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到海貿的潛力之大,朱由檢很快決定,由內府監和海軍衙門航運署牽頭,成立大明航運集團。


    這個航運集團的主要任務,就是完善大明沿海的航線,把南北海運徹底打通,把南方和南洋的糧食運到北方來。


    這是關係到大明穩定的大政策,朱由檢看了一眼王體乾,吩咐他把自己說的話記下來:


    “大明航運集團,首先要和沿海的衛所合作,在各地成立航運公司。”


    “這些航運公司的任務,就是清理礁石、設置燈塔,維護當地航線。”


    “每個航運公司負責一片地方,可以在合適的地方設立避風港和停靠點,對停靠的船隻收取停泊費。”


    “停泊的費用如何收取,鄭彩你來說說。”


    聽到皇帝點自己的名,鄭彩急忙根據以前的經驗,說了個能接受的數字,又有些擔心地道:


    “有地方停靠自然是好,但是臣擔心有些地方會坐地起價,甚至胡亂收稅。”


    這是現實問題,朱由檢對沿海衛所的操守也沒有絲毫信心,說道:


    “各地停泊費用,朕會讓大明航運集團設立一個標準,不允許他們亂收。”


    “稅收方麵,隻要有出港的納稅證明,沿途停靠點不得收稅。隻有在當地購買或販賣貨物,才在當地收稅。”


    “朕會讓海關總署在各地成立分署,把沿海的一些衛所,轉為海關稅務所,專門負責收稅。”


    “停靠費用,也由海關稅務所監督。有敢胡亂收取稅費的,可以去海關舉報。”


    這種做法,或許無法杜絕亂收稅費,卻能讓沿海衛所有個緊箍咒,知道有人盯著他們。


    未來隨著航運集團和海關總署的工作越來越完善,會減少這類事發生的概率。


    同時,為了便於對各類船隻收費,朱由檢思索之後,向王體乾吩咐道:


    “傳令海軍衙門,在海軍學堂設立海洋研究院。”


    “以艦艇專業的師生為主,設立艦船研究所。”


    “研究各種噸位的船隻,並且根據船隻的長度和寬度,製定收費標準。”


    說到這裏,朱由檢想到自己先前起意攻打呂宋的事情,又下令道:


    “讓艦船研究所設計幾個標準船型,鼓勵各地的商船、漁船采用,製定較低的停泊費用標準。”


    “這些船隻,要能遠洋航行,可以在朝廷舉行鄭和下西洋那樣的遠航時,跟隨朝廷艦隊。”


    鄭芝虎聽了半天,這時終於插話道:


    “臣以為戰船也要有標準。”


    “西洋的船裝的炮多,現在海上經常發生炮戰,應該仿製西洋船。”


    朱由檢也有這個打算,說道:


    “知道如何仿製嗎?”


    “有沒有具體的船型?”


    鄭芝虎答不上來,鄭彩在旁說道:


    “呂宋那邊的船匠多有華人。”


    “臣以為可以派人去招攬,讓他們回來造船。”


    朱由檢聞言大喜,說道:


    “那就派人去招攬他們。”


    “告訴這些人,隻要能造出合適的戰船,朕不吝嗇封賞。”


    “甚至給他們授勳,讓他們享受勳祿。”


    讓王承恩把匠官勳級講了一下,說明自己的待遇。


    聽到那些工匠能夠得到勳級,鄭芝虎和鄭彩都有些羨慕了。因為他們現在,都還沒有被授勳。


    皇帝這個待遇,他們不相信在呂宋的工匠,會有人堅持著不回來。


    反而要擔心招攬回來的工匠會不會太多,讓佛郎機人察覺。


    兩人思索著這個問題,朱由檢卻沒把希望完全放在呂宋的工匠上,讓他們去香山澳等地招攬工匠。隻要有本事的,都可以招攬回來。


    同時,他吩咐艦船研究所探索各種船型、船帆,建造實驗船隻,作為海軍學堂的訓練艦。


    用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方法,盡快造出適合大航海時代的戰船。


    這種研發方式,消耗的成本比較大。但是對朱由檢來說,卻不需要拿出多少錢財。因為各地堆放的木料是現成的,造船的工匠,也是為朝廷服役的匠戶。隻需要激發這些人的積極性,就能讓他們造出合適的戰船。


    所以朱由檢仿照印刷研究所的事情,同樣開出了賞格:


    “設計出標準船型的,都授予匠官勳級。”


    “噸位越大,勳級越高。”


    “戰船相比商船,再高一個等級。”


    以百噸標準船型授予少造士為基準,向全國工匠招標,鼓勵他們設計艦船。


    聽到皇帝一個接一個政策,都是放眼全國,調動整個大明的人力物力。鄭芝虎和鄭彩等人,此時徹底服了——


    認識到他們以前作戰的對象,是一個龐然大物。他們取勝的次數再多,對於大明來說,也隻是癬疥之疾。


    難怪鄭芝龍見好就收,積極謀取招安。


    鄭彩想著航運集團的事情,在皇帝的話語停下後,請求道:


    “陛下,東寧衛也是衛所,能不能建立航運公司?”


    “我們也可以和大明航運集團合作,疏通沿海航線。”


    朱由檢聞言大笑,應允道:


    “當然可以!”


    “具體股份如何分配,你們和航運集團商議。”


    “朕的要求隻有一點,那就是大明航運集團要對麾下所有公司控股,占股至少要達到一半。”


    “你們的船隻如果太多,可以讓幾個頭領分別成立航運公司,走不同的航線。”


    “隻要大明航運集團控股,就允許在沿海的衛所停靠。”


    東寧那塊地方,實在是塊寶地,可以向南去南洋,也可以向東去日本……能走的航線非常多,足夠容納幾個公司。


    朱由檢也想和他們合作,讓大明航運集團掌握這些航線。


    鄭彩聽到之後,心中頓時大喜。因為他心裏麵,有了一個打算——


    那就是在自己的實力壯大後,從鄭家自立門戶,成立航運公司。


    這樣他在未來就有封地也有船,甚至能從封地招兵,作為船隊護衛。


    以後就能在海上縱橫,也能在陸地上有根基。


    想到這個前景,鄭彩對航運公司的事情,自然更加上心。


    雖然他現在沒有本錢自立門戶,但是作為鄭家首屈一指的商業人才,他相信鄭家的航運公司,會由自己負責。


    以後自己的實力壯大了,就能和大明航運集團合作,成立航運公司。


    他相信為皇帝效力的自己,會得到相應的扶持。


    鄭芝虎不知鄭彩的打算,但是他聽到皇帝允許他們這些頭領都成立航運公司後,同樣也動了心。


    這幾個月來回跑了兩趟,他對南北航線,已經熟悉起來。覺得可以走這條路線,販運南北貨物。


    隻是想想自己身上的參將官職,他又放棄了這個想法。覺得還是讓大哥管,負責這些事情。


    可以說,朱由檢設立的大明航運集團雖然還在紙麵上,卻已經讓很多人動心。凡是對海上貿易有了解的,都看到了其中的潛力。


    但是朱由檢自己也有為難,那就是大明航運集團要做的事情,需要很多錢財。無論是清理礁石、還是建造燈塔,或者建造碼頭,都需要一定的本金。


    如今他的內庫中是有一些錢財,但是這些錢財,都是有用途的。他思考來思考去,隻能把主意打到鄭芝龍等人上麵。向鄭芝虎等人道:


    “朕前段時間冊封你們爵位,你們接受招安後,府邸也可以建了。”


    “京城這邊,你們買個宅院作為落腳之地即可,府邸可以建在封地裏。”


    “現在子爵、男爵、爵士的府邸規格還沒定,朕就臨時出個政策,允許你們以伯爵的規格自建。”


    “按照諸侯宅百畝的古製,建造百畝以內的府邸。”


    “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問內府監、內官監。”


    打算讓這些人都建大宅子,從內廷購買建材和裝飾。這樣自己就能撈一筆,收獲一些錢財。


    鄭芝虎聽到之後,頓時喜形於色。他現在正是成家立業的時候,對於大大的宅院,怎麽會不喜歡。


    更何況,皇帝說的“諸侯宅百畝”,是真的把他們當成諸侯看待。


    允許以伯爵的規格建造,更是隱藏著許諾——


    隻要他們立功,在提升為伯爵前沒有絲毫障礙。


    所以鄭芝虎心中,當真是熱血沸騰,恨不得現在就回去,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家裏人。


    隻是想到府邸要建在封地裏,家鄉的人看不到,鄭芝虎有些憨厚地笑著,請求道:


    “臣聽說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能不能在家鄉,同樣建造府邸?”


    朱由檢聽得驚了,說道:


    “你們有多少錢,能建幾個宅院?”


    百畝的大宅建起來,花費絕對不少。更別說朱由檢允許他們按伯爵的規格,有很多東西要從宮裏麵特意買。


    他以為建一個府邸就能讓鄭芝虎等人傷筋動骨了,沒想到這個憨貨絲毫不在意,似乎還想多建幾個宅院。


    鄭芝虎聽著皇帝的問話,急忙閉上了嘴。想到臨行前大哥的囑咐,以及他提示的武清侯李家的遭遇,鄭芝虎知道財富不能太露白,剛才說的話似乎有些過了。


    旁邊的王體乾等太監,此時就忍不住看向他。似乎在奇怪這個人,為何比自己還有錢。


    其實,這是因為朱由檢計算鄭芝龍等人的財富時,是以他們這兩年劫掠的財富計算的。鄭彩加入鄭芝龍團夥,也是這兩三年,他所上報的情況,構成了朱由檢的猜測。


    但是鄭芝龍在成為海盜頭領前,就已經加入李旦和顏思齊團夥多年,在他們死後更是成為海盜首領,繼承了很多財富。


    所以鄭芝龍等人,比朱由檢想象的還有錢。這些海盜頭領,都私藏著家底。


    以至於朱由檢有了再壓榨一下的想法,想要多榨些錢。


    不過想想糧食貿易的重要性,還有鄭芝龍等人稱霸海洋後能帶來的收益,他又放棄了這個念頭,說道:


    “在家鄉建府邸也可以。”


    “但是宅院的麵積,同樣不能超過一百畝。”


    “還有伱們的田地,不能超過一千畝。”


    “具體情況你可以看看錢謙益寫的《恒產論》,了解這樣做的原因。”


    為了踐行恒產論,錢謙益把自家的田地都分了,隻留下了一千畝。


    朱由檢雖然還沒有確定這個政策,但是卻打算讓錢謙益打頭陣。


    所以他特意提醒了一下,讓鄭芝虎等人不要仗著有錢,在受招安後大肆購買田地。


    鄭芝虎聽到宅院一百畝和田地一千畝的限製,心中老大不願意。因為在接受招安之後,他和哥哥就決定要回家鄉買地,所以剛才提出在家鄉建宅院。


    沒想到皇帝定了個一千畝的政策,讓他們成為大地主的想法,直接就此破滅。


    好在,朱由檢雖然對大陸的土地限製比較狠,但是對海外的土地,還是很大方的,又說道:


    “你們在海外封地的宅邸,可以放寬到五百畝,不超過王府的大小。”


    “而且封地的麵積,男爵可以方百裏。”


    “隻要你們有能力,可以在海外盡情占地。”


    “就算超過了限製,以後也可以分給子孫。”


    “或者獻給朝廷,提升爵位等級。”


    鼓動這些海盜,去爭奪海外土地。


    鄭芝虎聽得大喜,又問道:


    “東寧的地,也可以這樣占嗎?”


    朱由檢皺著眉頭,說道:


    “東寧是海上要地,而且已經設衛所。”


    “上麵的領主封地,最高不超過方十裏。”


    “想要獲得幾十裏、幾百裏的封地,可以到南洋去。”


    “現在南洋的島嶼,大多還沒有主人吧?”


    馬尼拉隻有幾千佛郎機人,巴達維亞的荷蘭人還要更少些,他們能占據當地就不錯了,對其它島嶼根本就顧不上。


    可以說,現在的南洋,有大把的無主之地。隻要這些海盜能壓服島嶼上的土著,朱由檢就敢給他們分封地。


    鄭芝虎久在海上,對這些怎麽不了解。想到能在南洋自由自在地搶土地,鄭芝虎甚至有了一股衝動,那就是不帶船隊來北方,而是去南洋搶土地。


    就連鄭彩,這時也覺得航運公司不香了,想要帶幾船人,去南洋爭奪土地。


    隻是想到爵位和領地還需要皇帝冊封,否則占下土地也沒有人承認。這兩人隻能按下心中的想法,先好好為皇帝效力——


    隻有立下軍功,才能被皇帝授予更高的爵位,獲得更大的田宅。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振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北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北鬥並收藏崇禎重振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