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分封,不止是舉人的機會,還是武人的機會。


    和一心想在朝廷當官的舉人不同,很多武人不排斥前往海外。


    再加上各個諸侯國都被允許設立軍隊,除了朝廷打算從陝西遷移的衛所外,他們還需要新建衛所。


    這些衛所官職,以及世襲爵位,都是諸侯拉攏武人的本錢。


    很多參加武道大會的武人,被諸侯開出的官職和爵位所吸引。


    作為陝西武道大會的優勝者,馬戰第一的高迎祥,同時受到了韓王藩國和江陵公國拉攏。兩家都開出了千戶職位,邀請他帶領舊部組建騎兵。


    就連他的外甥李自成,也被許諾了百戶職位。


    李自成聽著兩家的條件,興高采烈地道:


    “舅舅,千戶啊!”


    “隻要能夠立功,就有機會轉為世職。”


    “聽說世職轉世爵,千戶就是男爵。”


    “隻要舅舅去了,以後就能成為爵爺了!”


    “這可是世代富貴啊!”


    一個男爵的爵位,這是李自成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就連衛所的世官,他都沒有想過。


    如果不是各家開出的條件明明白白,他絕對不會想到,自家販馬的舅舅有可能成為爵爺,自己也能沾光,成為一個爵士。


    這讓他激動不已,發自內心地感謝皇帝——


    不是皇帝實行分封製開藩,自家哪有這機會?


    高迎祥看著韓王和江陵公的請帖,心中也很激動。放在參加武道大會前,他這個兼職馬賊的馬販子,怎麽可能得到王公邀請?


    甚至別說是已成為江陵公的張家,就是以前的張家,他也沒機會走進門——


    君不見當年的戚繼光,給張居正的書信都要自稱“門下走狗小的戚某”。


    他一個沒有官職的武夫,連張家的大門都進不去。


    如今朝廷舉辦的武道大會還沒開始,他這個陝西的優勝者就接到這個邀請。這讓他切實感到了,自己現在的地位,已經有質的提升。


    不過,想到孫傳庭的佐擊將軍許諾,還有朝廷對武道大會第一名的佐擊將軍許諾,高迎祥強行按下心思,說道:


    “一切都等到武道大會後再說!”


    “舅舅能成為陝西第一,就能成為大明第一。”


    “天下第一勇士,舍我還有其誰?”


    相比前往藩國任職,高迎祥更想的也是為朝廷效力。


    畢竟朝廷給給出的封賞,是藩國給不了的。


    旁的不說,王國最多能冊封子爵,而且大多要給宗室子弟和外戚,很難輪到外人。


    公國最多冊封男爵,也就是世襲千戶對應的爵位。


    韓王藩國和江陵公國肯拿出千戶職位,卻不代表他這個千戶能順利成為男爵。期間需要的功勞,絕對不在少數。


    能立這麽多功勞,何必為藩國效力?以當今皇帝的大方,同樣的功勞得到的封賞一定更多。


    就算和藩國一樣得到男爵,朝廷直屬的男爵,也比王公的附庸男爵更尊貴——


    畢竟獨立男爵的頭上,少了一層主人。


    所以高迎祥心中,更傾向於奪取武道大會第一,成為朝廷的佐擊將軍。


    有了佐擊將軍的身份後,他就能獨領一營,把舊部都招進去。


    而且能獨立作戰,功勞很難被冒領。


    這是朝廷的一些軍官,同樣積極參加武道大會的原因——


    他們都想奪取第一,獲得獨領一營的機會。


    高迎祥還算幸運的,他就是奪不到天下第一,也有孫傳庭的許諾,可以去陝西巡撫的撫標,擔任佐擊將軍。


    其他省份的武人,就沒有這個承諾了。那些省分的督撫,根本就不重視他們。


    甚至很多省份的武道大會,都是錦衣衛獨立舉辦的,極為寒酸不說,進京都需要自己掏路費。


    這些人得知陝西武人的待遇後,都是羨慕不已。


    認為天下第一的名號,不是被遼東軍官奪取,就是花落陝西。


    不過也有人不服,山西蒲州的姬際可,就是其中之一。


    他擅長六合槍法,據說訪名師於終南山,得武穆王拳譜,被鄉人稱為神槍。


    作為山西武道大會的優勝者,他當然不服高迎祥這個陝西第一。


    河南的陳王廷同樣也是如此,他出生於陳家溝,家中世代練拳。今年二十九歲的陳王廷,正是年輕力壯之時。在輕易奪得河南第一後,他懷著雄心壯誌,來京城參加武道大會。


    來自遼東軍中的曹變蛟,更是把所有人都不放在眼裏。因為他叔叔曹文詔,是被皇帝認可的武學第一,武道大會這項賽事,也是從那次比試而來。


    自認為不弱於叔叔的曹變蛟,在叔叔曹文詔不參賽的情況下,覺得沒有人能勝過自己。


    可以說,這些年輕力壯的武人,對天下第一勇士之名,都是虎視眈眈。


    也有人沒有奪取天下第一的心思,隻是來見證此次武道盛會。張鬆溪的再傳弟子單思南,就是其中之一。


    他如今年紀大了,知道自己就是上台,也多半打不過身強力壯的年輕人。所以這次來京,更多的是為了見識各家武藝。


    曾經參加過萬曆三大征之一的朝鮮之役,單思南在軍中也有一些熟人。甚至被知道他厲害的軍官,請去軍中教授武藝。


    不過他的四明內家拳易學難精,沒有多少人能學到精微所在。這讓單思南心中,對此深為歎息。


    京營參將曹文詔是個識貨的,在見到單思南傳授的拳術後,有心讓他指導侄子一下,免得侄子曹變蛟目中無人、小覷各家武藝。


    在和單思南談話時,聽到他感歎無人得其真傳,曹文詔沉思之後,說道:


    “說起來你這個內家拳,倒是很適合陛下學。”


    “陛下天資聰慧,普通的拳法一看就懂、一學就會。”


    “別看我的武藝這麽高,卻是教不了陛下——”


    “沙場上那些簡單的武技,早就被陛下學會了。”


    “你這種易學難精的內家拳,很適合教給陛下學。”


    單思南聽得大奇,沒料到當今皇帝,在武技上還有這個天分。


    想到成為皇帝武技教師的機會,他心中實在癢癢的,在曹文詔許諾隻要他指導侄子曹變蛟奪得天下第一勇士,就把他推薦給皇帝後。


    單思南下定決心,要拿出壓箱底的本事,指導曹變蛟大破各家武藝。(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振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北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北鬥並收藏崇禎重振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