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236.破敵之策
馬謖這邊雖然是去給成都傳信,但是以目前戰事的推進速度來說也沒那麽緊急,所以馬謖就像是遊山玩水一般,花了近十日才到達成都。
“幼常?許久不見,怎得來了成都?”
馬謖輕車熟路地來到了丞相府,麵見了諸葛亮。諸葛亮為馬謖的突然到來也有些驚訝。馬謖作為馮習點名要的才俊,此時應該在荊州,卻不知為何回到了成都。
“大都督命我來送本月的例行聯絡。”
馬謖打開公文袋,將荊州那邊例行匯報情況的文書遞給了諸葛亮。諸葛亮打開看了看,裏麵都是一些客套話,基本沒太多實質性的內容,有一些相關政策的變化也在裏麵。
“嗬嗬,大都督讓你回來,怕是有其他事情要說吧?我想想……莫非是南中之事?”
諸葛亮稍一思索,平日裏這些信件都是驛卒信使傳遞,既然馮習讓馬謖來了那肯定是有要事。交州才安穩下來,想來短時間內是不會有什麽事情的,若是荊州之事,那肯定就在信件裏說了。
思來想去,最有可能的便是馮習對南中有了什麽意見,所以特意讓馬謖這麽一個地位不低的人親自過來。
“丞相所料確實不錯。昨日大都督叫我前去,將南征之事告知給我……”
馬謖將當日馮習叫他和鄧艾之事說了,不過對鄧艾就是一筆帶過,沒有多說。
“原來如此……看來大都督對幼常也頗為器重。那麽最後結果如何?”
諸葛亮笑著,知道馮習如此考校以馬謖的能力肯定是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的,所以才有此一問。
“我當日曾告訴大都督有三策……”
馬謖將自己的上中下三策全部都說了出來,諸葛亮聞言也是扶須不語。平心而論直接打到南中去,把孟獲抓住殺了這種事雖然做著簡單,但是能否一勞永逸確實是個未知數。
如今馬謖的話給諸葛亮拓寬了思路,讓他考慮起了另外的可能性。
“聽聞幼常曾與大都督同去交州,不知大都督在交州是如何處理占族之事的?”
諸葛亮想到了馮習去交州不過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就讓交州本來沸沸揚揚的暴亂瞬間平息下來,忍不住詢問了一下馬謖。
馬謖把馮習所作之事說了一遍,當然雖然馬謖頗有才學,但是對這種未來經過實際驗證的方法也是不得要領,隻能將馮習所為複述一遍,更深的就不知道了。
“此舉確實有些有悖我大漢一貫行事作風……我大漢以孝與德治天下,如此鼓勵民眾相互告發,恐助長歪風邪氣,還是少用為妙。”
諸葛亮搖了搖頭,從根上否決了複刻馮習做法的可能。
“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幼常真乃大才,安心在荊州學習、曆練一番,日後你必是我大漢棟梁。”
諸葛亮勉勵了馬謖一番,讓馬謖喜出望外。
“哦對了,丞相,大都督來前還讓我告知丞相,對南中用兵要小心。”
馬謖飄飄然了一下,但是忽然想起馮習在來前的交待,立刻頓了頓心神,麵色重回嚴肅。
“大都督有何建議?”
諸葛亮聽到是馮習親自交待,也不免認真對待。如今的時間線上,諸葛亮在軍事上的成就雖然有,但是比較有限,相比於以迅雷之勢收複荊州、大敗東吳和曹魏的馮習來說還是有些差距。
加上諸葛亮為人自謙,自然對馮習這個“軍事專家”的意見要重視一下。
“大都督言說,南中之地多毒蟲猛獸,難保沒有奇人異士會馴服猛獸,諸如虎豹、大象等。若是其以猛獸衝擊我軍軍陣,尋常士卒猝不及防之下定難防備,需要早做準備,此乃其一。”
“其二,大都督久聞南中之南有一烏戈國,孟獲與烏戈國關係匪淺,若是與我大漢交戰失利,恐孟獲會請烏戈國以為援軍。”
馬謖將馮習的原話轉達給了諸葛亮。諸葛亮對南中的情況還真不算太熟,烏戈國他也隻是聽過個名字,具體情況如何還真不知道。
“大都督既然如此說,恐怕是已經探查了烏戈國的情況?”
諸葛亮搖了搖羽扇,知道馮習若沒有了解烏戈國,肯定是不會讓自己小心提防的。
“丞相明鑒。大都督說,說那烏戈國有一奇物,名曰藤甲。此物是山間老藤編製後,浸泡於油中七七四十九天,然後拿出來在太陽下暴曬,如此循環多次後就會變得刀槍難入,遇水不沉。若是首次遇見,必吃大虧。”
馬謖想到馮習說藤甲的時候既有忌憚,又眼冒精光,似乎很饞那東西一樣,不免的有些好笑。
“竟然還有此物……不過既然提前知道此物的製作方法,破之不難,一把大火即可處理。”
諸葛亮雖然為藤甲的厲害有些震驚,但知道了其原理,破解起來就不是問題了。不過諸葛亮還是有些暗暗心驚,馮習收集情報的能力當真可怕,這才到了荊州不到一季,就把周邊這些大小國家的信息收集的如此清晰,有“知己知彼”那味了。
“大都督還讓我轉達丞相,破此二軍之物大都督也可以提供。”
讓諸葛亮更加吃驚的還在後麵,那就是馮習居然已經有破這兩個東西的法子了。
“幼常快細細說來。”
諸葛亮手中的羽毛扇都停了下來,連忙詢問馬謖。
“大都督曾言,猛獸雖經過訓練,但是其山野習性難改,懼怕聲、光,也害怕那些體型較大的動物。而藤甲的弱點也如軍師所說,乃是火攻。如今我荊州軍在大都督的要求下,已經有一種新式弓箭,名曰驚雷箭,便是專克野獸的。
昔日襄樊之戰之時大都督就曾用比較原始的驚雷箭大破曹魏騎兵,使其戰馬受驚不聽使喚。而猛獸若是受驚,必導致敵陣混亂。”
這驚雷箭就是綁上煙花的火箭,射入敵陣後煙花爆裂,聲光火焰肯定是管夠的,就算是受過嚴苛訓練的曹魏鐵騎都受不了,何況是南蠻?
“此物甚妙,而且這驚雷箭也可以作為普通火箭使用,點燃火油範圍也較大。”
諸葛亮一想就知道其中奧妙,這玩意兒對著藤甲兵射過去,恐怕蹦出來的火花都能直接點燃藤甲了,更不用說輔以火油幹草之物了。
(本章完)
馬謖這邊雖然是去給成都傳信,但是以目前戰事的推進速度來說也沒那麽緊急,所以馬謖就像是遊山玩水一般,花了近十日才到達成都。
“幼常?許久不見,怎得來了成都?”
馬謖輕車熟路地來到了丞相府,麵見了諸葛亮。諸葛亮為馬謖的突然到來也有些驚訝。馬謖作為馮習點名要的才俊,此時應該在荊州,卻不知為何回到了成都。
“大都督命我來送本月的例行聯絡。”
馬謖打開公文袋,將荊州那邊例行匯報情況的文書遞給了諸葛亮。諸葛亮打開看了看,裏麵都是一些客套話,基本沒太多實質性的內容,有一些相關政策的變化也在裏麵。
“嗬嗬,大都督讓你回來,怕是有其他事情要說吧?我想想……莫非是南中之事?”
諸葛亮稍一思索,平日裏這些信件都是驛卒信使傳遞,既然馮習讓馬謖來了那肯定是有要事。交州才安穩下來,想來短時間內是不會有什麽事情的,若是荊州之事,那肯定就在信件裏說了。
思來想去,最有可能的便是馮習對南中有了什麽意見,所以特意讓馬謖這麽一個地位不低的人親自過來。
“丞相所料確實不錯。昨日大都督叫我前去,將南征之事告知給我……”
馬謖將當日馮習叫他和鄧艾之事說了,不過對鄧艾就是一筆帶過,沒有多說。
“原來如此……看來大都督對幼常也頗為器重。那麽最後結果如何?”
諸葛亮笑著,知道馮習如此考校以馬謖的能力肯定是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的,所以才有此一問。
“我當日曾告訴大都督有三策……”
馬謖將自己的上中下三策全部都說了出來,諸葛亮聞言也是扶須不語。平心而論直接打到南中去,把孟獲抓住殺了這種事雖然做著簡單,但是能否一勞永逸確實是個未知數。
如今馬謖的話給諸葛亮拓寬了思路,讓他考慮起了另外的可能性。
“聽聞幼常曾與大都督同去交州,不知大都督在交州是如何處理占族之事的?”
諸葛亮想到了馮習去交州不過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就讓交州本來沸沸揚揚的暴亂瞬間平息下來,忍不住詢問了一下馬謖。
馬謖把馮習所作之事說了一遍,當然雖然馬謖頗有才學,但是對這種未來經過實際驗證的方法也是不得要領,隻能將馮習所為複述一遍,更深的就不知道了。
“此舉確實有些有悖我大漢一貫行事作風……我大漢以孝與德治天下,如此鼓勵民眾相互告發,恐助長歪風邪氣,還是少用為妙。”
諸葛亮搖了搖頭,從根上否決了複刻馮習做法的可能。
“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幼常真乃大才,安心在荊州學習、曆練一番,日後你必是我大漢棟梁。”
諸葛亮勉勵了馬謖一番,讓馬謖喜出望外。
“哦對了,丞相,大都督來前還讓我告知丞相,對南中用兵要小心。”
馬謖飄飄然了一下,但是忽然想起馮習在來前的交待,立刻頓了頓心神,麵色重回嚴肅。
“大都督有何建議?”
諸葛亮聽到是馮習親自交待,也不免認真對待。如今的時間線上,諸葛亮在軍事上的成就雖然有,但是比較有限,相比於以迅雷之勢收複荊州、大敗東吳和曹魏的馮習來說還是有些差距。
加上諸葛亮為人自謙,自然對馮習這個“軍事專家”的意見要重視一下。
“大都督言說,南中之地多毒蟲猛獸,難保沒有奇人異士會馴服猛獸,諸如虎豹、大象等。若是其以猛獸衝擊我軍軍陣,尋常士卒猝不及防之下定難防備,需要早做準備,此乃其一。”
“其二,大都督久聞南中之南有一烏戈國,孟獲與烏戈國關係匪淺,若是與我大漢交戰失利,恐孟獲會請烏戈國以為援軍。”
馬謖將馮習的原話轉達給了諸葛亮。諸葛亮對南中的情況還真不算太熟,烏戈國他也隻是聽過個名字,具體情況如何還真不知道。
“大都督既然如此說,恐怕是已經探查了烏戈國的情況?”
諸葛亮搖了搖羽扇,知道馮習若沒有了解烏戈國,肯定是不會讓自己小心提防的。
“丞相明鑒。大都督說,說那烏戈國有一奇物,名曰藤甲。此物是山間老藤編製後,浸泡於油中七七四十九天,然後拿出來在太陽下暴曬,如此循環多次後就會變得刀槍難入,遇水不沉。若是首次遇見,必吃大虧。”
馬謖想到馮習說藤甲的時候既有忌憚,又眼冒精光,似乎很饞那東西一樣,不免的有些好笑。
“竟然還有此物……不過既然提前知道此物的製作方法,破之不難,一把大火即可處理。”
諸葛亮雖然為藤甲的厲害有些震驚,但知道了其原理,破解起來就不是問題了。不過諸葛亮還是有些暗暗心驚,馮習收集情報的能力當真可怕,這才到了荊州不到一季,就把周邊這些大小國家的信息收集的如此清晰,有“知己知彼”那味了。
“大都督還讓我轉達丞相,破此二軍之物大都督也可以提供。”
讓諸葛亮更加吃驚的還在後麵,那就是馮習居然已經有破這兩個東西的法子了。
“幼常快細細說來。”
諸葛亮手中的羽毛扇都停了下來,連忙詢問馬謖。
“大都督曾言,猛獸雖經過訓練,但是其山野習性難改,懼怕聲、光,也害怕那些體型較大的動物。而藤甲的弱點也如軍師所說,乃是火攻。如今我荊州軍在大都督的要求下,已經有一種新式弓箭,名曰驚雷箭,便是專克野獸的。
昔日襄樊之戰之時大都督就曾用比較原始的驚雷箭大破曹魏騎兵,使其戰馬受驚不聽使喚。而猛獸若是受驚,必導致敵陣混亂。”
這驚雷箭就是綁上煙花的火箭,射入敵陣後煙花爆裂,聲光火焰肯定是管夠的,就算是受過嚴苛訓練的曹魏鐵騎都受不了,何況是南蠻?
“此物甚妙,而且這驚雷箭也可以作為普通火箭使用,點燃火油範圍也較大。”
諸葛亮一想就知道其中奧妙,這玩意兒對著藤甲兵射過去,恐怕蹦出來的火花都能直接點燃藤甲了,更不用說輔以火油幹草之物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