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城之中。


    大周軍隊對反抗倭兵的清剿也在同步進行著。


    巷戰持續了十日。


    城外“京觀”已築九層之高。


    城內再無反抗武裝勢力存在。


    數萬俘虜全部押送出城。


    城內及王宮的貴重財物也全都裝車運走。


    大周軍士提著木桶,往城內建築澆淋煤油。


    隨著諸位將領一聲令下。


    上千名軍士手中的火把扔了出去。


    很快。


    整個倭國京都王城化作一片火海。


    大火足足燒了三天三夜。


    藤原京在烈火之中成為焦土廢墟。


    倭國宣告覆滅!


    就此退出曆史舞台。


    ……


    整個大和朝廷。


    上到王室,下到貴族,以及各地方國造豪強勢力。


    除了主動歸附的國造。


    餘者要麽被殺,要麽被俘,可以說是釜底抽薪。


    倭國統治高層,隻剩一個推古女王還苟活著。


    不是她不想死,而是想死也死不了!


    就算死!


    也得等到押送回京城,給大周天子獻俘後才能死。


    望著熊熊烈火中成為廢墟的藤原京。


    大仇得報的物部龜田如失魂喪屍。


    披頭散發,眼神空洞,手執酒壺,嘴裏喃喃不止。


    一會仰天長嘯。


    一會哀嚎痛哭。


    一會癲狂瘋笑。


    ……


    這樣的狀態持續了幾天幾夜。


    在一個日薄西山,紅霞爛漫的傍晚。


    短暫清醒的物部龜田召集所有忠仆死士。


    好好吃了一頓,喝了一通。


    就在眾人東倒西歪,渾身綿軟無力之時。


    龜田再次癲狂大作。


    揮舞手中的彎刀開始殺人。


    殺的正是這些忠仆死士。


    兩三千人。


    看到主人發狂殺人,竟然沒有一人反抗。


    任由長刀結束自己的性命!


    此事驚動了大周一眾將領。


    紛紛趕到現場。


    看到一個願殺,一個願死,也是不由得瞪大了雙眼。


    沒有人上前阻止。


    隻是遠遠看著渾身是血的龜田不停地揮刀。


    “可惜了,多好的役力啊!”


    魚俱羅嘴巴微撇,像看傻逼似地望著龜田屠殺忠仆。


    “說來也是可憐。”


    “大仇得報,族人卻是不能複生。”


    “家沒了,國也沒了,孑然一身,活著也如孤魂野鬼一般!”


    “時也,命也!”


    “誰讓他生在倭奴國呢?”


    於仲文和尉遲順雙手抱胸,頗為感慨地說著。


    “不好看,回軍帳吧!”


    “我等好生商議一番。”


    楊素輕輕搖頭,望向眾人開口說道。


    “走走,確實沒看頭……”


    幾位將領回到軍帳,商議如何收拾戰後這個攤子。


    “藥師,有關戰後處理事宜,陛下和你有過交待吧!”


    既然宇文衍給了李靖關於倭國王室和蘇我氏的處置口諭。


    相關詔令肯定不止於此。


    楊素吩咐隨從給眾人滿上慶功酒,大家邊喝邊談。


    “大將軍,這個還真有。”


    “王爺,現在可以取出陛下給您的詔令了。”


    李靖說完。


    仰頭悶完一碗“神仙醉”烈酒。


    眾人聽罷,全都看向荊王宇文元。


    荊王輕聲一笑,從懷裏取出一本經折裝冊子。


    正是出征前皇帝給其下達的聖詔。


    詔書言:


    戰後,東海島邦除國。


    海島之地自此納入華夏版圖。


    特命荊王宇文元於倭國舊地興王府,永鎮海疆國土領地。


    楊素,周羅睺,於仲文,尉遲順,張須陀等人一聽。


    全都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


    陛下這是何等看重此地?


    竟然讓一個王爺永駐!


    “哈哈,大將軍,這麽些年來承蒙關照,收獲滿滿。”


    “以後,本王就不能帳下聽命了……”


    宇文元看向楊素,笑著打趣道。


    皇帝做出這個決定,是征求過荊王本人意願的。


    若是他自己不願遠離中土,宇文衍也不會強求。


    哪曾想。


    荊王知道後沒有任何猶豫,當即表示願往。


    看著一眾皇叔,皇兄紛紛被侄兒皇帝委以重任。


    說不眼饞那是假的。


    早先在新軍營地那兩年。


    他們兄弟幾人就從宇文衍那裏開拓眼界,知道了這個世界遠不止神州大地。


    也從他的話語裏,知曉了天子的雄心壯誌。


    兄弟四人隱瞞身份,小小記事一做就是十餘載。


    等的不就是這一天麽?


    何況。


    比他大的蔡王宇文兌,道王宇文充,曹王宇文允三位兄長。


    還隻是公布身份,擢升為總管副官而已。


    暫時還沒獲得鎮守一方的機會。


    他年紀最小,機會卻率先降臨,怎麽可能拒絕?


    “王爺說笑了。”


    “能和您共事十餘載,那是臣的福分!”


    楊素心裏很清楚。


    那是陛下對幾位皇叔的鍛煉和考驗。


    遲早有一天,會對他們委以重任。


    其他幾人看到荊王臉露難以掩飾的喜色,紛紛向其道賀。


    隨後。


    李靖也從懷裏取出一道詔令,當即宣讀出來。


    內容是覆滅倭國後,朝廷設立——倭奴道。


    下設九州郡,四國郡,本州東郡,本州西郡,北海道郡五郡。


    其中北道郡包括了庫頁島南端數縣之地,以及管轄千島群島的千島縣。


    “張將軍,陛下讓我征求你的意見。”


    “總管一職虛位以待,以後輔佐荊王鎮守倭奴道。”


    “若是想回京,朝廷會另作安排。 ”


    李靖來到張須陀近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問道。


    張須陀稍微沉吟了幾息時間。


    很快就做出決斷。


    “在下出自新軍營地,一切都是陛下給的。”


    “承蒙聖上信任,委以重任,到此十餘載。”


    “吾願留在此地,追隨荊王殿下戍守我朝海疆之地……”


    “如此甚好!”


    “另外,尹酋長,陛下任命你為倭奴道刺史。”


    李靖對著張須陀點頭。


    而後看向一旁的阿伊努酋長笑道。


    “啊!”


    “臣謝天子厚愛!”


    “可是在下胸無文墨,根本不會治理之道。”


    尹東臣聞言先是一喜,隨即連連擺手。


    “無妨!”


    “陛下說了,在你熟悉一應治理之策前,由荊王和張將軍代為施政。”


    宇文衍之所以讓他掛個刺史之職。


    一是安撫。


    二是把當下阿伊努人生存之地,與倭國舊地同等治理。


    在倭國百姓尚未全部遷走之前,維穩至關重要。


    以後。


    隨著中原移民的到來。


    阿伊努人得和華夏百姓混雜居住,增進彼此交流,促進融合。


    作為部落酋長,讓其做刺史,有利於彼此融合。


    尹東臣心下感動不已,當即跪地拜服:


    “臣叩謝聖恩!”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飄落的記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飄落的記憶並收藏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