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自己起複王永光刺激到了蘇茂相,朱由檢任命黃克纘擔任南京兵部尚書之後,又下令推選侍郎。


    這個人選在朱由檢表示起複舊官後,終於被東林黨扳回一局,廷推前任兵部左侍郎張鳳翔擔任——


    現在東林黨也不計較南京職位是不是沒有實權了,先把人起複了再說,不能讓朝堂上充斥著非東林官員。


    朱由檢對張鳳翔這個名字沒有什麽印象,不知道他後來被列入《貳臣傳》。看到張鳳翔年齡剛過五十,知道這是個年富力強的,能夠輔佐已經年邁的黃克纘。


    所以他當即任命張鳳翔擔任南京兵部左侍郎,安撫一下東林黨。


    南京刑部尚書潘浚、右侍郎杜士全沒有附逆行為,被朱由檢原職留任。


    南京工部就比較亂了,現在的南京工部尚書,理論上是兩廣總督商周祚擔任。兩廣總督一職,則由南京工部右侍郎李逢節接任。


    實際上呢,商周祚仍在擔任兩廣總督。李逢節這個人在哪,沒有人能說清。


    對此實在無語,朱由檢想了一下,決定讓商周祚繼續留任兩廣總督,以安穩地方為先,下令道:


    “商周祚改為加銜南京兵部尚書,繼續擔任兩廣總督。”


    “李逢節從廣東調出,職位以後任命。”


    “現在廷推南京工部尚書。”


    這又是個尚書,在朱由檢先前明確表示要用中立派的情況下,大臣廷推前任戶部尚書李長庚為正推。


    這個人是有能力的,而且非常實在。他在擔任山東巡撫的時候,遼東正好起了戰事,需要往遼南運輸物資。他最初反對登萊海運,發現可行之後,很快就改口了。後來還擔任天津巡撫為遼東督餉,曾親運海餉至遼。


    朱由檢看著他的履曆,覺得比較滿意,當即任命了此人。


    至於南京工部右侍郎,是張維樞擔任。此人也是晉江人,這讓朱由檢眉頭微皺,覺得朝中的晉江人實在太多了,說不定就形成晉江黨,值得自己警惕。


    不過張維樞沒有附逆行為,尤其是拒絕建祠,讓朱由檢很是讚賞,仍舊把他留任。


    至此,南京六部高級官員齊備。至於下屬官員,朱由檢沒打算設置那麽多。畢竟南京朝廷隻是備份,有個架子能迅速補充即可,平時沒必要耗費錢糧養很多官員。朱由檢道:


    “南京六部事務不多,以後不必要的下屬機構就撤了,現在的官員轉任後,不用任命官員接任。”


    “六部各設司務廳,以正六品主事管轄,負責日常事務。”


    “司務廳由尚書直管,根據需要設處。例如吏部的文選司、驗封司、稽勳司,在南京事務不多,就在司務廳設文選處、驗封處、稽勳處,以正七品知事管轄。”


    “唯有考功司,負責考察南京官員,仍舊設司,以正五品郎中管轄。”


    “其它各部,同樣照此辦理。”


    這是對南京屬官大裁撤、或者說降低級別。群臣要說不心疼是不可能的,畢竟官位少了,官員的競爭壓力就更大。


    但是要為這個反對皇帝的決定,似乎也犯不著。畢竟南京官員很清閑,事情沒有多少。年輕的官員不願去南京當屬官,年長的官員大多位高權重,更不可能去當屬官。


    所以朱由檢這個決定,在群臣的默認下,算是就此通過。


    朱由檢隨即命令北京吏部同樣設司務廳,下設編製處,專門負責編製調整事宜。南京吏部司務廳同樣設編製處,負責南京衙門編製。


    同時,因為北京朝廷被他增設了幾個寺,吏部尚書房壯麗詢問南京朝廷是否需要增設。


    朱由檢考慮之後,決定道:


    “南京太仆寺,實際作為南方行太仆寺。”


    “南京衛尉寺,由南京錦衣衛兼任。”


    “南京少府寺,負責南京文思院和龍江提舉司、清江提舉司等機構,主要負責造船。”


    “南京大理寺、太常寺、鴻臚寺、光祿寺、宗正寺,設少卿一人、司務廳主事一人,負責日常事務。司務廳下屬是否需要設處,看其職責安排。”


    “南京通政司同樣隻設右通政,設司務廳管轄事務。”


    “南京都察院要負責南京衙門監察,以後再具體調整。”


    “南京還有什麽重要職務?”


    房壯麗回道:


    “南京國子監,也就是南京太學,多有學子在內。”


    “還有提督操江一人,以副、僉都禦史為之,領上、下江防之事。”


    “提督操江劉誌選,劾張國紀以撼中宮,傾搖母後,驅逐戚臣,已被定為逆案第三等。”


    這是閹黨罪名最高的人之一,排在第三等附逆首位。


    除了首逆和首逆同謀外,劉誌選、梁夢環罪名最高,就是因為這兩人曾經參劾張國紀,試圖動搖中宮。


    朱由檢作為被張皇後支持登極的皇帝,當然要投桃報李,嚴懲這兩個人。


    劉誌選被拿下後,提督操江職位空缺。朱由檢想了一下,沒有在常朝上任命,打算以後選個勳貴擔任。這個職務本來就是勳貴擔任得多,不能讓文官奪了去。


    所以他略過這件事,說道:


    “南京各衙門編製確定後,先安排現任官員,再任命空缺職位。”


    “現在的應天巡撫和應天府尹是誰,負責什麽事務?”


    房壯麗道:


    “應天巡撫李待問,駐蘇州,總理糧儲提督軍務。”


    “應天府尹周維京,由浙江左布政使升任,負責應天事務。”


    應天巡撫不管應天,跑到蘇州去了。誰讓南京的大臣太多,應天巡撫待在應天太憋屈。


    但是蘇州離徽州等地也太遠了,朱由檢想了一下,說道:


    “鳳陽巡撫是巡撫淮、揚、廬、鳳四府,徐、和、滁三州,駐淮安,兼任漕運總督,又被稱為江北巡撫。”


    “應天巡撫負責南直隸其它地方,又被稱為江南巡撫。既然它不在應天駐紮,以後就正式改稱江南巡撫。主要負責應天府和東麵的蘇州府、鬆江府、常州府、鎮江府,對太湖周圍的浙江湖州府、嘉興府也可以監察,協調太湖一帶管理。”


    “應天府西麵的安慶府、池州府、徽州府、太平府、寧國府、廣德州,設立安徽巡撫管轄,巡撫安徽地方讚理軍務。”


    “這個職位,由兩廣總督李逢節轉任,任期從今年開始計算。”


    “讓李逢節盡快上任,選個地方駐紮。”


    這是給李逢節的補償,屬於特殊情況,沒有讓大臣廷推。


    至此,南京的主要官員完整。南京兵部尚書黃克纘、南京守備懷遠侯常胤緒、南京太監塗文輔,組成新的南京三巨頭。


    朱由檢對這個組合,算是基本放心。


    《明史·張國維傳》


    (崇禎十年三月,張國維)國維見賊勢日熾,請於朝,割安慶、池州、太平,別設巡撫,以可法任之(史可法)。


    安慶不隸江南巡撫,自此始也。議者欲並割江浦、六合,俾國維專護江南,不許。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振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北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北鬥並收藏崇禎重振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