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嬸有些不好意思,“江老爺以前不是教過那鄭秀才讀書嗎?逢年過節的時候,鄭家總會送些點心、臘肉什麽的去您家裏,江老爺推卻不過也就收了。後來江老爺吩咐我家老頭子送些瓜果蔬菜活雞活鴨什麽的給那鄭家。有時候東西多,老頭子就帶著我一起過去,一來二去的就和鄭家人熟悉了。”


    晏書好奇心起:“嬸子,那你知道那鄭家人來幹什麽?”


    李嬸看看四周,神神秘秘的湊到晏書跟前道:“姑娘,那鄭家人沒有來莊子上,隻是向附近的人打聽來著。問咱家莊子有多少地?一年出息多少糧食?那雞鴨鵝有幾隻?豬牛有幾頭?”


    晏書沒明白這鄭家的悄摸摸的來打探這些作甚?


    李嬸見晏書有些呆愣的模樣,心裏有些著急,別看這讀書人識文斷字的,可是怎麽都有些傻裏傻氣的。


    李嬸一拍巴掌,急道:“我的好姑娘,這還不清楚?那鄭家的是在摸咱江家的家底呢?”


    李嬸覺得自己的嗓門有些大,趕緊壓低了聲音:“姑娘,咱家和鄭家是不是定了親,但那聘禮和陪嫁是不是還沒商定好?他們來打探就是想看咱江家到底能陪多少嫁妝?說來,姑娘您今日不過來,我也準備和老頭子明日去縣裏將這事告訴江太太的。”


    晏書心想,原來如此。“嬸子,讓您費心了,您今天說的這事千萬別告訴別人,我自有計較。”


    李嬸子道:“姑娘您放心,咱們李家自上一代起就在江家討飯吃,自是忠心耿耿。那鄭家就在隔壁鎮上住著,離咱莊子也不遠,現在地裏也清閑,姑娘若是有什麽吩咐就說,包管辦的妥妥當當的。”


    晏書覺得鄭家這行為不夠敞亮,必有蹊蹺。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他家來人打探,我也可以讓人去打探他們家。


    拿定主意後,晏書從荷包裏拿出一角碎銀,塞到李嬸手中,“李嬸,那就勞動您看看讓誰去鄭家附近打探一下,看為何他家如此急切的想知道我家的情況?這些銀子先做花用。”


    李嬸趕緊道:“不過是跑個腿的事情,哪裏還要姑娘您給銀子。”


    晏書笑笑:“出門辦事可不是那麽容易的,就算打探消息最起碼也要請人喝個茶,吃個餅不是~這錢該花。”


    李嬸道:“那就多謝姑娘了。到時候我就讓我家三小子去,他機靈些。”


    晏書道:“那就勞煩嬸子了。”


    片刻後,書傑和李叔從裏長那裏回來了。


    書傑見到姐姐:“裏長伯伯人怪和善的,本來要留我吃飯呢,可我還在孝期,就婉拒了。”


    晏書讚道:“書傑你做的對,我想裏長也是能夠理解的。”


    晏書請李叔、李嬸坐下,向他們請教了不少關於農事上的事情,李叔也恭敬的一一回答。書傑坐在一旁認真的聽著。


    李叔又將莊子上的賬冊拿了出來:“這是莊子上的賬冊,請姑娘帶回去拿給太太。另外,今年收的糧食還放在穀倉裏,原本老爺是想在明年開春的時候賣個好價錢的,隻是現在這情況,到底怎麽處置還要請太太示下。”


    晏書點點頭道:“李叔說的是,等我回去,我就和母親說,看怎麽辦,等有了結果在告知一二。”


    因還在孝期,晏書姐弟在莊子上就著鹹菜吃了碗素麵。臨走前,晏書道:“下個月我再領著書傑過來,這段時間還要勞煩李叔您了。”


    李叔此時流露出一絲愧意來:“哎,是我沒有照顧好老爺~”


    晏書紅了眼圈,看著李叔瘦削布滿皺紋的臉龐,輕輕的說道:“這怎麽能怪你呢?或許這就是命吧~”說完乘著驢車走了。


    又是一路顛簸,晏書姐弟回到縣裏。下車後,那趕車的車夫道:“姑娘,承惠一百文錢~”


    晏書愣了一下,“這位大叔,來回一趟這麽貴?”


    那車夫道:“江姑娘您可不能這麽說,以前江舉人租我這驢車也是這個價錢,我可是童叟無欺。如果想要便宜,您可以和別人同坐那牛車,隻是慢些,人多些,少不得還要勞動您多走些路。”


    晏書覺得有些心痛,隻得付了車錢,又謝了趕車的大哥,方叩起門來。


    開門的是張氏,晏書看到院子石桌上還沒來的及收拾的繡筐,知道母親又在不眠不休的開始繡花。


    晏書看著張氏,嗔怪道:“母親,不是和您說了嗎?每天最多隻能繡兩個時辰,上午一個時辰、下午一個時辰,您看現在都什麽時候了?那光線也不充足~”


    張氏就像那做了錯事的孩子一樣,討好道:“前兩日繡的那幾方帕子,你不是說繡坊很滿意嗎。隻是那繡帕掙得銀子太少了,我就想著在練練手,到時候繡些小擺件、小屏風什麽的,那價錢也高些。”


    晏書有些心疼母親,“明日我就去書鋪子看看有沒有抄書的活計。”


    書傑在一旁搭腔道:“姐姐,我也幫您抄書吧。”


    晏書笑道:“行了,你還是好好讀書吧,過幾年考個秀才回來才是正事。”


    書傑吭哧吭哧的想了會,就進屋讀書去了。


    張氏拉著晏書回到前廳,“今日去莊子上看了你覺得如何?”


    晏書道:“嗯,莊子被李叔他們打理的很好,我又請李叔帶著書傑去拜訪裏長,一切都很妥當,請母親放心。另外,李叔將今年的賬冊讓我帶回來了,說要請您過目!還有,原本今年打的糧食是準備明年開春的時候賣的,李叔讓我問您是不是還按這時間賣?”


    張氏道:“若是沒有什麽特別的事情發生,那就還是明年再賣吧。還有其他事情嗎?”


    晏書道:“沒有了。”


    那鄭家偷偷摸摸去莊子的事情,晏書不準備告訴張氏,等三壯打探清楚了再說。


    過了兩日,快到午時,有人敲門,晏書開門一看,原來是三壯。


    三壯急吼吼的道:“姑娘,您讓我打聽的事情有眉目了~”


    張氏聽到動靜:“晏書,是誰來了。”


    晏書趕緊比了個噤聲的動作,“母親,是有人找我有事,我出去下,馬上就回來。”


    張氏嘟囔著:“過一會都要吃中飯了,你要快些回來。”


    晏書道:“知道了。”然後趕緊領著三壯去那食鋪子裏去了。


    兩人去那人少的地方坐了下來。小二上來問:“客官吃什麽?”


    晏書道:“先上壺茶,一會再點。”


    待小二走了,三壯急急的低聲說道:“姑娘,那鄭家的真不是東西?”


    晏書心裏一沉:“怎麽回事?”


    三壯道:“這兩日我尋摸了半天,才和他家負責采買的小廝搭上話。那小廝酒後吐真言,透露了我個消息,原來,鄭家偷偷的又和隔壁縣一個朱姓的富戶家議親呢?聽說若那親事成了,對方要陪嫁一百畝田和五十兩銀子。我娘讓我一大早就趕來告訴你,讓姑娘您心裏有個準備。”


    晏書心裏亂亂的,隻能假裝鎮定的說道:“我知道了,多謝你。這快到晌午了,你就在這鋪子裏吃點東西再回去吧。小二,上十個炊餅,一碟子鹹菜,一份燉肉。”說罷將錢給付了。


    三壯道:“姑娘,您給的銀子還沒有花完呢。”


    晏書勉強笑道:“讓你幫著辦事,哪能讓你花錢。我出來有一會了,就先回去了。”


    三壯趕緊站起來,麵帶關切之色,張張嘴,又不知道說什麽。


    晏書笑了笑,就回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閨秀奮鬥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湖邊一尾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湖邊一尾魚並收藏寒門閨秀奮鬥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