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牧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心情愉悅地向時茜和靖王告辭,然後轉身離去。然而,而此時他的書童卻在林子外焦急地等待著,心中充滿了擔憂和不安。
書童在林子外眼睛直勾勾的盯著蘇牧消失的方向,一邊唉聲歎氣,心中暗自思忖著自家公子的處境。
書童覺得自家公子蘇牧這次恐怕是闖下大禍了,因為公子他竟然偷畫了皇家郡主的畫像,這可是一項不小的罪責啊!
書童不禁搖頭歎息,心想自家公子讀書是不是讀傻了,怎麽會如此愚蠢和固執呢?他怎麽能自己把罪證送上門去呢?任何一個有點頭腦的人,在這種情況下,都應該趁著還沒有人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趕緊把自己畫的郡主畫像毀掉,然後就當作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可是,公子他卻偏偏不這麽做。公子他堅持認為畫像裏畫的是郡主,毀掉畫像就是對郡主的不敬,所以應該把畫像送去給郡主,讓郡主來決定如何處置此畫。
書童越想越覺得蘇牧的想法荒唐可笑,忍不住低聲嘟囔道:“公子,你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嗎?你要是不把那幅畫送去,這件事情就隻有天知地知你知,其他人都不會知道,自然也就不會有什麽事情了。
然而你卻偏偏不聽勸告,執意要將那幅畫送過去,這豈不是明明白白地告訴郡主你私下裏畫了她的畫像嗎?
郡主可是尚未出閣的金枝玉葉啊!如此一來,她豈不是會把你當成一個輕浮無禮的登徒浪子,認為你對她心懷不軌,甚至可能把公子你當成有意壞郡主她的名聲和清白的狂徒。
到時候,郡主肯定會氣惱,定會狠狠地責罰你一頓。”
書童說到這裏,稍微停頓了一下,過了一兩分鍾,書童的聲音越發低沉,甚至還帶著些許悲切之意:“公子,您可千萬別怪添祿我啊!
雖然添祿我明知您此刻有難,但添祿我實在是無能為力啊!我添祿不過是個卑微的下人,就算我去了,也絕對救不了您啊!說不定,我自己的這條小命也會搭進去呢!
我添祿並不是貪生怕死之徒,隻是我若也死了,又有誰能替您收屍呢?又有誰能給家中的老爺、太太回話帶口信呢?”
就在書童添祿自顧自地喃喃自語時,突然間,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了他的視線之中。
書童定睛一看,竟然是蘇牧!他的臉上立刻綻放出欣喜的笑容,連忙快步迎上前去。
書童添祿滿心狐疑地走近蘇牧,突然間,他聽到了一陣輕柔的小曲聲,這聲音竟然來自於自家公子蘇牧!添祿不禁瞪大了眼睛,滿臉驚愕地喊道:“公子,你沒事吧!”
蘇牧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輕聲回答道:“有事,而且是好事哦。添祿啊,你家公子我現在的心情,簡直就如同幾個月前看到皇榜上書,商賈子弟也能參與恩科,有望成為天子門生時一般興奮呢。”
添祿見狀,心中的擔憂稍稍減輕了一些,但還是有些不放心地追問:“公子,那郡主貞瑾伯爵和王爺沒有責罰你嗎?”
蘇牧搖了搖頭,笑著解釋道:“郡主和靖王爺都是寬厚善良之人,他們不但沒有責怪我,反而對我讚譽有加呢。他們都說我畫工不錯,還特意賞賜了我潤筆費呢。”說到這裏,蘇牧的臉上洋溢著得意的神色。
添祿驚訝地張大了嘴巴,難以置信地問道:“公子,真的嗎?郡主和王爺居然還給了公子你潤筆費?”
蘇牧得意地點點頭,從懷中掏出一個小布包,小心翼翼地打開,裏麵赫然躺著五兩銀子。他將銀子舉到添祿麵前,炫耀道:“看,這就是郡主和王爺賞賜給我的潤筆費,整整五兩銀子呢!”
書童添祿看到蘇牧手裏的銀子,心中的大石頭終於落了地,他如釋重負地長舒了一口氣,然後急忙朝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拜了一拜,嘴裏還念念有詞地感謝著四方神明以及蘇家的列祖列宗。
蘇牧看著書童添祿的舉動,不禁笑了起來,說道:“添祿啊,咱們最應該感謝的其實是郡主貞瑾伯爵呢。”
書童添祿聞言,連忙擺手道:“公子,話可不能這麽說呀。郡主自然是要感謝的,但佛祖和蘇家的列祖列宗也同樣重要啊。”
他頓了頓,接著說道:“小的去拿餐食的時候,聽到那些東莞的人都在議論紛紛,說郡主之所以能夠入朝為官,還官拜三品,全都是因為郡主有個鬼仙爺爺,也就是已故的鎮國公在保佑她呢。”
蘇牧一聽,臉色微微一變,趕忙打斷書童添祿的話,說道:“添祿,你可千萬別聽那些東莞人胡言亂語啊。他們這麽說,無非就是嫉妒郡主貞瑾伯爵的才能和本事罷了。郡主能官拜三品,靠的絕對不是什麽已故的鎮國公鬼仙,而是她自身的真才實學。讓公子我慢慢與你說。”
蘇牧稍稍停頓了一下,然後緩緩地開始向自己的書童添祿講述起時茜的事跡來。
“公子我就先從那部《中華詩集》說起吧,這部詩集裏麵的每一首詩,都堪稱是前所未有的曠世之作啊!”蘇牧的語氣充滿了感慨和讚歎。
他接著說道:“如果郡主貞瑾伯爵有一絲一毫的欺世盜名之心,那麽她完全可以將《中華詩集》中的這些詩詞歌賦都據為己有,說成是她自己所寫的作品。”
書童添祿聽後,不禁搖了搖頭,心裏暗自思忖:就算這些詩寫得再好,又能怎麽樣呢?它們既不能當飯吃,也不能當銀子花。
然而,蘇牧似乎看穿了添祿的心思,他繼續說道:“添祿啊,你可別小看了這些詩詞的影響力。若是《中華詩集》中的詩詞真的都是郡主所寫,那麽天下的讀書人都會對她推崇備至,奉她為詩仙、詩聖,尊稱她一聲‘先生’。”
蘇牧的聲音略微提高了一些,仿佛在描繪一幅宏偉的畫卷,“到了那個時候,郡主在讀書人心中的地位,就如同孔聖人一般崇高而不可撼動。”
書童添祿聽了自家公子蘇牧的話後,驚愕得合不攏嘴,眼睛瞪得渾圓,簡直比銅鈴還要大上幾分。他心中暗自思忖著:“一本詩集就能讓郡主貞瑾伯爵的地位如同孔聖人一樣。
而這孔聖人的地位可是很崇高的,比號稱天子的皇帝,這個一國之君還要威風得多呢。”
畢竟,一國之君所管轄的僅僅是一國的子民而已,但孔聖人卻掌管著天下所有的讀書人。即便是那高高在上的皇帝,見到孔聖人像也得恭恭敬敬地磕上幾個響頭呢。
想到這裏,添祿對時茜這位郡主貞瑾伯爵不禁心生敬畏之情。他暗暗感歎道:“怪不得公子他會如此欽佩郡主貞瑾伯爵,就算明知道私自繪製郡主的畫像會被問責,也依然心存敬畏,寧願承擔被責罰的風險,也絕對不敢毀掉那已經畫好的畫像,而是將其送到郡主貞瑾伯爵那裏,甘願認罰。
這就如同寺廟裏供奉的神像或者祖宗的牌位一樣,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存在,人們對其充滿了敬畏之心,自然不敢輕易去毀壞它們。
書童天祿說道:“公子,小的現在終於明白了,就從郡主貞瑾伯爵這等品性來看,她的畫像確實不能私自毀壞啊!就算因此受到責罰,那也隻能自認倒黴了。”
蘇牧點了點頭,接著說道:“郡主為民所做的好事可遠不止這些呢。自古以來,民不與官鬥,百姓若想見官,往往都會先挨一頓殺威棒。
然而,這世間卻有許多狐假虎威、仗勢欺人的人。添祿,你可還記得前些年發生的那件事?
有一個縣丞的小妾認的幹娘的兒子,仗著縣丞的權勢,竟然肆意欺淩百姓,不僅強占民女,還白吃白喝白拿,百姓們雖然對此憤恨不已,但卻敢怒不敢言。你知道這是為什麽嗎?還不就是因為民要告官,還未上堂見到官,就先得挨一頓殺威棒啊!
可是如今,情況卻大不相同了。百姓們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懼怕官府,可以不用再挨那殺威棒了。”
添祿聽後,一臉疑惑地問道:“公子,這到底是為何呢?”他稍稍停頓了幾秒,似乎在思考,然後繼續說道:“公子,您莫不是又在拿添祿開玩笑吧?
衙門這事,郡主她恐怕做不了主吧!那做主的是天子是皇帝。”
蘇牧緩緩說道:“添祿,你所言甚是。這衙門之主,自然是天子、皇帝。然而,天子身居高位,日理萬機,又怎能知曉這等瑣碎小事呢?”
蘇牧頓了一頓,接著說道:“真正促成此事的,乃是郡主貞瑾伯爵。郡主心懷天下,深知人為國之根本,豈能讓寶貴的人力資源,白白消耗在那些無謂的事情上呢?於是,郡主毅然向天子進言,強調應當重視人的性命。”
蘇牧的聲音略微提高了一些,對時茜的義舉頗為讚賞:“天子聞聽郡主之言,深以為然,當即采納了郡主貞瑾伯爵她的提議,下令設立傷情鑒定處和婦救會。如此一來,百姓若遭受不法侵害,便可前往這兩處地方,鑒定傷情,訴說冤屈。”
說到這裏,蘇牧稍稍停頓,讓書童添祿有時間消化他所說的話。然後,蘇牧繼續解釋道:“這傷情鑒定處和婦救會並非衙門,自然也就沒有那令人畏懼的殺威棒。它們雖然不能像衙門那樣直接捉拿傷人的凶徒,也無法斷案,但卻有著重要的職責。”
蘇牧詳細地描述著:“傷情鑒定處和婦救會是提點刑獄司的分支,而提點刑獄司則有監管西周刑獄之權。
傷情鑒定處裏麵的法醫可以出具專業的傷情鑒定報告,而婦救會則能為傷者代寫狀子。不僅如此,這兩個地方還能協助傷者,將傷情鑒定報告或狀子遞交至衙門。”
最後,蘇牧強調道:“倘若衙門接到這些傷情鑒定報告或狀子後,卻不作為,或者故意懈怠、拖延辦案,那麽傷情鑒定處便有權上報提點刑獄司。
而且提點刑獄司將會行使監管之權,對衙門進行問責,以確保正義得以伸張。”
蘇牧說到這裏,稍微停頓了一下,然後繼續說道:“郡主貞瑾伯爵還向天子上奏,請求允許伯爵府以平價出售食鹽,這樣一來,所有的百姓都能夠品嚐到鹽的味道。
此外,郡主還將高產的糧種賒借給百姓們,隻需要百姓們在收獲糧食之後,按照事先約定好的價格賣給伯爵府,就可以償還賒欠的糧種款項,而且百姓們還會有一些盈餘。
這些事情絕對不是憑空捏造的,也不是道聽途說的,你家公子我可是親自去那些賒糧種的農戶那裏打聽來的,這些都是農戶們親口所說的,沒有半句假話。
郡主收購那些賒糧種農戶手中的糧食時,給出的價格非常高,甚至比那些有良心的糧商還要多出一兩文錢呢。
郡主她不僅如此,還十分體諒那些有良心的糧商,擔心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意,砸了他們的飯碗,所以就跟那些農戶解釋說,她之所以多給一兩文錢,是因為她的伯爵府隻求不虧本就可以了。
那些收購價僅比伯爵府收購價低一兩文之商人,絕對堪稱良心,糧食售予他們,百姓亦不會吃虧太多。
若是百姓沒有騾馬牛車來運送糧食到城中賣給伯爵府,其實也可以考慮將糧食賣給那些有良心的糧商。畢竟,將糧食運到城中售賣,這其中也是需要花費一定費用的。
如果真的仔細算一算的話,把糧食運進城裏賣給伯爵府,雖然每一斤能夠多賺一兩文錢,但扣除掉運輸等各項費用之後,實際上和賣給那些有良心的糧商所獲得的利潤相差並不大。”
書童添祿聽了公子蘇牧的話說道:“公子,你說郡主她這樣做究竟圖什麽呢?
郡主她處處為百姓著想,不僅把糧種賒給百姓,讓他們能夠順利地播種,而且還願意出高價從百姓手中買回糧食。
如此一來,百姓們隻需要付出一些力氣,就能夠輕鬆地拿到糧種,等到糧食收獲之後,也完全不用擔心糧食賣不出去,無法償還賒欠的糧種款項。
與此同時,糧商們也無需擔憂自己收購糧食的價格會得罪伯爵府或者是百姓。因為郡主已經為他們正名說話了,他們完全可以放心地繼續做他們的生意,不用擔心會受到任何影響。”
書童天祿的話音剛落,突然間,一個低沉而威嚴的聲音如洪鍾一般在空氣中回蕩開來:“郡主貞瑾伯爵圖的是西周國泰民安。”
這聲音仿佛具有一種無形的力量,讓人不禁為之一震。書童添祿和蘇牧聽到這個聲音,心中皆是一驚,他們立刻循聲望去,目光交匯之處,站著兩個人,其中一個身著王爺蟒袍,兩人此時就站在距離他一米遠的地方。
蘇牧定睛一看,心中暗叫不好,從上京來的王爺有兩位,一位剛才自己已經見過,那眼前這位身著王爺蟒袍的,應該就是另一位——辰王殿下!
蘇牧不敢有絲毫怠慢,急忙躬身行禮,恭聲道:“小生蘇牧,叩見辰王殿下。”
辰王微微頷首,算是回應了蘇牧的行禮。辰王的目光在蘇牧身上停留片刻,然後移開,看向了別處。
原來,辰王剛剛在昆侖老祖路辰那裏,看到時茜吩咐人送來的餐食,心中便暗自揣測時茜,也就是貞瑾伯爵,應該已經睡醒起身了。
辰王本想立刻向路辰辭別,然後馬不停蹄地趕往時茜那裏,一則是心急想早點看到時茜,二則也能順便與時茜一同享用午膳。
然而,令辰王始料未及的是,路辰卻先一步開口,邀請他一同用午膳。辰王心中雖然有些焦急,但畢竟不好直接拒絕路辰的好意,隻得勉強應下。
於是,辰王便留在路辰處,與路辰一同用過午膳之後,這才匆匆忙忙地趕去時茜下榻的房間。
辰王原本還打算邀請時茜一起出門散步,消消食,增進一下兩人的感情。可誰能想到,當他趕到時茜下榻的房間時,才得知時茜不在房間裏,一問之下才知道,時茜和靖王一起用了午膳後,兩人已出門多時了。
於是,辰王便匆忙走出驛站要去尋時茜及靖王,這剛出門不久,便遇上迎麵走來的蘇牧及書童添祿主仆二人。
蘇牧正給自己書童添祿說著時茜既貞瑾伯爵的事跡,便沒有注意到辰王。而辰王剛喝了花露,耳聰目明,聽到蘇牧主仆二人的談話,於是,辰王便忍不住為時茜既貞瑾伯爵表白幾句。
辰王麵色一正,嚴肅地繼續說道:“郡主貞瑾伯爵能夠位居朝中三品官,靠的可不是蕭家祖輩的餘蔭,更不是鎮國公鬼仙的餘威。”
辰王的聲音鏗鏘有力,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態度。稍作停頓後辰王繼續說道:“能站在朝堂上與當今天子討論政事的文官,無一不是飽讀詩書、學富五車之人;而那些武將,也都是戰功赫赫、威震四方的將軍。這些文官武將,皆是堂堂七尺男兒,可其中卻沒有一個女子。”
說到這裏,辰王稍稍停頓了一下,然後加重語氣道:“若是郡主貞瑾伯爵沒有一點真本事,光靠祖輩蕭家四世一王三公的祖蔭和鎮國公鬼仙餘威,又怎能讓朝中文武百官心悅誠服的同意讓郡主貞瑾伯爵一個女子參與議政。”
辰王緩緩地說道:“本王可以給你列舉幾件事,足以證明時茜郡主不僅有真本事,而且每件事都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
書童在林子外眼睛直勾勾的盯著蘇牧消失的方向,一邊唉聲歎氣,心中暗自思忖著自家公子的處境。
書童覺得自家公子蘇牧這次恐怕是闖下大禍了,因為公子他竟然偷畫了皇家郡主的畫像,這可是一項不小的罪責啊!
書童不禁搖頭歎息,心想自家公子讀書是不是讀傻了,怎麽會如此愚蠢和固執呢?他怎麽能自己把罪證送上門去呢?任何一個有點頭腦的人,在這種情況下,都應該趁著還沒有人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趕緊把自己畫的郡主畫像毀掉,然後就當作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可是,公子他卻偏偏不這麽做。公子他堅持認為畫像裏畫的是郡主,毀掉畫像就是對郡主的不敬,所以應該把畫像送去給郡主,讓郡主來決定如何處置此畫。
書童越想越覺得蘇牧的想法荒唐可笑,忍不住低聲嘟囔道:“公子,你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嗎?你要是不把那幅畫送去,這件事情就隻有天知地知你知,其他人都不會知道,自然也就不會有什麽事情了。
然而你卻偏偏不聽勸告,執意要將那幅畫送過去,這豈不是明明白白地告訴郡主你私下裏畫了她的畫像嗎?
郡主可是尚未出閣的金枝玉葉啊!如此一來,她豈不是會把你當成一個輕浮無禮的登徒浪子,認為你對她心懷不軌,甚至可能把公子你當成有意壞郡主她的名聲和清白的狂徒。
到時候,郡主肯定會氣惱,定會狠狠地責罰你一頓。”
書童說到這裏,稍微停頓了一下,過了一兩分鍾,書童的聲音越發低沉,甚至還帶著些許悲切之意:“公子,您可千萬別怪添祿我啊!
雖然添祿我明知您此刻有難,但添祿我實在是無能為力啊!我添祿不過是個卑微的下人,就算我去了,也絕對救不了您啊!說不定,我自己的這條小命也會搭進去呢!
我添祿並不是貪生怕死之徒,隻是我若也死了,又有誰能替您收屍呢?又有誰能給家中的老爺、太太回話帶口信呢?”
就在書童添祿自顧自地喃喃自語時,突然間,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了他的視線之中。
書童定睛一看,竟然是蘇牧!他的臉上立刻綻放出欣喜的笑容,連忙快步迎上前去。
書童添祿滿心狐疑地走近蘇牧,突然間,他聽到了一陣輕柔的小曲聲,這聲音竟然來自於自家公子蘇牧!添祿不禁瞪大了眼睛,滿臉驚愕地喊道:“公子,你沒事吧!”
蘇牧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輕聲回答道:“有事,而且是好事哦。添祿啊,你家公子我現在的心情,簡直就如同幾個月前看到皇榜上書,商賈子弟也能參與恩科,有望成為天子門生時一般興奮呢。”
添祿見狀,心中的擔憂稍稍減輕了一些,但還是有些不放心地追問:“公子,那郡主貞瑾伯爵和王爺沒有責罰你嗎?”
蘇牧搖了搖頭,笑著解釋道:“郡主和靖王爺都是寬厚善良之人,他們不但沒有責怪我,反而對我讚譽有加呢。他們都說我畫工不錯,還特意賞賜了我潤筆費呢。”說到這裏,蘇牧的臉上洋溢著得意的神色。
添祿驚訝地張大了嘴巴,難以置信地問道:“公子,真的嗎?郡主和王爺居然還給了公子你潤筆費?”
蘇牧得意地點點頭,從懷中掏出一個小布包,小心翼翼地打開,裏麵赫然躺著五兩銀子。他將銀子舉到添祿麵前,炫耀道:“看,這就是郡主和王爺賞賜給我的潤筆費,整整五兩銀子呢!”
書童添祿看到蘇牧手裏的銀子,心中的大石頭終於落了地,他如釋重負地長舒了一口氣,然後急忙朝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拜了一拜,嘴裏還念念有詞地感謝著四方神明以及蘇家的列祖列宗。
蘇牧看著書童添祿的舉動,不禁笑了起來,說道:“添祿啊,咱們最應該感謝的其實是郡主貞瑾伯爵呢。”
書童添祿聞言,連忙擺手道:“公子,話可不能這麽說呀。郡主自然是要感謝的,但佛祖和蘇家的列祖列宗也同樣重要啊。”
他頓了頓,接著說道:“小的去拿餐食的時候,聽到那些東莞的人都在議論紛紛,說郡主之所以能夠入朝為官,還官拜三品,全都是因為郡主有個鬼仙爺爺,也就是已故的鎮國公在保佑她呢。”
蘇牧一聽,臉色微微一變,趕忙打斷書童添祿的話,說道:“添祿,你可千萬別聽那些東莞人胡言亂語啊。他們這麽說,無非就是嫉妒郡主貞瑾伯爵的才能和本事罷了。郡主能官拜三品,靠的絕對不是什麽已故的鎮國公鬼仙,而是她自身的真才實學。讓公子我慢慢與你說。”
蘇牧稍稍停頓了一下,然後緩緩地開始向自己的書童添祿講述起時茜的事跡來。
“公子我就先從那部《中華詩集》說起吧,這部詩集裏麵的每一首詩,都堪稱是前所未有的曠世之作啊!”蘇牧的語氣充滿了感慨和讚歎。
他接著說道:“如果郡主貞瑾伯爵有一絲一毫的欺世盜名之心,那麽她完全可以將《中華詩集》中的這些詩詞歌賦都據為己有,說成是她自己所寫的作品。”
書童添祿聽後,不禁搖了搖頭,心裏暗自思忖:就算這些詩寫得再好,又能怎麽樣呢?它們既不能當飯吃,也不能當銀子花。
然而,蘇牧似乎看穿了添祿的心思,他繼續說道:“添祿啊,你可別小看了這些詩詞的影響力。若是《中華詩集》中的詩詞真的都是郡主所寫,那麽天下的讀書人都會對她推崇備至,奉她為詩仙、詩聖,尊稱她一聲‘先生’。”
蘇牧的聲音略微提高了一些,仿佛在描繪一幅宏偉的畫卷,“到了那個時候,郡主在讀書人心中的地位,就如同孔聖人一般崇高而不可撼動。”
書童添祿聽了自家公子蘇牧的話後,驚愕得合不攏嘴,眼睛瞪得渾圓,簡直比銅鈴還要大上幾分。他心中暗自思忖著:“一本詩集就能讓郡主貞瑾伯爵的地位如同孔聖人一樣。
而這孔聖人的地位可是很崇高的,比號稱天子的皇帝,這個一國之君還要威風得多呢。”
畢竟,一國之君所管轄的僅僅是一國的子民而已,但孔聖人卻掌管著天下所有的讀書人。即便是那高高在上的皇帝,見到孔聖人像也得恭恭敬敬地磕上幾個響頭呢。
想到這裏,添祿對時茜這位郡主貞瑾伯爵不禁心生敬畏之情。他暗暗感歎道:“怪不得公子他會如此欽佩郡主貞瑾伯爵,就算明知道私自繪製郡主的畫像會被問責,也依然心存敬畏,寧願承擔被責罰的風險,也絕對不敢毀掉那已經畫好的畫像,而是將其送到郡主貞瑾伯爵那裏,甘願認罰。
這就如同寺廟裏供奉的神像或者祖宗的牌位一樣,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存在,人們對其充滿了敬畏之心,自然不敢輕易去毀壞它們。
書童天祿說道:“公子,小的現在終於明白了,就從郡主貞瑾伯爵這等品性來看,她的畫像確實不能私自毀壞啊!就算因此受到責罰,那也隻能自認倒黴了。”
蘇牧點了點頭,接著說道:“郡主為民所做的好事可遠不止這些呢。自古以來,民不與官鬥,百姓若想見官,往往都會先挨一頓殺威棒。
然而,這世間卻有許多狐假虎威、仗勢欺人的人。添祿,你可還記得前些年發生的那件事?
有一個縣丞的小妾認的幹娘的兒子,仗著縣丞的權勢,竟然肆意欺淩百姓,不僅強占民女,還白吃白喝白拿,百姓們雖然對此憤恨不已,但卻敢怒不敢言。你知道這是為什麽嗎?還不就是因為民要告官,還未上堂見到官,就先得挨一頓殺威棒啊!
可是如今,情況卻大不相同了。百姓們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懼怕官府,可以不用再挨那殺威棒了。”
添祿聽後,一臉疑惑地問道:“公子,這到底是為何呢?”他稍稍停頓了幾秒,似乎在思考,然後繼續說道:“公子,您莫不是又在拿添祿開玩笑吧?
衙門這事,郡主她恐怕做不了主吧!那做主的是天子是皇帝。”
蘇牧緩緩說道:“添祿,你所言甚是。這衙門之主,自然是天子、皇帝。然而,天子身居高位,日理萬機,又怎能知曉這等瑣碎小事呢?”
蘇牧頓了一頓,接著說道:“真正促成此事的,乃是郡主貞瑾伯爵。郡主心懷天下,深知人為國之根本,豈能讓寶貴的人力資源,白白消耗在那些無謂的事情上呢?於是,郡主毅然向天子進言,強調應當重視人的性命。”
蘇牧的聲音略微提高了一些,對時茜的義舉頗為讚賞:“天子聞聽郡主之言,深以為然,當即采納了郡主貞瑾伯爵她的提議,下令設立傷情鑒定處和婦救會。如此一來,百姓若遭受不法侵害,便可前往這兩處地方,鑒定傷情,訴說冤屈。”
說到這裏,蘇牧稍稍停頓,讓書童添祿有時間消化他所說的話。然後,蘇牧繼續解釋道:“這傷情鑒定處和婦救會並非衙門,自然也就沒有那令人畏懼的殺威棒。它們雖然不能像衙門那樣直接捉拿傷人的凶徒,也無法斷案,但卻有著重要的職責。”
蘇牧詳細地描述著:“傷情鑒定處和婦救會是提點刑獄司的分支,而提點刑獄司則有監管西周刑獄之權。
傷情鑒定處裏麵的法醫可以出具專業的傷情鑒定報告,而婦救會則能為傷者代寫狀子。不僅如此,這兩個地方還能協助傷者,將傷情鑒定報告或狀子遞交至衙門。”
最後,蘇牧強調道:“倘若衙門接到這些傷情鑒定報告或狀子後,卻不作為,或者故意懈怠、拖延辦案,那麽傷情鑒定處便有權上報提點刑獄司。
而且提點刑獄司將會行使監管之權,對衙門進行問責,以確保正義得以伸張。”
蘇牧說到這裏,稍微停頓了一下,然後繼續說道:“郡主貞瑾伯爵還向天子上奏,請求允許伯爵府以平價出售食鹽,這樣一來,所有的百姓都能夠品嚐到鹽的味道。
此外,郡主還將高產的糧種賒借給百姓們,隻需要百姓們在收獲糧食之後,按照事先約定好的價格賣給伯爵府,就可以償還賒欠的糧種款項,而且百姓們還會有一些盈餘。
這些事情絕對不是憑空捏造的,也不是道聽途說的,你家公子我可是親自去那些賒糧種的農戶那裏打聽來的,這些都是農戶們親口所說的,沒有半句假話。
郡主收購那些賒糧種農戶手中的糧食時,給出的價格非常高,甚至比那些有良心的糧商還要多出一兩文錢呢。
郡主她不僅如此,還十分體諒那些有良心的糧商,擔心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意,砸了他們的飯碗,所以就跟那些農戶解釋說,她之所以多給一兩文錢,是因為她的伯爵府隻求不虧本就可以了。
那些收購價僅比伯爵府收購價低一兩文之商人,絕對堪稱良心,糧食售予他們,百姓亦不會吃虧太多。
若是百姓沒有騾馬牛車來運送糧食到城中賣給伯爵府,其實也可以考慮將糧食賣給那些有良心的糧商。畢竟,將糧食運到城中售賣,這其中也是需要花費一定費用的。
如果真的仔細算一算的話,把糧食運進城裏賣給伯爵府,雖然每一斤能夠多賺一兩文錢,但扣除掉運輸等各項費用之後,實際上和賣給那些有良心的糧商所獲得的利潤相差並不大。”
書童添祿聽了公子蘇牧的話說道:“公子,你說郡主她這樣做究竟圖什麽呢?
郡主她處處為百姓著想,不僅把糧種賒給百姓,讓他們能夠順利地播種,而且還願意出高價從百姓手中買回糧食。
如此一來,百姓們隻需要付出一些力氣,就能夠輕鬆地拿到糧種,等到糧食收獲之後,也完全不用擔心糧食賣不出去,無法償還賒欠的糧種款項。
與此同時,糧商們也無需擔憂自己收購糧食的價格會得罪伯爵府或者是百姓。因為郡主已經為他們正名說話了,他們完全可以放心地繼續做他們的生意,不用擔心會受到任何影響。”
書童天祿的話音剛落,突然間,一個低沉而威嚴的聲音如洪鍾一般在空氣中回蕩開來:“郡主貞瑾伯爵圖的是西周國泰民安。”
這聲音仿佛具有一種無形的力量,讓人不禁為之一震。書童添祿和蘇牧聽到這個聲音,心中皆是一驚,他們立刻循聲望去,目光交匯之處,站著兩個人,其中一個身著王爺蟒袍,兩人此時就站在距離他一米遠的地方。
蘇牧定睛一看,心中暗叫不好,從上京來的王爺有兩位,一位剛才自己已經見過,那眼前這位身著王爺蟒袍的,應該就是另一位——辰王殿下!
蘇牧不敢有絲毫怠慢,急忙躬身行禮,恭聲道:“小生蘇牧,叩見辰王殿下。”
辰王微微頷首,算是回應了蘇牧的行禮。辰王的目光在蘇牧身上停留片刻,然後移開,看向了別處。
原來,辰王剛剛在昆侖老祖路辰那裏,看到時茜吩咐人送來的餐食,心中便暗自揣測時茜,也就是貞瑾伯爵,應該已經睡醒起身了。
辰王本想立刻向路辰辭別,然後馬不停蹄地趕往時茜那裏,一則是心急想早點看到時茜,二則也能順便與時茜一同享用午膳。
然而,令辰王始料未及的是,路辰卻先一步開口,邀請他一同用午膳。辰王心中雖然有些焦急,但畢竟不好直接拒絕路辰的好意,隻得勉強應下。
於是,辰王便留在路辰處,與路辰一同用過午膳之後,這才匆匆忙忙地趕去時茜下榻的房間。
辰王原本還打算邀請時茜一起出門散步,消消食,增進一下兩人的感情。可誰能想到,當他趕到時茜下榻的房間時,才得知時茜不在房間裏,一問之下才知道,時茜和靖王一起用了午膳後,兩人已出門多時了。
於是,辰王便匆忙走出驛站要去尋時茜及靖王,這剛出門不久,便遇上迎麵走來的蘇牧及書童添祿主仆二人。
蘇牧正給自己書童添祿說著時茜既貞瑾伯爵的事跡,便沒有注意到辰王。而辰王剛喝了花露,耳聰目明,聽到蘇牧主仆二人的談話,於是,辰王便忍不住為時茜既貞瑾伯爵表白幾句。
辰王麵色一正,嚴肅地繼續說道:“郡主貞瑾伯爵能夠位居朝中三品官,靠的可不是蕭家祖輩的餘蔭,更不是鎮國公鬼仙的餘威。”
辰王的聲音鏗鏘有力,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態度。稍作停頓後辰王繼續說道:“能站在朝堂上與當今天子討論政事的文官,無一不是飽讀詩書、學富五車之人;而那些武將,也都是戰功赫赫、威震四方的將軍。這些文官武將,皆是堂堂七尺男兒,可其中卻沒有一個女子。”
說到這裏,辰王稍稍停頓了一下,然後加重語氣道:“若是郡主貞瑾伯爵沒有一點真本事,光靠祖輩蕭家四世一王三公的祖蔭和鎮國公鬼仙餘威,又怎能讓朝中文武百官心悅誠服的同意讓郡主貞瑾伯爵一個女子參與議政。”
辰王緩緩地說道:“本王可以給你列舉幾件事,足以證明時茜郡主不僅有真本事,而且每件事都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