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要去遊湖,那日書傑早早就醒了,吃罷早飯,就準備去客棧找張家垚。


    “等一下,將這荷包帶著。”原來,晏書絞了一角銀子,又拿了十來個大錢裝在裏麵。


    “出去玩,總要帶些銀錢在身上,否則容易露怯。另外,別看現在是春日裏,可湖上風大,你也要注意安全。”晏書反複叮囑著。


    書傑道:“放心吧,姐姐,我一定會小心謹慎的。”出了門後,走了一刻鍾左右,就到了同福客棧。


    張家垚早早就等著在了,見隻有書傑一人前來,心中有的些許失落。


    “怎麽今日就你一人,你姐姐怎麽沒來?”


    雖說本朝風氣對女子相對寬容,可畢竟還有禮數在,晏書也不好總是拋頭露麵,更何況陪人遊湖?


    書傑施了一禮:“姐姐本也想盡地主之宜的,可前幾日剛發生了鄭家的事情,就想著還是少出門的好。在此家姐讓我向你報聲歉意。”


    張家垚“嗖”的一聲打開扇子,扇了兩下,“也對,那咱們就走吧。”


    張家垚等上了馬車,隻見車上已經備好了茶點、茶壺、泥爐、炭火等物件。


    車夫駕著馬車朝郊外駛去,楊叔則坐在車外的車轅上。


    出了城門,書傑掀起車簾,觀看沿途風景。隻見官道兩旁的地裏不少農人正在勞作,那些作物已經長的有一尺來高,整片望去一片青色。


    書傑看著路兩旁的作物:“今年春上下了幾場及時雨,估計我家地裏的秧苗應該也長勢不錯,等下次休沐的時候,我再去莊子裏看看。”


    “你家還有地?”


    “是啊,有八十畝地,其中二十畝上等水田,六十畝中等田。每個月姐姐都要帶我去莊子上看看,而且每次都要去拜訪裏長伯伯。”


    張家垚沒想到書傑家中還有幾十畝的良田,上次聽那“假正經”說的那些個混賬話,他還以為江家窮的叮當響呢。


    “既然家中有田地,怎麽你姐姐還要賣花,抄書掙錢?”


    書傑包子臉上露出一絲不符合小孩樣的憂愁來:“家裏都不會種地,隻得交由李叔打理,農忙的時候還要雇短工,這都要花銀子的。以前父親在時,因有功名,家裏也不用交田賦,從今年起就得交了。讀書也花銀子,那書本、紙張、筆墨、燈油都要錢的。再加上一年三節或多或少還要拜謝師長,去族長家裏,那銀錢方麵就要緊張些了。”


    張家垚笑了笑:“你姐姐還跟你說這些?”


    “我姐姐說,書要讀,庶務也要清楚,否則就是那不通俗物的酸腐文人了,以後也難有出息。我姐也給我定了掙錢的目標?”


    張家垚有些驚訝,“真的?”


    書傑很認真的說道:“姐姐讓我今年年考的時候考學年前三,若能得第一就最好,到時候學裏就有獎勵。”


    “哦,獎勵多少?”


    “第一名獎勵十兩銀子,第二名獎勵五兩銀子,第三名獎勵二兩銀子。到時候那一年的紙墨錢就夠用了。”書傑暢想著未來,心中打定主意要拿第一,不過這是他準備給姐姐的驚喜。


    張家垚笑不出來,他一個月的月例銀子就有十兩,吃穿用度則是另算。他最愛喝的頂級黃山毛峰一兩就要十兩銀子,單他每年的茶葉錢都夠江家兩三年的嚼用了。


    書傑突然問道:“張大哥,我看你每日穿的都是那緞子衣裳,你一定很有錢吧,家裏是做什麽營生的?還有您是不是已經有了功名在身,所以不用在家讀書?就像書裏寫的,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張家垚有些尷尬不知從何說起。楊叔在外麵駕著馬車,聽到江小弟的童言童語也為自家公子捏了把汗。


    說來張家祖上原來隻是江南那守著幾十畝田的小地主,後來宋太祖平定戰亂,建立了大宋朝,百廢待興。


    那張家老祖是個務實幹練的人,再加上又讀過幾年書,那腦子較普通的小地主又活泛了些,慢慢的就通過經商攫取第一桶金。家裏有了錢就開始讓家中子弟讀書,考功名。通過幾代人的苦心經營,終於成為江南的世家之一。


    張家垚的父親在讀書上的天分有限,中了舉人後就再無寸進。於是在祖父的安排下負責打理族中庶務,結果那做生意的天分反倒被發掘了,為族裏掙了不少銀子,慢慢的在族中的地位也上來了。


    隻可惜張家垚的母親前幾年病故了,族中為他父親續娶了一位六品官家的庶女。又過了三年,繼母陸續生下一兒一女,分薄了張父的父愛。


    沒有母親關懷的孩子就容易鑽牛角尖,再加上繼母的刻意引導,父子關係漸漸緊張起來。


    張家垚雖自小也是在那富貴堆中長大的,可是因疏於管教,書讀的不好。


    為此,前一段時間張家垚剛和父親大吵一架,張父覺得不能再慣著孩子了,就派了楊管事的陪著家垚北上去各地的鋪子轉轉,長長見識。


    此時聽到書傑問他功名的事情就有些尷尬了,張家垚支支吾吾的不知道該說什麽?尷尬中,隻聽“籲”的一聲,楊叔道:“公子,焦湖碼頭到了。”


    張家垚趕緊轉移話題:“好了,咱們下車吧。”


    來到碼頭,幾人朝著遠方眺望,隻見湖天一色,遠方的帆船正借著風力航行,真是“孤帆遠影碧空盡”。而岸邊的楊柳也發出新芽,柳條隨風飄蕩,果真如那絲絛一般。


    楊叔租了艘漁船,書傑直接讓那船夫往那姥山島劃去。


    那船夫也很有健談,“客官,你們來這裏是來對了,那姥山是湖中小島,別處都很少見呢。現在這湖裏的魚正是最肥美的時候,一會到了島上差不多就快到晌午了,咱們捕兩尾魚,烤著來吃,也別有一番滋味呢。”


    站在姥山上,那八百裏煙波浩淼之湖景盡收眼底,眾人突然間產生了一股天下我有的豪氣來。


    吃了魚,賞了景,在夕陽的餘暉照耀下,湖麵似是被鍍上了一層金色,幾隻鷺鳥在湖麵展翅翱翔。


    此時雖是春季,家垚也不禁引用了大詩人王勃的千古名句“落霞與孤雁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來讚這美好景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閨秀奮鬥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湖邊一尾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湖邊一尾魚並收藏寒門閨秀奮鬥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