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過數年大學士、甚至還當過幾個月的首輔,韓爌在政治上的能力和見識都不差。


    來到京城之後,他在東林黨人的幫助下,已經對朝堂上的格局認識得很明白。


    當今朝堂,看似是閹黨和東林黨共存。實際兩者都不是主流,很難影響朝堂格局。


    皇帝在打倒魏忠賢後,通過王體乾和黃立極等人,收編了閹黨殘餘。這些人帶著曾經附逆的罪過,隻能依附皇帝。否則隨時都可能被皇帝收拾,沒有人同情他們。


    與此同時,皇帝解除黨禁,重新起複了東林黨。之前因為門戶被削籍的東林黨官員,得到大規模起複。


    可以說這半年多,東林黨一直在揚眉吐氣。被推舉出來的地方督撫和布按高官,有很多屬於東林黨人。


    但是東林黨在朝堂上的高官並不多,甚至嚴格來說,隻有成基命一人——


    大學士孫承宗在外督師,對朝堂並無影響力。


    他的好友袁可立雖和東林黨親近,卻並不是東林黨人。


    至於劉宗周、錢謙益這兩個可以稱作東林黨新一代領袖的人,在士人的名聲雖大,甚至被皇帝尊稱為先生。但是他們的官位隻是僉都禦史和太常寺少卿,相比李若星、翟鳳翀、董應舉、李邦華、畢懋康、何如寵這些侍郎都有所不如。距離成為大臣,還差了那麽一絲。


    所以現在的朝堂,主導者不是東林黨也不是閹黨,而是被被皇帝掌握。當今皇帝的意誌,能通過廷推、廷議,轉變為朝堂決議。


    這次朝廷和地方高級官員大規模掉換,就再次證明了這一點。各個官員的任命,幾乎完全按皇帝的意誌。隻有皇帝不在意的官位,才是真正由群臣廷推。


    韓爌想到這點,就有些食不甘味。因為他已經知道,自己這次是徹底輸了。當今皇帝不是完全信任文臣的泰昌皇帝,也不是登極之初,隻能信任文官的天啟皇帝。


    這是一位政治上的天才,像是一些人說的,頗類世宗皇帝!


    麵對這樣的皇帝,最好的應對方法是什麽?


    徐階早就做出榜樣,那就是無論如何都要留在朝堂,以後等待機會——


    當年的徐階,可是把孫女嫁給嚴嵩的孫子、又一直為皇帝用心寫青詞,這才成功留下來。


    現在皇帝什麽都沒讓他做,應群臣廷推讓他擔任大學士。他自己卻不知足,妄想獲得更大的權力。


    結果招來皇帝反感,直接把袁可立這個兵部尚書加銜弼政大臣,事實上成了次輔,占據了他的位置。


    他現在就是進入朝堂,也得排在黃立極、袁可立後麵。


    這可真是偷雞不成,反而蝕了把米!


    現在,韓爌想的已經不是如何當上首輔和次輔,而是把自己的大學士任命落實,先在內閣中站穩,成為閣臣之一。


    但是看著皇帝給自己派來的太醫,他就知道自己想要真正就任,還必須過了皇帝這一關——


    否則皇帝會強製他養病,甚至像對待劉一燝那樣,讓他養病致仕。


    坐在書房之中,韓爌思索了一夜,看著徐階的三語政綱,終於有了決斷:


    “以威福還主上,以政務還諸司,以用舍刑賞還公論。”


    “徐公這三句話,真是至理名言啊!”


    從這三句話出發,把當今皇帝登極後施行的各項政策,總結成一份奏疏。


    肯定了皇帝威福自用的必要性,並且認同皇帝把政務交給六部九寺,把大政交付廷議、用人交付廷推、刑賞交付廷鞫。


    同時在奏疏中,請求去逆案審判委員會任職,徹底了結逆案。


    朱由檢收到這份奏疏,看著韓爌以徐階的三語政綱,闡釋自己的各種政策,同樣感覺到有所啟發。更認識到韓爌是在表明,他願意像徐階侍奉嘉靖皇帝一樣侍奉自己。


    這讓他非常高興,感覺韓爌終於可用,可以擔任閣臣——


    當初選擇韓爌的原因,就是他覺得韓爌的戰鬥力有點差,不是劉一燝那樣不計個人得失、為東林黨衝鋒陷陣的黨人。


    如今看來,韓爌果然如此。在傲嬌了一段時間,發現這種做法對自己不管用後,很快決定屈服。


    朱由檢對他申請去逆案審判委員會任職,感覺很是滿意。因為他早就認識到,唯有讓東林黨人審判,才能讓這些人滿意,至少無話可說。


    韓爌作為東林黨的大學士,在黨人中名望非凡,讓他負責審判逆案,是朱由檢早就決定的事情。之前任命的逆案審判委員會委員,韓爌就排在第一位。


    如今,韓爌主動申請去逆案審判委員會任職,代表著他對自己的任命完全接受。同時還願意用名望,抑製黨派爭端。


    這是朱由檢最需要他做的事,所以他很快做出批複,讓韓爌結束“養病”,以內閣大學士身份,擔任逆案審判委員會主任——


    逆案審判工作,由他負主要責任。


    右都禦史成基命,則被任命為副主任。


    僉都禦史劉宗周、刑部右侍郎孔貞運、大理寺左少卿姚士慎、資政大臣董其昌,仍舊擔任委員。


    所有逆案人員的審判,都由他們決斷。


    韓爌接到任命後,雖然不至於欣喜若狂,但是看著門前重新多起來的車馬,同樣感覺到歡喜。


    此時此刻,他是明白了徐階為何付出那麽多代價、都要留在朝堂的原因——


    麵對大權在握的皇帝,隻有留在朝堂,才能被皇帝和群臣看到。


    如果離了朝堂,那就什麽都不是。


    之前,他還沒有離開朝堂,隻是被皇帝不喜,就有很多人不敢上門。


    現在重新被皇帝任用,才知道之前的機會有多寶貴。


    所以他下定決心,要把審判逆案這件事,完成得漂漂亮亮,讓皇帝和東林黨、閹黨的臣子,都要感到滿意。


    這樣才能讓皇帝認識到他的能力,認識到自己能調理陰陽,在明年黃立極離職後,登上首輔之位。


    不過,在審判逆案之前,還有三個案子,需要他去費心——


    那就是之前被皇帝交給孔貞運的唐藩案、楚藩案和新建伯爭襲案,皇帝交給他重新審理。(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振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北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北鬥並收藏崇禎重振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