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王謙的話,姓李的使臣眼睛微微一閃,忙不迭地開口說道:“王大人,這事依我看還得宋王殿下才能定奪。
這案子裏牽扯到皇族、和親等方方麵麵,也隻有宋王殿下能拍板做決定。
依我之見,咱們還是一起去請宋王殿下,今天咱們無論如何一定要見到宋王殿下,隻有他出麵,很多事情才能有個明確的方向。”
王謙聽了這話,不由得皺了皺眉,腦海裏思緒如麻。王謙心裏暗自想著,這李大人明顯是宋王的心腹之人,自然是要維護宋王的。
可這事兒,真不是自己想要與宋王爭權啊。自從那案子案發之後,這宋王就跟縮頭烏龜似的,一直躲在房裏不見任何人。
開始的時候,自己心裏還著實擔心這宋王有什麽好歹,畢竟宋王是當今聖上的親子,這萬一出了什麽意外,自己也脫不了幹係也不會有好果子吃。
於是,自己好心帶上隨行的大夫前去探望關心。可等他帶著大夫匆匆趕到宋王下榻的房間,那房間房門緊閉,透著一股神秘的氣息。
自己在門外客客氣氣地通報了自己的來意,可等了許久,裏麵一點動靜都沒有。正當自己準備再喊的時候,門內卻傳出宋王那帶著怒氣的聲音,把自己狠狠訓斥了一頓,話語裏滿是不耐煩和責怪。
自己當時滿心的好意,瞬間就像被一盆冷水澆滅了,隻能無奈地帶著大夫離開。
王謙深吸一口氣,正了正色,目光掃視著周圍的使臣,提高了音量問道:“各位覺得李大人這提議如何?”
其他使臣們聽到王謙的詢問,彼此快速對視了一番。他們的眼神裏,有的帶著猶豫,有的帶著思索,不過很快就達成了某種默契。
接著,眾人異口同聲地說道:“王大人,我們覺得李大人的話很有道理。而且,宋王殿下一直待在房間裏不出來也不是個事。
這落霞郡主是來西周和親的,卻被宋王誤殺了。雖說情有可原,但是若宋王殿下一直避而不見,難免會讓人心生猜疑。
宋王殿下避而不見這事萬一傳到西周那邊,還不知道會引起什麽樣的誤會。
若西周他們此時要迎接的人就是西周皇帝派來處理此案件的人,那咱們這邊宋王卻躲著不見,這傳出去,咱們的麵子可就全丟光了,說不定還會影響兩國之間的關係呢。所以啊,無論如何,咱們今天都得把宋王殿下請出來。”
王謙靜靜地站著,將周圍其他使臣你一言我一語的議論聲都聽在耳中,見眾人紛紛表示應該把宋王請出來一同商議當下這棘手之事。
這一番言論,恰似一顆石子精準地投入了王謙心中那平靜的湖麵,正中王謙的下懷,其實他自己心中早已有了這樣的想法。
王謙微微抬起頭,目光掃過眾人那一張張帶著期待與焦慮的臉龐,清了清嗓子,便鄭重其事地說道:“既然大家夥都覺得應該把宋王請出來,商議此事。
那就事不宜遲,時間可不等人呐,趁著西周的人還沒來,咱們這就去宋王殿下下榻的房間外,恭恭敬敬地請宋王殿下出來。這事兒耽擱不得,要是讓西周的人先有了動作,咱們可就被動了。”
一旁的李姓使臣聽了王謙的話,忙不迭地點頭,連聲道:“好,諸位咱們隨王大人,去請宋王殿下示下。
西周人一向狡詐,咱們必須得趕緊把宋王殿下請出來拿個主意。”說罷,李姓使臣還伸手整了整自己的衣衫,一副準備立刻出發的模樣。
王謙等人抬腳正要往外走,突然,一個冷清的聲音如同冰冷的寒風一般,直直地傳進來:“不必勞煩諸位去請了,本王來了。”這聲音雖不高亢,卻仿佛帶著一種無形的威嚴,在這略顯嘈雜的房間裏清晰地回蕩著。話音剛落,宋王那挺拔卻又略顯單薄的身影便出現在王謙等人麵前。
王謙等一眾東莞使臣,原本正邁著步子,聽到聲音後齊刷刷地轉過頭來,定睛一看宋王,頓時臉色大變。
他們的眼睛瞪得如同銅鈴一般,臉上滿是震驚與難以置信的神情,都有些不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景象。隻見宋王原本微胖圓潤的體型小了好幾圈。而那一頭原本烏黑亮麗的頭發,此刻竟如冬日裏的霜雪一般,全白了。
王謙感覺自己的喉嚨像是被什麽東西堵住了,使勁兒咽了咽口水,定了定神道:“為何才三五日不見宋王殿下你,殿下你就瘦成這般模樣。而且,殿下你的頭發,怎麽全白了?
前些日子殿下還神采奕奕地與我們商議國事,不過短短幾日,怎麽就變成了這副模樣?”王謙的聲音中滿是擔憂與關切,眼神中也透露出一絲惶恐。
宋王目光緩緩掃過房中其他人各異的表情,心中暗自思量著眾人的反應。隻見宋王輕輕扯了扯嘴角,露出幾分淡然的苦笑,隨後不緊不慢地做出解釋道:“本王與落霞郡主是表兄妹,自幼一同長大,兩小無猜,一向感情甚好。往昔歲月裏,我們一同在禦花園中嬉戲玩耍,春日賞那繁花似錦,夏日聽那蟬鳴陣陣,秋日觀那落葉飄飛,冬日看那白雪皚皚,情誼在時光的長河中愈發深厚。”
宋王微微停頓,眼神中閃過一抹哀傷,仿佛陷入了沉痛的回憶之中:“沒想到此次她身負和親重任,才到西周這陌生之地,竟遭此厄運,命喪於此。
先是被歹人淩辱,丟了清白,那歹人喪心病狂,簡直天理難容!郡主本就嬌弱,遭受這般折磨,該有多絕望。而本王,身為她的表哥,沒能保護好她,讓歹人有機可乘,做出這等傷天害理之事。之後,在那混亂之際,本王又一時失手誤殺了她。那一刻,本王隻覺天旋地轉,心中的悔恨如洶湧的潮水般將我淹沒。”
說到此處,宋王雙手緊握,指關節都泛出了白色,聲音也微微顫抖起來:“這幾日,本王每每想起此事,便心如刀絞,吃不下飯,也睡不著覺。每到深夜,輾轉反側,腦海中全是落霞她那驚恐無助的麵容。
清晨時分,好不容易有了些許倦意,卻又被噩夢驚醒。
今日早起,本王對著銅鏡,竟發現自己竟瘦了好幾圈,原本合身的衣衫如今穿在身上都顯得空蕩蕩的。再看那鏡中的自己,兩鬢竟已生出了白發,根根銀絲刺痛著本王的雙眼,仿佛在訴說著本王的罪孽。”
一旁的王謙靜靜地聽著宋王的解釋,眼神中滿是狐疑,對宋王這番解釋自己突然變瘦及白發的話將信將疑。王謙素來謹慎小心,此刻更是不敢有絲毫懈怠。
王謙微微眯起雙眼,仔細地觀察著宋王,不放過宋王臉上的任何一絲細微表情。隻見宋王確實身形消瘦了許多,臉頰凹陷,眼神也略顯憔悴,但仔細端詳之下,五官並沒有什麽明顯的變化。
然而,謹慎起見,王謙在心裏暗下決定,等會一定要找個借口讓宋王的近侍服侍宋王沐浴。心裏想著,若是宋王真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說不定在沐浴之時會露出破綻。
到時候,自己讓近侍好好查看宋王的身體有沒有什麽異樣的地方,說不定能從中發現一些蛛絲馬跡,解開心中的疑惑。於是,王謙表麵上不動聲色,裝作相信了宋王的話,心中卻早已盤算好了下一步的計劃。
王謙神情陡然變得嚴肅,目光直直地盯著宋王,雙手抱拳,正色說道:“殿下,還請您節哀順變呐!這幾日,殿下您沉浸在落霞郡主逝世的悲痛之中,可如今這局勢卻容不得我們有絲毫懈怠。
您瞧,如今驛站裏那些西周的人全都出了驛站,在外麵聚成了一團,一個個翹首以盼的模樣,看樣子像是要迎接什麽重要人物。
下官與諸位同僚仔細琢磨了一番,猜測來人很可能是奉西周國君之命,專門來此處理落霞郡主那案子的。
您想想,落霞郡主來西周是來和親的,如今在西周的驛站突然遭遇不測,西周國君不可能不聞不問。”
“殿下,您可千萬不能再這樣消沉下去了。您得盡快打起精神,好好拿出個章法來,仔細想想咱們該怎麽應對這些西周人。
落霞郡主死得如此蹊蹺,咱們可不能讓她就這麽不明不白地走了,一定要為她討回個公道啊。要是咱們在這件事上軟弱了,不僅對不起落霞郡主,也會讓咱們東莞在西周人麵前失了顏麵呐。”
宋王微微抬起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堅毅,緩緩說道:“王大人說得極是。這幾日,本王把自己關在房間裏,茶不思飯不想,腦海中全是落霞的音容笑貌。
經過幾日的深思熟慮,本王也是這麽想的,落霞是本王的表妹,她聰慧善良,對東莞忠心耿耿,絕不能讓她不明不白地死去。
本王定要西周還落霞一個公道,讓那害她的人受到應有的懲罰。因此,本王今日特意出了房門,就是來與諸位商議此事的。咱們一定要想出個萬全之策,既不能讓西周人小瞧了咱們,又要把這案子查得水落石出。”
宋王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眼神中閃過一絲憂慮。就在這時,宋王的近侍腳步匆忙地從外麵闖了進來。
這近侍平日裏總是一副沉穩的模樣,此時因腳步匆忙而略顯得慌張。近侍一進來,便立刻單膝跪地,給宋王行了個大禮,恭恭敬敬地說道:“爺。”
宋王看到近侍這副模樣,連忙追問道:“如何,你打探到什麽消息了?那些西周人此時在驛站外要迎接誰?”
近侍微微欠身,恭敬地說道:“回爺的話,西周人要迎接的是從西周上京城來的辰王、靖王及郡主貞瑾伯爵。”近侍那聲音不疾不徐,在這略顯緊張的氛圍中清晰地傳開。
東莞國的使臣們一聽宋王近侍這話,瞬間就像炸開了鍋一般。原本還算安靜的議事廳裏,頓時嘈雜聲四起。
使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臉上滿是震驚與難以置信的神情。還沒等宋王開口,一個脾氣較為急躁的使臣就再也按耐不住了,他“騰”地一下站起身來,雙手揮舞著,大聲嚷道:“這不可能。從西周上京城到這裏,就算是快馬加鞭日夜兼程,那也要八九天的時間。
這案子從發生到如今僅僅過去了四日而已,西周的辰王等人怎麽可能來得這麽快?難不成他們是插上了翅膀飛過來的不成?”那使臣的聲音高亢而尖銳,在房中回蕩著,仿佛要把這不合理的事情喊得眾人皆知。
這話音剛落,一直沉默著若有所思的李姓使臣突然眼睛瞪大,像是想到了什麽不得了的事情,結結巴巴地說道:“會不會,……難不成西周的人未卜先知,早知道安王會對落霞郡主下手……他們是不是提前就安排好了辰王等人前來,這裏麵說不定藏著什麽不可告人的陰謀。”李姓使臣的話一出,周圍的使臣們都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原本嘈雜的聲音也瞬間小了下去,大家都被這個大膽的猜測給驚到了。
王謙見此情形,連忙擺了擺手,說道:“李大人,這怎麽可能。落霞郡主本就是來和親的,安王若是對落霞郡主有意,那大可光明正大地與西周皇帝說。
何必千裏迢迢從上京跑到這振鷺軒驛站,還做出對落霞郡主行不軌之事。這樣做對安王,對西周又有什麽好處呢?這不是平白給自己惹麻煩嗎?
而且,西周一直以來都是以禮儀之邦自居,咱們東莞與西周又是一脈相承,我看西周斷不會做出這種未卜先知、暗中謀劃的事情。
李大人你可不要胡亂猜測,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王謙一邊說著,一邊還不時地觀察著周圍使臣們的表情,生怕這個猜測會引發更多的猜疑和混亂。
這時,一位使臣站了出來,清了清嗓子,提高音量說道:“諸位,我聽聞,這安王至今都還沒有迎娶王妃。
而且,西周安王他是個不通武藝之人,整日就知道舞文弄墨,是個地地道道的文人。
再瞧瞧落霞郡主那邊,她的房門外可是有身強力壯、武藝高強的侍衛把守,就像一堵難以逾越的銅牆鐵壁。
並且郡主身邊還有精通武藝的侍女時刻侍奉左右,那些侍女各個都是身手矯健、眼明手快。
咱們就來好好琢磨琢磨,這安王一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他究竟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覺地弄死門外那些訓練有素的侍衛,然後悄無聲息地進入落霞郡主的房間呢?
進入房間之後,他又要怎樣去對付郡主房中那些懂武的侍女呢?要知道,那些侍女可都是經過專門訓練的,可不是那麽容易對付的。
更讓人疑惑的是,那些侍女的屍首,他又弄到哪裏去了呢?難不成他還能憑空讓那些屍首消失不成?這其中有沒有什麽不為人知的隱情啊。”
一旁的李姓使臣聽了,微微眯起眼睛,摸著下巴,思索片刻後開口說道:“安王他可不是一個人在行動的,他有個幫凶,就是那個蠱師。
那蠱師精通蠱術,手段詭異莫測。門外的侍衛和郡主房中的侍女,肯定是那蠱師幫著安王收拾的。
那蠱師隻需施展他那神秘的蠱術,說不定就能讓那些侍衛和侍女在不知不覺中失去反抗之力,乖乖就範。
至於那些侍女的屍首,那肯定也是蠱師幫忙處理的。大家都知道,蠱這東西,可是要用活人的血肉來喂養的。
案發當日那蠱師就招來了很多毒蛇毒蟲擋住我們的侍衛和西周驛站裏的兵士進入落霞郡主的房間救落霞郡主,那麽說不定那些侍女的屍首就被他喂給了那些招來的毒蛇毒蟲。
他用毒蟲或者蠱來處理屍體,也不是沒有可能的。畢竟在那蠱師的眼裏,人的性命和屍體或許都隻是他施展蠱術的工具罷了。”
另一位使臣皺著眉頭,滿臉狐疑地問道:“那既然蠱師這麽厲害,為何不處理門外侍衛的屍體呢?若蠱師處理了門外侍衛的屍體,那這一切就更加神不知鬼不覺了,也不會讓我們在這裏發現這麽多的疑點,那麽我們也不會這麽快發現房間裏的落霞郡主有可能出事了。
難道說,這其中還有什麽我們沒有想到的原因?會不會是那蠱師在處理屍體的過程中出了什麽意外,又或者是有什麽其他的阻礙,讓他沒辦法處理侍衛的屍體呢?”
聽到這,坐在主位上的宋王輕輕咳嗽了一聲,那略顯沙啞的咳嗽聲在安靜的房間裏格外清晰。房間裏的其他使臣原本正各自交頭接耳、小聲議論著,聽到這咳嗽聲,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紛紛停下了動作,齊刷刷地將目光投向了宋王。
隻見宋王端坐在椅子上,目光緩緩掃視了一圈眾人,這才緩緩開口道:“諸位都不要胡亂猜測了。從西周的上京城騎快馬日夜兼程,趕到這振鷺軒驛站最快確實需要八九天的時間。
上京城與這振鷺軒驛站之間,隔著千山萬水,道路崎嶇難行,就算是經驗豐富的騎手,騎著日行千裏的快馬,一路上也要遭遇各種艱難險阻。
倘若遇到暴雨傾盆,道路泥濘不堪,馬匹根本跑不起來;若是碰到山林裏的野獸出沒,需要的時間還會更多一些。
而且,馬匹也需要休息,不可能一直不停地奔跑。所以,正常情況下,八九天已經是最快的速度了。
但是,若是有龍馬那就不一樣了。這龍馬,可不是普通的馬匹,它乃是天地間的神物。傳說龍馬生有雙翼,能夠踏雲而行,速度快如閃電。它的身軀矯健無比,力量無窮,奔跑起來猶如狂風過境,帶起陣陣塵土。
有龍馬從西周的上京城到這裏,一天之內能打三五個來回。那龍馬在天空中飛馳,如流星劃過天際,眨眼間就能跨越千裏的距離。
它不用像普通馬匹那樣受道路的限製,無論是崇山峻嶺,還是大河湖泊,都能輕鬆越過。
當然,若是龍馬拉著乾坤輿車,會讓龍馬的速度有所遲緩。這乾坤輿車是一件極為珍貴的寶物,它內部空間廣闊,能夠容納很多人和物品,而且還具備一定的防禦能力,但是它畢竟體積龐大,重量也不輕。
龍馬拉著它的時候,就好像背著一座小山在奔跑,自然會受到一些影響。不過,即便如此,用一天的時間從上京到達這裏,卻是輕輕鬆鬆,完全有可能的。龍馬的神異之處,遠非常人所能想象。”
站在一旁的王謙聽了宋王的這番話,眼睛瞬間瞪得如同銅鈴一般,臉上滿是震驚之色。
王謙的嘴巴微微張開,半天都合不攏,過了好一會兒才緩過神來,急忙問道:“西周竟然有這樣的寶馬,這龍馬西周是從何處得來,莫非那鎮國公蕭遠山成了鬼仙後,回來護衛西周的傳聞竟是真的嗎?”
王謙心中充滿了疑惑和好奇,這龍馬太過神奇,他實在想不出西周是通過什麽辦法得到的。而鎮國公蕭遠山成鬼仙護衛西周的傳聞,在各國已經流傳了很久,他一直半信半疑,如今聽到有如此神異的龍馬,不禁將兩者聯係到了一起。
宋王聽到王謙的話,突然冷笑一聲,那笑聲中帶著一絲嘲諷和不屑。宋王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緩緩說道:“鬼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是不是鎮國公的陰魂那可不好說。
不過,確實有自稱鎮國公陰魂這樣的存在。這世間有太多的神秘之事,很多事情我們都無法看透。
也許真的是鎮國公的陰魂在暗中守護著西周,也許這背後還有其他不為人知的秘密。但無論如何,我們不能僅僅憑借一些傳聞就輕易下結論。”宋王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沉穩和睿智,他不會輕易相信那些沒有根據的傳言,對於任何事情都保持著一種謹慎的態度。
宋王停頓了一分鍾後道:“一會到此的郡主貞瑾伯爵就是鎮國公的嫡親孫女,而且是蕭家僅存的血脈。”
這案子裏牽扯到皇族、和親等方方麵麵,也隻有宋王殿下能拍板做決定。
依我之見,咱們還是一起去請宋王殿下,今天咱們無論如何一定要見到宋王殿下,隻有他出麵,很多事情才能有個明確的方向。”
王謙聽了這話,不由得皺了皺眉,腦海裏思緒如麻。王謙心裏暗自想著,這李大人明顯是宋王的心腹之人,自然是要維護宋王的。
可這事兒,真不是自己想要與宋王爭權啊。自從那案子案發之後,這宋王就跟縮頭烏龜似的,一直躲在房裏不見任何人。
開始的時候,自己心裏還著實擔心這宋王有什麽好歹,畢竟宋王是當今聖上的親子,這萬一出了什麽意外,自己也脫不了幹係也不會有好果子吃。
於是,自己好心帶上隨行的大夫前去探望關心。可等他帶著大夫匆匆趕到宋王下榻的房間,那房間房門緊閉,透著一股神秘的氣息。
自己在門外客客氣氣地通報了自己的來意,可等了許久,裏麵一點動靜都沒有。正當自己準備再喊的時候,門內卻傳出宋王那帶著怒氣的聲音,把自己狠狠訓斥了一頓,話語裏滿是不耐煩和責怪。
自己當時滿心的好意,瞬間就像被一盆冷水澆滅了,隻能無奈地帶著大夫離開。
王謙深吸一口氣,正了正色,目光掃視著周圍的使臣,提高了音量問道:“各位覺得李大人這提議如何?”
其他使臣們聽到王謙的詢問,彼此快速對視了一番。他們的眼神裏,有的帶著猶豫,有的帶著思索,不過很快就達成了某種默契。
接著,眾人異口同聲地說道:“王大人,我們覺得李大人的話很有道理。而且,宋王殿下一直待在房間裏不出來也不是個事。
這落霞郡主是來西周和親的,卻被宋王誤殺了。雖說情有可原,但是若宋王殿下一直避而不見,難免會讓人心生猜疑。
宋王殿下避而不見這事萬一傳到西周那邊,還不知道會引起什麽樣的誤會。
若西周他們此時要迎接的人就是西周皇帝派來處理此案件的人,那咱們這邊宋王卻躲著不見,這傳出去,咱們的麵子可就全丟光了,說不定還會影響兩國之間的關係呢。所以啊,無論如何,咱們今天都得把宋王殿下請出來。”
王謙靜靜地站著,將周圍其他使臣你一言我一語的議論聲都聽在耳中,見眾人紛紛表示應該把宋王請出來一同商議當下這棘手之事。
這一番言論,恰似一顆石子精準地投入了王謙心中那平靜的湖麵,正中王謙的下懷,其實他自己心中早已有了這樣的想法。
王謙微微抬起頭,目光掃過眾人那一張張帶著期待與焦慮的臉龐,清了清嗓子,便鄭重其事地說道:“既然大家夥都覺得應該把宋王請出來,商議此事。
那就事不宜遲,時間可不等人呐,趁著西周的人還沒來,咱們這就去宋王殿下下榻的房間外,恭恭敬敬地請宋王殿下出來。這事兒耽擱不得,要是讓西周的人先有了動作,咱們可就被動了。”
一旁的李姓使臣聽了王謙的話,忙不迭地點頭,連聲道:“好,諸位咱們隨王大人,去請宋王殿下示下。
西周人一向狡詐,咱們必須得趕緊把宋王殿下請出來拿個主意。”說罷,李姓使臣還伸手整了整自己的衣衫,一副準備立刻出發的模樣。
王謙等人抬腳正要往外走,突然,一個冷清的聲音如同冰冷的寒風一般,直直地傳進來:“不必勞煩諸位去請了,本王來了。”這聲音雖不高亢,卻仿佛帶著一種無形的威嚴,在這略顯嘈雜的房間裏清晰地回蕩著。話音剛落,宋王那挺拔卻又略顯單薄的身影便出現在王謙等人麵前。
王謙等一眾東莞使臣,原本正邁著步子,聽到聲音後齊刷刷地轉過頭來,定睛一看宋王,頓時臉色大變。
他們的眼睛瞪得如同銅鈴一般,臉上滿是震驚與難以置信的神情,都有些不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景象。隻見宋王原本微胖圓潤的體型小了好幾圈。而那一頭原本烏黑亮麗的頭發,此刻竟如冬日裏的霜雪一般,全白了。
王謙感覺自己的喉嚨像是被什麽東西堵住了,使勁兒咽了咽口水,定了定神道:“為何才三五日不見宋王殿下你,殿下你就瘦成這般模樣。而且,殿下你的頭發,怎麽全白了?
前些日子殿下還神采奕奕地與我們商議國事,不過短短幾日,怎麽就變成了這副模樣?”王謙的聲音中滿是擔憂與關切,眼神中也透露出一絲惶恐。
宋王目光緩緩掃過房中其他人各異的表情,心中暗自思量著眾人的反應。隻見宋王輕輕扯了扯嘴角,露出幾分淡然的苦笑,隨後不緊不慢地做出解釋道:“本王與落霞郡主是表兄妹,自幼一同長大,兩小無猜,一向感情甚好。往昔歲月裏,我們一同在禦花園中嬉戲玩耍,春日賞那繁花似錦,夏日聽那蟬鳴陣陣,秋日觀那落葉飄飛,冬日看那白雪皚皚,情誼在時光的長河中愈發深厚。”
宋王微微停頓,眼神中閃過一抹哀傷,仿佛陷入了沉痛的回憶之中:“沒想到此次她身負和親重任,才到西周這陌生之地,竟遭此厄運,命喪於此。
先是被歹人淩辱,丟了清白,那歹人喪心病狂,簡直天理難容!郡主本就嬌弱,遭受這般折磨,該有多絕望。而本王,身為她的表哥,沒能保護好她,讓歹人有機可乘,做出這等傷天害理之事。之後,在那混亂之際,本王又一時失手誤殺了她。那一刻,本王隻覺天旋地轉,心中的悔恨如洶湧的潮水般將我淹沒。”
說到此處,宋王雙手緊握,指關節都泛出了白色,聲音也微微顫抖起來:“這幾日,本王每每想起此事,便心如刀絞,吃不下飯,也睡不著覺。每到深夜,輾轉反側,腦海中全是落霞她那驚恐無助的麵容。
清晨時分,好不容易有了些許倦意,卻又被噩夢驚醒。
今日早起,本王對著銅鏡,竟發現自己竟瘦了好幾圈,原本合身的衣衫如今穿在身上都顯得空蕩蕩的。再看那鏡中的自己,兩鬢竟已生出了白發,根根銀絲刺痛著本王的雙眼,仿佛在訴說著本王的罪孽。”
一旁的王謙靜靜地聽著宋王的解釋,眼神中滿是狐疑,對宋王這番解釋自己突然變瘦及白發的話將信將疑。王謙素來謹慎小心,此刻更是不敢有絲毫懈怠。
王謙微微眯起雙眼,仔細地觀察著宋王,不放過宋王臉上的任何一絲細微表情。隻見宋王確實身形消瘦了許多,臉頰凹陷,眼神也略顯憔悴,但仔細端詳之下,五官並沒有什麽明顯的變化。
然而,謹慎起見,王謙在心裏暗下決定,等會一定要找個借口讓宋王的近侍服侍宋王沐浴。心裏想著,若是宋王真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說不定在沐浴之時會露出破綻。
到時候,自己讓近侍好好查看宋王的身體有沒有什麽異樣的地方,說不定能從中發現一些蛛絲馬跡,解開心中的疑惑。於是,王謙表麵上不動聲色,裝作相信了宋王的話,心中卻早已盤算好了下一步的計劃。
王謙神情陡然變得嚴肅,目光直直地盯著宋王,雙手抱拳,正色說道:“殿下,還請您節哀順變呐!這幾日,殿下您沉浸在落霞郡主逝世的悲痛之中,可如今這局勢卻容不得我們有絲毫懈怠。
您瞧,如今驛站裏那些西周的人全都出了驛站,在外麵聚成了一團,一個個翹首以盼的模樣,看樣子像是要迎接什麽重要人物。
下官與諸位同僚仔細琢磨了一番,猜測來人很可能是奉西周國君之命,專門來此處理落霞郡主那案子的。
您想想,落霞郡主來西周是來和親的,如今在西周的驛站突然遭遇不測,西周國君不可能不聞不問。”
“殿下,您可千萬不能再這樣消沉下去了。您得盡快打起精神,好好拿出個章法來,仔細想想咱們該怎麽應對這些西周人。
落霞郡主死得如此蹊蹺,咱們可不能讓她就這麽不明不白地走了,一定要為她討回個公道啊。要是咱們在這件事上軟弱了,不僅對不起落霞郡主,也會讓咱們東莞在西周人麵前失了顏麵呐。”
宋王微微抬起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堅毅,緩緩說道:“王大人說得極是。這幾日,本王把自己關在房間裏,茶不思飯不想,腦海中全是落霞的音容笑貌。
經過幾日的深思熟慮,本王也是這麽想的,落霞是本王的表妹,她聰慧善良,對東莞忠心耿耿,絕不能讓她不明不白地死去。
本王定要西周還落霞一個公道,讓那害她的人受到應有的懲罰。因此,本王今日特意出了房門,就是來與諸位商議此事的。咱們一定要想出個萬全之策,既不能讓西周人小瞧了咱們,又要把這案子查得水落石出。”
宋王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眼神中閃過一絲憂慮。就在這時,宋王的近侍腳步匆忙地從外麵闖了進來。
這近侍平日裏總是一副沉穩的模樣,此時因腳步匆忙而略顯得慌張。近侍一進來,便立刻單膝跪地,給宋王行了個大禮,恭恭敬敬地說道:“爺。”
宋王看到近侍這副模樣,連忙追問道:“如何,你打探到什麽消息了?那些西周人此時在驛站外要迎接誰?”
近侍微微欠身,恭敬地說道:“回爺的話,西周人要迎接的是從西周上京城來的辰王、靖王及郡主貞瑾伯爵。”近侍那聲音不疾不徐,在這略顯緊張的氛圍中清晰地傳開。
東莞國的使臣們一聽宋王近侍這話,瞬間就像炸開了鍋一般。原本還算安靜的議事廳裏,頓時嘈雜聲四起。
使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臉上滿是震驚與難以置信的神情。還沒等宋王開口,一個脾氣較為急躁的使臣就再也按耐不住了,他“騰”地一下站起身來,雙手揮舞著,大聲嚷道:“這不可能。從西周上京城到這裏,就算是快馬加鞭日夜兼程,那也要八九天的時間。
這案子從發生到如今僅僅過去了四日而已,西周的辰王等人怎麽可能來得這麽快?難不成他們是插上了翅膀飛過來的不成?”那使臣的聲音高亢而尖銳,在房中回蕩著,仿佛要把這不合理的事情喊得眾人皆知。
這話音剛落,一直沉默著若有所思的李姓使臣突然眼睛瞪大,像是想到了什麽不得了的事情,結結巴巴地說道:“會不會,……難不成西周的人未卜先知,早知道安王會對落霞郡主下手……他們是不是提前就安排好了辰王等人前來,這裏麵說不定藏著什麽不可告人的陰謀。”李姓使臣的話一出,周圍的使臣們都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原本嘈雜的聲音也瞬間小了下去,大家都被這個大膽的猜測給驚到了。
王謙見此情形,連忙擺了擺手,說道:“李大人,這怎麽可能。落霞郡主本就是來和親的,安王若是對落霞郡主有意,那大可光明正大地與西周皇帝說。
何必千裏迢迢從上京跑到這振鷺軒驛站,還做出對落霞郡主行不軌之事。這樣做對安王,對西周又有什麽好處呢?這不是平白給自己惹麻煩嗎?
而且,西周一直以來都是以禮儀之邦自居,咱們東莞與西周又是一脈相承,我看西周斷不會做出這種未卜先知、暗中謀劃的事情。
李大人你可不要胡亂猜測,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王謙一邊說著,一邊還不時地觀察著周圍使臣們的表情,生怕這個猜測會引發更多的猜疑和混亂。
這時,一位使臣站了出來,清了清嗓子,提高音量說道:“諸位,我聽聞,這安王至今都還沒有迎娶王妃。
而且,西周安王他是個不通武藝之人,整日就知道舞文弄墨,是個地地道道的文人。
再瞧瞧落霞郡主那邊,她的房門外可是有身強力壯、武藝高強的侍衛把守,就像一堵難以逾越的銅牆鐵壁。
並且郡主身邊還有精通武藝的侍女時刻侍奉左右,那些侍女各個都是身手矯健、眼明手快。
咱們就來好好琢磨琢磨,這安王一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他究竟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覺地弄死門外那些訓練有素的侍衛,然後悄無聲息地進入落霞郡主的房間呢?
進入房間之後,他又要怎樣去對付郡主房中那些懂武的侍女呢?要知道,那些侍女可都是經過專門訓練的,可不是那麽容易對付的。
更讓人疑惑的是,那些侍女的屍首,他又弄到哪裏去了呢?難不成他還能憑空讓那些屍首消失不成?這其中有沒有什麽不為人知的隱情啊。”
一旁的李姓使臣聽了,微微眯起眼睛,摸著下巴,思索片刻後開口說道:“安王他可不是一個人在行動的,他有個幫凶,就是那個蠱師。
那蠱師精通蠱術,手段詭異莫測。門外的侍衛和郡主房中的侍女,肯定是那蠱師幫著安王收拾的。
那蠱師隻需施展他那神秘的蠱術,說不定就能讓那些侍衛和侍女在不知不覺中失去反抗之力,乖乖就範。
至於那些侍女的屍首,那肯定也是蠱師幫忙處理的。大家都知道,蠱這東西,可是要用活人的血肉來喂養的。
案發當日那蠱師就招來了很多毒蛇毒蟲擋住我們的侍衛和西周驛站裏的兵士進入落霞郡主的房間救落霞郡主,那麽說不定那些侍女的屍首就被他喂給了那些招來的毒蛇毒蟲。
他用毒蟲或者蠱來處理屍體,也不是沒有可能的。畢竟在那蠱師的眼裏,人的性命和屍體或許都隻是他施展蠱術的工具罷了。”
另一位使臣皺著眉頭,滿臉狐疑地問道:“那既然蠱師這麽厲害,為何不處理門外侍衛的屍體呢?若蠱師處理了門外侍衛的屍體,那這一切就更加神不知鬼不覺了,也不會讓我們在這裏發現這麽多的疑點,那麽我們也不會這麽快發現房間裏的落霞郡主有可能出事了。
難道說,這其中還有什麽我們沒有想到的原因?會不會是那蠱師在處理屍體的過程中出了什麽意外,又或者是有什麽其他的阻礙,讓他沒辦法處理侍衛的屍體呢?”
聽到這,坐在主位上的宋王輕輕咳嗽了一聲,那略顯沙啞的咳嗽聲在安靜的房間裏格外清晰。房間裏的其他使臣原本正各自交頭接耳、小聲議論著,聽到這咳嗽聲,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紛紛停下了動作,齊刷刷地將目光投向了宋王。
隻見宋王端坐在椅子上,目光緩緩掃視了一圈眾人,這才緩緩開口道:“諸位都不要胡亂猜測了。從西周的上京城騎快馬日夜兼程,趕到這振鷺軒驛站最快確實需要八九天的時間。
上京城與這振鷺軒驛站之間,隔著千山萬水,道路崎嶇難行,就算是經驗豐富的騎手,騎著日行千裏的快馬,一路上也要遭遇各種艱難險阻。
倘若遇到暴雨傾盆,道路泥濘不堪,馬匹根本跑不起來;若是碰到山林裏的野獸出沒,需要的時間還會更多一些。
而且,馬匹也需要休息,不可能一直不停地奔跑。所以,正常情況下,八九天已經是最快的速度了。
但是,若是有龍馬那就不一樣了。這龍馬,可不是普通的馬匹,它乃是天地間的神物。傳說龍馬生有雙翼,能夠踏雲而行,速度快如閃電。它的身軀矯健無比,力量無窮,奔跑起來猶如狂風過境,帶起陣陣塵土。
有龍馬從西周的上京城到這裏,一天之內能打三五個來回。那龍馬在天空中飛馳,如流星劃過天際,眨眼間就能跨越千裏的距離。
它不用像普通馬匹那樣受道路的限製,無論是崇山峻嶺,還是大河湖泊,都能輕鬆越過。
當然,若是龍馬拉著乾坤輿車,會讓龍馬的速度有所遲緩。這乾坤輿車是一件極為珍貴的寶物,它內部空間廣闊,能夠容納很多人和物品,而且還具備一定的防禦能力,但是它畢竟體積龐大,重量也不輕。
龍馬拉著它的時候,就好像背著一座小山在奔跑,自然會受到一些影響。不過,即便如此,用一天的時間從上京到達這裏,卻是輕輕鬆鬆,完全有可能的。龍馬的神異之處,遠非常人所能想象。”
站在一旁的王謙聽了宋王的這番話,眼睛瞬間瞪得如同銅鈴一般,臉上滿是震驚之色。
王謙的嘴巴微微張開,半天都合不攏,過了好一會兒才緩過神來,急忙問道:“西周竟然有這樣的寶馬,這龍馬西周是從何處得來,莫非那鎮國公蕭遠山成了鬼仙後,回來護衛西周的傳聞竟是真的嗎?”
王謙心中充滿了疑惑和好奇,這龍馬太過神奇,他實在想不出西周是通過什麽辦法得到的。而鎮國公蕭遠山成鬼仙護衛西周的傳聞,在各國已經流傳了很久,他一直半信半疑,如今聽到有如此神異的龍馬,不禁將兩者聯係到了一起。
宋王聽到王謙的話,突然冷笑一聲,那笑聲中帶著一絲嘲諷和不屑。宋王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緩緩說道:“鬼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是不是鎮國公的陰魂那可不好說。
不過,確實有自稱鎮國公陰魂這樣的存在。這世間有太多的神秘之事,很多事情我們都無法看透。
也許真的是鎮國公的陰魂在暗中守護著西周,也許這背後還有其他不為人知的秘密。但無論如何,我們不能僅僅憑借一些傳聞就輕易下結論。”宋王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沉穩和睿智,他不會輕易相信那些沒有根據的傳言,對於任何事情都保持著一種謹慎的態度。
宋王停頓了一分鍾後道:“一會到此的郡主貞瑾伯爵就是鎮國公的嫡親孫女,而且是蕭家僅存的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