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校長出殯那天,又下了一場大雨。


    萬一一一宿都沒怎麽睡好,不到四點就被萬大成叫醒了。他們今天有很多事要做,盡管起得很早,但萬一一卻感覺不到疲憊和困乏。


    從摔花盆再到跟車前往墓地,萬一一對一切的流程都很陌生,她機械地‘參與’著這一切,卻又感覺自己很疏離。


    淩晨五點的北京,秋雨綿綿,寒氣已經有些漸漸刺骨了。


    萬一一沒有被安排在跟黎超一輛車上,她是司校長唯一的親外孫女,要跟著司新麗坐棺木後的頭車。


    這是萬一一這幾天以來身邊第一次沒有黎超的陪伴,也是她這幾天以來第一次跟她媽在單獨的空間裏相處。


    守靈的日子裏,司新麗沒怎麽激動地爆發過。萬一一瞧著她媽每天蒼白個臉麵對來吊唁姥爺的人,既心疼又有點擔心。


    忙碌的守靈日子讓司新麗也沒有空閑的時間去回想司校長,有時候她坐在那兒想想一想和父親的相處時光,可思緒卻怎麽也集中不起來。


    司新麗這三天幾乎都沒怎麽睡覺,她偶爾躺下一會兒,也會很快起來。後來萬大成和黎老師強迫她去睡覺,司新麗剛睡著就夢見了司校長,還沒來得及多看幾眼父親的模樣,她又哭著醒來了。


    反倒是從歡迎裏醫院跟著靈車前往八寶山的路上,司新麗坐在車裏,安安靜靜地感受著車子在公路上的駕駛,心突然就平靜下來了。


    當車開到無人且偏僻的路段時,司新麗就把懷裏的紙錢與硬幣拋撒在車窗外邊,寓意著能為司校長的亡靈引路,也打發打發路上的孤魂野鬼。


    這或許是司新麗能為父親做的最後一件事了,她每拋撒一把紙幣,都極具莊嚴感。


    萬一一坐在車的後排,透過車窗瞧著外邊散落的白花花的紙幣,還有硬幣落在地上清脆的聲響,似乎能感受到她媽媽對姥爺的不舍。


    不知怎的,車窗外依舊稀稀拉拉的小雨明明和三天前的那場雨一模一樣,但帶給萬一一的感覺卻大不相同了。


    她的視線從車窗外的紙幣上轉移到雨水上,又最終跟著路邊變換的風景而模糊了焦點。萬一一仿佛還看到了她姥爺,是微微帶笑的模樣,是指揮著他們鑽三小後門鐵柵欄的模樣,也是他假裝生氣教育萬一一要尊重老師的模樣。


    來送姥爺的人比萬一一想得多很多,還有很多教育部的領導,都是萬一一壓根就不知道的人。


    告別儀式因為預料之外的人數被臨時調換到了更大的廳堂裏。


    得有將近一百人來奔喪,那氛圍壓抑著萬一一喘不上氣來,她有點緊張。


    司校長的告別儀式沒有很長,他安詳地躺在棺木裏,悼念鞠躬的人換了一批又一批。


    萬一一不記得自己是從哪一刻開始哭的,隻是大家都在哭,她突然也抑製不住自己的悲傷了。


    儀式過後的火化流程萬一一不得而知,等司新麗把一小盒沉甸甸的骨灰交到她手上的時候,萬一一還是茫然的。


    她聽話地跟著媽媽,抱著姥爺的骨灰走到墓地,看著姥爺和姥姥合葬在一起,萬一一那個很難集中注意力的毛病又犯了起來。


    她看著墓碑上的字會出神,看著工人砌水泥的動作會出神,看著和姥爺並排的姥姥的名字也會出神。


    萬一一還想起了她的姥姥,姥姥去世的時候她還很小,根本沒什麽印象了,隻隱約記得姥姥燙著小卷花的頭發,還有眯眯笑的眼睛……


    司校長是周一走的,他的喪葬到周四已經徹底辦完了,於是萬一一從周五開始恢複正常上課。


    和黎超、費小天、馮佳雨並排走在去三中的路上時,不光是萬一一一個人,大家的情緒都還是很低落的。


    上學的路要經過三小,黎超本想帶著萬一一走另外一條路,但萬一一拒絕了。


    四個孩子在三小門口駐足了一小會兒,還特意繞到了後門,去瞧了瞧後門新換的鐵柵欄。


    油漆不知道是後來又新刷了一遍,還是在那個意外的雨夜中也沒有掉色,總之是看著嶄新光亮的。


    費小天最先歎了一口氣,默默說出一句話。


    “我好想司姥爺啊!”


    馮佳雨原本就在強忍著,現在聽他這麽說,也落下淚來。


    黎超一直在留意著萬一一的表情,可她卻毫無波瀾。


    “走吧,早自習該晚了。”


    萬一一說完再不看三小的後門,快步走開。


    費小天和馮佳雨有些意外,他們以為萬一一會哭的。


    黎超趕緊跟上了萬一一,隻有他明白萬一一是怎麽想的。


    司校長肯定是不想他們上學遲到的。


    ……


    周五過得很快,可能是孫老師可憐萬一一,這一天都沒怎麽挑她的毛病。


    萬一一整整沉寂了一整天,每節課下課後馮佳雨和費小天都會來找她,她雖然也會說笑,卻看起來像是在勉強。


    連張遠航都很關心她,還給她買了一整箱的可樂。萬一一笑著收下,回家的路上喊上費小天和黎超幫自己偷偷藏在了三小的體育器材室裏。


    北京四中周五晚上有加堂的晚自習,所以劉盛洋直到周六中午才從學校回來。


    他回家的時候歡迎裏30號樓早已經恢複了往常,一點都沒有剛辦完喪事的樣子。要不是劉盛洋在樓底下瞧見了戴著孝字黑袖箍的司新麗與黎老師,他根本不知道司校長去世了的消息。


    劉盛洋背著書包衝回自己家,比黃美華和朱鐵剛預計的時間要早。


    兒子一禮拜才回來一趟,黃美華從一大早就開始給他燉肉熬骨頭湯了。這兩年劉盛洋個子長得很快,以前比黎超和費小天都矮半頭的他,中考之後眼瞅著就躥到了一八五,比一米八的費小天和一米八三的黎超還高出一小截。


    黃美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北京四中課業太繁忙的原因,她總覺得劉盛洋開學還沒倆月就消瘦了很多,為此沒少發愁。


    朱鐵剛雖然是個糙老爺們兒,但他對劉盛洋的事也很上心,主動和黃美華一起查食譜學烹飪,為劉盛洋料理食補。


    黃美華的十全大補骨頭湯剛放到火上開始燉,劉盛洋就提早回來了。


    “兒子,這周累不累啊?你先歇會兒,吃點兒水果,咱等湯快好了再吃飯。”


    劉盛洋沒給黃美華回話,拿著書包直接回到自己的屋裏,一把就把門給撞上了。


    砰的一聲巨響摔門,嚇了廚房裏的朱鐵剛和黃美華一跳。


    劉盛洋以前從來沒在大人麵前發過脾氣,有時候就連表情都很少有。所以這異常的摔門,著實讓黃美華和朱鐵剛心裏一陣發毛。


    “這是…怎麽了?”朱鐵剛試探地問黃美華。


    對於朱鐵剛來說,劉盛洋這孩子省心是很省心,可就是太讓人琢磨不透了,一點都不像個孩子,更沒有他這個年紀該有的青春期逆反。


    朱鐵剛不知道劉盛洋小時候是不是也這樣,反正這兩年和他們娘兒倆在一起過日子以後,比起黃美華,他更在意劉盛洋。


    朱鐵剛惶恐,黃美華比他還惶恐:“是…是不是洋洋在學校被人欺負了?”


    “你想什麽呢?四中那是什麽學校,你可別瞎說,趕緊去問問孩子去。”


    朱鐵剛及時製止了黃美華的亂猜。


    雖然大多數時候在家他都聽黃美華的,但關鍵時刻他還是得給黃美華當這個主心骨。


    黃美華聽了朱鐵剛的話,稍微理智了一些,趕緊就去了劉盛洋那屋。


    “洋洋,你怎麽了?”


    劉盛洋這屋的門鎖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壞了,壓根隻是個擺設而已。黃美華心急地一邊說話一邊推門就走進去了。


    “你出去。”


    劉盛洋看都沒看他媽,直接甩出三個字來。他的聲音雖不大,但語氣卻很不好。


    剛進門的黃美華直接站在原地沒有動。


    “洋洋,你…怎麽了?有什麽話可以跟媽媽說……”


    劉盛洋突然把頭扭過去,怒視著他媽:“司姥爺死了你為什麽不告訴我?”


    黃美華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啊,你不是在學校呢麽,我想著別耽誤你上課……”


    “難道我上課比這件事還重要麽?!”


    劉盛洋的聲音提高了一些,語氣比之前更加不好。


    黃美華怎麽也沒想到他兒子會因為司校長去世這件事跟她發脾氣,她既覺得莫名其妙,又有點委屈。


    她這個當媽的,還不都是為了他好。他們學校連周五晚上都安排了自習,這要出來奔喪一趟,得落下多少課啊!


    “洋洋,你聽媽給你說啊,你司姥爺這事兒吧出的比較突然,媽也沒顧上……”


    劉盛洋不再看他媽,語氣稍微緩和了一些:“媽,我現在不想跟你說話,你出去吧。”


    黃美華不是沒瞧見她兒子剛才怒視她的眼神,她還想再說些什麽,卻被門外的朱鐵剛給攔住拉了出來。


    朱鐵剛隨手把劉盛洋屋裏的門給他帶上了,拉著黃美華直奔廚房。


    劉盛洋從來都沒這麽對黃美華說過話,一時間黃美華有點接受不了。


    “你說這孩子,我也是為他著想啊!他怎麽能那麽說我呢!”


    朱鐵剛自然明白黃美華的委屈,安撫她:“我知道,不過洋洋這孩子肯定也是對老爺子有感情……”


    ……


    老樓房不隔音,廚房的動靜劉盛洋在屋裏是能聽清楚的,隻是他卻絲毫不在意。


    劉盛洋從自己床頭的書架上抽出一冊新概念英語書。可能是好久沒動過的原因,書的表麵都已經落了土。


    劉盛洋翻開書的第一頁,拿出裏麵夾著的自己唯一一次作弊的英語小抄,瞧著瞧著就紅了眼眶。


    這書,這小抄,承載的是劉盛洋與司校長的第一次接觸,也是足以改變他一生的重量。


    劉盛洋遺憾的不是沒能送司校長最後一程,而是他這幾年始終沒能親口告訴那位老人,不用再為自己擔心了。


    他如他所願,成長得很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平常之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若文若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若文若文並收藏平常之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