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玻璃明蝦球
美食:特級廚娘隻想悠閑擺攤 作者:萬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現在是洗菜,馬上就不是了。”
“什麽菜啊,讓你這麽惦記?”趙曉婧又跟著看了半天,名堂沒看出來,反而對胖子的行為更好奇了。
“我猜是玻璃明蝦球,百聞不如一見啊!”
“你猜?還不確定你就這麽激動?不愧是把你打敗的女人呐。”聞心遠一邊嘴上損胖子,一邊也被胖子勾的直起身子,伸長了脖子。
趙曉婧看兩人這麽鄭重,不由得也屏氣凝神看著關迎夏操作,這一看不知不覺也投入進去。
雖說比賽時間隻有100分鍾,但在這100分鍾內,太史菜的精細、複雜、講究,還是在關迎夏的手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蝦是趁著鮮活時候去掉蝦線,再掐頭去尾剝去蝦殼的。掐去蝦殼後,關迎夏又小心的片去了蝦肉表麵的紅衣以及筋膜,連殘留的一點細小的紅衣片都用小號剪刀小心剪去,直到蝦肉表麵沒有一點雜質,達到渾然一體的透明狀態。
原本以為這一步已經很精細漂亮,但這之後,關迎夏又加入一點鹽,加水不斷抓拌後稍稍靜置,然後再將蝦肉放到水龍頭下衝洗。
一般的衝洗洗淨就好,但關迎夏衝洗幾遍之後,又將盆中接滿水,然後用一隻手按住水龍頭的一半,手動為流出的水增加壓力,對著已經盛滿水的盆不斷衝洗,使盆中的水源源不斷的翻滾再流出。
直到這樣衝洗二十多分鍾後,關迎夏才翻看了一下食材的狀態,關水之後將蝦撈出。
撈出之後脫離水麵,看見蝦尾的樣子,趙曉婧才恍然明白這一步長時間衝洗的作用。隻見這時的蝦尾竟然通體變得潔白無瑕,和剛剛灰色透明狀態的肉質已經截然不同,外觀像一塊漂亮的白玉一樣。
趙曉婧這時才後知後覺的意識到這一步是啤水。她在學習八大菜係的知識時了解過,通過不斷的衝冷水在短時間內祛除雜質和異味,使肉質更加嫩滑幹淨的技巧。
啤水之後,關迎夏又用廚房紙擦幹蝦尾的水分,拿刀子在蝦的背部劃了幾下。
白桃提供的大明蝦還算粗壯,即使是剝去蝦殼剔除蝦衣之後,整個蝦尾也還有手掌那麽長。
劃完背部,少許鹽、糖、白胡椒攪拌入味,一點生粉裹住之後,令趙曉婧眼熟的一幕發生了。
隻見關迎夏並沒有將蝦尾炒或者煮,而是燒油後油淋,像做神仙鴨子一樣的低溫油淋,甚至看起來比神仙鴨子的油溫要更低一點。
反複將漏勺上的蝦尾澆淋幾次後,蝦尾開始慢慢蜷縮成球,關迎夏又將蝦球和漏勺一起放入油中浸泡。
在鍋中低溫油的作用下,鍋中的蝦球一邊繼續蜷縮成型,一邊背部又漸漸像朵牡丹花一樣徹底綻開。
綻開後後的蝦球顯得更潔白了,通體都是雪亮的顏色,關迎夏見狀滿意的將蝦球撈起放在一邊控油。
這之後,關迎夏又扭頭將邊上放了蔥薑料酒上鍋蒸製,中間又關火,已經晾涼的火腿取出,切成極細的絲,然後取盤中火腿蒸出的底油調了個芡汁,大火收汁的同時焯燙蘆筍。
再之後拿出兩個純白中凹的平盤,將醬汁用小勺小心的舀出,在兩個盤子中凹的底部都鋪上淺淺一層,再將控完油的蝦球放入,一個盤中一個,然後蘆筍用鑷子夾出擺在蝦球的旁邊,再用鑷子將切的極細的火腿絲擺放在蝦球之上。
一道賞心悅目,像雪白的牡丹花一樣綻放的蝦球,中間還有紅色花蕊一樣的火腿絲,還配上青色綠葉狀蘆筍,已及一片平坦的黃色土地狀醬汁的玻璃明蝦球完成。
直到關迎夏舉手,趙曉婧還沉浸在觸動之中。
大概是為了有容錯空間,這道玻璃明蝦球關迎夏做了四隻,這四隻花了整整九十分鍾,光是處理蝦都用了將近四十分鍾,整個過程精細到有些枯燥,然而台下三個人卻一句話都沒說過,連廚藝討論和交流都沒有。
這大概就是太史菜的魅力所在,精細和認真到讓人忘了一切,莫名產生一種感動的情緒。
所謂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用來形容太史菜再貼切不過。
台上,南榮全和黨詠歌一人一副刀叉,將蝦球切割之後蘸汁,認真咀嚼,將一整個蝦球和輔料慢慢吃完。
南老爺子的臉上第一次出現莫名的複雜之色,黨詠歌放下刀叉後也沒有如常的讓關迎夏下台,反而是像老朋友一樣,笑著和關迎夏聊了幾句,一直到下一位選手舉手示意,兩位評委才示意關迎夏回選手席。
這一組,關迎夏自然也順利晉級。
四人組全部晉級,接下來的比賽就是純粹的休閑和觀賞。有了黨詠歌的特意叮囑和前麵組良好的打樣,後麵的選手也很長眼色,基本沒有什麽上不得台麵的爭奪。
但既然是有限食材的盲盒,全部一派和諧倒是也不可能,隻是更加偏向鬥智鬥勇,而且隨著選手觀看比賽增多,總結下來的經驗自然也多,心眼子也就更上一層樓。
到了第四場,搶奪食材的這一步已經人均八百個心眼子,反而使比賽越來越精彩。
除此之外,兩位評委在第四場也難得遇見了意見不一致,且互相無法說服的狀況,開始權利反轉,評委替自己心儀的選手拉票,觀眾席上的選手投票。
這一場比賽的兩個選手是關迎夏所說的“名廚弟子圈”內的兩個徒弟,一個據說是海歸,在國外就和有名的點心大師學習,回來之後又跟著浙菜大師深造,因此做的是創意菜,將梅幹菜餅和拿破侖酥結合的拿破侖梅幹菜餅;而另一個是從小紮根在江南地區,跟著蘇菜大廚兢兢業業學習蘇菜,一絲一毫不馬虎的蘇菜弟子,做的是傳統的清蒸鰣魚。
此刻第四場選手已經全部比完,舞台的燈光也相當配合的打在率先發言的南榮全身上。
南榮全支持的是做創意菜的浙菜弟子。
“什麽菜啊,讓你這麽惦記?”趙曉婧又跟著看了半天,名堂沒看出來,反而對胖子的行為更好奇了。
“我猜是玻璃明蝦球,百聞不如一見啊!”
“你猜?還不確定你就這麽激動?不愧是把你打敗的女人呐。”聞心遠一邊嘴上損胖子,一邊也被胖子勾的直起身子,伸長了脖子。
趙曉婧看兩人這麽鄭重,不由得也屏氣凝神看著關迎夏操作,這一看不知不覺也投入進去。
雖說比賽時間隻有100分鍾,但在這100分鍾內,太史菜的精細、複雜、講究,還是在關迎夏的手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蝦是趁著鮮活時候去掉蝦線,再掐頭去尾剝去蝦殼的。掐去蝦殼後,關迎夏又小心的片去了蝦肉表麵的紅衣以及筋膜,連殘留的一點細小的紅衣片都用小號剪刀小心剪去,直到蝦肉表麵沒有一點雜質,達到渾然一體的透明狀態。
原本以為這一步已經很精細漂亮,但這之後,關迎夏又加入一點鹽,加水不斷抓拌後稍稍靜置,然後再將蝦肉放到水龍頭下衝洗。
一般的衝洗洗淨就好,但關迎夏衝洗幾遍之後,又將盆中接滿水,然後用一隻手按住水龍頭的一半,手動為流出的水增加壓力,對著已經盛滿水的盆不斷衝洗,使盆中的水源源不斷的翻滾再流出。
直到這樣衝洗二十多分鍾後,關迎夏才翻看了一下食材的狀態,關水之後將蝦撈出。
撈出之後脫離水麵,看見蝦尾的樣子,趙曉婧才恍然明白這一步長時間衝洗的作用。隻見這時的蝦尾竟然通體變得潔白無瑕,和剛剛灰色透明狀態的肉質已經截然不同,外觀像一塊漂亮的白玉一樣。
趙曉婧這時才後知後覺的意識到這一步是啤水。她在學習八大菜係的知識時了解過,通過不斷的衝冷水在短時間內祛除雜質和異味,使肉質更加嫩滑幹淨的技巧。
啤水之後,關迎夏又用廚房紙擦幹蝦尾的水分,拿刀子在蝦的背部劃了幾下。
白桃提供的大明蝦還算粗壯,即使是剝去蝦殼剔除蝦衣之後,整個蝦尾也還有手掌那麽長。
劃完背部,少許鹽、糖、白胡椒攪拌入味,一點生粉裹住之後,令趙曉婧眼熟的一幕發生了。
隻見關迎夏並沒有將蝦尾炒或者煮,而是燒油後油淋,像做神仙鴨子一樣的低溫油淋,甚至看起來比神仙鴨子的油溫要更低一點。
反複將漏勺上的蝦尾澆淋幾次後,蝦尾開始慢慢蜷縮成球,關迎夏又將蝦球和漏勺一起放入油中浸泡。
在鍋中低溫油的作用下,鍋中的蝦球一邊繼續蜷縮成型,一邊背部又漸漸像朵牡丹花一樣徹底綻開。
綻開後後的蝦球顯得更潔白了,通體都是雪亮的顏色,關迎夏見狀滿意的將蝦球撈起放在一邊控油。
這之後,關迎夏又扭頭將邊上放了蔥薑料酒上鍋蒸製,中間又關火,已經晾涼的火腿取出,切成極細的絲,然後取盤中火腿蒸出的底油調了個芡汁,大火收汁的同時焯燙蘆筍。
再之後拿出兩個純白中凹的平盤,將醬汁用小勺小心的舀出,在兩個盤子中凹的底部都鋪上淺淺一層,再將控完油的蝦球放入,一個盤中一個,然後蘆筍用鑷子夾出擺在蝦球的旁邊,再用鑷子將切的極細的火腿絲擺放在蝦球之上。
一道賞心悅目,像雪白的牡丹花一樣綻放的蝦球,中間還有紅色花蕊一樣的火腿絲,還配上青色綠葉狀蘆筍,已及一片平坦的黃色土地狀醬汁的玻璃明蝦球完成。
直到關迎夏舉手,趙曉婧還沉浸在觸動之中。
大概是為了有容錯空間,這道玻璃明蝦球關迎夏做了四隻,這四隻花了整整九十分鍾,光是處理蝦都用了將近四十分鍾,整個過程精細到有些枯燥,然而台下三個人卻一句話都沒說過,連廚藝討論和交流都沒有。
這大概就是太史菜的魅力所在,精細和認真到讓人忘了一切,莫名產生一種感動的情緒。
所謂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用來形容太史菜再貼切不過。
台上,南榮全和黨詠歌一人一副刀叉,將蝦球切割之後蘸汁,認真咀嚼,將一整個蝦球和輔料慢慢吃完。
南老爺子的臉上第一次出現莫名的複雜之色,黨詠歌放下刀叉後也沒有如常的讓關迎夏下台,反而是像老朋友一樣,笑著和關迎夏聊了幾句,一直到下一位選手舉手示意,兩位評委才示意關迎夏回選手席。
這一組,關迎夏自然也順利晉級。
四人組全部晉級,接下來的比賽就是純粹的休閑和觀賞。有了黨詠歌的特意叮囑和前麵組良好的打樣,後麵的選手也很長眼色,基本沒有什麽上不得台麵的爭奪。
但既然是有限食材的盲盒,全部一派和諧倒是也不可能,隻是更加偏向鬥智鬥勇,而且隨著選手觀看比賽增多,總結下來的經驗自然也多,心眼子也就更上一層樓。
到了第四場,搶奪食材的這一步已經人均八百個心眼子,反而使比賽越來越精彩。
除此之外,兩位評委在第四場也難得遇見了意見不一致,且互相無法說服的狀況,開始權利反轉,評委替自己心儀的選手拉票,觀眾席上的選手投票。
這一場比賽的兩個選手是關迎夏所說的“名廚弟子圈”內的兩個徒弟,一個據說是海歸,在國外就和有名的點心大師學習,回來之後又跟著浙菜大師深造,因此做的是創意菜,將梅幹菜餅和拿破侖酥結合的拿破侖梅幹菜餅;而另一個是從小紮根在江南地區,跟著蘇菜大廚兢兢業業學習蘇菜,一絲一毫不馬虎的蘇菜弟子,做的是傳統的清蒸鰣魚。
此刻第四場選手已經全部比完,舞台的燈光也相當配合的打在率先發言的南榮全身上。
南榮全支持的是做創意菜的浙菜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