平定叛亂為輔。”


    “關外的事務,那就主要是戡亂了。”


    “袁卿作為兵部尚書,對此有何意見?”


    袁可立聽著這番話,知道皇帝是在安撫自己。


    畢竟戡亂和救災分開,主要是削他的職權。


    如今皇帝在會後特意把他留下來,是顯示對自己仍舊很重視。


    雖然他不是攬權的人,皇帝的這種做法,仍舊他的心中十分舒服,指著遼南一帶說道:


    “遼東孫督師曾說:欲恢全遼,必先複四衛。”


    “臣也同樣以為如此,應當先圖遼南,收複金州、複州、蓋州、海州四衛。”


    這個戰略,朱由檢是知道的,甚至還知道孫承宗、袁可立二人,對此有過實踐。


    遼南之戰,是從海上收複四衛。


    柳河之戰,是從路上收複耀州,然後收複四衛。


    但是柳河之役戰敗,導致孫承宗去職。


    袁可立也因為和毛文龍的齟齬,從登萊巡撫卸任。


    曾經在遼南之戰中收複的土地,如今都被丟了去。


    收複四衛的戰略,需要重新開始。


    對於這個戰略,朱由檢覺得沒問題。因為他的想法,也是從遼南出發,首先收複四衛——


    這樣無論是勝是敗,對關內都沒有多大影響,建虜不可能從遼南跨海打過來。


    曆史上,袁崇煥也是按照這個戰略,在誇口五年平遼的情況下,他沒有時間耗在收服毛文龍上,也不願支持和他有舊怨的毛文龍立功。所以毛文龍稍有不從,就被他請出尚方寶劍斬殺。


    但是他沒想到的是,東江鎮幾乎是毛文龍一手建立起來的,主心骨完全就是毛文龍。在他殺掉毛文龍後,東江鎮對建虜的威脅大不如前,讓建虜放心傾巢而出,繞道草原入關,發生己巳之變。


    此事導致袁崇煥被殺,後繼的兵部尚書梁廷棟和登萊巡撫孫元化,仍舊還是這個戰略。請了西洋教官和火器工匠,以東江鎮殘餘的孔有德等人為將,練成一支新軍。


    但是這支新軍還沒有用在收複四衛上,就因為文武矛盾和吏治腐敗等原因,釀成吳橋兵變。孫元化因此被殺,孔有德等人降虜。


    再然後東江鎮被攻破,收複四衛沒有了立足點,至此徹底告吹。


    這是曆史上發生的事情,如今東江鎮還在,並且正在整編。


    朱由檢道:


    “東江鎮整編得怎麽樣了?”


    “能不能承擔收複遼南四衛的重任?”


    袁可立道:


    “根據遼南提督毛文龍和遼南護軍使孫國禎上奏,東江鎮有衣甲器械的兵馬,約四萬人。”


    “如今在裁汰老弱招收丁壯之後,員額確定為四萬人。如今整編為四個旅,每旅約有一萬人。”


    “旅順的旅將,由毛文龍推薦陳繼盛擔任。”


    “此人在整修南關嶺城牆時屢立戰功,應當酌情賞賜。”


    東江鎮的整編,是在毛文龍返回後開始的。由毛文龍、孫國禎、馬世龍三人主持,員額定為四萬人。


    如今,朝廷按四萬兵員給東江鎮發餉。其餘東江軍民一部分被遷到朝鮮,一部分被寧遠伯國等諸侯國招攬。


    南關嶺城牆的修建,則是登萊巡撫、遼南護軍使孫國禎提議的,得到朱由檢的支持。


    如今,在經過半年多的修建後,南關嶺十五裏城牆,已經基本完成。


    毛文龍推薦他的副將陳繼盛為旅將,率領一旅兵馬,駐紮旅順防禦——


    此人和沈世魁一樣是商人出身,遼東淪陷後投靠毛文龍從軍,把女兒送給毛文龍做小妾,成為毛文龍姻親。


    陳繼盛在皮島諸將中資曆、威望居首,可謂深孚人望。毛文龍對他也頗為忌憚,對他的女兒外親內疏。


    但是在朱由檢限製同族、姻親在遼東任職的人數後,毛文龍毫不猶豫地沈世魁推薦去朝鮮,卻把陳繼盛留了下來,繼續在東江鎮當副將。


    旅順南關嶺城牆修建時,也派他去守禦。


    陳繼盛不負眾望,在修建城牆的時候,數次挫敗建虜入侵。率領麾下三個營上萬兵馬,牢牢守住旅順。


    對於這個成果,朱由檢頗為滿意,下令道:


    “陳繼盛既然立功,可蔭一子百戶,以後轉為世襲爵位。”


    “讓他好好守旅順,朝廷不會虧待。”


    對旅順的防禦極為看重,朱由檢不但許諾了世爵,還叮囑道:


    “無論如何,守禦旅順的兵馬,不能低於一萬人。”


    “這樣即使收複四衛失敗,朝廷在遼南也有立足點,可以繼續嚐試。”


    “另外,在天津的海軍提督俞谘皋,有沒有移駐旅順?”


    袁可立道:


    “俞谘皋已經從福建調來一些水師,去過旅順幾次。”


    “但他說海軍衙門事務繁忙,需要經常前往山東等地。請求任命一員副將,專門駐紮在旅順。”


    朱由檢皺起眉頭,感覺俞谘皋有些不想待在旅順前線。但是想想自己給海軍衙門安排的任務,也隻能答應俞谘皋的請求,詢問道:


    “查國寧曾在覺華島督水兵,吳尚默向朕舉薦他,如今在海軍衙門任職。”


    “讓他駐紮旅順,是否能夠勝任?”


    查國寧當年是孫承宗舉薦的,在孫承宗離職之後同樣離職。袁可立和孫承宗配合無間,自然也認同他。


    朱由檢遂任命道:


    “查國寧為海軍第一艦隊護軍都尉,常駐主基地旅順,並負責旅順兵馬後勤等工作。”


    “還有之前被吳尚默一起舉薦的江起龍,讓他擔任海軍陸戰隊的護軍都尉,平時協助守衛旅順。戰時跨海登陸,解救遼東漢民。”


    遼東是戒嚴區,這兩人又都是武進士出身,任命沒有問題。


    袁可立認同之後,又請求道:


    “東江鎮四個旅將,如今隻任命了陳繼盛。”


    “毛文龍請求把孔有德等人派回去任職,孫國禎舉薦登州副總兵張可大擔任。”


    “這三個旅將如何任命,還請陛下示意。”


    朱由檢考慮之後,任命道:


    “孔有德等人朕已經派去幫韓王,就派楊禦蕃過去吧!”


    “張可大也同樣過去,一起擔任旅將。”


    “空出來那個旅將,讓毛文龍自己兼任。”


    對東江鎮沒有忘記摻沙子,朱由檢是不會把孔有德等人派回的。


    但是他也沒有逼得太緊,讓毛文龍推薦陳繼盛擔任旅將之外,親自帶領一旅。


    這樣毛文龍的反彈就不會太大,東江鎮四萬兵馬,他仍掌控一半。


    袁可立在經過被毛文龍逼走後,也產生了戒心。雖然他認為東江鎮非毛文龍不可,但是皇帝派將領摻沙子的行為,也得到他的認同。


    此時,他又想起一件事來,請求皇帝指示:


    “臣在登萊任職時,有複州總兵劉愛塔、漢名劉興祚者,欲為反正內應。”


    “不意事情泄露,劉興祚被建虜縛去,闔城屠戮,殘餘民眾和永寧、蓋州之民俱皆遷徙。”


    “劉興祚因是老奴之婿,僥幸保住性命。”


    “據七月被解救回來的被掠生員徐勝雲所言,劉興祚仍在建虜為將,欲歸被覺,盡拘其家馬。”


    “臣請東北鎮撫司協助,解救此人來歸。”


    朱由檢聽到努爾哈赤的女婿想反正,心中很是高興。但是他也有些疑慮,詢問道:


    “此人的忠心能夠確認嗎?”


    “會不會是建虜詭計?”


    因為複州的事情,袁可立也不敢打包票,說道:


    “臣也無法確定,但是劉興祚是老奴之婿,他若反正來歸,能探知建虜內情。”


    “而且還能讓他去朝鮮等地,堅定藩屬信心。”


    朱由檢聞言點頭,認同道:


    “那就讓東北鎮撫司盡力幫助,還要營救出他的家人。”


    “劉興祚回來之後,先向他詢問建虜內部的消息。再派去朝鮮任官,堅定朝鮮君臣信心。”


    努爾哈赤女婿的身份,在這時還是很有作用的。朝鮮君臣看到建虜首領的女婿都要歸順大明,自然會對大明更有信心。


    而且劉興祚被派去朝鮮,即使以後被確認是建虜的探子,也不用擔心帶來大危害——


    他再怎麽折騰,也隻能探知朝鮮那邊的消息。


    定下這個決定,朱由檢很快傳訊東北鎮撫司。


    東北鎮撫使張道浚接到消息後,頓時極為歡喜。在來到遼東半年多後,終於又有了他大展拳腳的機會。


    喚來遼東衛尉署都尉駱養性,張道浚道:


    “之前你發展的內應李延庚,到底能不能信任?”


    “他可是李永芳的長子,一定要防著點。”


    被皇帝提醒過自己在遼東的對手就是李永芳,甚至父親的遇難也和李永芳有關。張道浚來到遼東後,就積極打探李永芳的消息。


    這一打探就不得了,讓他得知了很多內情,對李永芳恨得牙癢癢。


    但是也獲得了大收獲,尤其是李延庚這個人。


    張道浚實在沒有想到,李永芳的長子李延庚,竟然是忠心大明的人。對他父親李永芳的行為極為看不慣,積極向大明傳遞消息。


    駱養性在最初接到李延庚送來的情報時,也有些不敢相信。但是在多次聯絡之後,他現在基本可以肯定,李延庚是效忠大明的人:


    “上次複州之事,李延庚就參與其中,和劉興祚一起被縛。”


    “劉興祚能成功脫難,還和他的幫助有關。”


    “這次反正的事情,也有他的協助。”


    “竊以為李延庚可以信任,可以讓他主持這件事。”


    張道浚思索良久,最終點頭說道:


    “那就由你主持這件事,讓李延庚操辦。”


    “事情若能辦成,我會向陛下請功!”


    駱養性聞言大喜,說道:


    “鎮撫使放心,屬下必將竭盡全力,迎劉愛塔來歸。”


    把這半年多發展的錦衣衛力量,幾乎都用了出來,協助劉興祚反正。


    此時的遼東,漢民還有不少,而且有反抗情緒。錦衣衛在遼東發展情報網絡時,因此極為順利。這半年來,他們多次在遼東漢民的幫助下,提前探知了建虜襲擾的消息。讓孫承宗對他們越來越是重視,多次誇讚他們。


    這次,錦衣衛就探知了黃台吉要出征林丹汗的機會。劉興祚趁著這個時機,在李延庚幫助下詐死逃離。


    然後他還讓自己的弟弟劉興治在和明軍作戰時倒戈,同樣歸順大明。


    建虜察覺這件事時,他們留在沈陽的家人,都被錦衣衛安排人員救了出去。


    這件事辦得極為漂亮,整個東北鎮撫司,都得到了嘉獎。張道浚和駱養性兩人,都被升了一級。


    朱由檢命人將劉興祚帶到京城,同時派孔貞運出使草原,幫助林丹汗這個順禮王抵禦建虜入侵,好好給他鼓勁。(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振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北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北鬥並收藏崇禎重振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