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審查閹黨正在進行,被閹黨削籍的官員也沒有完全起複。這次廷推同樣不同之前,有些新穎方式。


    早已經打算把中意人選升上去,朱由檢向吏部大臣道:


    “吏部把通過審查、有資格擔任侍郎的人選列出來,再把空缺的侍郎列出來。”


    “按吏戶禮兵刑工的順序,一個一個廷推。”


    “前一個職位沒有被廷推上的,自動列入下一個職位候選人。”


    “現在都有哪些人,有資格擔任侍郎?”


    吏部左侍郎楊景辰專督加銜推升,又是皇帝的心腹,當然知道皇帝這樣做的用意,回道:


    “原南京禮部尚書董其昌,原禮部右侍郎徐光啟、溫體仁,承政使孔貞運。”


    “原戶部尚書李起元,原偏沅巡撫、川貴總督閔夢得,原延綏巡撫翟鳳翀,原鄖陽撫治畢懋康。”


    “此八人已被陛下起複,列入廷推候選。”


    其實還有個原來的戶部侍郎董應舉,同樣已經被皇帝下令起複。隻是皇帝讓他選八個人,剛才又起複了畢懋康。所以楊景辰就略過董應舉,隻提這八個人。


    對此心知肚明,朱由檢繼續問道:


    “空缺的侍郎有哪些?”


    楊景辰立即回道:


    “吏部右侍郎、戶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專督軍械侍郎、刑部右侍郎、工部專督大工侍郎。”


    “一共六位侍郎空缺。”


    朱由檢裝模作樣地思考了一下,說道:


    “畢自嚴由專督錢法侍郎轉為戶部左侍郎,戶部再推舉一位專督錢法侍郎。”


    “專督軍餉侍郎也推選一位,專門負責軍餉。”


    這樣就是八個職位,正好對應八人。


    群臣聽得都有些腹誹,知道皇帝要把八人都安排為侍郎。


    這種沒有差額的廷推,實在是他們沒經曆過的。


    但是要說不妥,似乎也說不上來——


    等額選舉這種事情,第一次見到的群臣,自然沒想明白。


    朱由檢卻不給他們思考的時間,直接讓楊景辰主持廷推。


    楊景辰按之前改革的廷推辦法發放選票,向群臣道:


    “先推薦的是吏部右侍郎,請諸位開始勾選。”


    讓鴻臚寺官員取來印刷好八人名字的選票,先廷推吏部右侍郎。


    吏部是六部之首,雖然隻是右侍郎,在群臣看來也比一般部門的左侍郎更強,自然要推選地位高的人。


    原戶部尚書李起元、原南京禮部尚書董其昌得票最高,被推為正推、陪推。


    朱由檢思索一番,沒有選擇正推李起元,任命道:


    “董其昌擔任吏部右侍郎,加銜從二品承政大臣。”


    “李起元原任戶部尚書,加銜正二品議政大臣,列席常參會議。”


    “他應該擔任戶部職務,現在開始廷推專督軍餉侍郎。”


    這話一說,群臣都明白了,大多在專督軍餉侍郎的人選上,勾選了李起元這個名字。


    九邊欠餉數百萬如今誰不知道,在群臣看來這是個苦差事,皇帝讓李起元擔任,也省了群臣糾結。


    朱由檢點了點頭,對這個結果很是滿意。


    李起元擔任過戶部尚書、還擔任過三邊總督,由他專督軍餉,朱由檢覺得會更好點。


    如果此人好用,還可以考慮擔任三邊總督,或者在三省提督之上,設立三省總督,專門負責剿匪。


    然後是戶部右侍郎,群臣廷推翟鳳翀擔任。他曾經申請建常平倉,易粟備荒,在群臣看來有能力在戶部工作。


    專督錢法侍郎,群臣廷推徐光啟擔任。徐光啟遍習兵機、屯田、鹽策、水利諸書,在一些人看來也適合去戶部。


    朱由檢對此比較滿意,打算等徐光啟上任後和他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參考西方銀洋大規模鑄造銀幣,在白銀上收取鑄幣稅,也免去百姓的火耗負擔。


    錢法上的事情,可謂大有可為。


    之後就是兵部,兵部左侍郎,被群臣廷推閔夢得擔任。畢竟他之前就被廷推為川貴總督,雖然沒有上任,資格卻比普通巡撫高一點,更適合擔任左侍郎。


    而且袁可立也明確說過,兵部需要有熟悉西南事務的大臣。閔夢得的經曆,正好符合這一點。


    然後是專督軍械侍郎,這個爭議就有點大了。


    之前因為畢懋康被皇帝直接任命為兵部添注右侍郎觀政的事情,朝堂上險些引發爭論。


    群臣對推舉他擔任專督軍械侍郎,有點不太情願。


    但是剩下的溫體仁、孔貞運兩人,更不適合去兵部任職。


    最終畢懋康還是險險通過,被廷推為專督軍械侍郎。


    朱由檢對這個結果還算滿意,覺得人上任了就行。至於過程如何,不必過於在意。


    最後剩下的兩個職位,刑部右侍郎和專督大工侍郎。


    因為專督大工侍郎是由大工尚書轉來,在群臣看來職位略高一點,所以孔貞運這個資曆最淺的候選人,被廷推為刑部右侍郎。


    溫體仁這個資曆較深的,被廷推為專督大工侍郎。


    至此,八位空缺侍郎都有了人選。朱由檢屬意的徐光啟、溫體仁、孔貞運等人,都成為了侍郎。


    給這些侍郎都加上正三品承政使銜,朱由檢覺得需要安撫一下群臣,避免他們對這種等額廷推產生不滿。所以又向群臣說道:


    “各寺正卿、少卿也有些空缺,今日推舉一下,不要繼續空著。”


    “有資格的人選如果沒有附逆,可以酌情起複。”


    這個命令,讓群臣有些欣喜。


    剛剛還在腹誹八個侍郎幾乎被內定,此時也來不及抱怨了,紛紛出言說誰應該起複,不應削籍為民。


    朱由檢卻不想一下子起複一批,決定一個一個起複,說道:


    “按照以前的規矩,太常卿以下部推。這個部推,就由吏部和督導部門一起推舉吧!”


    “先推選太常寺卿,吏部和禮部推舉,有誰可以擔任?”


    部推主要是由吏部推舉,朱由檢登極後調整五寺、新建衛尉寺和宗正寺,明確了各寺和六部的關聯。所以他把部推,定為吏部和相關部門一起推舉。


    例如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國子監作為禮部相關機構,就由吏部和禮部一起推舉。


    宗正寺作為禮部、戶部相關機構,由吏部會同兩部一起推舉。


    太仆寺作為兵部相關機構,由吏部和兵部一起推舉。


    衛尉寺作為三法司和兵部相關機構,由吏部和兵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一起推舉。


    唯有大理寺卿作為九卿之一,需要三品以上官員廷推。


    太常寺和大理寺一樣是正三品衙門,太常寺卿雖然不如大理寺卿,也不如六部侍郎,卻也可以說是侍郎之下一等一的職位——


    大多數太常寺卿遷轉的職位,就是六部右侍郎。


    所以這個人選,群臣當然很在意。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振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北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北鬥並收藏崇禎重振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