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舒童要辦的事情並不簡單,拿到了白家給她的一萬金額支票,她有點無從下手。
以前小作坊的製香,她一人經營,靠著親人朋友寄賣,打廣告,一傳十,十傳百,才慢慢在上海打通了點銷路。
雖然被白斯言誣陷破壞了,可她也想明白了一件事,就是她必須得找到可靠的正規廠子合作,來做她的古法香膏。
才能杜絕對她的汙控。
現時,洋貨大量在中華大地上傾銷,擠壓著國貨的出路。經曆了數場國難,國民政府提倡各地辦國貨展,工業救國。就也在全運會的這天,南京更是舉辦了鐵展會,想振興國內的農工業。
各地,比如廣州,也辦著國貨的巡遊展,大辦花車儀仗,上街吸引國人。上海、北平的影星歌星更是身體力行,到賣國貨的商場買國貨,引人潮做宣傳。
來了南京,她沒有了一幫朋友。可沒關係,不用找,她身邊就有現成的人脈,也就是顧家人,他們經商,有原始的積累,可以為她提供資源,帶她進出各種商會和廠子。
耳邊還是刺耳聲聲的“還我山河”的憤慨聲,激烈如浪,使人心潮難以平靜。
“我不能當明事理的讀書人,兩耳卻不聽窗外事,我要辦廠子,做香膏。若能盈利。”她看了一眼場內有在擦淚的人,眼神裏堅定,說,“定也要救我們的國。”
顧承璟微直了身,意外地看著身邊同他提了要求的人,比起口號,她提出的請求,令他眼眸溫也喜,她看起來雖嬌弱,可人卻從來都鮮活有生命力。
在他這裏,並沒有女人不能拋頭露麵的腐朽規定,也從來沒有不可破的禁忌。
更何況是白舒童主動提的。
無論成功與否,他都讚同,也能兜底,他笑著,應承,“你盡管做。”
白舒童以為會有阻力,結果沒有。有些高興卻有點小傲氣,同他又要求,“隻給我介紹人脈,不準在背後用你的身份偷偷幫我,我要自己來,你不許插手,不許過問,我盈虧自負。”
刮了刮她的小鼻子,看著前些日子還萎靡不振,現時又充滿鬥誌的人,這心思根本不比男人差,顧承璟笑著又應了,“好。”
“童童,還有什麽是你不敢的。也還有什麽驚喜,你是要帶給我的。”
白舒童眨了眨眼,嬌俏應,“多著呢。”
顧承璟勾笑,攬了她入懷,親在耳邊,欣欣喜喜,令她也百無禁忌。
這件事,前期自然瞞著白家人,等她簽了合同,與製香廠合作起來的時候,他們也阻止不了了,吳媽媽告訴白斯言,白舒童卻用合理的理由說服了他。
“我現在辦的廠子是以白家白曼露的名義做的,有什麽不可以。就算以後,我不在,這也是你們白家的一個產業,白曼露是從商家庭的女兒,這些事情本來從小就耳濡目染,應該有這個能耐,怎麽就不行。”
“她不會。”
“那就讓她學,白斯言,你自己野心那麽大,不會養一個廢物妹妹吧。”
被掛了電話,白斯言在電話這頭聽著還在流轉的電波聲,竟然被人嘲笑了一輪,震驚著。
可看著從南京寄來的盈虧表,短時間內,竟然能做到收支平衡,不盈也不虧,這之後,還得以什麽樣的趨勢走著。
他都有些期待了。
廢物妹妹......
白斯言掛了電話,回到了白公館的餐桌邊,父親白義昌冷著張臉,問南京那邊又出了什麽事情,他拉開了椅子,坐下,隻說沒事。
楊淑青在桌子上哭著,“這會兒還關心著南京做什麽,不如好好找找曼露去了哪裏,都快過年了,竟然就這麽沒了蹤影,你們派出去的人究竟是怎麽回事,好好一個活人怎麽能找不見。”
“她身邊也沒人伺候,這天氣越來越冷了,不知道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身子骨本來就弱,這冷天的,真是可憐的孩子。”
白斯言聽著哭啼聲,揉揉額角,太陽穴突突疼。
從南京回來沒多久,白曼露整日被困在冷寂無人到訪的別墅裏,竟然就不甘了寂寞,偷偷跑了出門。
若隻是偶然一次偷跑出門倒事情不大。
可就在這個過年的關口前。
她竟然玩了消失。
她與李景和生下的那個孩子送往了楊淑青的浙江老家,隱去了身份,寄在別人的名下養著。原本以為她是初生孩子舍不得,偷跑去了鄉下,找孩子。
結果下人來報,並沒有。
碼頭找了一遍。
也是不見。
一家人寵慣這個無法無天的妹妹,聽著楊淑青的哭,白義昌暗了臉,說著等找到她,還得痛打一頓,將她批得沒有一處是好的,連著楊淑青也罵。而白斯言也是第一次發了脾氣,在桌上拍了筷子,說,“媽,別哭了。哭能解決什麽事情。這曼露,還不如白舒童,千叮嚀萬囑咐,她的娃娃親關乎著白家生死,結果倒好。”
任意妄為,置家族不顧。
眼下,他還與白舒童交了惡,這下子,頭疼得不行。
“這是什麽話,她是你的親妹妹。”
說得,好像白舒童就不是他的親妹妹似的,導致他出了門,去往了禮查酒店應酬,喝著酒,談著公會被政府整改大收權、還要被定期監管華僑銀行的事情,心情更加不痛快。
瞧見旁桌,兩位太太正找著一個算命大師在算命格。
他都出聲打斷,後仰頭調侃道,“要是算命的能準,國運還如此嗎?怎麽就算不出來閘北戰事,要避難,又算不出來得棄都還逃去洛陽呢......”
這些話,讓人聽著汗淋淋。
他還踢了人家的椅凳,說,“這麽能耐,也幫我算算我家那銀行。”
禮查酒店商務往來多,更是許多政要、名流來上海愛逗留的地方,聞言,紛紛看了過來,對著他指指點點。
為了防止禍從口出,隨行的人趕緊拉上了醉熏的他,同周圍人致歉,並拉著走。
這一來,引起了小騷動,桌上是議論紛紛。
而邊角的一桌,一人喝著酒,輕晃著酒杯,靜靜看著,不評也不論,侍從給他端來了半熟的牛排,整塊端上,刀叉也放了上來。
他抬了眼,陰陰冷冷問,“我難道沒說這牛排得切。”
侍從看了一眼手寫單,的確寫了。
於是致歉,當場給他切,心裏正在想著這穿著起球西裝,頭發長到都蓋住額間眼睛的人,看著也不像給得起錢,在這裏擺什麽闊氣。
切著,心思漂移著,不小心就將瓷碟裏的醬料撒在了這位靠窗坐的先生身上。
卻見。
這先生抬了手,戴了手套,有兩節的手指卻是空蕩。
竟是斷了指。
他打量著,下一刻,就被扯了衣領,他的打量目光就被桌上的一把黃油刀刺了過來,在眼瞳前,閃著冷光。
薄薄音對他說,“再有第三次打量,我廢了你的眼。”
以前小作坊的製香,她一人經營,靠著親人朋友寄賣,打廣告,一傳十,十傳百,才慢慢在上海打通了點銷路。
雖然被白斯言誣陷破壞了,可她也想明白了一件事,就是她必須得找到可靠的正規廠子合作,來做她的古法香膏。
才能杜絕對她的汙控。
現時,洋貨大量在中華大地上傾銷,擠壓著國貨的出路。經曆了數場國難,國民政府提倡各地辦國貨展,工業救國。就也在全運會的這天,南京更是舉辦了鐵展會,想振興國內的農工業。
各地,比如廣州,也辦著國貨的巡遊展,大辦花車儀仗,上街吸引國人。上海、北平的影星歌星更是身體力行,到賣國貨的商場買國貨,引人潮做宣傳。
來了南京,她沒有了一幫朋友。可沒關係,不用找,她身邊就有現成的人脈,也就是顧家人,他們經商,有原始的積累,可以為她提供資源,帶她進出各種商會和廠子。
耳邊還是刺耳聲聲的“還我山河”的憤慨聲,激烈如浪,使人心潮難以平靜。
“我不能當明事理的讀書人,兩耳卻不聽窗外事,我要辦廠子,做香膏。若能盈利。”她看了一眼場內有在擦淚的人,眼神裏堅定,說,“定也要救我們的國。”
顧承璟微直了身,意外地看著身邊同他提了要求的人,比起口號,她提出的請求,令他眼眸溫也喜,她看起來雖嬌弱,可人卻從來都鮮活有生命力。
在他這裏,並沒有女人不能拋頭露麵的腐朽規定,也從來沒有不可破的禁忌。
更何況是白舒童主動提的。
無論成功與否,他都讚同,也能兜底,他笑著,應承,“你盡管做。”
白舒童以為會有阻力,結果沒有。有些高興卻有點小傲氣,同他又要求,“隻給我介紹人脈,不準在背後用你的身份偷偷幫我,我要自己來,你不許插手,不許過問,我盈虧自負。”
刮了刮她的小鼻子,看著前些日子還萎靡不振,現時又充滿鬥誌的人,這心思根本不比男人差,顧承璟笑著又應了,“好。”
“童童,還有什麽是你不敢的。也還有什麽驚喜,你是要帶給我的。”
白舒童眨了眨眼,嬌俏應,“多著呢。”
顧承璟勾笑,攬了她入懷,親在耳邊,欣欣喜喜,令她也百無禁忌。
這件事,前期自然瞞著白家人,等她簽了合同,與製香廠合作起來的時候,他們也阻止不了了,吳媽媽告訴白斯言,白舒童卻用合理的理由說服了他。
“我現在辦的廠子是以白家白曼露的名義做的,有什麽不可以。就算以後,我不在,這也是你們白家的一個產業,白曼露是從商家庭的女兒,這些事情本來從小就耳濡目染,應該有這個能耐,怎麽就不行。”
“她不會。”
“那就讓她學,白斯言,你自己野心那麽大,不會養一個廢物妹妹吧。”
被掛了電話,白斯言在電話這頭聽著還在流轉的電波聲,竟然被人嘲笑了一輪,震驚著。
可看著從南京寄來的盈虧表,短時間內,竟然能做到收支平衡,不盈也不虧,這之後,還得以什麽樣的趨勢走著。
他都有些期待了。
廢物妹妹......
白斯言掛了電話,回到了白公館的餐桌邊,父親白義昌冷著張臉,問南京那邊又出了什麽事情,他拉開了椅子,坐下,隻說沒事。
楊淑青在桌子上哭著,“這會兒還關心著南京做什麽,不如好好找找曼露去了哪裏,都快過年了,竟然就這麽沒了蹤影,你們派出去的人究竟是怎麽回事,好好一個活人怎麽能找不見。”
“她身邊也沒人伺候,這天氣越來越冷了,不知道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身子骨本來就弱,這冷天的,真是可憐的孩子。”
白斯言聽著哭啼聲,揉揉額角,太陽穴突突疼。
從南京回來沒多久,白曼露整日被困在冷寂無人到訪的別墅裏,竟然就不甘了寂寞,偷偷跑了出門。
若隻是偶然一次偷跑出門倒事情不大。
可就在這個過年的關口前。
她竟然玩了消失。
她與李景和生下的那個孩子送往了楊淑青的浙江老家,隱去了身份,寄在別人的名下養著。原本以為她是初生孩子舍不得,偷跑去了鄉下,找孩子。
結果下人來報,並沒有。
碼頭找了一遍。
也是不見。
一家人寵慣這個無法無天的妹妹,聽著楊淑青的哭,白義昌暗了臉,說著等找到她,還得痛打一頓,將她批得沒有一處是好的,連著楊淑青也罵。而白斯言也是第一次發了脾氣,在桌上拍了筷子,說,“媽,別哭了。哭能解決什麽事情。這曼露,還不如白舒童,千叮嚀萬囑咐,她的娃娃親關乎著白家生死,結果倒好。”
任意妄為,置家族不顧。
眼下,他還與白舒童交了惡,這下子,頭疼得不行。
“這是什麽話,她是你的親妹妹。”
說得,好像白舒童就不是他的親妹妹似的,導致他出了門,去往了禮查酒店應酬,喝著酒,談著公會被政府整改大收權、還要被定期監管華僑銀行的事情,心情更加不痛快。
瞧見旁桌,兩位太太正找著一個算命大師在算命格。
他都出聲打斷,後仰頭調侃道,“要是算命的能準,國運還如此嗎?怎麽就算不出來閘北戰事,要避難,又算不出來得棄都還逃去洛陽呢......”
這些話,讓人聽著汗淋淋。
他還踢了人家的椅凳,說,“這麽能耐,也幫我算算我家那銀行。”
禮查酒店商務往來多,更是許多政要、名流來上海愛逗留的地方,聞言,紛紛看了過來,對著他指指點點。
為了防止禍從口出,隨行的人趕緊拉上了醉熏的他,同周圍人致歉,並拉著走。
這一來,引起了小騷動,桌上是議論紛紛。
而邊角的一桌,一人喝著酒,輕晃著酒杯,靜靜看著,不評也不論,侍從給他端來了半熟的牛排,整塊端上,刀叉也放了上來。
他抬了眼,陰陰冷冷問,“我難道沒說這牛排得切。”
侍從看了一眼手寫單,的確寫了。
於是致歉,當場給他切,心裏正在想著這穿著起球西裝,頭發長到都蓋住額間眼睛的人,看著也不像給得起錢,在這裏擺什麽闊氣。
切著,心思漂移著,不小心就將瓷碟裏的醬料撒在了這位靠窗坐的先生身上。
卻見。
這先生抬了手,戴了手套,有兩節的手指卻是空蕩。
竟是斷了指。
他打量著,下一刻,就被扯了衣領,他的打量目光就被桌上的一把黃油刀刺了過來,在眼瞳前,閃著冷光。
薄薄音對他說,“再有第三次打量,我廢了你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