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此次科舉,我不能認輸!”
“哼,清河崔氏、範陽盧氏、滎陽鄭氏都派人參加了,他還真以為狀元是他囊中之物了?”
“過於狂妄的人,都沒有好下場。”
就連高士廉也是皺了皺眉,趙塵這人,還真是不將任何人放在眼裏。
趙塵進入貢院後,在自己的考房坐下,就是一個小格子。
崔炯元在趙塵對麵的格子坐下,見到趙塵,不由盯著趙塵,目光之中滿是戰意!
此次科舉狀元,是我的。
然後,他就見到趙塵,打了個哈欠,直接趴在桌上睡覺起來。
崔炯元瞪大眼睛,你!
“哼,驕兵必敗!你連這種道理都不懂,還敢妄圖爭奪狀元,狂妄!”
崔炯元不滿地哼了一聲。
而睡著的趙塵,伸出一根手指,比了個中指。
嘰嘰歪歪個毛線啊你。
很快發試卷了,崔炯元特意看了趙塵一眼,發覺他是真的連試卷都沒看,而是趴在那裏睡覺。
在趙塵對麵的那些格子間裏,都有考生,他們看著趙塵這樣,都是目瞪口呆。
這趙塵,太狂妄了吧,進入貢院之後,第一件事竟然是睡覺?
他們內心搖了搖頭,開始自己作答起來,寫了一些之後抬起頭,發現趙塵還在睡。
狂妄!
這是所有人的第一觀念。
差不多等到他們答完一道題,突然之間,一道哈欠聲傳來,這些士子抬頭一看,發現趙塵醒了,伸了個懶腰。
崔炯元答題的思路被打斷,很不爽地抬頭看向趙塵。
而趙塵這才慢悠悠地看起卷子來。
唐朝的科舉考試科目很多,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餘種。
不過有些科目並不常設,有些科目不受重視,最為常人所知的當屬明經、進士兩科。
趙塵他參加的是進士科考試,考試內容嘛,自然不是什麽詩詞歌賦,也不是八股文,那要明朝才出現。
詩詞歌賦是唐高宗加上去的,除了雜文之外,還加上了帖經。
而趙塵現在手中卷子的題目,是時務策,簡而言之,就是政治軍事的意見看法對策,如果要類比,和後世考試的申論差不多。
第一題,趙塵看了一眼,乃是有關分封的問題。
他挑了挑眉,這都貞觀九年了,還在探討分封的問題,看樣子封王與否,在李二心中始終是一根刺啊,王族該怎麽處理,也就在這一道題裏。
題目是分封製和郡縣製的論述,趙塵一笑,別人不懂李二的心思,他懂啊。
貞觀元年的時候,李二就提出了這個問題,但整個唐代實行的都是郡縣製,雖然也有封王封爵,但那些爵位都沒有實際管轄權,隻是享有食邑而已。
可見,李二自己就是反對分封製的。
而趙塵的眼光更遠,在後世的行政級別劃分,就是省級、市級、縣級,也是郡縣製的進一步發展,郡縣製絕對是最適合的方式。
隨後,趙塵直接提筆,寫下了三個大字。
“封建論!”
“周朝分封,國祚八百年,秦不分封,二世而亡;漢朝郡國並行,國祚四百年,曹魏不分封,司馬氏篡奪天下!
分封王室,外可保疆衛土,護佑藩屏,內可在朝中危亂之際,進京勤王,延續國祚。
可分封王室並非沒有後顧之憂,諸侯王室並不乏狼子野心之人,弄不好分封非但不能延續國祚,反而尾大不掉,危及國本。
漢景帝七國之亂,西晉八王之亂,史冊血載,警鍾長鳴。”
隨後,趙塵接上封建論的內容。
“此次科舉,我不能認輸!”
“哼,清河崔氏、範陽盧氏、滎陽鄭氏都派人參加了,他還真以為狀元是他囊中之物了?”
“過於狂妄的人,都沒有好下場。”
就連高士廉也是皺了皺眉,趙塵這人,還真是不將任何人放在眼裏。
趙塵進入貢院後,在自己的考房坐下,就是一個小格子。
崔炯元在趙塵對麵的格子坐下,見到趙塵,不由盯著趙塵,目光之中滿是戰意!
此次科舉狀元,是我的。
然後,他就見到趙塵,打了個哈欠,直接趴在桌上睡覺起來。
崔炯元瞪大眼睛,你!
“哼,驕兵必敗!你連這種道理都不懂,還敢妄圖爭奪狀元,狂妄!”
崔炯元不滿地哼了一聲。
而睡著的趙塵,伸出一根手指,比了個中指。
嘰嘰歪歪個毛線啊你。
很快發試卷了,崔炯元特意看了趙塵一眼,發覺他是真的連試卷都沒看,而是趴在那裏睡覺。
在趙塵對麵的那些格子間裏,都有考生,他們看著趙塵這樣,都是目瞪口呆。
這趙塵,太狂妄了吧,進入貢院之後,第一件事竟然是睡覺?
他們內心搖了搖頭,開始自己作答起來,寫了一些之後抬起頭,發現趙塵還在睡。
狂妄!
這是所有人的第一觀念。
差不多等到他們答完一道題,突然之間,一道哈欠聲傳來,這些士子抬頭一看,發現趙塵醒了,伸了個懶腰。
崔炯元答題的思路被打斷,很不爽地抬頭看向趙塵。
而趙塵這才慢悠悠地看起卷子來。
唐朝的科舉考試科目很多,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餘種。
不過有些科目並不常設,有些科目不受重視,最為常人所知的當屬明經、進士兩科。
趙塵他參加的是進士科考試,考試內容嘛,自然不是什麽詩詞歌賦,也不是八股文,那要明朝才出現。
詩詞歌賦是唐高宗加上去的,除了雜文之外,還加上了帖經。
而趙塵現在手中卷子的題目,是時務策,簡而言之,就是政治軍事的意見看法對策,如果要類比,和後世考試的申論差不多。
第一題,趙塵看了一眼,乃是有關分封的問題。
他挑了挑眉,這都貞觀九年了,還在探討分封的問題,看樣子封王與否,在李二心中始終是一根刺啊,王族該怎麽處理,也就在這一道題裏。
題目是分封製和郡縣製的論述,趙塵一笑,別人不懂李二的心思,他懂啊。
貞觀元年的時候,李二就提出了這個問題,但整個唐代實行的都是郡縣製,雖然也有封王封爵,但那些爵位都沒有實際管轄權,隻是享有食邑而已。
可見,李二自己就是反對分封製的。
而趙塵的眼光更遠,在後世的行政級別劃分,就是省級、市級、縣級,也是郡縣製的進一步發展,郡縣製絕對是最適合的方式。
隨後,趙塵直接提筆,寫下了三個大字。
“封建論!”
“周朝分封,國祚八百年,秦不分封,二世而亡;漢朝郡國並行,國祚四百年,曹魏不分封,司馬氏篡奪天下!
分封王室,外可保疆衛土,護佑藩屏,內可在朝中危亂之際,進京勤王,延續國祚。
可分封王室並非沒有後顧之憂,諸侯王室並不乏狼子野心之人,弄不好分封非但不能延續國祚,反而尾大不掉,危及國本。
漢景帝七國之亂,西晉八王之亂,史冊血載,警鍾長鳴。”
隨後,趙塵接上封建論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