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的使臣們一聽宋王說一會來的人中,那郡主貞瑾伯爵便是此行東莞皇帝讓他們結交之人,立刻又開始交頭接耳,那場麵,好似炸開了鍋一般熱烈地討論起來。


    過了兩三分鍾,王謙好似鼓足了勇氣一般,小心地開口道:“殿下,那咱們是不是也出去迎一迎那位郡主貞瑾伯爵呢。”


    宋王聽了王謙的話,像一位深思熟慮的智者,反問道:“王大人,臨行時父皇囑咐本王,到了西周後,讓本王多聽聽你的建議。”


    王謙聽了宋王的話,像打量一件稀世珍寶般看著宋王,心裏暗自琢磨著,宋王的五官沒什麽變化,但是體型變瘦了,頭發也變白了,怎麽如今連性子也像換了一個人似的變了,竟然說出這樣的話來,聽自己的建議,這分明是把拿主意的重擔像巨石一樣壓在了自己肩上。


    王謙沉思良久,好似在迷霧中探尋道路一般,緩緩道:“殿下,那咱們就出去迎一迎?”王謙說完這話,腦中不由像放映電影一樣浮現出,來西周時,東莞皇帝宣他進宮與他說的那些話,要他想辦法離間西周皇帝與蕭家的關係,把貞瑾伯爵拉攏到東莞這邊。


    隻要把貞瑾伯爵拉攏到東莞,就如同在棋盤上巧妙地落子,醉紅塵、蕭家軍、羽林衛及鎮國公這位鬼仙都會被拉到東莞,那麽東莞的皇族便有機會像遊子歸鄉一樣重回西周,然後把西周的皇族趕到東莞去。


    李姓使臣聽了王謙得話,心裏頓時不樂意了,於是像一隻護主的猛犬,忙道:“不行,貞瑾伯爵不過就是一個郡主,而且還是西周的郡主,殿下是咱們東莞的王爺,她一個西周的郡主,就如那黯淡的螢火,哪裏配得上宋王殿下屈尊降貴去迎接。”


    李姓使臣剛說完話,沒等王謙反駁,東莞使臣中有人就先一步駁斥李姓使臣,道:“這貞瑾伯爵可不是一般二般的郡主,她是正一品,這不管是在西周還是別國,那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除此之外,就是貞瑾伯爵背後的蕭家軍羽林衛、鎮國公陰魂及醉紅塵。蕭家軍羽林衛就不用我多說了吧,蕭家軍能征善戰少有敗績,以少勝多力挽狂瀾的戰績卻數不勝數,而據說這些功績大多都歸功於蕭家羽林衛,沒有蕭家羽林衛這蕭家軍也就那樣,所以還有誰人不知道這蕭家軍的精銳是蕭家羽林衛。


    而蕭家羽林衛其實就是保護蕭家及蕭家家主的護衛,據說從越王起,蕭家就把羽林衛裏的人視為蕭家人,他們若死了,也能在蕭家祠堂裏享受越王後人的香火供奉,因此,他們對越王的嫡親血脈後人極為忠誠忠心,他們保護蕭家及越王後人,也是在保護他們自己的榮耀,所以蕭家羽林衛每一個人都可以為蕭家而死。


    這鎮國公陰魂是個鬼仙,連玄靈道長和靈霄宮都吃過鎮國公鬼仙的大虧。


    這玄靈道長和靈霄宮在各國橫行霸道了幾百年,就如同那不可一世的霸王,可少逢敵手啊!


    鎮國公的陰魂尚未橫空出世,嶄露頭角、大放異彩之時,玄靈道長那可是聲名遠揚、威震八方的存在。


    玄靈道長他的玄術高深莫測,手段更是出神入化,在玄術界堪稱泰山北鬥一般的人物。而在當時,放眼整個玄術界,也就隻有昆侖派的昆侖老祖,有足夠的實力與玄靈道長一較高下。


    然而,幾十年前昆侖老祖與玄靈道長的那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這一切也就徹底改變了。昆侖老祖與玄靈道長的那場大戰持續了三天三夜,雙方都施展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也都受了極為嚴重的傷。


    因為自那一戰之後,這兩位玄術界的頂級高手就如同人間蒸發了一般,再也沒有在世人麵前現身過。


    江湖上眾說紛紜,有人猜測他們已經歸隱山林,潛心療傷;也有人說他們已經在那場大戰中命喪黃泉。但無論真相如何,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他們都在那場大戰中受了重傷,傷了元氣,再也無法像以前那樣縱橫江湖、叱吒風雲了。


    如今,鎮國公的陰魂無疑是最為耀眼的一顆新星。那應西周皇帝之邀到上京城的玄靈道長,可是敗給了鎮國公陰魂,玄靈道長還賠了鎮國公陰魂一大筆真金白銀,可不是冥錢冥幣。


    由此可見,玄術界的泰山北鬥之位怕是要換人來坐了。而這個能夠取代昆侖老祖和玄靈道長的人,十有八九就是鎮國公的陰魂。


    畢竟,即便昆侖老祖或者玄靈道長處於他們的鼎盛時期,他們也沒有弄出像醉紅塵那樣神奇的樓。


    醉紅塵,這座位於上京繁華都市之中的神秘樓閣,從遠處看去,不過五六米高,外觀普普通通,與周圍的建築相比也就略高一些。走近一看,也隻是一座不顯眼的小樓,沒有任何特別之處。然而,當你踏入這座樓裏,就仿佛進入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據說那醉紅塵一共有999層,這999層就宛如999個不同的夢幻世界,每一層的景象都截然不同,仿佛是上天精心雕琢的999幅絕美畫卷。


    踏入醉紅塵的那一刻,就仿佛開啟了一場穿越四季的奇妙之旅。在這樓裏,你可以盡情觀賞到一年四季的景色。


    當外麵是寒風凜冽的冬日,你可以在醉紅塵裏欣賞夏日的江南水鄉。你可以悠然地坐在亭中,靜靜地賞荷聽雨。那粉嫩的荷花在翠綠的荷葉間亭亭玉立,雨滴輕輕落在荷葉上,濺起一朵朵晶瑩的水花,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仿佛是大自然奏響的美妙樂章。


    而當外麵是驕陽似火的夏禾時節,你可以在醉紅塵裏欣賞冬日仙境。你可以漫步在潔白的雪地上,欣賞那傲雪綻放的梅花。


    那一朵朵紅梅在皚皚白雪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嬌豔動人,仿佛是寒冬裏燃燒的火焰。


    你還可以走進梅林,在雪中聞著那淡淡的梅花香氣,支起一個小火爐,烹一壺熱茶,烤上幾塊美味的烤肉。茶香、肉香與梅花香交織在一起,讓人仿佛置身於一個夢幻般的世界,忘卻了塵世的煩惱。


    醉紅塵不僅能讓你體驗四季的美景,還能讓你品嚐到四季獨有的菜色。春天,你可以品嚐到鮮嫩的春筍炒肉絲,那春筍的清甜與肉絲的鮮香完美融合,仿佛是春天的氣息在舌尖上綻放。


    夏天,你可以品嚐到清涼解暑的冰鎮西瓜汁,那甘甜的汁水順著喉嚨流下,讓人頓感清爽無比。


    秋天,你可以品嚐到肥美的大閘蟹,那鮮嫩的蟹肉和醇厚的蟹黃,讓人回味無窮。


    冬天,你可以品嚐到熱氣騰騰的火鍋,各種食材在鍋中翻滾,那濃鬱的湯汁讓人食欲大增。


    除了四季的美景和美食,醉紅塵還有許多令人驚歎的奇妙之處。你可以在星空、星河裏漫步,腳下仿佛踩著璀璨的星辰,周圍是閃爍的繁星,仿佛置身於宇宙的浩瀚之中。


    你也可以仰望星空,抬手摘星辰,仿佛星辰就在你的指尖,觸手可及。不管你想到的沒想到的,醉紅塵那裏都能滿足你,它就像是一個無所不能的夢幻王國,能實現你所有的幻想。


    除此之外,醉紅塵還有許多寶物。其中有一種能發光的光球,這種光球散發著柔和而明亮的光芒,比燭火好用太多了。


    燭火在風中搖曳不定,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吹滅,而這種光球卻不怕風,無論外麵的風有多大,它都能穩穩地發光。


    而且,它還不傷眼睛,長時間使用也不會讓人感到眼睛疲勞。更神奇的是,那光球能用很久,為此有人編了一句話,叫“一球傳三代,人走它還在”。也足以說明這種光球的耐用程度。


    在醉紅塵的牆壁上,還插著一種神奇的名水龍頭的物件。隻要你一抬手,就會有水嘩嘩地流出。


    那水清澈透明,帶著絲絲涼意,仿佛是從山間流淌而來的清泉。這種水龍頭的設計非常巧妙,不僅使用方便,而且還能節約用水。


    還有一種人站上去就會自己動的平衡車,它就像是一個忠誠的夥伴,能帶你在醉紅塵的各個角落自由穿梭。你隻需要站在上麵,輕輕控製方向,它就能平穩地行駛,讓你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便捷和樂趣。


    另外,醉紅塵裏還有能照全身的琉璃穿衣鏡,這種鏡子非常的清晰,據說連身上的毛孔也能照出來。當你站在鏡子前,你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每一個細節,仿佛是另一個自己在與你對視。


    更為神奇的是,你若站在醉紅塵主樓樓頂往下跳時,你並不會像正常情況下那樣墜落摔在地上。相反,你會感覺自己的身體變得輕飄飄的,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托了起來,在空中緩緩地飄著。你可以看到周圍的景象在不斷地變換,仿佛置身於一個夢幻般的世界之中。……”


    宋王端坐座椅之上,目光敏銳地掃視著在場的眾人。隻見那使臣正手舞足蹈地說著一些不知從哪聽來的奇聞軼事,越說越興奮,臉上泛著潮紅,唾沫星子都跟著飛揚起來。而其他使臣也被他繪聲繪色的講述所吸引,一個個眼睛瞪得溜圓,嘴巴微微張開,越聽越上頭,仿佛整個世界都隻剩下這精彩的故事,甚至都忘了呼吸,沉浸在那虛幻的情境之中。


    宋王看著這一幕,不由的皺了皺眉。這個時候怎能在這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浪費時間。宋王想到此處,輕輕咳嗽了一聲。這一聲咳嗽雖不響亮,但在這安靜的屋子中卻如同一聲驚雷,瞬間打斷了那個正說得高興的使臣的話。那使臣正說到興頭上,被這突如其來的咳嗽聲嚇了一跳,嘴巴張在那裏,一時竟不知如何是好。


    屋中所有東莞使臣原本沉浸在故事裏的目光,此時再次齊刷刷地移到宋王身上。他們挺直了身子,臉上露出恭敬的神情,等待著宋王發話。宋王清了清嗓子,目光堅定地說道:“咱們言歸正傳,不要把話扯得太遠了。那貞瑾伯爵、辰王、靖王說話就要到了。”


    宋王站起身來,緩緩踱步到屋子中央,繼續說道:“隻要把郡主貞瑾伯爵拉攏到咱們東莞,那她背後的蕭家羽林衛、鎮國公鬼仙、醉紅塵都會為我東莞所用。你們想想,蕭家羽林衛個個都是武藝高強、訓練有素,且都習了越王的兵法,個個都是將才,有道是千兵易得,一將難求。有了他們,咱們東莞的軍隊實力將大大增強;鎮國公蕭遠山活著時智謀過人且用兵如神,更擅長鍛造兵器,如今他成了鬼仙若能在朝堂之上為咱們出謀劃策,必能讓咱們在與他人爭鬥中占據優勢;醉紅塵則是名副其實的聚寶盆,有了它就有吃不盡的糧食,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說到此處,宋王稍微停頓一下後,接著說道:“既然要拉攏貞瑾伯爵她,那就必須拿出些誠意來。咱們到驛站外與西周人一起迎接貞瑾伯爵也未嚐不可。這不僅能顯示出咱們東莞的誠意,也能讓貞瑾伯爵感受到咱們對她的重視。”


    李姓使臣聽了宋王的話,心中對貞瑾伯爵背後的那些資源很是眼饞。他的眼睛微微眯起,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那些強大勢力為東莞所用後的美好場景。


    然而,他又放不下身為男子的那一點點優越感,覺得親自出門去迎接一個女子,實在是有些丟麵子。於是,他眼珠一轉,上前一步,向宋王提議道:“殿下,貞瑾伯爵背後的資源確實誘人,但咱們也不必全體都出去迎接。選幾個人代表東莞國出去迎接便好,這樣既能表達咱們的誠意,又不至於大張旗鼓。”


    宋王聽了李姓使臣的話,站在那裏沉思了起來。他摸著下巴,仔細權衡著利弊。他覺得李姓使臣說得也有道理,全出去迎接的話,人太多,場麵過於浩大,說不定還會引起西周人的猜忌。


    而且這麽興師動眾,說不定會適得其反,讓貞瑾伯爵對他們的做法不滿,畢竟如今貞瑾伯爵還是西周人。想了想,宋王點了點頭,說道:“嗯,你說得有道理。既然如此,就王大人與本王一同前去吧。”


    ……


    宋王與王謙快步走到振鷺軒驛站大門外。此時驛站外,站滿了人,每個人探頭張望,王謙讓跟著的侍衛把擋在自己麵前的人扒開,好往前麵一些去。被扒拉的人有些不快,回頭正準備罵人,看清扒拉他的人身上穿著的是東莞兵士的服飾,知曉扒拉他的人是東莞的人,心中雖有不快,卻也隻能忍下,眼下可不是鬧事的時候,自家西周的王爺郡主就要來了。


    於是,便默默地往一旁讓了讓,同時還拉了拉身邊的同伴,讓其避讓,這時有眼尖之人認出王謙的身份,立刻將這消息如同風一般傳遞了出去。


    正在驛站門口最前方翹首等候的振鷺軒驛站的驛長,聽到這消息,眼睛裏閃過詫異之色。


    驛長先是快速地左右掃了一眼,然後將嘴湊近馬知縣的耳邊,壓低聲音,像是生怕這話語會被風吹走一般,低語了兩句。


    桃源縣馬知縣正靜靜地站在那裏,眼神時不時朝著遠方眺望,似乎在期待著什麽重要人物的到來。突然,耳邊傳來驛長的低語,他微微一怔,原本平靜的臉上閃過一絲驚訝。


    緊接著,馬知縣忙轉身回頭,目光順著驛長剛才示意的方向看去。隻見東莞使臣王謙正帶著一個年輕人朝著自己走來,那年輕人身上穿著一件王爺蟒袍,隻是這蟒袍看起來有些不大合身,顯得有些寬鬆。


    馬知縣的眉頭微微皺起,心裏如同被投入了一塊石子,泛起了層層漣漪。暗自思忖著,這東莞的人怎麽出來了?按道理,他們應該在驛站裏好好待著才是。


    難道是出來與自己一起迎接即將過來的辰王、靖王、郡主的?這想法一冒出來,馬知縣的臉上不禁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神情,心裏想著這東莞人的態度還不錯,還知道出門迎接咱們西周的辰王、靖王及郡主,看來這次各方的會麵應該會順利許多。


    不過,馬知縣的思緒並沒有在欣慰中停留太久。馬知縣很快收回了思緒,偏頭看向身旁的驛長,眼神中帶著一絲疑惑。他清了清嗓子,問道:“王大人身邊的人是東莞的哪位王爺?不是說隻來了一位王爺嗎?”馬知縣的聲音不高不低,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驛長聽到馬知縣的詢問,身子微微一挺,臉上露出了一絲為難的神色。觀察了一會後恭敬地彎下腰,回道:“回大人,東莞那邊是隻來了一位王爺,就是宋王。這位……這位小的沒見過啊。”驛長說著,還偷偷地瞥了一眼正走來的年輕人,眼神中滿是迷茫。


    馬知縣沒繼續與驛長說話,因為王謙和那個穿著不合身蟒袍的人已經走到馬知縣麵前,他立刻換上了一副客氣而禮貌的神情。


    “王大人,您怎麽不在裏麵待著呢?怎麽也到外頭來了?是要出去嗎?”馬知縣微笑著問道。


    王謙看著馬知縣,語氣平靜地回答道:“馬知縣,我聽下麵的人說,你們的辰王、靖王、郡主貞瑾伯爵從上京趕過來了。”


    馬知縣點了點頭,連忙說道:“確有此事,我也是剛剛收到消息。就在剛才,靖王殿下的鐵衛過來告知,靖王、辰王、貞瑾伯爵以及昆侖老祖已經到達桃源縣境內了,他們現在正在離驛站五裏外的地方休整,很快就會趕到振鷺軒。所以,我和諸位同僚們就趕緊出來迎接了。”


    王謙聞聽馬知縣所言,朗聲道:“馬知縣,聽聞你們的辰王、靖王、貞瑾伯爵還有昆侖老祖即將駕臨,你緣何不遣人提前知會我們一聲呢?我們此番前來西周,乃是為給西周天子賀壽,身為客人,如今主人家將至,我們理當出門恭迎啊!”


    馬知縣聞罷,忙道:“我也是聽聞你們宋王殿下近日身體抱恙,自案發後便足不出戶,想來王大人你們自是無暇顧及我們這邊了。”言罷,趕忙轉移話題道:“王大人,不知你身旁這位是?”


    王謙轉頭瞥了一眼身旁的宋王,緩聲道:“此乃我東莞國的宋王殿下。”


    馬知縣聞聽,正欲向宋王施禮,身側的驛長卻驚叫道:“他竟是宋王殿下!難怪看著如此眼熟,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可宋王殿下怎會消瘦如斯,且頭發盡白,莫非宋王殿下是病了?”


    王謙聞聽,急忙用宋王的那套說辭向馬知縣等人解釋。馬知縣聽完,即刻道:“宋王殿下還望節哀順變。


    我西周聖上得知此事,極為重視,故而特意遣辰王、靖王及郡主貞瑾伯爵、昆侖老祖一同前往,徹查落霞郡主遇難殞命之事。


    諸位自東莞而來,想必對我西周之事不甚了解,如今西周所有刑事案件,所有死者屍體皆須經提點刑獄司驗屍。


    這提點刑獄司乃是新衙門,且還是個女子衙門,上至提刑官,下至捕快、衙役,皆由女子擔任,而提點刑獄司的提刑官,亦為法醫官,便是此次前來的貞瑾伯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季時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用戶8581698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用戶85816982並收藏季時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