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隨身的布袋子裏,張秋曉拿出了一個木盒子,裏頭泡沫報紙裝著一個銅墨盒,上頭有學生刻的小纂字,寫著“鵬飛萬裏”,並用了正楷字在旁側刻下了抗日戰爭勝利的日期。
精致的盒子,周圍還環刻著一圈稻穗。
手工做的,很需要功夫。
張秋曉放在了桌子上,輕推了過來,“我的學生們收到了那麽多的捐款,說你隻拿了一個紀念章,他們就又親手刻了這個墨盒,托了我轉交給你。”
白舒童接過,見著上頭的字,清秀娟麗。
一看就是張秋曉的筆骨,她淡淡笑,摩挲了下字跡,兩個人許久沒見,也不想去提以前的事,彼此說話都風輕雲淡的樣子。
“聽他們說,等了我老半天,你飯也還沒吃,你同我來餐廳吧。”
“不了不了,不用特意麻煩。”
還有話裏話外的客氣。
換做以前,她們兩姐妹一見麵,那肯定都是話都說不完,吃飯肯定都坐在一起吃,還可能當晚就會留宿對方家裏同床共眠,講些女兒家心事,說些家長裏短的瑣事。
但是這會兒,尷尬在暗地裏流動著,劃著楚河界限。
白舒童話淡淡說,“是我要吃的,你就當陪我。”
張秋曉聽了才跟著,從會客廳到了餐廳。
桌子上,下人布著菜,張秋曉等了一早上,其實也餓,饑腸轆轆的,但是怕錯過了白舒童,就一直等著,中午的確是還沒吃過東西,她拿了筷子,小口小口用餐,眼裏時不時掃過白舒童,想尋話題。
而白舒童其實已經用過餐食了,也繼續吃著。
兩人沒有往時見麵的熱絡,沒有迫不及待地要分享各自這些年的境遇和心事的熱切,在客氣的社交間,也不知道嘴裏在吃什麽,機械重複。
連一來一回的問話、答話。
都有些生硬。
生硬後,又陷入了長長的沉默,隻剩下碗筷碰碟的聲音。
哎,怎麽會這樣呢。
張秋曉小心翼翼地看了眼白舒童,心想著,應該隻是時間的問題,她安慰著自己,會好的,會好的。
飯吃著,餐邊上來了一道排骨湯,張秋曉鼻子眼睛皺了起來,捂了嘴,作吐。
白舒童心緊了下,停了筷,抬眸問,“怎麽了?”
張秋曉帶著歉意地擺手,順著胸口說,“沒什麽事,這些天都這樣。”
但是她還是止不住惡心,問了盥洗室的位置,匆匆地又捂著嘴出去了。
白舒童聞了聞罐盅裏排骨湯的味道,排骨是新鮮的,廚子處理得也好,並沒有一點肉腥味道,並且裏頭還有很多滋補的藥材,聞起來是人參味,是淡淡的清香。
她對氣味敏感,如果是令人不適的味道,她應該有反應才對。
擰了下眉。
等人回來了,她直接開口問張秋曉,“你,懷孕了?”
張秋曉吐得臉色有些慘白,平淡地抿了下唇,點頭應了聲嗯。
白舒童就讓人撤走桌上寒涼的東西,蹙了眼眶,“你想吃什麽,能吃什麽?我讓廚子給你做?”
她不知情,亂布了一通的菜,香辣的、寒涼的,連孕婦不能吃的蝦蟹都有,白舒童站了起來,有些緊張,都不知道張秋曉剛剛邊看著她的臉色吃了多少,又趕緊喊了個生育過的下人,來問了問能吃什麽,這也才打破了兩個人之間的尷尬。
一桌的菜都調換了,換了些溫和的上來。
張秋曉承受著關照,咬了唇,眼邊凝淚,又開心地笑說,“謝謝你,童童。”
白舒童見她緩解了,沒事了,她就坐回位置上,自然地揮了下手,應道,“說什麽謝,我們倆誰跟誰啊,你懷孕就同我......”
話說到一半,她收了話尾巴,迎著那熱切期盼她的眸子,緩緩又低了頭,吃起碗裏的湯,語調降了下去,恢複客氣,“應該的,來者是客。”
張秋曉見話又沉了下去,有點遺憾和可惜。
但又聽了她在問,“你結婚了?”
張秋曉搖了下頭,說,“沒有。”
想起人言可畏,白舒童想要關心她,卻話在嘴邊開不了這個口。
張秋曉能感受得到,於是自己緩緩地說了這些年的境遇,她本來到處跑著戰地消息,從上海到昆明,又到了重慶和武漢,不顧身後奔走。後來外婆和父親年紀大了,身體逐漸不好,她就從《明月畫報》辭了職,帶著他們回到了邱寧,又在記者同事的引薦下,做了邱寧初中的國文老師。
生活回歸了平靜,在邱寧沒人知道她那些往事,一切都安穩無風。
無怨無爭的,教書育人,生活循規蹈矩,倒也都好。
白舒童聽著,緩緩地點了頭。
可這裏頭,並沒有她孩子父親的影子,她就問,“孩子的父親呢?”
張秋曉垂了下眸,說,“在外地做生意,不是邱寧的人,得晚些才能回來。”
她對著白舒童笑了笑,知道早晚有一天她會回邱寧。
也等來了這天。
她交代了自己輾轉歸鄉的心境後,溫笑著,綿綿說話,盡力地在拉回兩人的距離。
想回到當初。
“童童,你和顧長官呢?”
白舒童已經很飽了,還假裝吃著,說不清和張秋曉這一份的別扭,回了簡短的兩字,“挺好。”
其他的再也沒多說。
“我聽童心說,顧長官想讓你留在邱寧,你沒有那麽快要走,是嗎?”
“嗯。”
一個是語氣如初。
一個卻是有意疏離著。
他們以前多好啊。
如親姐妹一樣,衣服同穿,東西共用,在上海巷弄裏一張小木床上談天侃地,牽著手分享彼此最心底的秘密,也會互相扶持,關愛對方。
一切都真摯。
是女孩間最親密的情感。
張秋曉想回到從前,一點也不在意白舒童此時此刻的冷淡,畢竟這中間隔了好些年了,有太多的空白和誤會,她就主動提,“童童,既然這樣,你這兩天什麽時候有空,來我家好嗎?我親自下廚,給你做頓家常菜,你和顧長官一起來。我外婆和爸爸,也許久沒見過你了,每每說起在上海的事,總問你現在在做什麽。我說你現在是個大老板,管著百家店,他們還不信呢,我讓他們瞧瞧,我的童童多厲害。”
笑容溫文清雅。
白舒童卻捏了下手中瓷羹,在她的熱情邀約下,還是別扭,淡淡而說,“你都懷孕了,還要下廚,不用那麽麻煩。再說,我可能沒空。”
張秋曉臉上的興奮降了下去,但是還是笑著邀約,說,“沒關係。我等你。多久都等你。”
白舒童聽了,抬頭看了她一眼。
她拚命地往後退著,很冷漠了。
可是,張秋曉怎麽還不明白。
甚至還在這客套裏,同她一直笑著,熱臉貼她的冷疏,說著想她,又親昵稱呼她,叫著她的小名。
“童童,下個廚的事情,一點也不麻煩的。我記得你愛吃芋頭西米露,以前我們老是在校門口找吳阿婆買糖水,她現在都沒擺攤了。我特意去學了一手,你真得來試試,看一不一樣。”
“你不是吃芋頭過敏嗎?”
“我不吃,我隻是做,沒事的。你什麽時候來,就同我說一聲,我知道哪家的芋頭最粉糯,我去買。”
“你還愛吃咕嚕肉對吧.....”
“這道菜肴做得麻煩,不用了。”
“沒事的,不怕麻煩,你隨時......”
白舒童起伏了下肩膀,說,“我真沒空!”
話大聲了。
張秋曉的笑才僵在了臉上。
才知道白舒童不是沒空,而是根本不想去。
她抿了下嘴角,似乎想哭,至少是愕愣的,仔細看,能見她眼眶裏微微有淚,控製著自己不去落下水花,而輕咽了下喉嚨。
“哦,哦,沒事。”張秋曉在尷尬中,放下了筷子,不再用餐了,拿起了布袋子,有些慌張,有些難自處,說,“其實,今天我是請了個其他年級的先生替我的課,所以也不能待太久。這次來,除了給你學生托付的東西,還有樣東西要交給你。”
從布袋裏拿出了一個紙皮袋子,她放在了桌子上,扯了笑容,手明顯在顫,說,“這是顧長官以前在昆明交辦我要給你的東西,物歸原主了。我放在這裏了,其他,我也沒什麽事情,我.....我家裏還有些事,就先走了。”
一會兒說學校有事,一會兒說家裏有事,張秋曉慌得話都沒圓好。
她站了起來。
沒看清桌椅距離,有些踉蹌。
白舒童前傾了下身子,跟著緊張,看著她,手下意識地伸了。
張秋曉挽了下耳邊的發髻,自己穩住了身形,沉著氣,硬扯著笑容,說,“走了。”
於是白舒童就沒動了。
張秋曉走了幾步,停在了門邊,她似乎覺得就這樣走出去,心裏解脫不了。
就轉頭回來,捏著布袋子放在腹前,同白舒童彎下了身,聲音帶著些啞然說,“童童,對不起,真的很對不起。”
然後也沒得到回應。
她落荒而走。
白舒童坐在餐桌邊其實也茫然,不想張秋曉這樣,可也不知道他們怎麽就變成了現在這個隻能陌路的樣子。
精致的盒子,周圍還環刻著一圈稻穗。
手工做的,很需要功夫。
張秋曉放在了桌子上,輕推了過來,“我的學生們收到了那麽多的捐款,說你隻拿了一個紀念章,他們就又親手刻了這個墨盒,托了我轉交給你。”
白舒童接過,見著上頭的字,清秀娟麗。
一看就是張秋曉的筆骨,她淡淡笑,摩挲了下字跡,兩個人許久沒見,也不想去提以前的事,彼此說話都風輕雲淡的樣子。
“聽他們說,等了我老半天,你飯也還沒吃,你同我來餐廳吧。”
“不了不了,不用特意麻煩。”
還有話裏話外的客氣。
換做以前,她們兩姐妹一見麵,那肯定都是話都說不完,吃飯肯定都坐在一起吃,還可能當晚就會留宿對方家裏同床共眠,講些女兒家心事,說些家長裏短的瑣事。
但是這會兒,尷尬在暗地裏流動著,劃著楚河界限。
白舒童話淡淡說,“是我要吃的,你就當陪我。”
張秋曉聽了才跟著,從會客廳到了餐廳。
桌子上,下人布著菜,張秋曉等了一早上,其實也餓,饑腸轆轆的,但是怕錯過了白舒童,就一直等著,中午的確是還沒吃過東西,她拿了筷子,小口小口用餐,眼裏時不時掃過白舒童,想尋話題。
而白舒童其實已經用過餐食了,也繼續吃著。
兩人沒有往時見麵的熱絡,沒有迫不及待地要分享各自這些年的境遇和心事的熱切,在客氣的社交間,也不知道嘴裏在吃什麽,機械重複。
連一來一回的問話、答話。
都有些生硬。
生硬後,又陷入了長長的沉默,隻剩下碗筷碰碟的聲音。
哎,怎麽會這樣呢。
張秋曉小心翼翼地看了眼白舒童,心想著,應該隻是時間的問題,她安慰著自己,會好的,會好的。
飯吃著,餐邊上來了一道排骨湯,張秋曉鼻子眼睛皺了起來,捂了嘴,作吐。
白舒童心緊了下,停了筷,抬眸問,“怎麽了?”
張秋曉帶著歉意地擺手,順著胸口說,“沒什麽事,這些天都這樣。”
但是她還是止不住惡心,問了盥洗室的位置,匆匆地又捂著嘴出去了。
白舒童聞了聞罐盅裏排骨湯的味道,排骨是新鮮的,廚子處理得也好,並沒有一點肉腥味道,並且裏頭還有很多滋補的藥材,聞起來是人參味,是淡淡的清香。
她對氣味敏感,如果是令人不適的味道,她應該有反應才對。
擰了下眉。
等人回來了,她直接開口問張秋曉,“你,懷孕了?”
張秋曉吐得臉色有些慘白,平淡地抿了下唇,點頭應了聲嗯。
白舒童就讓人撤走桌上寒涼的東西,蹙了眼眶,“你想吃什麽,能吃什麽?我讓廚子給你做?”
她不知情,亂布了一通的菜,香辣的、寒涼的,連孕婦不能吃的蝦蟹都有,白舒童站了起來,有些緊張,都不知道張秋曉剛剛邊看著她的臉色吃了多少,又趕緊喊了個生育過的下人,來問了問能吃什麽,這也才打破了兩個人之間的尷尬。
一桌的菜都調換了,換了些溫和的上來。
張秋曉承受著關照,咬了唇,眼邊凝淚,又開心地笑說,“謝謝你,童童。”
白舒童見她緩解了,沒事了,她就坐回位置上,自然地揮了下手,應道,“說什麽謝,我們倆誰跟誰啊,你懷孕就同我......”
話說到一半,她收了話尾巴,迎著那熱切期盼她的眸子,緩緩又低了頭,吃起碗裏的湯,語調降了下去,恢複客氣,“應該的,來者是客。”
張秋曉見話又沉了下去,有點遺憾和可惜。
但又聽了她在問,“你結婚了?”
張秋曉搖了下頭,說,“沒有。”
想起人言可畏,白舒童想要關心她,卻話在嘴邊開不了這個口。
張秋曉能感受得到,於是自己緩緩地說了這些年的境遇,她本來到處跑著戰地消息,從上海到昆明,又到了重慶和武漢,不顧身後奔走。後來外婆和父親年紀大了,身體逐漸不好,她就從《明月畫報》辭了職,帶著他們回到了邱寧,又在記者同事的引薦下,做了邱寧初中的國文老師。
生活回歸了平靜,在邱寧沒人知道她那些往事,一切都安穩無風。
無怨無爭的,教書育人,生活循規蹈矩,倒也都好。
白舒童聽著,緩緩地點了頭。
可這裏頭,並沒有她孩子父親的影子,她就問,“孩子的父親呢?”
張秋曉垂了下眸,說,“在外地做生意,不是邱寧的人,得晚些才能回來。”
她對著白舒童笑了笑,知道早晚有一天她會回邱寧。
也等來了這天。
她交代了自己輾轉歸鄉的心境後,溫笑著,綿綿說話,盡力地在拉回兩人的距離。
想回到當初。
“童童,你和顧長官呢?”
白舒童已經很飽了,還假裝吃著,說不清和張秋曉這一份的別扭,回了簡短的兩字,“挺好。”
其他的再也沒多說。
“我聽童心說,顧長官想讓你留在邱寧,你沒有那麽快要走,是嗎?”
“嗯。”
一個是語氣如初。
一個卻是有意疏離著。
他們以前多好啊。
如親姐妹一樣,衣服同穿,東西共用,在上海巷弄裏一張小木床上談天侃地,牽著手分享彼此最心底的秘密,也會互相扶持,關愛對方。
一切都真摯。
是女孩間最親密的情感。
張秋曉想回到從前,一點也不在意白舒童此時此刻的冷淡,畢竟這中間隔了好些年了,有太多的空白和誤會,她就主動提,“童童,既然這樣,你這兩天什麽時候有空,來我家好嗎?我親自下廚,給你做頓家常菜,你和顧長官一起來。我外婆和爸爸,也許久沒見過你了,每每說起在上海的事,總問你現在在做什麽。我說你現在是個大老板,管著百家店,他們還不信呢,我讓他們瞧瞧,我的童童多厲害。”
笑容溫文清雅。
白舒童卻捏了下手中瓷羹,在她的熱情邀約下,還是別扭,淡淡而說,“你都懷孕了,還要下廚,不用那麽麻煩。再說,我可能沒空。”
張秋曉臉上的興奮降了下去,但是還是笑著邀約,說,“沒關係。我等你。多久都等你。”
白舒童聽了,抬頭看了她一眼。
她拚命地往後退著,很冷漠了。
可是,張秋曉怎麽還不明白。
甚至還在這客套裏,同她一直笑著,熱臉貼她的冷疏,說著想她,又親昵稱呼她,叫著她的小名。
“童童,下個廚的事情,一點也不麻煩的。我記得你愛吃芋頭西米露,以前我們老是在校門口找吳阿婆買糖水,她現在都沒擺攤了。我特意去學了一手,你真得來試試,看一不一樣。”
“你不是吃芋頭過敏嗎?”
“我不吃,我隻是做,沒事的。你什麽時候來,就同我說一聲,我知道哪家的芋頭最粉糯,我去買。”
“你還愛吃咕嚕肉對吧.....”
“這道菜肴做得麻煩,不用了。”
“沒事的,不怕麻煩,你隨時......”
白舒童起伏了下肩膀,說,“我真沒空!”
話大聲了。
張秋曉的笑才僵在了臉上。
才知道白舒童不是沒空,而是根本不想去。
她抿了下嘴角,似乎想哭,至少是愕愣的,仔細看,能見她眼眶裏微微有淚,控製著自己不去落下水花,而輕咽了下喉嚨。
“哦,哦,沒事。”張秋曉在尷尬中,放下了筷子,不再用餐了,拿起了布袋子,有些慌張,有些難自處,說,“其實,今天我是請了個其他年級的先生替我的課,所以也不能待太久。這次來,除了給你學生托付的東西,還有樣東西要交給你。”
從布袋裏拿出了一個紙皮袋子,她放在了桌子上,扯了笑容,手明顯在顫,說,“這是顧長官以前在昆明交辦我要給你的東西,物歸原主了。我放在這裏了,其他,我也沒什麽事情,我.....我家裏還有些事,就先走了。”
一會兒說學校有事,一會兒說家裏有事,張秋曉慌得話都沒圓好。
她站了起來。
沒看清桌椅距離,有些踉蹌。
白舒童前傾了下身子,跟著緊張,看著她,手下意識地伸了。
張秋曉挽了下耳邊的發髻,自己穩住了身形,沉著氣,硬扯著笑容,說,“走了。”
於是白舒童就沒動了。
張秋曉走了幾步,停在了門邊,她似乎覺得就這樣走出去,心裏解脫不了。
就轉頭回來,捏著布袋子放在腹前,同白舒童彎下了身,聲音帶著些啞然說,“童童,對不起,真的很對不起。”
然後也沒得到回應。
她落荒而走。
白舒童坐在餐桌邊其實也茫然,不想張秋曉這樣,可也不知道他們怎麽就變成了現在這個隻能陌路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