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啟聽了劉僑的話,卻是非常滿意。
因為他本就對巡捕營的士兵不抱什麽期望,劉僑能把這些人裁撤,正合他的心意。
騰出來的名額,正好招募其他人。用新招募的士兵,打造一支新軍。
現在,他已經思索著一萬一千個名額應該怎麽用,要不要給劉僑留下點:
“五千精兵,五千輔兵,基本就夠用了。”
“還是留一千人,讓劉僑建巡捕總隊。”
和孫元化私下商議後,徐光啟做出這個決定。
巡捕營到底有捕盜的任務,為了防止那些繁雜的事情影響訓練。徐光啟給劉僑留了一千名額,用那些人捕盜。
同時他看著手中的《清明上河圖》,有了一個想法:
“請董先生過來,一起觀看這幅畫。”
這一查頓時出了問題,宮裏許多珍寶,都不明不白地沒了。除了從閹黨那裏收回一些外,還有些早就丟失的,根本說不清去處。
“陛下若想觀看,可以讓他們獻上!”
因為皇帝對《清明上河圖》的關注,王文政仔細打探過,說道:
董其昌不但是書法名家,在繪畫上也是名家。
其中最讓朱由檢上心的,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這是他打算在清明節時拿出來,和群臣一起欣賞的。
尋常的物件也就罷了,《清明上河圖》這樣的珍品,皇帝想不起來還好,一旦想起來要看,那就瞞不過去。
結果內庫清點後,才發現這幅圖早就不見了。根據宮裏的太監所說,是被馮保拿回家私藏了。
如果後世的皇帝不爭氣,和自己一樣遇到了缺錢的時候,相信董其昌的畫作,能賣出不少錢財。
劉僑因此丟了錦衣衛同知之職,雖然衛尉寺卿的位子還留著,但是他如果不補上錢糧,被拿下也是遲早的事。
又對張擇端留下的畫作,嘖嘖稱讚不已:
“這就是宋朝的汴梁啊!”
畢竟巡捕營的訓練情況可以說是積弊,但是缺額這麽多,又多是老弱病殘,他們消耗朝廷的錢糧總得補上吧?
皇帝拿這個追究,誰也沒有話說。
這讓他忍不住叫苦,卻又無話可說。
劉僑也此時方知,自己被皇帝整治的源頭,竟然是《清明上河圖》,一時心中叫苦,暗怪曾祖坑自己:
朱由檢聽著這話,頓時擺手說道:
“朕隻是想看看而已,獻上就不必了!”
為了吸引人參加,他還打算從內庫中選幾件珍品,作為壓軸物品。
到時舉行秋拍,就不會缺少客戶了。
“繁華秀麗之景,遠遠勝過前宋。”
朱由檢想起這件事,心裏就有些氣不順。對劉僑這個劉守有的曾孫,當然也有意見。
朱由檢對於這些,心裏還是相信的。但是他對劉僑,可不想輕輕放過。
定下這個策略後,徐光啟很快寫了一封奏疏,把巡捕營的情況說了一下,向皇帝闡述自己的規劃。
一萬一千人的錢糧,即使隻補上一半,也不是個小數字。劉僑和巡捕營的武官東湊西湊,才總算補了上去。
“據說被項元汴收藏,現在大概在他的子孫手裏。”
朱由檢想讓他繪幅圖,讓自己看看現在大明京城的景象。
內府監接手宮內所有府庫後,也在他的命令下,開始清點物品,劃分珍寶等級。
“就以京城的景象,繪一幅《清明上河圖》。”
馮保早就被抄家問罪,這幅圖理論上應該被重新收入宮庭。但是在清點時卻沒發現,很多人都說馮保的家財被負責抄家的錦衣都督劉守有與僚屬張昭、龐清、馮昕等人隱沒了。
同時放在內庫中收藏,作為留給後世子孫的錢財。
因為劉僑的曾祖劉守有做了一件事,讓他心裏很是氣不順。
不過這還沒完,因為朱由檢惱恨他的源頭,還沒有被解決。
“仇英能仿作一幅,董先生應該也能作。”
這些念頭,在朱由檢的腦海裏一掠而過。
事情還要從拍賣行說起。之前朱由檢便打算趁著應試舉子聚集時,在京城舉辦拍賣會,把贓罰庫的東西拍賣出去,獲得一些銀錢。
王文政在旁邊聽到,笑著道:
“我大明的繁華,遠勝前宋汴京。”
朱由檢對此並不清楚,聽到王文政所說,頓時來了興趣,詢問道:
借著這件事情,朱由檢勒令錦衣衛高層,盡皆向都知監申報財產。讓他們主動把非法收入上交,獲得自己諒解。
“現在存在哪裏?”
『內庫裏的東西,也能隨便貪嗎?』
“我大明的京城,也要如此繁華!”
看著馮保留下的題跋,朱由檢眉頭大皺,覺得這個人的字雖然不錯,卻還是玷汙了名畫。
這是他為邀請富人進京,想出來的名頭。
劉僑麵對外人的指責,隻能一麵否認,一麵又裝作是自己搜集來的,當做非法收入,申報給了都知監。
至此,這幅傳世名畫,終於又回到了內廷,到了朱由檢手裏。
“有這樣的畫嗎?”
同時也能確立拍賣行在收藏界的地位,成為藏品流通的平台。
“這樣,你讓王承恩在拍賣行舉辦一次書畫展,邀請天下藏家攜帶書畫參展。”
“仇英曾仿照這幅圖,繪製了一幅蘇州的《清明上河圖》。”
這些收藏家大部分是有錢的,而且他們帶著珍品過來,相信會吸引很多富豪前來。
“這件事放在秋季,到時舉辦一次秋拍。”
其餘一萬人,則全部招募新軍。從中優中選優,打造五千精兵。
所以,他在同意徐光啟整訓巡捕營的同時,沒有按他的建議輕輕放過劉僑。而是追究他治軍不嚴的罪名,同時下令清查劉僑上任以來巡捕營消耗的錢糧。有貪墨的部分,讓劉僑等人補上。
錦衣衛其他高層,萬萬沒想到巡捕營的事情,竟然牽連到自己。在悄悄打探到事情的緣由後,對劉僑極為痛恨。
又因為劉僑的配合,還為他辯解了一下。把很多事說成是多年積累的弊習,不能全怪劉僑。
『旁人都是給子孫留福蔭,您老人家可是遺禍子孫!』
董其昌自然不知皇帝懷著這個想法,聽到皇帝讓自己以京城景象繪製《清明上河圖》的命令,頓時來了興趣。
因為有皇帝的命令,這幅圖明顯要傳世的。後世的人說起京城的景象,一定會提起這幅圖。
所以他興致勃勃地接了任務,打算在京城遊逛一下,試著繪製草圖。在清明節的時候,正式開始繪畫。(本章完)
因為他本就對巡捕營的士兵不抱什麽期望,劉僑能把這些人裁撤,正合他的心意。
騰出來的名額,正好招募其他人。用新招募的士兵,打造一支新軍。
現在,他已經思索著一萬一千個名額應該怎麽用,要不要給劉僑留下點:
“五千精兵,五千輔兵,基本就夠用了。”
“還是留一千人,讓劉僑建巡捕總隊。”
和孫元化私下商議後,徐光啟做出這個決定。
巡捕營到底有捕盜的任務,為了防止那些繁雜的事情影響訓練。徐光啟給劉僑留了一千名額,用那些人捕盜。
同時他看著手中的《清明上河圖》,有了一個想法:
“請董先生過來,一起觀看這幅畫。”
這一查頓時出了問題,宮裏許多珍寶,都不明不白地沒了。除了從閹黨那裏收回一些外,還有些早就丟失的,根本說不清去處。
“陛下若想觀看,可以讓他們獻上!”
因為皇帝對《清明上河圖》的關注,王文政仔細打探過,說道:
董其昌不但是書法名家,在繪畫上也是名家。
其中最讓朱由檢上心的,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這是他打算在清明節時拿出來,和群臣一起欣賞的。
尋常的物件也就罷了,《清明上河圖》這樣的珍品,皇帝想不起來還好,一旦想起來要看,那就瞞不過去。
結果內庫清點後,才發現這幅圖早就不見了。根據宮裏的太監所說,是被馮保拿回家私藏了。
如果後世的皇帝不爭氣,和自己一樣遇到了缺錢的時候,相信董其昌的畫作,能賣出不少錢財。
劉僑因此丟了錦衣衛同知之職,雖然衛尉寺卿的位子還留著,但是他如果不補上錢糧,被拿下也是遲早的事。
又對張擇端留下的畫作,嘖嘖稱讚不已:
“這就是宋朝的汴梁啊!”
畢竟巡捕營的訓練情況可以說是積弊,但是缺額這麽多,又多是老弱病殘,他們消耗朝廷的錢糧總得補上吧?
皇帝拿這個追究,誰也沒有話說。
這讓他忍不住叫苦,卻又無話可說。
劉僑也此時方知,自己被皇帝整治的源頭,竟然是《清明上河圖》,一時心中叫苦,暗怪曾祖坑自己:
朱由檢聽著這話,頓時擺手說道:
“朕隻是想看看而已,獻上就不必了!”
為了吸引人參加,他還打算從內庫中選幾件珍品,作為壓軸物品。
到時舉行秋拍,就不會缺少客戶了。
“繁華秀麗之景,遠遠勝過前宋。”
朱由檢想起這件事,心裏就有些氣不順。對劉僑這個劉守有的曾孫,當然也有意見。
朱由檢對於這些,心裏還是相信的。但是他對劉僑,可不想輕輕放過。
定下這個策略後,徐光啟很快寫了一封奏疏,把巡捕營的情況說了一下,向皇帝闡述自己的規劃。
一萬一千人的錢糧,即使隻補上一半,也不是個小數字。劉僑和巡捕營的武官東湊西湊,才總算補了上去。
“據說被項元汴收藏,現在大概在他的子孫手裏。”
朱由檢想讓他繪幅圖,讓自己看看現在大明京城的景象。
內府監接手宮內所有府庫後,也在他的命令下,開始清點物品,劃分珍寶等級。
“就以京城的景象,繪一幅《清明上河圖》。”
馮保早就被抄家問罪,這幅圖理論上應該被重新收入宮庭。但是在清點時卻沒發現,很多人都說馮保的家財被負責抄家的錦衣都督劉守有與僚屬張昭、龐清、馮昕等人隱沒了。
同時放在內庫中收藏,作為留給後世子孫的錢財。
因為劉僑的曾祖劉守有做了一件事,讓他心裏很是氣不順。
不過這還沒完,因為朱由檢惱恨他的源頭,還沒有被解決。
“仇英能仿作一幅,董先生應該也能作。”
這些念頭,在朱由檢的腦海裏一掠而過。
事情還要從拍賣行說起。之前朱由檢便打算趁著應試舉子聚集時,在京城舉辦拍賣會,把贓罰庫的東西拍賣出去,獲得一些銀錢。
王文政在旁邊聽到,笑著道:
“我大明的繁華,遠勝前宋汴京。”
朱由檢對此並不清楚,聽到王文政所說,頓時來了興趣,詢問道:
借著這件事情,朱由檢勒令錦衣衛高層,盡皆向都知監申報財產。讓他們主動把非法收入上交,獲得自己諒解。
“現在存在哪裏?”
『內庫裏的東西,也能隨便貪嗎?』
“我大明的京城,也要如此繁華!”
看著馮保留下的題跋,朱由檢眉頭大皺,覺得這個人的字雖然不錯,卻還是玷汙了名畫。
這是他為邀請富人進京,想出來的名頭。
劉僑麵對外人的指責,隻能一麵否認,一麵又裝作是自己搜集來的,當做非法收入,申報給了都知監。
至此,這幅傳世名畫,終於又回到了內廷,到了朱由檢手裏。
“有這樣的畫嗎?”
同時也能確立拍賣行在收藏界的地位,成為藏品流通的平台。
“這樣,你讓王承恩在拍賣行舉辦一次書畫展,邀請天下藏家攜帶書畫參展。”
“仇英曾仿照這幅圖,繪製了一幅蘇州的《清明上河圖》。”
這些收藏家大部分是有錢的,而且他們帶著珍品過來,相信會吸引很多富豪前來。
“這件事放在秋季,到時舉辦一次秋拍。”
其餘一萬人,則全部招募新軍。從中優中選優,打造五千精兵。
所以,他在同意徐光啟整訓巡捕營的同時,沒有按他的建議輕輕放過劉僑。而是追究他治軍不嚴的罪名,同時下令清查劉僑上任以來巡捕營消耗的錢糧。有貪墨的部分,讓劉僑等人補上。
錦衣衛其他高層,萬萬沒想到巡捕營的事情,竟然牽連到自己。在悄悄打探到事情的緣由後,對劉僑極為痛恨。
又因為劉僑的配合,還為他辯解了一下。把很多事說成是多年積累的弊習,不能全怪劉僑。
『旁人都是給子孫留福蔭,您老人家可是遺禍子孫!』
董其昌自然不知皇帝懷著這個想法,聽到皇帝讓自己以京城景象繪製《清明上河圖》的命令,頓時來了興趣。
因為有皇帝的命令,這幅圖明顯要傳世的。後世的人說起京城的景象,一定會提起這幅圖。
所以他興致勃勃地接了任務,打算在京城遊逛一下,試著繪製草圖。在清明節的時候,正式開始繪畫。(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