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謙心中暗自思忖著應對之策,同時麵不改色地詢問時茜:“蕭提刑,不知你所提及的那位素描高手此刻身在何處?是否需要派遣人手前去傳喚呢?”王謙的話語看似隨意,然而在其眼神深處,卻不經意間流露出一絲狡黠的算計。
王謙在心中迅速謀劃著,他決定讓自己的人對西周的那位素描高手施展幻術,使其陷入瘋狂狀態,無法作畫。
如此一來,自己便可順理成章地將責任推卸到蠱師身上,接著自己在擺出一副樂意配合的良好態度,同意貞瑾伯爵驗屍的要求。這樣做不僅能讓自己東莞這邊擺脫嫌疑,還能向貞瑾伯爵示好,可謂一箭雙雕。
緊接著,自己會以落霞郡主乃是東莞陳王的愛女、皇室成員的身份為借口,聲稱對於驗屍一事,自己等人實在不敢擅自作主,必須派人趕回東莞請示陳王以及東莞皇帝。如此一來,便可拖延時間,讓貞瑾伯爵先對那具男屍進行查驗。待得到陳王和東莞皇帝的答複後,再決定是否給落霞郡主驗屍。
然而,王謙萬萬沒有料到的是,時茜手中竟有一件能夠讀取他人人魂記憶的法器——小凡。就在王謙暗自思忖如何巧妙地實施自己精心策劃的計謀時,小凡卻在同一瞬間將王謙心中的所有謀劃如實地傳送到了時茜的腦海之中。
時茜在接收到小凡傳遞過來的信息後,心中不禁對王謙的行為感到好笑。王謙在自己麵前施展幻術,有些不自量力了,他們沒有靈力、符籙、法器做輔助,能施展的幻術不過就是變戲法的,這就如同在魯班大師麵前賣弄木工技藝一般可笑。
不過,時茜心裏也很清楚,王謙敢在自己麵前用幻術,那是因為外界對於自己會玄術一事一無所知,眾人都誤以為會玄術的是自己的祖父——鎮國公鬼仙。實際上,所謂的鎮國公鬼仙不過是自己或哥哥穿上隱身鬥篷後的一個偽裝罷了。
小凡在時茜的神識中詢問道:“小主人,要不要小凡和小歡聯手,給他一點小小的教訓,讓他親身體驗一下什麽叫做白日見鬼,什麽叫做真正的恐怖呢?”
時茜不動聲色的回答道:“小凡,現在還不是小歡出場的時候哦。而且,他根本不知道我不僅會玄術,還有小凡你和小歡這樣強大的天階法器作為我的助力呢。
如今占據先機的是我,讓他實施他的計劃吧,到時咱們在突然出手抓他一個現行,對咱們更為有利。你繼續讀取他們的人魂記憶。”
小凡回道:“好的,小主人。”
與此同時,時茜開口回答王謙道:“那位素描高手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他就是我們西周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玉樹臨風,人見人愛,花見花開,我們尊貴的辰王殿下是也。”
辰王聽到時茜如此誇讚自己,心情頓時愉悅起來,對於時茜這一連串的溢美之詞,辰王竟然一點都不覺得心虛,反而十分坦然地接受了。在時茜介紹完畢之後,辰王更是毫不客氣地朝著東莞使臣王謙等人輕輕地點了一下頭,似乎對時茜的介紹非常滿意。
辰王的這個舉動,讓王謙等人都有些不知所措,他們完全沒有預料到辰王會這樣回應。王謙等東莞使臣們心裏都不禁犯起嘀咕:這西周的辰王怎麽如此不懂得謙虛呢?居然還真的點頭接受了這些誇獎,真是讓人有些難以理解啊!
而同樣對時茜心懷愛慕之情的靖王,看到這一幕後,心裏不禁有些不是滋味,酸溜溜的感覺湧上心頭。
提點刑獄司在做根據死者頭骨輪廓重塑死者生前容貌這件事時,自己卻像籠中之鳥,被困於某處,無法前去提點刑獄司幫茜兒的忙,因此,讓三皇兄撿了這個便宜,去提點刑獄司幫茜兒的忙。
靖王如此想著,心中不禁湧起一股酸意,仿佛有千萬隻螞蟻在啃噬。靖王不願讓辰王在時茜麵前出盡風頭,於是竟像個孩子般幼稚地開口道:“蕭提刑,本王的素描技藝亦是不俗。”
時茜聽了靖王的話,先是微微一怔,幾秒後,時茜的臉上綻放出如春花般燦爛的笑容,柔聲說道:“本官隻見過辰王殿下的畫作,尚未見識過靖王殿下的大作呢。靖王殿下,待您得閑之時,不知本官是否有幸能一賞靖王殿下的墨寶。”
靖王在心中暗暗應道,當然可以。其實,在自己被困的那段日子裏,自己為茜兒畫了不少素描畫。
然而,如今自己與茜兒尚未結為連理,那些畫如同他心中的秘密寶藏,絕不能讓他人窺見,以免給茜兒帶去麻煩。所以,當他離開被困之地時,便將那些畫藏匿得嚴嚴實實。
原本,他曾想將這些畫付之一炬,可每當看到畫中的茜兒,那嬌美的容顏仿佛能透過紙張散發出來,靖王便無論如何也狠不下心來燒毀這些畫。靖王回過神來,嘴角輕揚,道:“當然可以,榮幸之至。”
辰王靜靜地凝視著靖王和時茜,他們之間的互動讓他的心情愈發複雜。他心中既有一絲喜悅,因為他意識到自己竟然能讓靖王產生嫉妒和吃醋的情緒;然而,同時也感到一陣酸楚,因為他察覺到時茜對待靖王的態度與對待他人有所不同。
辰王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內心的波瀾,然後將注意力集中到當前的事務上。他端正了一下神色,鄭重地說道:“在來此的途中,本王坐在輿車上,仔細研究了衙門呈上的目擊證人筆錄中對蠱師外貌的描述。根據這些描述,本王繪製了一幅蠱師的素描畫。”
話音未落,他微微頷首,向站在自己身後的長風示意。長風心領神會,立刻邁步上前,從衣袖中取出那張精心繪製的素描畫。他雙手捧著畫,小心翼翼地將其呈遞給辰王。
然而,辰王並未伸手去接那幅畫,而是將目光投向了王謙等東莞使臣。這些人顯然對這幅素描畫充滿了好奇,他們不約而同地伸長了脖子,緊緊盯著長風手中的畫,眼中流露出急切和期待的神色。他們都在暗自揣測,蕭提刑口中的素描畫究竟是怎樣的一幅作品?它與平日裏所見到的畫作有何不同之處?更重要的是,這幅畫能夠在多大程度上還原蠱師的真實麵貌呢?
辰王見東莞使臣們對自己畫那幅畫充滿好奇,嘴角微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緊接著,辰王輕聲吩咐長風道:“將此畫展開,呈於東莞使臣們麵前。”
長風聞令,連忙應聲,便拿著畫朝東莞使臣走去,一邊走一邊小心翼翼地將畫卷展開。隨著畫卷的緩緩展開,畫中蠱師的形象逐漸展現在眾人眼前。
東莞使臣們見狀,不約而同地發出一聲聲驚歎。他們瞪大雙眼,凝視著畫中的蠱師,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
“這畫中的人與犯案的那蠱師簡直如出一轍!”一名東莞使臣失聲叫道。
“雖說不能說是完全相同,但至少也有八九分相似。”另一名使臣附和道。
“這實在是太厲害了!”又一名使臣讚歎道,“要知道,這案發之時,西周的辰王爺並不在現場。然而,僅憑這幅畫,若是辰王爺說他當時就在現場,親眼見過那蠱師,我都會深信不疑啊!”
“我也相信。”其他使臣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時茜清了清嗓子,發出一陣輕微的咳嗽聲。這聲咳嗽雖然不大,卻如同驚雷一般,讓原本喧鬧的東莞使臣們瞬間安靜下來。他們齊刷刷地轉過頭,將目光集中到時茜身上。
時茜見狀,不緊不慢地開口道:“諸位東莞使臣,你們剛才所言,本官都已聽得清清楚楚。從你們的話語中,本官了解到,你們認為我們辰王殿下這幅根據目擊證人筆錄描述而畫出的蠱師樣貌素描肖像畫,與案發後在逃的另一人犯蠱師頗為相似。”
東莞使臣們麵麵相覷,盡管心中有些不情願,但還是紛紛點頭,表示對時茜所言的認可。
時茜掃視一圈,發現除了宋王之外,其他東莞使臣都已表態。於是,時茜麵帶微笑,將目光投向宋王,緩聲道:“宋王爺,您一直未發一言,莫非對本官所言有不同看法?”
時茜話音剛落,靖王和辰王也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宋王,似乎在等待他的回應。宋王感受到來自靖王和辰王的注視,心中略一遲疑。然而,僅僅過了一分鍾,宋王的嘴角便微微上揚,勾勒出一個似笑非笑的弧度,然後緩緩說道:“蕭提刑,本王乃是本案的人犯,實在不便對此事發表意見。所以,蕭提刑不必在意詢問本王的意見。”
時茜微笑著看向宋王,輕聲說道:“宋王,您來到我們西周,那便是我們的貴客。而本官呢,作為土生土長的西周人,自然就是主人家啦。”
時茜頓了頓,接著說道:“現在客人在我們西周遇到了一些麻煩,作為主人家,從禮貌上講,本官應該關心一下您的情況,詢問一下您的想法,這也是盡地主之誼嘛。”
宋王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個似笑非笑的表情,他看著時茜,緩緩說道:“蕭提刑,本王受教了。對於貴國辰王爺所畫的蠱師素描畫像,本王並無異議,所以蕭提刑您可以繼續講解了。”
時茜見狀,嘴角的笑容更甚,連忙點頭應道:“既然宋王爺您都這麽說了,那本官就不再囉嗦,根據目前現有的線索,接著為在座諸位講解下去吧。”
時茜說完這句話後,緩緩地轉動著時茜那美麗的眼眸,掃視了一下屋內的其他人。目光依次掠過每個人的臉龐,仔細觀察他們的反應。當時茜發現沒有人提出反對意見時,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
時茜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從在座諸位看過我國辰王殿下所畫的蠱師素描畫像後有感而發的話語來看,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辰王殿下所畫的蠱師素描畫像與真正的蠱師非常相似,相似度高達八九分。
這樣的高度相似,隻要不是瞎子,隻要涉案的蠱師一出現,看過畫像的人都能夠輕易地辨認出來。對於這一點,大家應該都沒有異議了吧?”
時茜的聲音清脆而堅定,在房間裏回蕩著。然而,王謙等東莞使臣們卻陷入了沉默。他們麵麵相覷,似乎在思考著什麽。過了大約一分鍾,王謙才有些不情願地搖了搖頭,低聲應道:“沒有異議。”
時茜見狀,心中稍稍鬆了一口氣。要讓這些東莞使臣們承認這一點並不容易,畢竟他們可是持著把落霞郡主之死扣到西周頭上的態度。現在,他們也算是做了一些讓步。
時茜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既然如此,那麽蠱師在聽到房中同夥發出的慘叫聲後進入房間,再把房間裏已被宋王爺殺死的同夥的臉劃爛這種方式來隱藏身份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時茜的話音剛落,就注意到李斯的臉上露出了一絲不甘心的神色,似乎想要立刻反駁她的觀點。然而,時茜並沒有給他這個機會,而是緊接著說道:“本官如此斷言,想必李大人和某些人可能會認為,蠱師或許並不知曉我國辰王爺竟然有如此能耐,所以在衝動匆忙之下的行為。”
說到這裏,時茜稍稍停頓了一下,給了李斯一個回應的時間,但李斯顯然還在思考如何反駁,並沒有開口。於是,時茜繼續說道:“不過,本官這裏還有其他證據可以證明,劃爛闖入落霞郡主房間的凶徒臉的人並非蠱師。
為了便於接下來的解釋說明,本官在接下來的講述中,將會使用‘嫌犯a’來稱呼那個闖入落霞郡主房間行凶並被宋王所殺的凶徒。”
時茜深吸一口氣,然後開始闡述第一個證據:“首先,根據當時的目擊者所言,蠱師的武器是鞭子,而非劍。而嫌犯a臉上的傷是劍所為。這兩者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因此從凶器的角度來看,蠱師不太可能是劃爛嫌犯a臉部的人。”
李斯聽了之後,略微遲疑了一下,然後壓低聲音反駁道:“也許那個蠱師身上除了當天與兵士對抗時使用的鞭子之外,還攜帶著一把劍呢。
隻是當時的具體情況使得蠱師認為用鞭子與兵士對抗對他更為有利,所以他才選擇了使用鞭子,而沒有將劍亮出來罷了。”
李斯的話音未落,時茜甚至還來不及出聲反駁,靖王便突然笑出了聲。緊接著,靖王毫不客氣地打斷了李斯的話,搶白道:“李大人,你對武藝一竅不通,說出這樣的話來,本王倒還能稍微原諒你兩分。
但若是換作任何一個略通武藝之人,像你剛才那般言語,本王可就不會如此輕易地放過了。
即便那人是從東莞遠道而來的客人,本王也絕對會毫不留情地下令讓人將人拖下去狠狠地打上一頓板子。”
靖王頓了頓,繼續說道:“本王是親自領兵上過戰場的,在那殘酷的戰場上,本王可從未見過有哪個將軍或兵士會同時攜帶兩種截然不同的兵器。
要知道,這兵器可都是由精鐵鑄造而成的,造價不菲。又有誰會如此闊綽,能夠給成千上萬的兵士們都配備上兩樣兵器呢?當然,這還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之所以隻給兵士們配備一樣兵器,其實是為了讓他們能夠專注於此兵器,從而將其技藝修煉得更為精湛,如此一來,在戰鬥中獲勝的幾率自然也會更大一些。
本王雖以兵士為例,但是這其中的道理對於那些江湖人士、殺手以及侍衛等習武之人同樣適用。
眾所周知,習武之人通常都會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兵器,並將其修煉至精通。鮮有人會同時攜帶兩種不同的兵器,因為這不僅會增加負重,還會影響戰鬥時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當然,雙刀、雙槍之類的兵器組合在江湖中並非罕見,但卻從未有人見過有人一手持刀、一手持劍的。這種搭配不僅違背常理,而且在實際戰鬥中也難以發揮出兩種兵器的優勢。
再看當時的情形,你們東莞的人和我們西周的人加在一起足有數十人之多,如此眾多的眼睛都未能察覺到蠱師身上攜帶著劍,那麽這把劍究竟會被藏在何處呢?
除非是把薄如蟬翼的軟劍,以至於能夠被蠱師纏繞在腰間而不被察覺。
然而,這薄如蟬翼的軟劍那可是極為稀少的。據本王所知,這樣的劍在江湖上隻聞其名,卻從未見過這樣一把薄如蟬翼的軟劍。
而且嫌犯 a 臉上的傷,也顯然不是用薄如蟬翼的劍劃出來的,這一點隻要請幾個用劍的高手,讓他們驗看便知分曉。
又或者拿劍在豬肉上劃上幾劍,拿去與嫌犯a臉上的傷口做比對,也能分辨出來。”
時茜聞聽此言,趕忙隨聲附和道:“靖王殿下所言甚是,劃爛嫌犯a臉的凶器到底是那把劍,是什麽樣的劍,這嫌犯 a 臉上的傷口便是最好最有力的證據。”
時茜的話音剛落,便轉過頭來,目光直直地落在宋王身上,緩聲道:“宋王,您覺得本官所言是否有些道理呢?”
李斯見狀,心中暗叫不好,他生怕時茜會將宋王牽扯進來,於是趕忙插話道:“蕭提刑,你這話究竟是何意啊?”
時茜嘴角微揚,似笑非笑地看向李斯,回應道:“李大人,既然您如此追問本官,那本官不妨就把話再講得更直白一些。在你們進入案發現場之前,案發現場總共隻有四個人。”
她頓了一頓,接著說道:“這四人之中,有兩人已然斃命,而這兩人的死因,正是貴國宋王爺所致。這一點,宋王爺他自己也是親口承認的。當時,宋王爺所用的凶器,便是他隨身攜帶的那把寶劍。而這把劍,在案發之後,已被當作重要的證物封存起來了。”
時茜稍稍停頓了一下,給眾人留出些許思考的時間,然後繼續說道:“如今既然已經排除了是蠱師劃傷嫌犯 a 的臉這種可能性,那麽剩下的就隻有一種可能了。也就是說,有人出於泄憤的目的,用劍劃傷了嫌犯 a 的臉。而這個泄憤之人,自然便是當時身處案發現場的那四個人中的其中一個——宋王爺了。”
時茜的話音剛落,東莞使臣們的臉色瞬間變得十分難看,有的麵紅耳赤,有的則是滿臉驚愕,顯然他們都沒有料到會聽到這樣的話。
而坐在一旁的李斯更是激動得直接站起身來,他瞪大了眼睛,滿臉不可置信的神情,張開嘴巴想要反駁時茜的話。然而,就在他即將開口的一刹那,卻突然聽到了宋王的聲音:“李大人。”
李斯聽到宋王的呼喚,身體猛地一顫,他連忙轉過頭去,看向宋王。隻見宋王麵沉似水,眼神冷漠地盯著他,似乎對他的衝動行為有些不滿。
李斯見狀,心中一緊,他立刻意識到自己的失態,於是趕忙向宋王躬身施禮,說道:“王爺!”
宋王微微頷首,示意李斯坐下。李斯不敢違抗宋王的旨意,隻得緩緩坐回自己的座位上,但他的心情卻依然無法平靜,額頭上甚至滲出了一層細汗。
宋王見李斯坐下後,開口道:“蕭提刑,正如你所說,嫌犯a的臉是本王劃花的。”
王謙在心中迅速謀劃著,他決定讓自己的人對西周的那位素描高手施展幻術,使其陷入瘋狂狀態,無法作畫。
如此一來,自己便可順理成章地將責任推卸到蠱師身上,接著自己在擺出一副樂意配合的良好態度,同意貞瑾伯爵驗屍的要求。這樣做不僅能讓自己東莞這邊擺脫嫌疑,還能向貞瑾伯爵示好,可謂一箭雙雕。
緊接著,自己會以落霞郡主乃是東莞陳王的愛女、皇室成員的身份為借口,聲稱對於驗屍一事,自己等人實在不敢擅自作主,必須派人趕回東莞請示陳王以及東莞皇帝。如此一來,便可拖延時間,讓貞瑾伯爵先對那具男屍進行查驗。待得到陳王和東莞皇帝的答複後,再決定是否給落霞郡主驗屍。
然而,王謙萬萬沒有料到的是,時茜手中竟有一件能夠讀取他人人魂記憶的法器——小凡。就在王謙暗自思忖如何巧妙地實施自己精心策劃的計謀時,小凡卻在同一瞬間將王謙心中的所有謀劃如實地傳送到了時茜的腦海之中。
時茜在接收到小凡傳遞過來的信息後,心中不禁對王謙的行為感到好笑。王謙在自己麵前施展幻術,有些不自量力了,他們沒有靈力、符籙、法器做輔助,能施展的幻術不過就是變戲法的,這就如同在魯班大師麵前賣弄木工技藝一般可笑。
不過,時茜心裏也很清楚,王謙敢在自己麵前用幻術,那是因為外界對於自己會玄術一事一無所知,眾人都誤以為會玄術的是自己的祖父——鎮國公鬼仙。實際上,所謂的鎮國公鬼仙不過是自己或哥哥穿上隱身鬥篷後的一個偽裝罷了。
小凡在時茜的神識中詢問道:“小主人,要不要小凡和小歡聯手,給他一點小小的教訓,讓他親身體驗一下什麽叫做白日見鬼,什麽叫做真正的恐怖呢?”
時茜不動聲色的回答道:“小凡,現在還不是小歡出場的時候哦。而且,他根本不知道我不僅會玄術,還有小凡你和小歡這樣強大的天階法器作為我的助力呢。
如今占據先機的是我,讓他實施他的計劃吧,到時咱們在突然出手抓他一個現行,對咱們更為有利。你繼續讀取他們的人魂記憶。”
小凡回道:“好的,小主人。”
與此同時,時茜開口回答王謙道:“那位素描高手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他就是我們西周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玉樹臨風,人見人愛,花見花開,我們尊貴的辰王殿下是也。”
辰王聽到時茜如此誇讚自己,心情頓時愉悅起來,對於時茜這一連串的溢美之詞,辰王竟然一點都不覺得心虛,反而十分坦然地接受了。在時茜介紹完畢之後,辰王更是毫不客氣地朝著東莞使臣王謙等人輕輕地點了一下頭,似乎對時茜的介紹非常滿意。
辰王的這個舉動,讓王謙等人都有些不知所措,他們完全沒有預料到辰王會這樣回應。王謙等東莞使臣們心裏都不禁犯起嘀咕:這西周的辰王怎麽如此不懂得謙虛呢?居然還真的點頭接受了這些誇獎,真是讓人有些難以理解啊!
而同樣對時茜心懷愛慕之情的靖王,看到這一幕後,心裏不禁有些不是滋味,酸溜溜的感覺湧上心頭。
提點刑獄司在做根據死者頭骨輪廓重塑死者生前容貌這件事時,自己卻像籠中之鳥,被困於某處,無法前去提點刑獄司幫茜兒的忙,因此,讓三皇兄撿了這個便宜,去提點刑獄司幫茜兒的忙。
靖王如此想著,心中不禁湧起一股酸意,仿佛有千萬隻螞蟻在啃噬。靖王不願讓辰王在時茜麵前出盡風頭,於是竟像個孩子般幼稚地開口道:“蕭提刑,本王的素描技藝亦是不俗。”
時茜聽了靖王的話,先是微微一怔,幾秒後,時茜的臉上綻放出如春花般燦爛的笑容,柔聲說道:“本官隻見過辰王殿下的畫作,尚未見識過靖王殿下的大作呢。靖王殿下,待您得閑之時,不知本官是否有幸能一賞靖王殿下的墨寶。”
靖王在心中暗暗應道,當然可以。其實,在自己被困的那段日子裏,自己為茜兒畫了不少素描畫。
然而,如今自己與茜兒尚未結為連理,那些畫如同他心中的秘密寶藏,絕不能讓他人窺見,以免給茜兒帶去麻煩。所以,當他離開被困之地時,便將那些畫藏匿得嚴嚴實實。
原本,他曾想將這些畫付之一炬,可每當看到畫中的茜兒,那嬌美的容顏仿佛能透過紙張散發出來,靖王便無論如何也狠不下心來燒毀這些畫。靖王回過神來,嘴角輕揚,道:“當然可以,榮幸之至。”
辰王靜靜地凝視著靖王和時茜,他們之間的互動讓他的心情愈發複雜。他心中既有一絲喜悅,因為他意識到自己竟然能讓靖王產生嫉妒和吃醋的情緒;然而,同時也感到一陣酸楚,因為他察覺到時茜對待靖王的態度與對待他人有所不同。
辰王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內心的波瀾,然後將注意力集中到當前的事務上。他端正了一下神色,鄭重地說道:“在來此的途中,本王坐在輿車上,仔細研究了衙門呈上的目擊證人筆錄中對蠱師外貌的描述。根據這些描述,本王繪製了一幅蠱師的素描畫。”
話音未落,他微微頷首,向站在自己身後的長風示意。長風心領神會,立刻邁步上前,從衣袖中取出那張精心繪製的素描畫。他雙手捧著畫,小心翼翼地將其呈遞給辰王。
然而,辰王並未伸手去接那幅畫,而是將目光投向了王謙等東莞使臣。這些人顯然對這幅素描畫充滿了好奇,他們不約而同地伸長了脖子,緊緊盯著長風手中的畫,眼中流露出急切和期待的神色。他們都在暗自揣測,蕭提刑口中的素描畫究竟是怎樣的一幅作品?它與平日裏所見到的畫作有何不同之處?更重要的是,這幅畫能夠在多大程度上還原蠱師的真實麵貌呢?
辰王見東莞使臣們對自己畫那幅畫充滿好奇,嘴角微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緊接著,辰王輕聲吩咐長風道:“將此畫展開,呈於東莞使臣們麵前。”
長風聞令,連忙應聲,便拿著畫朝東莞使臣走去,一邊走一邊小心翼翼地將畫卷展開。隨著畫卷的緩緩展開,畫中蠱師的形象逐漸展現在眾人眼前。
東莞使臣們見狀,不約而同地發出一聲聲驚歎。他們瞪大雙眼,凝視著畫中的蠱師,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
“這畫中的人與犯案的那蠱師簡直如出一轍!”一名東莞使臣失聲叫道。
“雖說不能說是完全相同,但至少也有八九分相似。”另一名使臣附和道。
“這實在是太厲害了!”又一名使臣讚歎道,“要知道,這案發之時,西周的辰王爺並不在現場。然而,僅憑這幅畫,若是辰王爺說他當時就在現場,親眼見過那蠱師,我都會深信不疑啊!”
“我也相信。”其他使臣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時茜清了清嗓子,發出一陣輕微的咳嗽聲。這聲咳嗽雖然不大,卻如同驚雷一般,讓原本喧鬧的東莞使臣們瞬間安靜下來。他們齊刷刷地轉過頭,將目光集中到時茜身上。
時茜見狀,不緊不慢地開口道:“諸位東莞使臣,你們剛才所言,本官都已聽得清清楚楚。從你們的話語中,本官了解到,你們認為我們辰王殿下這幅根據目擊證人筆錄描述而畫出的蠱師樣貌素描肖像畫,與案發後在逃的另一人犯蠱師頗為相似。”
東莞使臣們麵麵相覷,盡管心中有些不情願,但還是紛紛點頭,表示對時茜所言的認可。
時茜掃視一圈,發現除了宋王之外,其他東莞使臣都已表態。於是,時茜麵帶微笑,將目光投向宋王,緩聲道:“宋王爺,您一直未發一言,莫非對本官所言有不同看法?”
時茜話音剛落,靖王和辰王也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宋王,似乎在等待他的回應。宋王感受到來自靖王和辰王的注視,心中略一遲疑。然而,僅僅過了一分鍾,宋王的嘴角便微微上揚,勾勒出一個似笑非笑的弧度,然後緩緩說道:“蕭提刑,本王乃是本案的人犯,實在不便對此事發表意見。所以,蕭提刑不必在意詢問本王的意見。”
時茜微笑著看向宋王,輕聲說道:“宋王,您來到我們西周,那便是我們的貴客。而本官呢,作為土生土長的西周人,自然就是主人家啦。”
時茜頓了頓,接著說道:“現在客人在我們西周遇到了一些麻煩,作為主人家,從禮貌上講,本官應該關心一下您的情況,詢問一下您的想法,這也是盡地主之誼嘛。”
宋王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個似笑非笑的表情,他看著時茜,緩緩說道:“蕭提刑,本王受教了。對於貴國辰王爺所畫的蠱師素描畫像,本王並無異議,所以蕭提刑您可以繼續講解了。”
時茜見狀,嘴角的笑容更甚,連忙點頭應道:“既然宋王爺您都這麽說了,那本官就不再囉嗦,根據目前現有的線索,接著為在座諸位講解下去吧。”
時茜說完這句話後,緩緩地轉動著時茜那美麗的眼眸,掃視了一下屋內的其他人。目光依次掠過每個人的臉龐,仔細觀察他們的反應。當時茜發現沒有人提出反對意見時,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
時茜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從在座諸位看過我國辰王殿下所畫的蠱師素描畫像後有感而發的話語來看,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辰王殿下所畫的蠱師素描畫像與真正的蠱師非常相似,相似度高達八九分。
這樣的高度相似,隻要不是瞎子,隻要涉案的蠱師一出現,看過畫像的人都能夠輕易地辨認出來。對於這一點,大家應該都沒有異議了吧?”
時茜的聲音清脆而堅定,在房間裏回蕩著。然而,王謙等東莞使臣們卻陷入了沉默。他們麵麵相覷,似乎在思考著什麽。過了大約一分鍾,王謙才有些不情願地搖了搖頭,低聲應道:“沒有異議。”
時茜見狀,心中稍稍鬆了一口氣。要讓這些東莞使臣們承認這一點並不容易,畢竟他們可是持著把落霞郡主之死扣到西周頭上的態度。現在,他們也算是做了一些讓步。
時茜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既然如此,那麽蠱師在聽到房中同夥發出的慘叫聲後進入房間,再把房間裏已被宋王爺殺死的同夥的臉劃爛這種方式來隱藏身份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時茜的話音剛落,就注意到李斯的臉上露出了一絲不甘心的神色,似乎想要立刻反駁她的觀點。然而,時茜並沒有給他這個機會,而是緊接著說道:“本官如此斷言,想必李大人和某些人可能會認為,蠱師或許並不知曉我國辰王爺竟然有如此能耐,所以在衝動匆忙之下的行為。”
說到這裏,時茜稍稍停頓了一下,給了李斯一個回應的時間,但李斯顯然還在思考如何反駁,並沒有開口。於是,時茜繼續說道:“不過,本官這裏還有其他證據可以證明,劃爛闖入落霞郡主房間的凶徒臉的人並非蠱師。
為了便於接下來的解釋說明,本官在接下來的講述中,將會使用‘嫌犯a’來稱呼那個闖入落霞郡主房間行凶並被宋王所殺的凶徒。”
時茜深吸一口氣,然後開始闡述第一個證據:“首先,根據當時的目擊者所言,蠱師的武器是鞭子,而非劍。而嫌犯a臉上的傷是劍所為。這兩者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因此從凶器的角度來看,蠱師不太可能是劃爛嫌犯a臉部的人。”
李斯聽了之後,略微遲疑了一下,然後壓低聲音反駁道:“也許那個蠱師身上除了當天與兵士對抗時使用的鞭子之外,還攜帶著一把劍呢。
隻是當時的具體情況使得蠱師認為用鞭子與兵士對抗對他更為有利,所以他才選擇了使用鞭子,而沒有將劍亮出來罷了。”
李斯的話音未落,時茜甚至還來不及出聲反駁,靖王便突然笑出了聲。緊接著,靖王毫不客氣地打斷了李斯的話,搶白道:“李大人,你對武藝一竅不通,說出這樣的話來,本王倒還能稍微原諒你兩分。
但若是換作任何一個略通武藝之人,像你剛才那般言語,本王可就不會如此輕易地放過了。
即便那人是從東莞遠道而來的客人,本王也絕對會毫不留情地下令讓人將人拖下去狠狠地打上一頓板子。”
靖王頓了頓,繼續說道:“本王是親自領兵上過戰場的,在那殘酷的戰場上,本王可從未見過有哪個將軍或兵士會同時攜帶兩種截然不同的兵器。
要知道,這兵器可都是由精鐵鑄造而成的,造價不菲。又有誰會如此闊綽,能夠給成千上萬的兵士們都配備上兩樣兵器呢?當然,這還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之所以隻給兵士們配備一樣兵器,其實是為了讓他們能夠專注於此兵器,從而將其技藝修煉得更為精湛,如此一來,在戰鬥中獲勝的幾率自然也會更大一些。
本王雖以兵士為例,但是這其中的道理對於那些江湖人士、殺手以及侍衛等習武之人同樣適用。
眾所周知,習武之人通常都會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兵器,並將其修煉至精通。鮮有人會同時攜帶兩種不同的兵器,因為這不僅會增加負重,還會影響戰鬥時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當然,雙刀、雙槍之類的兵器組合在江湖中並非罕見,但卻從未有人見過有人一手持刀、一手持劍的。這種搭配不僅違背常理,而且在實際戰鬥中也難以發揮出兩種兵器的優勢。
再看當時的情形,你們東莞的人和我們西周的人加在一起足有數十人之多,如此眾多的眼睛都未能察覺到蠱師身上攜帶著劍,那麽這把劍究竟會被藏在何處呢?
除非是把薄如蟬翼的軟劍,以至於能夠被蠱師纏繞在腰間而不被察覺。
然而,這薄如蟬翼的軟劍那可是極為稀少的。據本王所知,這樣的劍在江湖上隻聞其名,卻從未見過這樣一把薄如蟬翼的軟劍。
而且嫌犯 a 臉上的傷,也顯然不是用薄如蟬翼的劍劃出來的,這一點隻要請幾個用劍的高手,讓他們驗看便知分曉。
又或者拿劍在豬肉上劃上幾劍,拿去與嫌犯a臉上的傷口做比對,也能分辨出來。”
時茜聞聽此言,趕忙隨聲附和道:“靖王殿下所言甚是,劃爛嫌犯a臉的凶器到底是那把劍,是什麽樣的劍,這嫌犯 a 臉上的傷口便是最好最有力的證據。”
時茜的話音剛落,便轉過頭來,目光直直地落在宋王身上,緩聲道:“宋王,您覺得本官所言是否有些道理呢?”
李斯見狀,心中暗叫不好,他生怕時茜會將宋王牽扯進來,於是趕忙插話道:“蕭提刑,你這話究竟是何意啊?”
時茜嘴角微揚,似笑非笑地看向李斯,回應道:“李大人,既然您如此追問本官,那本官不妨就把話再講得更直白一些。在你們進入案發現場之前,案發現場總共隻有四個人。”
她頓了一頓,接著說道:“這四人之中,有兩人已然斃命,而這兩人的死因,正是貴國宋王爺所致。這一點,宋王爺他自己也是親口承認的。當時,宋王爺所用的凶器,便是他隨身攜帶的那把寶劍。而這把劍,在案發之後,已被當作重要的證物封存起來了。”
時茜稍稍停頓了一下,給眾人留出些許思考的時間,然後繼續說道:“如今既然已經排除了是蠱師劃傷嫌犯 a 的臉這種可能性,那麽剩下的就隻有一種可能了。也就是說,有人出於泄憤的目的,用劍劃傷了嫌犯 a 的臉。而這個泄憤之人,自然便是當時身處案發現場的那四個人中的其中一個——宋王爺了。”
時茜的話音剛落,東莞使臣們的臉色瞬間變得十分難看,有的麵紅耳赤,有的則是滿臉驚愕,顯然他們都沒有料到會聽到這樣的話。
而坐在一旁的李斯更是激動得直接站起身來,他瞪大了眼睛,滿臉不可置信的神情,張開嘴巴想要反駁時茜的話。然而,就在他即將開口的一刹那,卻突然聽到了宋王的聲音:“李大人。”
李斯聽到宋王的呼喚,身體猛地一顫,他連忙轉過頭去,看向宋王。隻見宋王麵沉似水,眼神冷漠地盯著他,似乎對他的衝動行為有些不滿。
李斯見狀,心中一緊,他立刻意識到自己的失態,於是趕忙向宋王躬身施禮,說道:“王爺!”
宋王微微頷首,示意李斯坐下。李斯不敢違抗宋王的旨意,隻得緩緩坐回自己的座位上,但他的心情卻依然無法平靜,額頭上甚至滲出了一層細汗。
宋王見李斯坐下後,開口道:“蕭提刑,正如你所說,嫌犯a的臉是本王劃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