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封建論是柳宗元的一篇時政論文,鞭辟入裏,當然裏麵涉及唐朝中後期的內容,被趙塵直接刪減。


    趙塵運筆如飛,前麵的崔炯元還有其餘士子,無意之中抬頭,都是一陣驚愕。


    他怎麽寫這麽快?


    第一題不好答,他們都是思考了好久,可這家夥睡起來,看了一眼題目,就開始作答?


    而趙塵寫完第一題,直接看向第二題。


    這第二題是富國。


    趙塵又是笑了起來,這簡直是送命題啊。


    沒有人能比趙塵更懂富國。


    趙塵又是運筆如飛,而且寫完所有的建議之後,又是增加了一條:滅佛。


    和之前需要長時間才能見效的建議相比,這一條建議,絕對來得最快。


    杜牧有詩雲:“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這也說明,在南北朝的時候,就有了許多佛寺,但四百八十寺,在當時的情況,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


    光是金陵,就有佛寺五百所,宏麗無比,而大唐十道三百餘州一千五百餘縣,又能有多少寺廟?


    趙塵不反對道家,因為亂世道士下山救人,範蠡、諸葛亮、張良、劉伯溫、王羲之,這些都和道家或多或少有關係,道家對社會有益。


    可佛家就不同了,非但對社會沒有貢獻,還有不小的危害,首先和尚不用交稅,不用服兵役和徭役。


    再一個,和尚不從事生產,沒有產出。


    再有,佛教的寺廟修得宏麗至極,寺廟裏的佛像,那可都是金身銅像,放在後世不算什麽,可在唐代,金子那就是錢啊!


    再有,滅佛之後,所有的和尚尼姑都下山,那就多了人口,人口一多,就有了勞動力和兵源。


    寺廟的其餘東西還能充作軍用。


    趙塵洋洋灑灑寫了很多。


    這個滅佛,曆史上也存在過,叫做‘三武一宗滅佛’運動,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滅佛、北周武帝宇文邕滅佛、唐武宗李炎滅佛、後周世宗柴榮滅佛。


    而現在,他慫恿李二滅佛。


    第三道題,論兵。


    這更不用說了,還是送命題,趙塵繼續洋洋灑灑寫了起來,除了之前在清水村提出的那些建議之外,趙塵又是加了很重要的幾條。


    第一條,士兵複原!


    古代的士兵打完仗之後怎麽辦,基本也沒去處去了,後來毛主席解決了這個問題,他提出幹部複原,直接下鄉。


    趙塵現在將它拿出來,退伍的士兵複原之後,直接擔任鄉村的三公之一,這樣一來,這些士兵忠於皇帝,那就意味著皇帝的權利,能夠徹底下鄉,突破世家門閥的限製。


    這也是當時李二和房玄齡追問解決世家的對策之一,但那時趙塵沒說。


    第二,關於府兵製的優缺點,趙塵也是寫了出來。


    唐朝後期府兵形成藩鎮割據,趙塵既然穿越了,肯定要改變這個缺陷,要為這個國家延命。


    先是寫出府兵製的缺陷,然後趙塵給出了取代府兵製的製度,義務兵製和募兵製。


    專門供養軍隊,同時還有撫恤金這些獎勵,再有陣亡後的紀念碑,軍人在社會上的優待性,這些趙塵全寫了出來。


    第三點,專門的軍事學院。


    寫完之後,趙塵滿意地點了點頭,繼續看下一道題。


    而對麵的崔炯元每寫不少,就忍不住抬頭看一下趙塵,當他看到趙塵竟然在短短時間就寫完兩大張紙後,眼珠子都快驚愕得瞪出來。


    怎麽可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唐當贅婿趙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我在大唐當贅婿趙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