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求死不能
再次重生後,依舊體驗了一地雞毛 作者:搬磚的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5求死不能
醒過來的三四天裏,小葦每天都在尋死。
投河上吊都被救了,想跳井的,身子卡在井口掉不下去,被人硬拔上來,腳踝還扭傷了。
小葦受到了所有人的咒罵,理由很簡單:想死就好好死,別禍害人,打一口井多難啊!
一邊不讓人死,一邊又把人往死裏逼,小葦覺得這個世界真是精彩,並清楚還會一直精彩下去。
求死不能,小葦冷靜下來,仔細梳理了一下前世的記憶,知道兩三年後,生命會變得異常脆弱,人口會銳減,和有沒有一口井毫無關係,小葦也不想為自己辯解。畢竟,有些道理,在這些純真可愛麵前隻是歪理邪說。
善良的大嫂寸步不離,小葦尋短見變得異常艱難。主要是,擔心一下子死不成,真成了半死不活的殘廢。
跟著大嫂種地喂牲口,洗刷做飯,挨了三天,小葦不得不接受了自己的處境,既然死不成,那就好好活下去。
最主要的,善良的大哥大嫂會在三年後撒手人寰。
剛醒轉時,小葦覺得,即便亂世已過,在目前的環境裏,還是改變不了任何東西。何況,作為湊數的牛馬,活著也隻是在遭罪。
現在覺得,她應該做點什麽才行。
前年大哥結婚後,大嫂和婆婆就不怎麽對付。過了半年,大哥就在邊上壘了三間草房,分家另過。
小葦和父母也不對付,吵了幾次後,主動和哥嫂生活到一起,除了有事和節日,並不一起吃飯。
不在一起,但不影響父母弟兄的嫌棄,好在大嫂對小葦的潔癖比較容忍,並沒過分幹預,起碼暫時沒有阻止。
癡啞後,小葦如同脫骨換胎,不僅有了潔癖,做飯也好吃了。土牆草蓋,鍋碗瓢盆,整個家都順眼了許多。
不出聰明的村人所料,這天晚上,媒人過來商議退親的事,理由是村長家不可能娶一個廢人。
小葦父母當然不答應,說是小葦還小,婚事起碼兩年後才能辦,小葦說不定能好。硬要退,訂婚的彩禮一分也不會退還。
媒人自是曉以利害:“一分不退也無妨,祝願你們全家住得安穩。”
大嫂本想說服公婆多少退還點,被小葦強行拽走。
回到屋裏,小葦不得不小聲正告:“彩禮是爸媽收的,讓他們自己解決,沒我們啥事。”
大嫂又驚又喜:“你好了?”
“我壓根沒病過,就是不想嫁給那個人渣。但不能和任何人說。”
大嫂表示理解:“那街溜子品行不端,確實不是良配。但你裝病也不是好法子,遲早會被發現。”
“我已經決定,盡快離開這裏,大嫂和大哥也要跟我一起走,不走,我們都會沒命。”
大嫂驚住:“為點彩禮,村長不會殺了我們吧?“”
“那還不至於。但我們在這裏會被他們刁難打壓,永世不得翻身。樹挪死,人挪活,省得在這裏擔心受怕。到一個不認識我們的地方,才有出頭之日。”
“可這地方一馬平川,能躲到哪兒去?”
“隻要出了縣,鎮長都管不著。”
“現在到處都在抓壞人和間諜,土地早就均分好,我們到外麵怎麽生活?”
“就是要趁現在年輕又沒有孩子,才能找個荒地開墾生存,再晚就來不及了。”
“你大哥肯定不肯離開。”
“你先去村裏開個外出證明,就說要帶我去九號港尋醫,走一步算一步。”
大嫂表示為難:“晚上我和你哥說說,估計不行。”
不出預料,大哥堅決反對。說現在有了田地,隻要認真打理,就會有好收成,日子會越來越好。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墾荒,牲口農具不能互助,短期內很難混飽肚子,生病了,都沒個幫襯的。再說,住獨家村是大忌,老祖宗的話不能不聽。
說不通大哥,大嫂很是無奈,她自己其實也不想走。
小葦也沒指望一下子就能說服哥嫂,不過是提前公示了想法,接下來會有完備的計劃,一步一步去實施,最終會逼迫哥嫂不得不離開。
果然,同樣不出所料,第二天下午,定親對象王有福過來騷擾,嬉皮笑臉地對小葦說:“老婆,身子咋這麽幹淨呢。”
小葦冷著臉晾曬衣服,看都不看他一眼。
王有福可不管,在身後伸手抓她頭發,小葦身子陡然一轉,胳臂肘使勁捶向他胸口,卻被他輕鬆躲過,顯然這事他沒少做。
“不退彩禮,那就讓我親一下。”
王有福壞笑著跟進屋裏,繼續動手騷擾,小葦迅速跑向灶邊長桌,操起菜刀,惡狠狠揚起。
沒想到王有福根本不怕,身手也不錯,依舊笑著向前湊,迅速出手抓住她右手腕,正要奪刀,小葦左手已經抓起擀麵杖,使勁掄開。
王有福這才跳著避開,皮笑肉不笑地罵:“你這賤貨沒呆嘛,這親我可不退。”
小葦還是一言不發,揮舞著擀麵杖,將王有福趕了出去。
前世這天,小葦可沒這個膽量反抗,更不會打王有福,導致被這個人渣破了身子,當時都沒敢告訴家人。
大嫂打豬草回來時,見王有福大笑逃離,歎息說:“他不退親也沒什麽不好。”
意思很明顯,王有福雖然無賴,他爸畢竟是一村之主,嫁過去未必過不到日子,紈絝子弟嘛,哪有安分的的。
小葦不答,突然揮動擀麵杖猛砸,砸破了兩隻碗碟,還將桌子砸掉一塊板。
大嫂以為小葦真瘋了,心痛地大叫著阻止,小葦已跑出去,見啥砸啥,一時雞飛狗跳。
聽到動靜,左鄰右舍趕過來,卻不近前,胡亂喊叫著:“小葦瘋了,真瘋了。”
大嫂哭喊著追過去,好容易抱住小葦,奪下擀麵杖,哽咽著將小葦拖進房裏,糾纏了好一會才安靜下來。
看熱鬧的擠在大門外,七嘴八舌地揣測,說小葦肯定是惹上了不幹淨的東西,最好去廟裏請吳道士來驅驅邪。
午飯後,大哥接受了村人的建議,帶著小葦去村南的道士觀。
戰亂加破除迷信,道士觀已經破損不堪,一半多房子早被拆除,磚瓦都被附近居民據為了己有,除了到處漏風的大殿,隻有兩三間勉強可以住人。
現在隻住著一個孤零零的老道士,六十多歲,清瘦駝背,耳聾眼花,土改時,分了畝把地給他耕種,日子過得很清苦。
大哥大嫂帶小葦到時,老道士整摸索著收拾田地,大聲叫了好幾聲,才慢吞吞回應,對有人來問卜很淡定,一副無足輕重的態度。
向一個瞎眼的道士問前程,小葦覺得滑稽可笑的同時,又倍感欣喜。
醒過來的三四天裏,小葦每天都在尋死。
投河上吊都被救了,想跳井的,身子卡在井口掉不下去,被人硬拔上來,腳踝還扭傷了。
小葦受到了所有人的咒罵,理由很簡單:想死就好好死,別禍害人,打一口井多難啊!
一邊不讓人死,一邊又把人往死裏逼,小葦覺得這個世界真是精彩,並清楚還會一直精彩下去。
求死不能,小葦冷靜下來,仔細梳理了一下前世的記憶,知道兩三年後,生命會變得異常脆弱,人口會銳減,和有沒有一口井毫無關係,小葦也不想為自己辯解。畢竟,有些道理,在這些純真可愛麵前隻是歪理邪說。
善良的大嫂寸步不離,小葦尋短見變得異常艱難。主要是,擔心一下子死不成,真成了半死不活的殘廢。
跟著大嫂種地喂牲口,洗刷做飯,挨了三天,小葦不得不接受了自己的處境,既然死不成,那就好好活下去。
最主要的,善良的大哥大嫂會在三年後撒手人寰。
剛醒轉時,小葦覺得,即便亂世已過,在目前的環境裏,還是改變不了任何東西。何況,作為湊數的牛馬,活著也隻是在遭罪。
現在覺得,她應該做點什麽才行。
前年大哥結婚後,大嫂和婆婆就不怎麽對付。過了半年,大哥就在邊上壘了三間草房,分家另過。
小葦和父母也不對付,吵了幾次後,主動和哥嫂生活到一起,除了有事和節日,並不一起吃飯。
不在一起,但不影響父母弟兄的嫌棄,好在大嫂對小葦的潔癖比較容忍,並沒過分幹預,起碼暫時沒有阻止。
癡啞後,小葦如同脫骨換胎,不僅有了潔癖,做飯也好吃了。土牆草蓋,鍋碗瓢盆,整個家都順眼了許多。
不出聰明的村人所料,這天晚上,媒人過來商議退親的事,理由是村長家不可能娶一個廢人。
小葦父母當然不答應,說是小葦還小,婚事起碼兩年後才能辦,小葦說不定能好。硬要退,訂婚的彩禮一分也不會退還。
媒人自是曉以利害:“一分不退也無妨,祝願你們全家住得安穩。”
大嫂本想說服公婆多少退還點,被小葦強行拽走。
回到屋裏,小葦不得不小聲正告:“彩禮是爸媽收的,讓他們自己解決,沒我們啥事。”
大嫂又驚又喜:“你好了?”
“我壓根沒病過,就是不想嫁給那個人渣。但不能和任何人說。”
大嫂表示理解:“那街溜子品行不端,確實不是良配。但你裝病也不是好法子,遲早會被發現。”
“我已經決定,盡快離開這裏,大嫂和大哥也要跟我一起走,不走,我們都會沒命。”
大嫂驚住:“為點彩禮,村長不會殺了我們吧?“”
“那還不至於。但我們在這裏會被他們刁難打壓,永世不得翻身。樹挪死,人挪活,省得在這裏擔心受怕。到一個不認識我們的地方,才有出頭之日。”
“可這地方一馬平川,能躲到哪兒去?”
“隻要出了縣,鎮長都管不著。”
“現在到處都在抓壞人和間諜,土地早就均分好,我們到外麵怎麽生活?”
“就是要趁現在年輕又沒有孩子,才能找個荒地開墾生存,再晚就來不及了。”
“你大哥肯定不肯離開。”
“你先去村裏開個外出證明,就說要帶我去九號港尋醫,走一步算一步。”
大嫂表示為難:“晚上我和你哥說說,估計不行。”
不出預料,大哥堅決反對。說現在有了田地,隻要認真打理,就會有好收成,日子會越來越好。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墾荒,牲口農具不能互助,短期內很難混飽肚子,生病了,都沒個幫襯的。再說,住獨家村是大忌,老祖宗的話不能不聽。
說不通大哥,大嫂很是無奈,她自己其實也不想走。
小葦也沒指望一下子就能說服哥嫂,不過是提前公示了想法,接下來會有完備的計劃,一步一步去實施,最終會逼迫哥嫂不得不離開。
果然,同樣不出所料,第二天下午,定親對象王有福過來騷擾,嬉皮笑臉地對小葦說:“老婆,身子咋這麽幹淨呢。”
小葦冷著臉晾曬衣服,看都不看他一眼。
王有福可不管,在身後伸手抓她頭發,小葦身子陡然一轉,胳臂肘使勁捶向他胸口,卻被他輕鬆躲過,顯然這事他沒少做。
“不退彩禮,那就讓我親一下。”
王有福壞笑著跟進屋裏,繼續動手騷擾,小葦迅速跑向灶邊長桌,操起菜刀,惡狠狠揚起。
沒想到王有福根本不怕,身手也不錯,依舊笑著向前湊,迅速出手抓住她右手腕,正要奪刀,小葦左手已經抓起擀麵杖,使勁掄開。
王有福這才跳著避開,皮笑肉不笑地罵:“你這賤貨沒呆嘛,這親我可不退。”
小葦還是一言不發,揮舞著擀麵杖,將王有福趕了出去。
前世這天,小葦可沒這個膽量反抗,更不會打王有福,導致被這個人渣破了身子,當時都沒敢告訴家人。
大嫂打豬草回來時,見王有福大笑逃離,歎息說:“他不退親也沒什麽不好。”
意思很明顯,王有福雖然無賴,他爸畢竟是一村之主,嫁過去未必過不到日子,紈絝子弟嘛,哪有安分的的。
小葦不答,突然揮動擀麵杖猛砸,砸破了兩隻碗碟,還將桌子砸掉一塊板。
大嫂以為小葦真瘋了,心痛地大叫著阻止,小葦已跑出去,見啥砸啥,一時雞飛狗跳。
聽到動靜,左鄰右舍趕過來,卻不近前,胡亂喊叫著:“小葦瘋了,真瘋了。”
大嫂哭喊著追過去,好容易抱住小葦,奪下擀麵杖,哽咽著將小葦拖進房裏,糾纏了好一會才安靜下來。
看熱鬧的擠在大門外,七嘴八舌地揣測,說小葦肯定是惹上了不幹淨的東西,最好去廟裏請吳道士來驅驅邪。
午飯後,大哥接受了村人的建議,帶著小葦去村南的道士觀。
戰亂加破除迷信,道士觀已經破損不堪,一半多房子早被拆除,磚瓦都被附近居民據為了己有,除了到處漏風的大殿,隻有兩三間勉強可以住人。
現在隻住著一個孤零零的老道士,六十多歲,清瘦駝背,耳聾眼花,土改時,分了畝把地給他耕種,日子過得很清苦。
大哥大嫂帶小葦到時,老道士整摸索著收拾田地,大聲叫了好幾聲,才慢吞吞回應,對有人來問卜很淡定,一副無足輕重的態度。
向一個瞎眼的道士問前程,小葦覺得滑稽可笑的同時,又倍感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