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一日,烏馬爾終於身心俱疲地帶著剩下人馬回到了吉祥城。


    此時的吉祥城內,傷兵遍地,一片哀嚎。


    無論是米哈魯,還是烏馬爾,都沒了最初和大明爭奪察合台汗國的雄心,更別提一統蒙古,問鼎中原了。


    帖木兒軍前後在天山南北陸續投入十二萬鐵騎,一萬多步兵火槍手和炮兵,居然多次被烏魯木齊河對岸的不到兩萬明軍吊打。


    曾經讓金帳汗國聞風喪膽的堂堂帖木兒汗國戰神烏馬爾帶著六萬雄師過河東征,一城未下,反而損失過半人馬,丟失全部大炮和重騎兵。


    米哈魯和烏馬爾都想撤軍,但是沒有帖木兒大汗的命令,誰也不敢撤退。


    幸運的是,對麵的明軍好像也是兵力不足,並沒有趁機攻打吉祥城。


    一直到一個月後,明軍才終於兵臨吉祥城下。


    進入十月以後,天氣越來越冷,堅守天山以北的明軍終於結束了苦日子,迎來了轉戰天山的高光時刻。


    自明軍將烏馬爾逼回吉祥城後,連續收到了後方的大批輜重,特別是遼東送來了四批軍械彈藥,不僅炮彈儲備達到三個基數以上,步槍彈藥基數達到五個以上。


    宋忠派人送來大批過冬皮衣、毛氈、奶酪。遼東甚至送來了兩輛最新改進的豪華馬車,供遼王和靖江王作為指揮車使用。


    明軍上下士氣高昂,人人求戰。


    但是,遼王汲取前三次進攻吉祥城失利的教訓,始終堅持按兵不動。


    明軍連續消滅帖木兒軍八萬人馬,後勤物資和民夫俘獲不少,但俘虜的士兵卻不到八千人,其中大多還是傷兵。帖木兒軍的頑強可見一斑。


    帖木兒軍雖然在明軍手中吃了大虧,還有三萬多人退守吉祥城,又有大炮加持,攻堅難度可想而知。


    與此同時,明軍後方陸陸續續開來的新兵和生力軍也需要進行訓練和整合,軍械物資需要重新分配。


    袁宇、袁容兄弟率領太原中護衛三千騎兵在庭州城外追擊烏馬爾時損失一千人,剩餘的兩千騎兵開到了迪化前線,接受遼王指揮。


    西寧侯宋晟從河西抽調的三千步兵,武定侯郭英從應天帶來的左右羽林衛六千京軍騎兵,紛紛趕到迪化前線。


    宋忠和仆固義從庭州又招募了三千回鶻、蒙古新兵,送到了迪化前線。


    烏馬爾進軍庭州,一路燒殺搶掠,和軍紀嚴明的明軍形成鮮明對比。烏馬爾撤退後,庭州城內外的回鶻、蒙古各部,紛紛要求加入明軍,進行複仇。


    前線的明軍迅速達到三萬人。


    人馬驟增,不僅僅是要多添幾副筷子的事情。


    所以,朱大能又多了一項任務,對陸續開到前線的部隊進行整編:騎兵新編了第五、六、七、八團共四個騎兵團,四個步兵團重新擴編為四營製;新建一個戰車營,警衛隊擴編為警衛連。


    宋晟帶來的三千河西步兵被打發到吐魯番駐守,把郭驥的步兵第一團給徹底解放了出來,明軍又多了一個可以用於機動作戰的主力步兵團。


    部隊整編完成後,新來的騎兵們要盡快適應從帖木兒軍中繳獲的優良戰馬和戰刀。


    遼王現在不缺良馬,繳獲的阿拉伯馬、波斯馬、伊犁馬一大堆。


    但是,他缺優秀的騎兵。


    無論是新編入的騎兵,還是步兵,都要進行一個月的基礎訓練。這些就地征募的新兵,大多不懂漢語,連口令、號令都聽不懂,如何作戰?


    十月二十五日,明軍經過初步整訓後,號令整齊,士氣高昂,各路大軍齊聚吉祥城下,在朱大能的統一指揮下,四戰吉祥城。


    此時沙哈魯已經奉命回胡氈城向帖木兒大汗當麵報告軍情,烏馬爾指揮三萬多人馬拚死頑抗了三天三夜,損兵折將三萬人,最終還是沒能抵擋住明軍的攻勢。


    烏馬爾親自督戰巡城時,被明軍神槍手養餘擊傷頭部,昏迷不醒,大將阿巴沙出城野戰,被張斧斬於城下。


    二皇孫皮埃爾隻好帶著最後的三千多人馬,護送烏馬爾向阿裏麻方向撤退。


    薛?指揮騎兵第三團和騎兵第四團,一路追殺兩百裏,直抵瑪納斯河畔,進占吉祥城以西的故唐西海縣舊城。


    至此,明軍基本收複大唐北庭都護府下庭州治下的的金滿、蒲類、輪台、西海四縣,以及瀚海軍、天山軍和伊吾軍三軍屯守要地,漢家旗幟重新插上天山南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大明扶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獴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獴在天並收藏去大明扶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