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天氣晴好,晏書陪著母親在院子裏做繡活,突然聽到有那敲門聲。


    “張娘子在家嗎?我是王娘子啊。”那王娘子是縣裏有名的媒婆,鄭江兩家的婚事就是她在一手操持著。


    晏書和母親對視一眼,晏書忙道:“在家呢,煩請您稍等片刻。”


    張氏趕緊將繡花繃子收進屋內,晏書前去開門。


    晏書低頭喊了一聲:“王嬸子快請進。”


    隻見一位微胖的中年婦人走了進來,可能考慮到江家的情況,她今日的衣著不似往常那樣鮮豔。隻聽她問到:“江姑娘,你母親呢?”


    張氏從屋內迎了出來,“她嬸子,請進屋。”


    那王媒婆利索的進了前廳,晏書去廚房裏燒水沏茶。


    上了茶水後,晏書知禮的退了出去。


    那王媒婆道:“前些日子,你家裏在辦喪事就不好過來了。現在這‘七七’已經過了,我也是受鄭家之托,前來商議兩家的婚事。”


    張氏道:“您不過來,我也準備請人和您說說的。亡夫剛剛過世,按例我家晏書要守孝,這婚期恐要推遲了。”


    那王媒婆道:“張娘子,我今日來就是準備說這事情的。”


    隻見她喝了口茶水,有些為難的說道:“昨日,鄭家來找我了,說是鄭家的公子今年也有那十七了,他祖父急著抱重孫呢。若是因為您家小姐守孝再拖個兩三年的,那鄭家公子就要二十都還無子,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張氏聽那王媒婆這麽說,有些急了:“亡夫突然病故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鄭家說這些是何意呢?”


    那王媒婆有些尷尬:“張娘子你別激動,聽我慢慢說來。”


    張氏努力克製著情緒:“你說。”


    那王媒婆道:“曆來要麽在熱孝百日內成婚,要麽就要等三年孝期過去。鄭家就是想讓我問問能否在百日內與江姑娘成親。”


    張氏道:“熱孝成親雖說與禮可行,但難免以後會被人說道。鄭家公子好不容易考了秀才出來,在等個三年方才顯得懂禮。以後考取功名,在一眾同僚麵前說起來還算的上是美談。”


    那王媒婆笑笑道:“張娘子你說的是。今日來還有一事要在和你定下來,原來江舉人在世的時候,江鄭兩家雖然口頭約定了婚約,也合了八字下了小定,隻是這聘禮和嫁妝還沒定呢。隻是不知道您這裏準備出多少嫁妝呢?”


    張氏此時才覺得有些不對味:“王家嬸子,鄭家不懂規矩,您也不懂嗎?例來都是根據聘禮多少來定嫁妝的,這鄭家聘禮單子都沒送來,我家怎麽定嫁妝呢?”


    那王媒婆道:“那鄭家公子中了秀才後,不知有多少財主和商賈家想與他結親,當時也是感念江舉人教導過他幾年,方才定下了婚事。我聽鄭家說,當時江舉人可是許了會陪不少嫁妝的~”


    張氏心想此事我怎麽不知道?心中有疑,隻能回複道:“亡夫已故,自是說什麽的都有了。王家嬸子,我家也算是那耕讀之家,規矩不能破,我家女兒定是要為父守孝三年的。另外關於嫁妝的事情,也要按規矩來,請鄭家先將那聘禮單子送來,咱們再議。”說罷就端茶送客。


    事情沒談攏,那王媒婆隻得訕訕的走了,去鄭家回話去了。


    張氏有些氣悶,晏書走了出來,輕喚了聲:“母親~”


    張氏見到愛女,不由的落下淚來:“晏書,我苦命的孩子~”


    張氏本就是溫柔的人,若不是為了愛女,也不會和那王媒婆周旋半天。


    晏書趕緊拿出帕子幫著母親擦了擦淚,歎了口氣道:“母親,您覺得鄭家讓王媒婆來家裏說這些個話到底是什麽意思?”


    張氏愁道:“什麽意思?咱家現在比不得那鄭家,他們就想要給咱們家一個下馬威。最終不過是想要咱家多陪些嫁妝罷了,可是咱家現在這情況~”說罷又哭泣起來。


    晏書心中隱隱覺得不對,可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隻得先安撫張氏。


    “母親莫慌,那王媒婆不是去鄭家回話去了嗎?過些日子咱就知道是怎麽個情況了。”


    好不容易安撫好母親,晏書心想:哪怕是普通百姓都鮮少會在熱孝成婚的,那鄭秀才可是讀書人按理更不會有這種想法的。要說鄭家想讓家裏多出些嫁妝倒也可能,隻是這吃相有些難看,難道不怕被人詬病。


    晏書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準備先將此事放下。當務之急還是要多想想怎麽解決家裏的生計,否則就要坐吃山空。


    學裏每十日放一日假,到了放假那日,晏書戴著帷帽領著書傑乘著驢車早早的去莊子上了。臨走前,晏書還買了兩盒四色點心,帶了些散碎銀子在身上。看到匣子裏剩下不多的銀錢,晏書不由的歎了口氣。


    姐弟二人一路顛簸,花了有那一個時辰才到了莊子上,那身子骨都要顛散架了。


    李叔領著他家婆子和三個小子早早就在莊子門口候著了。見書傑姐弟來了,他們趕緊迎了上來:“少東家來了。”


    書傑還在呆呆的站著,晏書趕緊咳嗽了一聲。


    書傑此時方才反應過來:“李叔,您多禮了,這些日子靠您幫忙。這點心是我特地買來給你們嚐嚐的。”


    李叔趕緊道謝,又讓他家老婆子燒水沏茶,其他人就忙活自己的事情了。


    晏書道:“多謝李叔,不知道裏長在不在?若是在家的話,還要麻煩您領著書傑前去拜訪下。”


    李叔趕緊打發他家小兒子名叫三壯的去看看,不一會三壯就回來了:“東家,裏長在家呢。”


    晏書道:“那就麻煩李叔領著書傑去拜訪一下。”說罷,將另一盒的四色點心拿給書傑道:“一會見了裏長伯伯,你要講禮數,還要多謝他這些年對我家的看顧。明白了嗎?”


    書傑道:“姐姐放心,我知道了。”說罷就跟著李叔出去了。


    李嬸將茶端上來道:“姑娘放心,我看少東家定能將事情辦好的。”


    晏書點頭道:“但願如此。”


    閑來無事,晏書讓李嬸帶著她到莊子上轉轉,看看家裏的田地,莊子上養的牲畜。


    李叔一家都是那勤快人,將莊子打理的很是不錯,晏書也是多有稱讚。


    回到屋裏,李嬸突然問道:“小姐,前些日子我在莊子附近似是看到了鄭家人?”


    晏書頓感奇怪:“嬸子,你怎麽知道那是鄭家的?再說了,那鄭家人來莊子上幹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閨秀奮鬥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湖邊一尾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湖邊一尾魚並收藏寒門閨秀奮鬥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