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


    “今天忙了一整日,不留大家吃晚飯了,等改日再好好謝大家。”銀花把分好的蔬菜、特意留出來的肉並一些點心糖果一分給大家。


    何二嫂笑的格外開心。


    請來幫忙的有八個媳婦子,銀花特特準備了十一個包裹,連帶著何老娘、何大嫂、何二嫂婆媳三個,但是發到最後一個媳婦子的時候,沒有了。


    “瞧我這忙的,糊裏糊塗的,把數都算錯了,李嫂子可別怪,我再給你裝一份。”銀花笑著說道。


    “俺明、明明記得是、是十一個的,俺跟你一起、一起包的哩!”有個年輕的小媳婦子抱著包袱說道。


    這小媳婦子夫家姓王,小姑娘打小說話就結巴,為此不曉得受了多少嘲笑,說婆家也不好說,去年都十九了才嫁到大田村,嫁的是王家的大兒子,那王大人生的有些斥鈍,小時候又傷了一隻耳朵,聽人說話非得歪著頭聽還得人說的大聲才行,到了二十多還說不到媳婦兒。有兩個村子跑過的,就開玩笑說一個說不清楚一個聽不見可惜了,不然兩人倒可以湊在一起過日子。


    村裏人閑來無事就愛說些這樣的閑話,要是他們覺得有趣那就說的更帶勁了。這話早晚叫王大他娘並這小姑娘知道了,小姑娘卻是個有成算的,自己偷偷跑到大田村看了幾回,見王大雖說反應遲鈍些,卻並不是真的聾子,幹活也利索,跟家裏打刻個招呼就央了相熟的嫂子上門說和,去年趕在入冬前就嫁了過來。、


    銀花本來請王大他娘過來搭把手的,隻他娘前兒晚上少穿了一件衣服,吹了點兒冷風,身上就有些不得勁兒,巴巴的求了銀花叫這小媳婦兒過來。


    說話不利索才話少,幹活格外的上心,銀花隻燒一頓飯的功夫就看出來,啥事教給這小媳婦兒保準沒問題。


    領了東西的媳婦子也都幫忙點了起來,好幾個都說注意過銀花大的包袱,確實是十一個。


    銀花已經快手快腳的裝了兩塊肉並一大碗雞湯遞過去,“大家今天辛苦,過幾日咱們廚下的再來吃一頓。”


    眾人見銀花沒打算追究,也都不再多講,紛紛告了辭家去了。


    何老娘先時過冬因為何家駿得病失了分寸,跟銀花鬧了好一陣子,後來又生怕何家駿出息了叫銀花給哄了去,左看右看都覺得銀花不順眼,這隻是對銀花而言,但真像今兒這樣,平白無故的少了一包東西,叫老三家吃了虧,何老娘又比誰都心裏不舒服,出了院子門就開始嘀嘀咕咕,無非就是疑心肯定是有人手腳不幹淨偷了去。


    院子裏的垃圾大家已經幫忙掃成了幾堆,這裏沒有一次性的飯盒和塑料紙,垃圾無非是吐得骨頭或掉的飯菜,銀花直接拿鍬出來挖坑埋了下去當肥料。廚房裏擺著一大堆各色的碗筷杯碟,都是各家借過來的,得一一還回去;還有桌椅等……


    今天屋裏屋外都鬧鬧騰騰的,何家駿也抽不出身檢查幾個孩子學習,銀花趕了他們出去自個兒耍,文年安說自己大些跟小孩子玩不到一塊兒,幫忙銀花帶著滿倉,留在家裏。


    “年安,來搭把手!”銀花在廚房裏喊道。


    滿倉現在已經開始學走路了,在一個地方根本呆不住,還不叫人抱,非得自己下來走,這會兒好不容易睡了,文年安隻覺得腰酸背痛,外間的炕還沒收拾,裏間何家駿睡得直呼呼,文年安隻得蜷在滿倉旁邊稍作休息。


    “就來!”


    銀花把借來的碗筷都裝在筐子裏,準備搬到車上推著一家一家去還——好多人家統共就那麽幾個碗,要是不還,晚上就沒家什吃飯了。


    大家碗樣子都差不多,俱是灰白色粗瓷的,隻有的豁了口子,有的是完好的,銀花借的時候就一一記了,哪家借了幾個有幾個豁口的,還碗的時候倒沒有出岔子。


    “銀花妹子,我跟你多說幾句你可別見怪!”虎子娘把自己碗清點好了,神秘兮兮的湊到銀花耳邊輕聲說道。


    虎子娘跟銀花關係一向好,隻她幾年前產後出!血,沒養好,又沒錢長年累月的滋補,現在是碰不得冷水,也勞累不得,銀花便沒特意喊她幫忙,隻她自己去廚房幫了兩手,吃過飯就走了。


    “我聽王大他小媳婦兒說你包了給幫廚的包袱少了一個,我看了那包袱是藍灰色粗布沒錯,是不?”


    銀花點點頭。


    那布也是早早就準備好的,專門從布店割了新布回來分成的小塊,也算是回禮的一部分。


    “吃完飯我惦記家裏兩頭豬崽子,早早的就回來了,瞧見你二嫂抱著個一樣包袱過去了,我當她是幫忙拿什麽東西,也沒喊,自己先家來了,怕不就是多拿了一個走了罷!”


    虎子娘幹不了重活,家境就開始下降,今年咬牙拿了積蓄出來買了兩頭小豬崽子回來,那可是一家上下的寶,伺候的比人還精心,人都是一日兩頓,豬卻有三餐的待遇,割豬草虎子娘都是挑了最好的回來。


    虎子娘這話銀花是信的,心裏卻並不怎麽驚訝,說弄錯是銀花自己的套話,她自己整理的幾個包裹,數了兩三遍怎麽會錯,別說,肯定是有人偷偷拿走了。


    “我曉得了,這事兒金秀姐也別出去說,都是親戚鬧開了不好看。”銀花說著把剩菜給虎子娘裝了滿滿一大碗,“這些剩菜金秀姐晚上熱了吃,別放過夜,省的壞了!”


    從桌子上收回來的菜碗都沒剩多少,但農家人節省慣了,就是一口湯底子也舍得扔,都拿一個大盆裝著,銀花自己是不想吃這剩菜的,先撿鍋裏剩的好的給幫忙的人一人裝了一碗,這桌上收回來的也叫她們帶了一些回去,這會兒來還碗幹脆全部裝了出來,一家分了一點兒。


    “算啦,算啦,你留著自家吃,可惜今年沒蘿卜,不然切幾塊蘿卜下去一燉,味兒可好,現在去找些野菜回來燙了吃也是一樣!”虎子娘推著銀花的手爽利的說道。


    “姐姐拿著吧,也不知道中午你們吃好了沒有,我盡在後頭忙也沒顧上去前頭看一眼,沒吃好晚上再嚐嚐味兒也是好的,快別跟我推了,我還得趕下一家哩!”銀花直接把碗放在院子裏的石板上,又快手快腳的撈起勺子給虎子娘手裏捧著的一碟碗裏麵舀了一勺湯,“晚上燙菜吃正好!”


    虎子娘連連後退,“夠了,夠了,有一碗就夠了。”


    銀花才拉著車往外走,文年安幫忙扶著車上的籮筐和盆。


    等把各家的東西都換了回去,太陽已經藏了半邊臉在山下。


    銀花趕緊抓了小掃帚屋裏屋外炕上都細細的掃了一遍,又把收在櫃子裏的幹淨褥子抱出來鋪上。


    何家駿幾年沒怎麽沾酒,睡了小半天才好受了些,見銀花屋裏屋外的忙,起身要幫忙。


    “算了,你去檢查檢查學堂的東西,看還缺什麽,前兒我進去掃了一遍,通了一陣子風,這幾日我就跟大家夥掰扯清楚,準備收學生了。”


    何家駿冬日病的下不了炕的時候,銀花恨恨的叫人好了就下地幹活,隻不過是說氣話罷了。何家駿若要繼續考功名,一日都離不得書筆,再者何家駿力氣還是有一把,但論起幹農活,怕是村裏半大的小子都比他利索到哪裏去了。


    所以說,中了秀才,若說直接的經濟利益,除去央了辦事的人送的禮,比如何家駿現在也有資格給參加秀才考試的人做擔保等,真正自己能掙錢的就是能名正言順的辦學堂。


    何家駿過冬閑來無事就開始琢磨學堂的事兒,光名字就想了好幾十個,什麽“鬆竹齋”、“百文齋”、“書程小驛”、“聖賢書屋”、“敬文書舍”……最後卻圈了個最樸實的,拿大宣紙寫了“山中書屋”四個大字,也沒有裝裱,直接拿漿糊貼在了原先建的學舍大門正中,說這樣才最符合啥子意境。又跟銀花討論了好些回,決定分三個班,不跟其它學堂一樣隻教啟蒙書並四書五經:一個班照樣是不收錢隻看學生自己胡亂給一點兒東西,教常用的幾百個漢字並算學,三日開一次,一次教一個時辰,也不需要筆墨紙硯;一個班給小孩子和新來的啟蒙,每年何家駿想法子考一次,通過了就可以去最後一個班,一個月得十個銅板兒,中午還給一碗湯或一個麵窩窩吃;最後一個班主要就是講四書五經和破題作文了,誌願考功名的才有必要上,束脩照半年收,半年得三百文。


    因想著還教幾個成才的出來,何家駿考慮了一回,決定不再提供筆墨紙硯,先前為了節省,所有的人都是先用木棍在沙盤上畫,學會了才能用毛筆蘸了水在桌子上些,寫漂亮了才給紙,這樣不少孩子原本在桌上寫的好好的,一換紙來問題……


    ……


    作者有話要說:三更完畢,明天照常更新,以後如無例外盡量日更,請大家繼續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種田博飯家常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生江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生江月並收藏種田博飯家常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