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下武道大會的大概章程,吩咐兵部配合,朱由檢打算回去後和錦衣衛詳談。盡量把陝西那邊有能力的人招過來,不讓他們加入流賊作亂。


    像是流民軍的首領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人,朱由檢曾經想過把他們提前抓起來,免得這些人以後作亂。但是他們如今是默默無聞、名字也可能是造反之後改的,想按名字找人,並非那麽容易。


    所以還是要廣撒網,用武道大會的名義,招攬陝西有能力的人。減少流民軍的將領來源,削弱他們的實力。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在這時並不是什麽空話,不是什麽樣的人,都能成為武將。


    明末流民軍首領那麽多,為何李自成等人能留下大名?這些人在能力上,一定有獨到之處。其他流民軍首領,遠遠不如他們。


    思索著這件事情,朱由檢在中午到來的時候,下令在西苑瓊華島對在場勳貴、官員和武學將士賜宴。


    他現在財政緊張、也不想賞賜幾十兩銀子讓人笑話。所以就用這種表麵上的禮遇,代替那些賞賜。


    宮中的宴席別管吃得怎麽樣,說出去都是談資。這些武將以後在軍中吹牛皮侃大山的時候,都能說曾被皇帝賜宴。


    對武學將士很是重視,對各地推薦來的年老或殘疾的有功之臣也沒忽視。這些人以後要在武學教學,傳授他們的經驗。讓他們向學生灌輸忠君報國的思想,自然是很重要的。


    朱由檢仔細詢問他們的情況,安排他們在京城的生活。在得知有些人還沒住處後,當即把查抄閹黨獲得的一些宅院劃撥給武學,作為教職工住處。


    同時讓這些人根據自身經驗和兵法書籍,編寫步兵、騎兵、炮兵、工兵、輜重兵、號令兵等兵種的操典,以後在武學開設相關專業。


    收買了一波人心,朱由檢與將士同樂之後,看他們因為自己在場有些放不開,便借故離場,讓他們享受酒宴。


    思索著流民軍首領的事情,朱由檢召來錦衣衛高層,向他們安排武道大會的事。還特意吩咐對陝西人員降低規格,給達到一定標準的人發放路費,允許使用驛站,方便這些人進京。李自成等人的名字,也被他寫在一個名冊上,讓錦衣衛盡量把這些人請過來。


    隨後,他又詢問錦衣衛訓練進展,讓他們不要耽擱。今日因為校閱武學將士,不能在內教場操練。但是明日仍要繼續,什麽時候練好,什麽時候結束。


    鄭士毅心中暗暗叫苦,還以為訓練半個月也就結束了,今日不訓練就少受一天罪。沒想到按皇帝的說法,練不好就不結束,他們要一直練下去。


    這讓他對訓練中出現的問題再也不能忽視,請示道:


    “如今天寒地凍,將士們身體不好的,已經有些感染風寒。”


    “臣請允許他們請假,不再參加訓練。”


    這是現實問題,也是一些人想要逃避。朱由檢斟酌之後,覺得能練出效果最重要,沒必要留著一些不願訓練的人拖後腿。所以他回應道:


    “允許生病的人請假,並安排太醫院醫生,在訓練時照看。”


    “訓練結束之後,優秀的授予年功,合格的發放結業證書,記入履曆檔案。”


    “誰要是不能參加訓練就明說,朕允許他們退出。”


    “其他人想要參加的,允許報名參與。”


    這讓鄭士毅額頭見汗,知道皇帝看出有些人不想參加訓練。所以用這個辦法,鼓勵更多的人參加。


    記入履曆檔案看似沒什麽大不了,但是可以預見的是,在訓練中表現好、甚至授予年功的,以後在提拔時會有優待。


    不參加訓練的人,自然是放棄了這個機會。以後在競爭時,會落後於他們。


    皇帝的這一招,可謂是打在了要害上。那些還想升官的,都會主動參加訓練。


    就連他這個錦衣衛指揮使,此時也不想著逃避的事情,反而要拿出本事,把自己帶領的大隊練出來。免得校閱時不如別人,他這個指揮使沒麵子。


    簡單處理了這個問題,朱由檢又吩咐錦衣衛安排幾名文書,記錄請假退出人員。還讓他們把訓練進展、士兵感受等等,全部記錄下來。以後要整理出操典,作為錦衣衛基本訓練。


    實在看不出這些簡單的訓練有什麽大不了的,也不知道皇帝為何這麽重視。鄭士毅懷著滿肚子疑惑,隻能執行命令。


    這些訓練到底隻是基礎,朱由檢又吩咐道:


    “武道大會的事情,由錦衣衛南司房主辦。”


    “安全學堂也要成立武術學院和武術研究院,專門教導和研究武術。”


    “訓練優異的將士,如果想提高武力,可安排他們去武術學院進修。”


    “武道大會的優勝者,可以選一些人做教師。”


    這還是給那些有武力的人出路,讓他們有地方可去。


    不是所有武力高強的人都會打仗,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從軍。讓他們進入學院教學,總比淪落在民間好。


    同時,這也是給錦衣衛補充人才,讓他們對武道大會更加重視。


    戚昌國詢問武道大會應該如何舉辦,朱由檢道:


    “先組織錦衣衛內部人員比試,製定出各項比賽的基本規則。”


    “既要選拔出有實力的人才,也不能讓參賽人員死傷太多。”


    “武道大會在科舉之後舉辦,一定有士子觀看,不要鬧出笑話,讓天下第一勇士成笑柄!”


    緊鄰科舉舉辦,是榮耀也是壓力。


    榮耀是因為各地的人都關注,一旦在武道大會上成名,威名就傳遍全國各地。


    壓力同樣也在於此,一旦出了岔子,那就是大明各地的笑話。


    想到這個後果,戚昌國、李順祖兩人,心中就是一緊。以皇帝對武道大會的重視,他們若辦不好,一定會受處分。


    此時此刻,他們也體會到了鄭士毅和劉僑的感覺,被皇帝逼著做事,滋味真不好受。


    抽空處理了錦衣衛的事情,朱由檢在宴席結束後,送別武學將士。囑咐曹文詔、周遇吉、黃得功、楊國柱好好操練兵馬,其他將士在武學好好學習。


    在勳貴和官員也離開後,內教場空了下來。朱由檢隨意走動,看到了內教場西邊的贓罰庫。


    贓罰庫中藏著很多查抄閹黨收繳來的東西,朱由檢想看看裏麵有什麽珍寶,邁步走了進去。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振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北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北鬥並收藏崇禎重振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