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產業做出來不難,但想要賣的好,還是得有貨櫃碼頭。”楊文東道:“要不然,海運的運輸成本太高了,即使是東南亞那邊,也很難走的通。”


    集裝箱對於運輸的成本控製,可不僅僅是在海運層麵,陸地層麵都有很大幫助,有了集裝箱,那東西在工廠包裝好,一路上直到目的地再卸貨;


    而現在的傳統運輸模式,就是一路上不停的換交通工具,不停的裝卸,還需要保護好外觀甚至還有防水、防雨、防曬、防刮傷撞擊變形等等,為了保證這些,一路上又要很高的成本,越大件越難保護。


    因此在這個時代,歐美本土也有很多家電產業,而東南亞則是家電巨貴,核心家電之中,也就電視機小一點,且單價高能夠承受這種運費,其他大型家電幾乎不可能,這也是為什麽80年代之前的冰箱非常小的原因,做大容易,可運輸成本太高。


    王鳳芝也知道集團層麵的一些大事情,於是道:“楊生,既然我們提出了貨櫃碼頭計劃,那港府應該也會推動的。”


    “希望如此吧。”楊文東點點頭道:“不過暫時也不急,短期內就算冰箱洗衣機造出來,也不可能那麽容易賣到歐美的,這種大家電,想打造品牌可不容易。”


    就算是日本家電,也是花了十幾年時間才在美國站穩腳跟.


    “是的。”王鳳芝接著說道:“家樂福今年的總營業額為1.34億港元,這包含了香港的52家門店、以及灣灣、新加坡一共13家門店的數據,淨利潤為700萬港元;


    今年香港的經濟也不是很好,很多人也都壓縮消費了,加上怡和還與我們打價格戰,所以數據不算很好。”


    “怡和的人,還真是不肯放棄啊。”楊文東笑了笑。


    早年自己超市做出成績,怡和第一個跟上與自己競爭,隨後幾年雙方偶爾和平共處偶爾競爭,但也是正常商業行為,大家都守規矩。


    王鳳芝道:“怡和的很多超市商鋪都是屬於置地的,這方麵優勢太大了,我們的商鋪雖然也差不多,但早期也是投入巨額資金購買的,也有部分是租的。”


    “沒事,他們既然想打,今年我再讓他們好好打一打。”楊文東道:“等年後我們一起跟周浩然開個會議,今年我就要跟怡和玩一把大的。”


    所謂反周期價格戰,絕對不是三星首創,很多大企業都是趁著經濟危機的時候,擠壓競爭對手,今天,楊文東也準備這樣來一次,逼著怡和退出超市行業。


    對於娛樂行業,他其實不希望香港完成壟斷,因為這對自己的文化產業沒好處,但超市或者其他實體經濟,先完成香港的壟斷,借助巨大的市場來增加采購能力再降低價格,這樣一來既能保證香港消費者利益,也能讓家樂福有著進軍東南亞市場的基礎。


    “好的,如果我們能夠壟斷香港的超市,那營業額翻一倍也輕輕鬆鬆了。”王鳳芝笑說道。


    “對。”楊文東點點頭,又問道:“還剩下長興地產與長興航運吧?”


    王鳳芝道:“是的,長興地產去年的主要投資是在新加坡,且都是投入,外加香港這邊沒什麽項目,所以全年也就收一些租金,所以全年營業額隻有4000萬,淨利潤我通過平賬算成了0;


    長興航運去年的總營業額為2.37億港元,包括自營與租賃船隻,淨利潤為6800萬,但這個數字有一定程度上在法律範圍內是做大數據了,方便今年的買船計劃,隻是楊生,再購船的風險就真的很大了。”


    “行,隻要合法即可。”楊文東點點頭,道:“等今年船隻買了,後麵幾年可能暫時就不考慮了。”


    等今年年中中東危機打起來,自己也就不用想著買船了,因為那個時候大家加價殺瘋了,甚至自己手中的舊船,也能賣到曾經新船的三倍.這也是航運危機對於船東的機會,原先曆史上的包玉岡、董浩雲、趙從衍等等都是借助這8年時間,成功晉級全球級別的船王。


    “好的。”王鳳芝說道。


    楊文東接著道:“那今年的財報就這樣,安心準備好過年吧,等到了明年年初,又會有不少事情了。”


    1967年的春節,過的很平淡,不是楊家,而是整個香港,經濟層麵的打擊,讓很多普通人的日子都很難過,房價暴跌,很多工廠關門,直接讓很多人陷入了房貸都還不起的地步。


    春節之後,2月16日,楊文東在四季酒店總統套房約出了恒生銀行的何善衡。


    “何生,好久不見了。”楊文東笑著招呼道。


    何善衡也笑道:“是啊,最近楊生可是大忙人啊,在新加坡的投資可是風生水起啊。”


    “香港這邊暫時不太適合投資,灣灣那邊的法律不容許外資過多投資,我也就隻能去新加坡了。”楊文東解釋說道。


    何善衡道:“是啊,最適合我們投資的就是新加坡了,最近幾個月,我的不少客戶都移民新加坡或者澳洲加拿大了,還好我聽了楊生的建議,在新加坡以及加拿大澳洲的華人區建了分行,他們也就沒有取走銀行存款了。”


    “現在走的人挺多的,如果能夠保住他們的存款,對恒生來說也是一件好事了。”楊文東點點頭說道。


    “是啊。”何善衡又問道:“楊生,今天約我出來,是有什麽事?”


    楊文東說道:“有一件事我希望委托一下恒生銀行。”


    “請說。”何善衡笑說道:“楊生也是恒生的大股東,為大股東服務也是應該的。”


    楊文東道:“最近地產市場暴跌,很多人還不起貸款、或者想要離開香港,恒生銀行內部應該也有很多這樣的客戶吧?我希望能夠拿到這些物業信息以及資料。”


    雖然如今還沒有到67年下半年,那個時候房價是最低的,但如同之前自己拋售大量物業一樣,現在自己想要收購大量物業,都是需要很長時間的,必須早做準備。


    隻要涉及的規模夠大,那就不可能在最高峰套現,也不可能在最低穀抄底,隻要到了接近,就應該準備開始了,而且現在他也隻是想要收集資料。


    何善衡是聰明人,一聽就明白楊文東的意思,便問道:“楊生是準備抄底?”


    “算不上吧,目前隻是要一點資料。”楊文東道:“而且不光是恒生銀行,其他銀行內部如果有類似的情況,我也可以考慮,前提也是能夠先拿到資料。”


    香港的物業出售挺多的,他也不至於盲目購買,所以先獲得資料,再根據需求抄底。


    何善衡又道:“楊生,這些資料可都是銀行需要保密的?”


    “放心,我不需要業主的具體信息,隻要一些欠款較重的物業信息,包括欠了多少我也不需要知道,隻要知道比例或者非常嚴重就行。”楊文東說道:“這樣能方便我選擇合適目標。”


    合適的收購目標太多了,有一些業主會主動釋放要出售的消息,但也可能不會,這種情況下,想抄底就得快速找到成功率高的目標,一般來說,欠債越重成功率越高。


    而負債信息這些的,外人是很難知道的,隻有銀行內部知曉。


    “行,我這邊的沒問題。”何善衡點點頭說道:“其他銀行的話,華資銀行那邊我去問一問,但應該也不是問題,如果楊生可以購入的話,對這些銀行來說,也會低一點風險,但具體資料也肯定不會透露。”


    “好,那多謝了。”楊文東說道。


    雖然自己旗下也有一些關注地產的部門,但怎麽著也是比不過銀行內部人員的,這個效率最高,也能很快給自己提供一些資料。


    何善衡又道:“楊生這次隻要商業地產吧?工業與住宅地產考不考慮?”


    楊文東回道:“工業地產可以考慮,住宅地產除非是大批量且位置在一起的,不然不考慮。”


    哪怕是簡單的收租管理,位置太過於雜亂也會影響管理成本,雖然收購一些簡單住宅以後也能賺,但收購商業工業地產可能賺的更多且管理方便,那自然優先後者。


    “ok,我明白了。”何善衡爽快答應道。


    與何善衡會麵的第三天,楊文東便收到了第一批資料,裏麵一共有60多個物業,大部分還是位於港島的。


    隨後,他便安排助理叫來了鄭誌傑與方先名,然後將資料交給了他:“你看看。”


    鄭誌傑看了會後,道:“這些資料對我們來說,非常有價值了,那現在就去嚐試收購這些資料嗎?”


    “暫時不急。”楊文東搖搖頭說道:“先根據這些物業,查到背後人的資料,恒生銀行受限於職業道德,沒有將業主信息給我們,我們自己查就行了。


    查完之後安排人盯著,如果他們緊急出售,我們就接觸,如果沒動靜,那就等等。”


    離房價大腰斬隻有4個月了,這四個月時間,他要尋找等危機之後,最容易下手的目標,因為危機在67年底也就結束了,雖然那個時候房價也不是很高,但很多物業別人就不會出售了。


    房地產行業,總歸就是講信心的,有了信心哪怕此刻房價低,聰明人也是不會出售物業的,因此,他的抄底時間也隻有半年。


    “好的。”鄭誌傑答應說道。


    楊文東又道:“港府那邊關於貨櫃碼頭,有沒有什麽進展?”


    鄭誌傑回道:“還沒有正式公布出來,但聽說怡和、太古、會德豐、黃埔這些英資公司都去過港督府了,不知道是不是商討的這件事。”


    “效率真低。”楊文東點點頭說道:“那就安心等著吧,等過幾個月有機會再問一下。”


    港英政府的效率在很多事情上是非常低下的,就比如早年建水庫、向內地買水、海底隧道等等,一邊覺得香港需要,一邊覺得建成後可能會虧錢,於是拖拖拉拉,等到了真的確定需要了再緊急投資又很晚了。


    自己提前推動貨櫃碼頭,除了自己可以獲得碼頭收益之外,也的確能夠幫到香港製造業乃至全體經濟,但能不能成,還是得看港府,如果不行,那就隻能等到70年代初跟英資競爭了,那個時候內地與西方國家交好並恢複五常聯合國地位,香港的華資便可以正式開始崛起了。


    隨後楊文東又看向方先名,道:“老方,你這邊也準備好資金與金融機構,未來幾個月內,我會大規模投資香港的股市,特別是幾大英資洋行的股東資料,也要調查清楚。”


    經濟危機影響可不隻是地產市場,香港的股市也是一樣的雪崩,怡和、置地、九龍倉、港燈等等,可都是最優質的資產,隻要自己這一波抄底成功,那等到合適時機,就可以徹底掀起“華英大戰”了。


    “沒問題,我這邊已經有了很多英資上市公司的資料,後麵我會再詳細核實。”方先名立刻答應道。


    隻是他心中也非常震驚,自己老板要查詢英資大洋行資料,難道準備對這些洋行動手?還是隻是單純投資?


    後者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單純投資,這些英資洋行的經營能力很一般,隻是因為祖輩多年努力,肉太肥了,所以規模仍然很大。


    可如果要動手,港府那一關不好過吧?以長興集團今日今日的規模與實力,其實絲毫不懼香港那幾個英資財團,甚至就算是匯豐,如果沒有官方“準央行”背景,那比起長興集團也是有所不如的。


    隻是想要對付他們,最大的問題不在於經濟,而是zz,畢竟現如今還是港英政府當道,以長興集團的規模,善意收購一家英資公司,那還好說,可一旦對一家大型英資公司動手,那港府會不會插手,就不確定了。


    隨後他看了一眼旁邊的鄭誌傑,顯然二人所思考的問題應該差不多,隻是這種問題,他們也不敢直接詢問老板


    ps:求月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回1958,打造世紀豪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下野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下野魚並收藏重回1958,打造世紀豪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