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一個新語“顏值”不斷地挑戰諸如“美麗”之類的老詞,如果說我們海滄的“院前社”是八閩“顏值”最高的生態文化村,則別有一番語趣和意韻,因為它給人的印象不僅素淨幽美如同金門的村落,而且它還是文化底蘊豐厚的顏氏家族聚居的祖地之一。


    我有幸作為“品鑒美麗專家組”成員,應邀參加“兩岸鏡頭裏的最美鄉村”的走訪活動,來到了這個“院前社”,原來院前社與名聞遐邇的“青礁慈濟宮”近在咫尺,就一路之隔,蹲在路後少人知,嗬嗬,我與其擦肩而過幾回回,這回終於有緣來相會。


    走進院前社,第一印象就是潔淨,完全可以媲美金門村落;接著是家家戶戶房前屋後都是掛果的龍眼樹;這讓我想起了地中海上的北塞浦路斯農家,房前兩株檸檬樹,屋後一棚葡萄藤。如何減少院落地麵的硬化率,發展生態庭院經濟,院前還有改良和升華的空間。


    院前社內,紅磚老厝一座座,座座是亮點,隨訪的男女攝影家們忙不迭地把龍眼樹和燕尾飛簷,晾曬的手工麵線和老厝木門聯袂攝入鏡頭,鄉土得讓人心醉,其實我以為醉美的是老厝木門後那古老的大缸,裏麵滿滿的全是農家的龍眼蜜,想想楊朔筆下的《荔枝蜜》名滿全國,而我們院前的龍眼蜜還躲在深閨無人知呢,不由扼腕。


    院前引來台灣“鳳梨博士”合作創辦濟生緣鳳梨廠,就地取“鳳”,純手工生產“土鳳梨酥”,配茶絕對一流!但以我這個老茶仙之見,不妨借力“鳳梨博士”精湛的烘焙技術,“偷天換日”,研發舉世無雙的“土龍眼酥”,或許會衍生出意想不到的成果!


    遊走院前,愈走愈有味,惜別時如果能捎上“院前四寶”——手工麵線、土鳳梨酥、土龍眼酥、龍眼春蜜,那滿載而歸的感覺就更加回味綿綿了,這是我一個老廈門郎留給院前的一組綠色夢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閩南童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鄭啟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鄭啟五並收藏閩南童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