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老夥計,你不仗義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作者:飄落的記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叔心中有數便好!”
宇文衍一邊泡茶,抬頭看了宇文貞一眼,不緊不慢地說道。
“鄖國公上疏告老還鄉,宣諸位來議議!”
小皇帝把茶杯倒了個七分滿,由墨言分送開來,接著又說。
“啊!”
眾臣發出幾聲驚呼。
大家都有些意外,顯然事先並不知情。
老夥計啊老夥計。
你不仗義啊,瞞得這麽嚴實,讓老弟如何自處?
申國公李穆聞言也是一驚,幽怨地眼神望向老兄弟。
他隻比韋孝寬小一歲,也是朝中老臣了。
現在老家夥辭官,他若是無動於衷,豈不是讓皇帝認為自己貪戀權力?
李穆心裏這個氣呀,直把韋孝寬暗罵了一頓。
“啟稟陛下,天下一統,四海升平,臣也是老眼昏花了,希望能和鄖國公做個伴!”
李穆當即起身,拱手躬身道。
“顯慶啊,你可比我小,精神頭也好多了!”
韋孝寬嗬嗬一笑。
這種事情他怎麽可能叫李穆一起。
每個人對待權力的態度不一樣,就算私交深厚,也不會就此拉上對方。
知道的還好,不知道的以為他們結黨營私都有可能。
“鄖國公所言甚是,朕還仰仗您老把控大局呢!”
宇文衍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客氣地說了一句。
像李穆這種數朝老臣,都是人精。
皇帝越是這麽說,心中越是慌亂。
他可不會天真的認為,在皇帝眼裏,自己真的那麽重要。
“陛下,臣老了,黃土都埋到脖子的老不死了。”
“能有幸侍奉明君數載,得見華夏一統,百姓安居樂業,臣死而無憾矣!”
李穆再次拱手,感慨萬千地說道。
“申國公,今日議的是鄖公之事,您老往後再議,如何?”
宇文衍臉上笑嗬嗬,再次婉拒。
“老臣叩請陛下恩準!”
到了這份上,李穆一不做二不休,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深拜不起。
“申國公,您這……”
“小言子,快,把國公爺扶起來!”
宇文衍沒想到李穆這麽堅決,也是一時語塞,連忙命墨言扶他起來。
“陛下若是不答應,老臣就長跪不起!”
李穆橫下心來,這個官今日非辭不可。
“這,好,好吧,朕亦非無情之人,應了你便是!”
“快快平身吧!”
宇文衍頓時氣樂了。
心知性子剛烈的武人,既然說出口了,絕無收回之理,索性應了他。
“謝陛下隆恩!”
李穆長舒一口氣。
在墨言的攙扶下起身,重新入座。
“申國公、鄖國公戎馬一生,為大周東征西討,南征北戰,皆是國之柱梁!”
“古稀之年還在為國操持,勞心竭力,實乃朕之過也。”
“先帝早歿,朕年幼親政,局勢不明,風雨飄搖,兩位忠心耿耿,鼎力輔佐……”
宇文衍頓了頓,站起身來,繼續道:
“朕心如明鏡,亦不勝感激,在此謝過兩位國公爺!”
宇文衍說完,向著兩人拱手作了個長揖。
“使不得,使不得……”
“萬萬不可,陛下!”
兩人被小皇帝的舉動嚇一大跳。
幾乎是從座位上彈跳起身。
雙膝一屈,跪了下去。
皇帝客氣。
但他們不能托大,更不能倚老賣老。
君就是君!
臣就是臣!
禮不可廢,更不能僭越。
“兩位當得,不必惶恐,快快平身!”
宇文衍擺手,示意兩人起身。
接著又說:
“也給申國公於溫泉行宮外選一處別院頤養天年,多泡溫泉對身體好……”
“謝陛下恩賜!”
李穆拱手謝恩,看向宇文衍的目光甭提有多欣慰。
“陛下,老臣也想致仕!”
見李穆聽到韋孝寬告老後,竭力請求,最後陛下答應了,尉遲迥也站起身來。
“蜀國公,您就別來湊這個熱鬧了,坐下!”
宇文衍深深看了尉遲迥一眼,笑著擺手說道。
“就是,小老弟才七十一,為時尚早!”
“你呀,可別想偷懶……”
韋孝寬和李穆也出言附和。
尉遲迥和宇文衍對視一眼。
聽到兩人言語,也就順坡下驢,撓了撓後腦勺訕笑道:
“嘿嘿,陛下恕罪,老臣看兩位老哥享清福去了,眼紅啊!”
尉遲迥叫太祖宇文泰舅舅,和小皇帝的祖父宇文邕是姑表兄弟,乃實在親戚。
曆史上,楊堅篡位,韋孝寬和李穆都選擇了拋棄皇室,站他那邊。
而尉遲迥卻是竭力反對,甚至起兵“清君側”。
雖說在南北朝,今日是臣,明日便是君的混亂年代。
他勤王的動機有可能並不是那麽單純。
但至少,直到最後兵敗引劍自戮,所做的事情都是在維護皇權,留下的也是忠義之名。
“朝中兩位老國公致仕,朕亦年少,您老就再辛苦幾年……”
宇文衍說著,為眾臣續上新茶。
“老臣遵命!”
尉遲迥頓首,沒再多說,一心喝起茶來。
“兩位國公為國操勞一生,如今能安享晚年,朕也替他們高興。”
宇文衍說著,朝二人微笑頷首,隨即又道:
“至於鄖公留下的空缺,朕準備讓郯國公頂上,召西北道總管梁士彥回朝,出任兵部尚書!”
讓王軌頂替韋孝寬,這是宇文衍早就想好的事情。
而讓梁士彥回朝出任兵部尚書,一是回京養老,二是讓其有生之年更進一步。
曆史上的他雖然出兵隨韋孝寬鎮壓尉遲迥起兵,但是忠於周朝,反對楊堅取而代之。
“申國公的位置便由畢王接任好了!”
小皇帝沉吟片刻,決定讓宇文賢出任李穆的侍中之職。
“臣謝主隆恩!”
王軌和宇文賢雙雙起身,躬身謝恩。
“西北道總管由史萬歲接任,工部左侍郎宇文愷擢升為尚書!”
這些任命宇文衍沒有征求眾臣的意見,自己直接就拍板了。
“陛下聖明!”
一眾大佬亦無異議,齊聲說道。
朝廷中樞的新老交替是必然的,全是些上了年紀的老人肯定不行。
缺乏創造力,也少了些活力。
隨後。
眾人又商議了些政事。
喝著茶,聊著天就把諸多事情給處理了。
在輕鬆歡快的氛圍中結束了本次小朝會。
“今晚來場露天燒烤,一起喝酒擼串……”
末了。
宇文衍如是說道。
“哈哈,那敢情好啊,說起好吃的,老臣都有些後悔告老了!”
韋孝寬作勢抹了抹嘴巴,引得眾臣大笑起來。
“老夥計,你這麽一說我也舍不得走了!”
李穆接過話頭,也打趣笑道。
雖是說笑,但宇文衍讓光祿寺鼓搗出來的諸多美味佳肴,確實讓一眾大佬們大飽口福。
像他這種。
不時賜下宴席。
君臣一同胡吃海喝的皇帝也是古來少有。
宇文衍一邊泡茶,抬頭看了宇文貞一眼,不緊不慢地說道。
“鄖國公上疏告老還鄉,宣諸位來議議!”
小皇帝把茶杯倒了個七分滿,由墨言分送開來,接著又說。
“啊!”
眾臣發出幾聲驚呼。
大家都有些意外,顯然事先並不知情。
老夥計啊老夥計。
你不仗義啊,瞞得這麽嚴實,讓老弟如何自處?
申國公李穆聞言也是一驚,幽怨地眼神望向老兄弟。
他隻比韋孝寬小一歲,也是朝中老臣了。
現在老家夥辭官,他若是無動於衷,豈不是讓皇帝認為自己貪戀權力?
李穆心裏這個氣呀,直把韋孝寬暗罵了一頓。
“啟稟陛下,天下一統,四海升平,臣也是老眼昏花了,希望能和鄖國公做個伴!”
李穆當即起身,拱手躬身道。
“顯慶啊,你可比我小,精神頭也好多了!”
韋孝寬嗬嗬一笑。
這種事情他怎麽可能叫李穆一起。
每個人對待權力的態度不一樣,就算私交深厚,也不會就此拉上對方。
知道的還好,不知道的以為他們結黨營私都有可能。
“鄖國公所言甚是,朕還仰仗您老把控大局呢!”
宇文衍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客氣地說了一句。
像李穆這種數朝老臣,都是人精。
皇帝越是這麽說,心中越是慌亂。
他可不會天真的認為,在皇帝眼裏,自己真的那麽重要。
“陛下,臣老了,黃土都埋到脖子的老不死了。”
“能有幸侍奉明君數載,得見華夏一統,百姓安居樂業,臣死而無憾矣!”
李穆再次拱手,感慨萬千地說道。
“申國公,今日議的是鄖公之事,您老往後再議,如何?”
宇文衍臉上笑嗬嗬,再次婉拒。
“老臣叩請陛下恩準!”
到了這份上,李穆一不做二不休,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深拜不起。
“申國公,您這……”
“小言子,快,把國公爺扶起來!”
宇文衍沒想到李穆這麽堅決,也是一時語塞,連忙命墨言扶他起來。
“陛下若是不答應,老臣就長跪不起!”
李穆橫下心來,這個官今日非辭不可。
“這,好,好吧,朕亦非無情之人,應了你便是!”
“快快平身吧!”
宇文衍頓時氣樂了。
心知性子剛烈的武人,既然說出口了,絕無收回之理,索性應了他。
“謝陛下隆恩!”
李穆長舒一口氣。
在墨言的攙扶下起身,重新入座。
“申國公、鄖國公戎馬一生,為大周東征西討,南征北戰,皆是國之柱梁!”
“古稀之年還在為國操持,勞心竭力,實乃朕之過也。”
“先帝早歿,朕年幼親政,局勢不明,風雨飄搖,兩位忠心耿耿,鼎力輔佐……”
宇文衍頓了頓,站起身來,繼續道:
“朕心如明鏡,亦不勝感激,在此謝過兩位國公爺!”
宇文衍說完,向著兩人拱手作了個長揖。
“使不得,使不得……”
“萬萬不可,陛下!”
兩人被小皇帝的舉動嚇一大跳。
幾乎是從座位上彈跳起身。
雙膝一屈,跪了下去。
皇帝客氣。
但他們不能托大,更不能倚老賣老。
君就是君!
臣就是臣!
禮不可廢,更不能僭越。
“兩位當得,不必惶恐,快快平身!”
宇文衍擺手,示意兩人起身。
接著又說:
“也給申國公於溫泉行宮外選一處別院頤養天年,多泡溫泉對身體好……”
“謝陛下恩賜!”
李穆拱手謝恩,看向宇文衍的目光甭提有多欣慰。
“陛下,老臣也想致仕!”
見李穆聽到韋孝寬告老後,竭力請求,最後陛下答應了,尉遲迥也站起身來。
“蜀國公,您就別來湊這個熱鬧了,坐下!”
宇文衍深深看了尉遲迥一眼,笑著擺手說道。
“就是,小老弟才七十一,為時尚早!”
“你呀,可別想偷懶……”
韋孝寬和李穆也出言附和。
尉遲迥和宇文衍對視一眼。
聽到兩人言語,也就順坡下驢,撓了撓後腦勺訕笑道:
“嘿嘿,陛下恕罪,老臣看兩位老哥享清福去了,眼紅啊!”
尉遲迥叫太祖宇文泰舅舅,和小皇帝的祖父宇文邕是姑表兄弟,乃實在親戚。
曆史上,楊堅篡位,韋孝寬和李穆都選擇了拋棄皇室,站他那邊。
而尉遲迥卻是竭力反對,甚至起兵“清君側”。
雖說在南北朝,今日是臣,明日便是君的混亂年代。
他勤王的動機有可能並不是那麽單純。
但至少,直到最後兵敗引劍自戮,所做的事情都是在維護皇權,留下的也是忠義之名。
“朝中兩位老國公致仕,朕亦年少,您老就再辛苦幾年……”
宇文衍說著,為眾臣續上新茶。
“老臣遵命!”
尉遲迥頓首,沒再多說,一心喝起茶來。
“兩位國公為國操勞一生,如今能安享晚年,朕也替他們高興。”
宇文衍說著,朝二人微笑頷首,隨即又道:
“至於鄖公留下的空缺,朕準備讓郯國公頂上,召西北道總管梁士彥回朝,出任兵部尚書!”
讓王軌頂替韋孝寬,這是宇文衍早就想好的事情。
而讓梁士彥回朝出任兵部尚書,一是回京養老,二是讓其有生之年更進一步。
曆史上的他雖然出兵隨韋孝寬鎮壓尉遲迥起兵,但是忠於周朝,反對楊堅取而代之。
“申國公的位置便由畢王接任好了!”
小皇帝沉吟片刻,決定讓宇文賢出任李穆的侍中之職。
“臣謝主隆恩!”
王軌和宇文賢雙雙起身,躬身謝恩。
“西北道總管由史萬歲接任,工部左侍郎宇文愷擢升為尚書!”
這些任命宇文衍沒有征求眾臣的意見,自己直接就拍板了。
“陛下聖明!”
一眾大佬亦無異議,齊聲說道。
朝廷中樞的新老交替是必然的,全是些上了年紀的老人肯定不行。
缺乏創造力,也少了些活力。
隨後。
眾人又商議了些政事。
喝著茶,聊著天就把諸多事情給處理了。
在輕鬆歡快的氛圍中結束了本次小朝會。
“今晚來場露天燒烤,一起喝酒擼串……”
末了。
宇文衍如是說道。
“哈哈,那敢情好啊,說起好吃的,老臣都有些後悔告老了!”
韋孝寬作勢抹了抹嘴巴,引得眾臣大笑起來。
“老夥計,你這麽一說我也舍不得走了!”
李穆接過話頭,也打趣笑道。
雖是說笑,但宇文衍讓光祿寺鼓搗出來的諸多美味佳肴,確實讓一眾大佬們大飽口福。
像他這種。
不時賜下宴席。
君臣一同胡吃海喝的皇帝也是古來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