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建屋


    ……


    銀花仔細算過賬後,把收的禮中用不到的叫何家駿送去縣城換了錢,自己能用的和以後能用來還禮的仔細收好,得的銀錢並家裏的積蓄買了十五畝良田並八畝黏泥地。


    黏土地不好耕種,被歸在下等一列。


    “花兒,咱們先把房子擴一擴吧!”何家駿仰頭望著高高的棗子樹,照著銀花的吩咐活動著脖子,邊說道。


    “我心裏有數!”銀花手裏的動作不停,麻利的晾曬一家人的衣服,“以後外客來的多,總要地方的,你去跟裏正打個招呼,我們把前麵屋子加高,兩個偏廈修起來,順著右邊修兩間屋子在後院修一排,若有個女客來也有個招待的地方。”


    這樣連著前麵的學堂,整個屋子的布局就是一個“f”形,也不會犯了“自困”的忌諱。


    “不養雞了?”何家駿過去給銀花幫忙遞衣服問道。


    “我有安排的,黏土地種莊稼不好收拾,我們幹脆去找一些好品相的果樹回來種上,把草籽移過去,雞就養在外頭。”


    何家駿連連點頭,“花兒能幹!”


    像這樣的話,何家駿其實常說,但銀花每次聽了臉上都會微微發熱。


    “你當我是傳文和滿倉呢!”


    盡管如此,銀花嘴上卻是非得別扭一句的。


    何家駿笑眯眯的故意掛衣服的時候碰了碰銀花的手,果然銀花臉上很快就泛起了淡淡的紅暈……


    何家駿考上了秀才,一頭在酒樓置了席麵請有頭有臉的吃飯,回頭銀花就推著醃菜去賣也不是個事兒,何家駿跟銀花提了一次,銀花把送醃菜、燈油、賣柴火的小生意都停了,把相熟的酒家和鋪子介紹給了何大嫂,又手把手的教何大嫂怎麽把醃菜製的賣相漂亮又口感好。如此,何家駿還要繼續讀書、考舉人,秀才公也不是光往家裏收禮就得了,人際應酬、上峰走動都是要銀錢的,單靠種地怎麽能成!銀花想了一個冬,決定試著養養雞……


    “嘿喲,嘿喲,一二——三!”


    幾個壯實的漢子抬著一根粗`壯的房梁喊著口號往屋頂上送。


    銀花向來是說幹就幹的性子,跟何家駿通了個氣,看了日子就請了人幫忙下腳蓋屋子。開春的時候,除了翻菜園子並給麥子追肥,並沒有多少農活兒,因而大家都相當願意幹些有酬勞的外活兒,甚至有不少吃苦些的漢子帶一包幹餅子、一瓶醃菜並幾套換洗的衣服去外地找活兒,一去就是一個多月。


    高家幾個舅舅並滿倉兩個伯伯就得了六個勞動力,何家妯娌幾個打下手並準備一頓中飯。好些人家請人幹活是不供應中飯的,銀花卻想得明白,情願麻煩點兒,不吃飽哪有力氣幹活!


    何大伯大兒子大山今年十五了,何大嫂去年就開始給他看人家,最最滿意的是古樹村的一家姑娘,是家裏的長女,上頭就一個哥哥,下頭有兩個弟弟兩個妹妹,這剛好湊齊整的幾個“好”就叫提親的人差點兒踏破了她家門檻,而況那家家境也不差,有十多畝上好的田地,一家子都是勤懇的起早貪黑幹活兒,估摸著有點兒家底。姑娘姓肖,今年也是十五歲,相貌生的並不出挑,幹活卻利索,因是長女,待人處事都十分周到。銀花被何大嫂拉著去看了一次,真說起來,那小姑娘不僅長得平平,腰粗屁`股大生的黝`黑,單看相貌就是如此,但這些缺點恰恰正和了農家人挑兒媳婦兒的意:腰粗屁`股大好生兒子,生的黑正說明能下地,長得不出挑更能安安分分的過日子。


    銀花覺得那小姑娘好是因著恰好看了這樣一件事。


    何大嫂拉著銀花去的時候,小姑娘正在河邊洗了衣服往回走,一群大小媳婦兒並姑娘都端著大木盆說說笑笑的,路上碰到不知哪家的孩子叫著娘“噔噔”的往這邊跑,腳下一絆就摔了個狗吃`屎,嘴裏都磕進了沙子,當即坐在地上,含`著一口沙子就哭了起來。


    一群婦人、姑娘都“哈哈”笑了起來,那孩子娘大概覺得丟人,隻管嗬斥孩子,那小娃娃哭的更凶。


    “花蛋,快自己站起來,把沙都吐出來,姐姐跟你`娘在這兒等你!”小姑娘端著一盆衣服高聲喊道,“對啦,自己把泥巴吐出來就好了,下次走路可小心些!”


    等下孩子抽抽搭搭的走過來,小姑娘又低聲勸那小媳婦兒別在外頭就罵孩子。


    “你瞧瞧,弄的自己也不高興,娃兒也跟著受了一回罪,多大點兒事呢!”


    兩人落在大群人後頭,領著小孩子有說有笑的走遠了。


    “要大山沒意見,這姑娘確實不錯!”銀花當即跟何大嫂說道。


    “是吧!我找了幾家相熟的打聽,沒有哪家不豎大拇指的……”何大嫂喜滋滋的說著,一會兒就又微微皺起了眉頭。


    她找人說和了幾次,那肖家嫂子就隻管拖著,也不定下來也不把話說死……


    何家俊考上了秀才,一開春肖家就跟何大嫂說應了親事,轉頭就提了份禮物登了何家駿的門。


    禮包用簇新的一塊棉布包著,裏麵有半斤糖砂、兩斤肥肉並兩樣點心,這在農人家裏已經算重禮了。


    何大嫂當麵不說,心裏肯定存了意見……


    大山也過來幫忙,銀花給他算了一個成年勞動力的工錢,算是變相跟何大嫂示好。


    自家親戚加請的幾個壯年勞力並老老小小二十多口人,幾間屋子半個多月就蓋了起來,剩下的就是盤炕並打家具,這些可以留著慢慢做。


    何家駿才在學堂外頭掛了一張紅紙,表示孩子們可以來上課了。


    銀花則背了大背簍每天早出晚歸的在八畝連成片的地裏指揮幫忙的人,隔多遠種一顆果樹、籬笆怎麽打、哪裏撒一片草籽、雞窩往哪兒搭……


    等都忙順了,已經到了五月。


    銀花用籃子挎著十幾個雞蛋往回走,遠遠的就聽見學堂裏傳來琅琅的讀書聲。


    前院要接待客人,要給孩子們活動的地方,銀花幹脆把菜園子平了,用碎石子鋪了兩條小路,在大棗樹下擺了兩張小圓桌子並幾把椅子,菜園子則移到了後麵。


    何家駿現在的院子,加上前麵的學堂、中間的兩排屋子、後麵的菜園子,占了足足三戶人家大的地兒,村裏卻沒有一個說閑話的,這大概就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效應。


    除了前院還是銀花早些種的荊棘籬笆,新建的院子都打了院牆,在兩排屋子中間有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天井,銀花從山上找了三根葡萄藤種在幾個角落裏,相信等長起來後,夏天納涼吃葡萄必定是一樁美事。


    銀花繞過學堂,進了廚房,快手快腳的點灶生火,把昨天剩的饅頭切片用油煎的兩麵金黃,撒一點兒鹽巴就是一道比饅頭美味多的點心,再打了一個豆腐雞蛋湯,起鍋前撒了一把春天嫩生生的野菜進去,白色的豆腐配黃色的蛋花、綠色的野菜看著就叫人食指大動。


    “喝湯嘍!喝湯嘍!”


    年紀小一點兒的孩子一看到銀花推著大鐵鍋就歡呼起來。


    “好了,大家看一看自己碗是不是幹淨的,來打湯喝!”銀花笑著喊道。


    現在學堂大大小小連著親戚有三十多個孩子,都自帶了碗筷,一個孩子兩片饅頭一碗湯。


    吃過東西,有半個時辰的休息時間,絕大多數的孩子都跳著叫著跑了出去,隻有少少的兩個在院子裏遛了幾圈就回去捧著四書五經繼續搖頭晃腦的苦讀。


    “何先生,你快去看看,王大傻要打死人了!”


    何家駿正坐在棗樹下的躺椅上閉目養神。


    銀花為了將何家駿身體養好,叮囑他每天中午小憩一會兒,就是不睡著,安安靜靜的躺一會兒也是好的。


    何家駿不想叫銀花擔心,遂照做了,剛開始隻覺得不習慣,不睡覺閉著眼睛躺著是什麽事兒!現在每每安安靜靜的在腦子裏回想一下上午教書時的問題或是聽學生讀讀書,睡意來了就眯一會兒,已經成了一件美事。


    “我去看看!”何家駿跟銀花交代了一聲,就要往外走,“年安,下午學生回來了叫他們先自己讀會兒書或練練字,我若半個時辰後還沒回來就讓大家回去休息!”


    文年安捧著書應了。這孩子到了長個子的時候,臉上已經褪去了圓圓的肥膘,開始露出少年特有的棱角,衣服每一季都得換新的或改長,隨著個頭一起增高的是心思,文年安若是不願意說,銀花有時候也摸不透他都在想些啥子。在一幫大大小小最多也隻是斷斷續續跟何家俊學了幾年的學子中,文年安很快就脫穎而出,儼然是學堂之首,每每何家駿不在也能擔起幾分監督的職責。


    何家駿到的時候,王大傻已經被人拉開了。


    王大傻是王家的老大,真名叫王大齊,他媳婦兒說話有些結巴,先前開春何家駿請客的時候,他媳婦兒還過來幫過忙。王大齊人生的壯實,就是腦子有點兒問題,又聾了一隻耳朵,村裏人就“王大傻、王大傻”的叫,先前王大娘還會生氣,這些年也習慣了……


    ……


    作者有話要說:暫定更新時間就是十一點至十二點,親們等不到的就留到第二天看也一樣的。江月試著存稿,爭取把更新時間調整一下,感謝大家的繼續支持!


    ps:掉收了啊,這是腫麽一回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種田博飯家常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生江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生江月並收藏種田博飯家常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