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罵戰
媳婦兒,我們一起種田吧 作者:東方句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一早,譚五果然讓鋪子裏平日幫忙賣肉的四個夥計中兩個看起來魁梧有力的跟他走,譚吳氏本來打算讓老娘洪氏在家等消息的。誰料洪氏卻不願意說:“我那堂侄女兒的脾性我可曉得,最是奸滑不過,她那婆婆也不是個良善人,你一個人去,我不放心,怕你應付不了她兩個,所以我要去助你。”
“娘,我叫了五郎帶了鋪子上兩個夥計一起去,還怕她不成。你還是在家裏陪著幾個孩子算了。我怕你去見了那兩個婦人吵起來,動氣傷肝。”譚吳氏不依,還是叫老娘在家歇著。
洪氏道:“婦人之間吵嘴,他們男子家哪裏能插話,去了也隻是去壯一壯聲勢而已,難不成還真能和她們打起來吵起來?所以,要跟吳氏還有她婆婆交涉,還是主要靠我們兩個。”
譚吳氏聽了,想一想,也覺得自己的娘親說得這話在理,之所以叫自己家男人帶兩個夥計去也是為了防止要是和趙家的人動上了手,有他們在,自己不會吃虧。可是要是不動手,光是打嘴仗的話,還是要靠自己這樣的女人了。於是便也同意了洪氏和自己一起去。
臨走之前,她又囑咐了家裏大的孩子帶好小的孩子,跟他們說,早起做好的夠他們吃一天的飯也在鍋裏,讓他們餓了就去自己舀著吃。幾個孩子答應了,這才和老娘洪氏一起出來,到外間和譚五以及那兩個他挑出來的夥計往西門上趙大郎的家裏去。
譚五等人走到西門上趙大郎家的院子跟前時,恰好趙大郎吃罷早飯去替人打鐵了,剛走了一會兒,他們就到了。譚五便上前去大力地拍院門兒,將門拍得“砰砰”作響。
那時候吳氏和婆婆劉氏一早起來收拾了廚房,因要過年,正在做炸肉。趙旺則是幫著把前兩日買回家用鹽醃製的魚用竹子篾條穿過魚嘴,提到廚房簷下掛起風幹。幾人正在忙綠,聽到外頭院子門響,吳氏就吩咐趙旺,“旺兒,你去,把門兒開了,看是誰來了?”
趙旺答應了,便去井台邊放著的木桶裏舀了些水來把手洗了洗,擦也不擦就去開門兒。將門打開後,見門前站著遠房的做屠戶的姨父譚五,在他身後還有他老婆,自己喊大姨的譚吳氏,以及譚吳氏的娘洪氏並兩個魁梧健壯的青年男子。這幾個人臉上都帶著不豫之色,看起來像是上門兒來討債的人一樣。
這般想著,趙旺還是立即向譚五打招呼,“姨父怎麽今日得閑上我們家裏來,肉鋪子上不忙麽?”
“忙啊,但有挺要緊的事要跟你爹和你娘商量,所以我們一家人就來了。對了,你爹可在家?”譚五一邊沒好氣地說話,一邊就推開趙旺往院子裏走。
這段兒日子正是譚五鋪子上肉賣得好的時候,因要過年,百姓們買肉比平日要多許多。自己放下買賣來替小舅子吳奎向吳氏討說法,譚五心裏哪能舒服。所以看著姨侄兒趙旺也沒有好臉色和好聲氣。
趙旺也不傻,在開院子門兒的時候就見到譚五等人臉色不好看,怕來者不善,但他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是為何而來,況且人家來的人不少,縱然他想攔也攔不住。於是隻得讓到一邊兒說:“我爹剛才去替人打東西了,我娘和我祖母在家。”
說了這話,趕前幾步走到譚五等人前頭去廚房裏頭對正在炸肉的吳氏和劉氏說:“娘,祖母,大姨和大姨父他們來了,說是來找娘和爹說事兒的。”
趙旺嘴裏頭說的“大姨和大姨父”,吳氏和劉氏自然是曉得是誰。吳家也不是什麽大族,吳氏家裏也隻有個大哥和妹子,她以姐妹相稱的就隻有嫁給譚五的遠房堂姐。所以,趙旺這麽一說,吳氏就曉得是誰來了。
劉氏張口問吳氏:“媳婦兒,你說,你堂哥和堂姐他們這時候上咱家來為啥呢?”
吳氏狡猾,一聽說她堂姐和堂姐夫譚五麵色不善的來了,立即就猜測,他們來可能是為了吳奎而來。因為這小半年來,她也就和吳奎來往密切一些,並且這中間牽涉到的也就是張氏母女。前麵都相安無事,這才把趙梅兒轉手賣給吳奎的第三天上,吳奎的姐姐和姐夫就找上門兒來了,想來應該是那趙梅兒出了什麽事?又或者是吳奎因為趙梅兒出了什麽事,他們才找到家裏來了。心裏好奇這中間到底出了什麽紕漏,便把趙旺喊進來,“旺兒,你幫著你祖母打下手,把這些盆子裏的肉炸好,我去瞧一瞧他們。”
說完便拿灶台上的帕子擦了擦手上的油,抿了抿發,搖搖擺擺地出去了。趙旺隻得上前來幫著劉氏炸肉。
吳氏從廚房裏出來,迎頭就遇到譚吳氏和她娘洪氏,還沒開口跟兩人打招呼,就聽到譚吳氏譏誚地說了聲,“喲,堂妹,你廚房裏炸得什麽,這樣香?是不是炸得人,怕隻有人肉才有這麽香呢?”
聽譚吳氏這麽說吳氏自然不高興,可是麵兒上還要帶笑說:“哎呀,堂姐,您瞧您說啥哩,這要過年了,誰家不買些豬肉雞鴨炸上呢?”
譚吳氏哼一聲冷笑道:“你倒在這裏用賣了你侄女兒的錢買肉來炸,卻連累我兄弟如今被關在縣衙的大牢裏要死不活。”
吳氏聽了自然心驚,前天晚上她將侄女兒趙梅兒哄騙上車賣給了開茶坊兼賭坊以及私窠子的堂哥吳奎,回來後卻並沒有對劉氏和兒子說她到底把趙梅兒怎麽了。劉氏和趙旺也隻暗暗猜測吳氏是不是又把趙梅兒賣給什麽牙婆或者大戶人家做丫鬟,做妾去了,不會想到她把趙梅兒賣給了吳奎。吳奎的茶坊裏麵做什麽買賣他們也是有耳聞的,那裏的做皮肉生意的女人都是跟下三濫的男人睡覺,女人到了那裏可以說是境遇極慘。
正在廚房裏的劉氏和趙旺雖然在炸肉,但卻豎著耳朵聽著外麵的譚吳氏和吳氏的說話呢。剛才譚吳氏說的話裏麵分明是說趙梅兒被賣到了吳奎的茶坊裏,兩個人聽了後心中不免一驚,雖然他們也貪錢,但聽到趙梅兒落到了吳奎手中,賣到了那種地方,心裏還是有點兒不是滋味。
吳氏顯然是害怕正在廚房裏炸肉的劉氏和趙旺聽到自己做的這勾當,便趕忙上前一步去拉著譚吳氏的手滿麵堆笑道:“堂姐還有堂伯母難得來一趟,既是來了,還請快些進屋裏去說話,外頭站著冷。”
一麵說就一麵拉著譚吳氏往堂屋裏走,譚吳氏橫她一眼,本想就在這裏跟她發作開的,但是看她態度還算殷勤,也就忍了口氣,跟著她進到北邊堂屋裏坐下,洪氏等人跟在她們兩個身後也進了屋,在屋子裏各自找地方坐了。
這吳氏慳吝,快過年了,臘月裏的江南一帶又濕又冷,可她硬是連火盆子也不升一個,屋裏隻不過吹不著風,可也不比外麵暖和多少。
等譚吳氏等人坐下後,吳氏便去拿了一疊茶碗來,在圍坐在堂屋中黑漆方桌周圍的譚吳氏等人麵前一人放了一個,自己掀開棉簾子出去廚房裏提坐在灶台上燒開了的半壺水。
見她進來提水,劉氏便問她那些人是來做什麽的,可還能對付,吳氏強笑著說:“不打緊,我能應付,你們就在廚房裏安心炸肉吧。”
其實她說這話心裏也是打著鼓呢,看譚吳氏等人氣勢洶洶地走了來,怕是有什麽不利的事情。可此時她也隻有硬著頭皮上前去應付了,誰叫她收了人家吳奎的二十兩銀子呢,如今他因為趙蓮兒下了縣衙的牢獄,譚吳氏是吳奎的姐,自然是要來找自己了。心裏打著鼓,吳氏提了水壺進去,給譚吳氏等人都倒上了一碗開水,隨即自己也在一旁坐下陪笑道:“家裏不興喝茶,堂姐,堂姐夫,還有堂伯母你們將就著喝點兒。”
譚吳氏撇撇嘴,這個堂妹吳氏的吝嗇她是十分清楚的,她這裏根本是連茶葉末也舍不得買來喝的,還說什麽不興喝茶。
屋子裏坐在黑漆方桌旁的譚五等人沒一個人端她倒的白開水喝的,眾人都靜靜地看著她,倒把吳氏看得心裏發毛,遂又勸譚吳氏等人喝水。
譚吳氏擺一擺手直接說:“不用了,我們直接開門見山說事兒吧。你男人既然出去了,那我就先對你說,一會兒說完,要是你做不了主,再找你男人說也是一樣。”
吳氏哪敢讓趙大郎曉得自己做的事情,便忙說:“堂姐,有什麽事你就說,不用找大郎,這家是我在當。”
譚吳氏掃她一眼,心說:“你倒是會抬舉自己,這個家你在當……”
轉念一想,吳氏這樣說一定是怕她賣自己侄女兒趙梅兒的事被她男人曉得,這可是她軟肋,隻要拿住這一點,不怕這吝嗇鬼不拿出銀子來。於是便接著說:“既如此,那我就把我兄弟的事跟你說了吧……”
接下來譚吳氏就把前晚發生在吳記茶坊裏的事以及昨日吳奎被衙役抓進縣衙牢獄中關起來的事告訴了吳氏,最後說:“趙三和李四要二百兩銀子才肯放我兄弟,為了救我兄弟出來,我們已經花了好幾十兩銀子,能夠湊出來的也隻不過是一百兩銀子了,這一回的事是因你而起,所以你要拿另外一百兩銀子出來,我們好湊夠數去把我兄弟從牢裏給……”
不等譚吳氏把話說完,吳氏就臉一別,看向一邊,十分不悅道:“我沒錢,別說一百兩了,就是十兩也沒有!再說了,這事情又不是我的錯,當初我跟吳奎說好,給她尋個好貨色去,我們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錢貨兩清後各不相幹。誰知道他怎麽弄的,竟然會惹上縣令公子吃官司,這跟我有什麽相關?”
“你竟然敢說跟你沒相關?”譚吳氏聞言立即伸手在桌子上猛地一拍,將跟前的那碗水都給震翻了,碗中的水撒了,順著桌沿滴滴答答地流下,“我兄弟要不是買了你侄女兒,怎麽會招惹上縣令公子,這事情就是因你而起,我們沒叫你賠償我兄弟被打傷的藥費和茶坊被封的損失就不錯了,你還敢說你不出一百兩銀子!”
譚吳氏氣得發抖,猛地站了起來指著吳氏罵道。
吳氏卻也毫不示弱,霍然站起,將自己坐著的凳子一踢,退後兩步,也伸手指著譚吳氏的鼻尖罵:“我憑啥要出一百兩銀子?你們也是做買賣做老的人,難道不曉得過手不認這句話麽?我跟吳奎當時可是說得好好的,我把趙梅兒賣給他,他出二十兩銀子,捧趙梅兒做他那裏的頭牌。
哦,他要是不貪圖趙梅兒的美色,想讓她為他賺大把的銀子,又怎麽肯跟我做這筆買賣。我問你們,要是不出縣令公子這回事,趙梅兒成了他那裏的頭牌,為他賺進許多金銀,他肯分我一文嗎?”
見譚吳氏兩口子給問住,吳氏又繼續冷笑道:“我看是不能吧。所以啊,這一百兩銀子我是一文都不會出,就是打官司打到縣太爺那裏,我也站得住腳!”
“你這毒婦,連自己的親侄女兒也要賣,簡直喪盡天良!好,你不認沒關係,我們等著你男人回來,讓他說一說你到底該不該出一百兩銀子!”譚吳氏被吳氏問住了,就轉而甩出了殺手鐧,要找趙大郎說事兒。
果然這話倒是把吳氏給嚇了一跳,她賣趙梅兒的事都是瞞著家裏人的。這要是讓趙大郎曉得了,說不定會將她給休了,或者打死她也有可能。不過她雖然心裏害怕,但是麵兒上可不會立刻示弱,因此便強撐著立即回嘴說:“就算我男人回來了,我也是這句話,別說一百兩了,就算是一兩,一文錢,我也不會出!”
譚吳氏本以為自己說出要跟她男人趙大郎理論,她一定會服軟低頭,沒想到的是她竟然是鴨子死了嘴巴硬那種貨色,嘴上一點兒都不鬆口。這殺手鐧甩出去都拿不下她,這一下也有點兒沒轍了。正在想後麵又該說什麽話時,她男人譚五早就不耐煩了,手上拿著的藏在袖子裏的一把雪亮的殺豬刀即刻就滑了出來,然後握著這刀,猛地一下插到了屋子中的那張黑漆方桌上,隻聽“鐺”地一聲響,殺豬刀硬是深深地紮進了黑漆木桌子幾寸,然後便聽見譚五粗聲粗氣地吼起來,“娘的,再不認,別怪老子的刀不長眼!”
吳氏被譚五這樣亮刀一嚇,立即嚇得尖叫一聲,退後兩步腳一軟,摔倒在地,隨即就勢撒潑,扯著嗓子喊起來,“救命啊!屠戶譚五要殺人了!”
她在屋裏這一喊,即刻將在廚房裏並不安心炸肉的劉氏和趙旺驚動了。兩人放下手頭的活兒,連手也顧不得擦,便前後腳跑進堂屋看出了什麽事情。兩人進屋後,見到屋子中間黑漆木桌上的那把鋒利雪亮的殺豬刀,以及摔倒坐在地上扯著嗓子喊殺人的吳氏便都發怒上前質問譚五和譚吳氏要幹嘛,大白天的這樣拿著刀子上門兒來欺負人。
“欺負,你們可曉得吳氏幹得好事,將自己的親侄女兒賣進私窠子,連累我的奎兒被打,還吃了官司,被抓進了縣衙大牢裏頭給關了起來。如今官府要二百兩銀子才肯放了我兒子,我們來找她拿一百兩,她竟然說一文不給。我女婿氣不過才拔刀出來,她又在那裏喊殺人,真是心腸惡毒,奸猾無比的賤婦!”洪氏見劉氏蹦到自己女兒女婿跟前破口大罵,自然是也火了,上前去攔著劉氏,跟她對罵起來。
趙旺聽了洪氏的話,倒是覺得有些心虛,便停止了跟譚五等人爭執,隻是跑過去攙扶吳氏起來。誰想吳氏卻不起來,反而是在地上打滾,嘴裏頭呼天搶地地喊:“來人啊,不好了,屠戶譚五拿刀要殺人了!”
吳氏在屋裏這麽撒潑哭鬧,聲音傳出去,傳到這條小街上左鄰右舍的鄰居耳朵裏,就有人跑出來,聚集在趙大郎家外的院子門口往裏指指點點,更有那好管閑事的跑去找本地的裏老,說趙大郎家裏有人殺人。裏老聽了,便急急忙忙地趕來了,因為這西門上這一片兒凡是百姓之間有盜竊或者殺人打架等,裏老都要負責配合官府勘察,或者調解。
說起來這吳氏也是臉皮足夠的厚,寧要銀子不要臉。她賣掉自己親生侄女兒的事情要傳出去,傳到這些街坊領居的耳朵裏,肯定多得是人在她背後戳脊梁骨。但她寧肯不要名聲也要撒潑耍賴,不給譚五等人銀子。並且她打的主意是,要是自己這麽鬧起來,驚動了鄰居,他們必定有人去找裏老來的,等到裏老一來,譚五等人也會被裏老給勸走,那今兒個這銀子就不用給了。反正隻要他們走了,不會碰到自己的男人趙大郎,那就萬事大吉,日子該怎麽過還是怎麽過。
往後他們要是再來,就不給他們開門兒,讓他們進來了,到時候他們在外頭也隻有幹瞪眼,反正說什麽也不能賠一百兩銀子出去。其實她要賠還是能賠得起,這些年她四麵八方得抓銀子,過日子又極摳,倒是攢了一百多兩銀子下來。但是她是個極端吝嗇貪財的人,要讓她拿出一百兩銀子來,還不如要她的命。
譚吳氏等人在屋子裏跟劉氏對罵,吳氏在屋子裏打滾撒潑哭喊,一時之間,鬧得沸反盈天,譚五等幾個男子卻是失了主張,不知道該怎麽好了。這裏成了婦人的戰場,他們插不了嘴,也幫不上忙,不免覺得十分頭疼。
正亂成一團之時,有鄰人扶著本地的裏老進來了。那裏老姓曹,大家都尊稱他為曹公。這曹公年逾六旬,是極有威望的老人。因此他一進來隻是輕輕咳嗽了一聲,吳氏也不打滾哭喊了,忙從地下爬了起來,劉氏和洪氏等人也住了嘴不再對罵了,譚五更是將桌子上的殺豬刀拔下來重新袖在手中,訕訕地看向曹公欠身喊了聲,“曹公。”
曹公被扶著在黑漆方桌旁的一張條凳上坐下,捋著下頜花白的胡須問了譚五等人這是怎麽回事。眾人便七嘴八舌的把今兒個的事情對曹公說了。曹公聽完,想了一想,便說:“這吳奎素來就有惡名,如今也不能說全因為趙梅兒之事下獄,我看吳氏就出六十兩銀子算了。”
譚吳氏等人聽到曹公說吳氏隻陪六十兩銀子,雖然不滿,但也不敢再多說什麽,便也答應了。隻有吳氏不依,重新又哭起來說:“我們家大郎隻是個打鐵的,一家人都靠他打鐵為生,一年下來,勉強掙上個溫飽,一文錢也存不下來。哪裏來的六十兩銀子賠給他們,曹公啊,您就是殺了我也拿不出來這些銀子啊……嗚嗚嗚……”
曹公倒是沒有想到這吳氏竟然如此無賴滑頭,本來聽說她賣自己的親侄女兒去私窠子裏已經是萬分鄙視她了,這會兒聽到她竟然不遵自己的判決,便說:“趙吳氏,我判你給曹五他們六十兩銀子可是十分合理的,你要是不依,那這事情我可是不管了。曹五等人要是打傷了你,或者真動了刀殺了你,那老夫再跟縣衙的衙役們一起來斟驗罷!”
說完,這裏老曹公就欲起身拂袖而去。不過,沒等他站起來,堂屋門口的棉簾子一掀,隻見趙大郎圓睜雙目,滿臉怒氣地走了進來。三兩步走到吳氏跟前,多話都沒有一句,從懷中摸出一把鋒利的牛耳尖刀,一手揪住她胸前衣襟,另一手持刀朝著她胸口直直地刺了進去!便聽得“噗”一聲利刃入體的聲音,隨即從吳氏胸口噴湧出大捧的鮮血,將趙大郎持刀的手染得血紅!
“娘,我叫了五郎帶了鋪子上兩個夥計一起去,還怕她不成。你還是在家裏陪著幾個孩子算了。我怕你去見了那兩個婦人吵起來,動氣傷肝。”譚吳氏不依,還是叫老娘在家歇著。
洪氏道:“婦人之間吵嘴,他們男子家哪裏能插話,去了也隻是去壯一壯聲勢而已,難不成還真能和她們打起來吵起來?所以,要跟吳氏還有她婆婆交涉,還是主要靠我們兩個。”
譚吳氏聽了,想一想,也覺得自己的娘親說得這話在理,之所以叫自己家男人帶兩個夥計去也是為了防止要是和趙家的人動上了手,有他們在,自己不會吃虧。可是要是不動手,光是打嘴仗的話,還是要靠自己這樣的女人了。於是便也同意了洪氏和自己一起去。
臨走之前,她又囑咐了家裏大的孩子帶好小的孩子,跟他們說,早起做好的夠他們吃一天的飯也在鍋裏,讓他們餓了就去自己舀著吃。幾個孩子答應了,這才和老娘洪氏一起出來,到外間和譚五以及那兩個他挑出來的夥計往西門上趙大郎的家裏去。
譚五等人走到西門上趙大郎家的院子跟前時,恰好趙大郎吃罷早飯去替人打鐵了,剛走了一會兒,他們就到了。譚五便上前去大力地拍院門兒,將門拍得“砰砰”作響。
那時候吳氏和婆婆劉氏一早起來收拾了廚房,因要過年,正在做炸肉。趙旺則是幫著把前兩日買回家用鹽醃製的魚用竹子篾條穿過魚嘴,提到廚房簷下掛起風幹。幾人正在忙綠,聽到外頭院子門響,吳氏就吩咐趙旺,“旺兒,你去,把門兒開了,看是誰來了?”
趙旺答應了,便去井台邊放著的木桶裏舀了些水來把手洗了洗,擦也不擦就去開門兒。將門打開後,見門前站著遠房的做屠戶的姨父譚五,在他身後還有他老婆,自己喊大姨的譚吳氏,以及譚吳氏的娘洪氏並兩個魁梧健壯的青年男子。這幾個人臉上都帶著不豫之色,看起來像是上門兒來討債的人一樣。
這般想著,趙旺還是立即向譚五打招呼,“姨父怎麽今日得閑上我們家裏來,肉鋪子上不忙麽?”
“忙啊,但有挺要緊的事要跟你爹和你娘商量,所以我們一家人就來了。對了,你爹可在家?”譚五一邊沒好氣地說話,一邊就推開趙旺往院子裏走。
這段兒日子正是譚五鋪子上肉賣得好的時候,因要過年,百姓們買肉比平日要多許多。自己放下買賣來替小舅子吳奎向吳氏討說法,譚五心裏哪能舒服。所以看著姨侄兒趙旺也沒有好臉色和好聲氣。
趙旺也不傻,在開院子門兒的時候就見到譚五等人臉色不好看,怕來者不善,但他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是為何而來,況且人家來的人不少,縱然他想攔也攔不住。於是隻得讓到一邊兒說:“我爹剛才去替人打東西了,我娘和我祖母在家。”
說了這話,趕前幾步走到譚五等人前頭去廚房裏頭對正在炸肉的吳氏和劉氏說:“娘,祖母,大姨和大姨父他們來了,說是來找娘和爹說事兒的。”
趙旺嘴裏頭說的“大姨和大姨父”,吳氏和劉氏自然是曉得是誰。吳家也不是什麽大族,吳氏家裏也隻有個大哥和妹子,她以姐妹相稱的就隻有嫁給譚五的遠房堂姐。所以,趙旺這麽一說,吳氏就曉得是誰來了。
劉氏張口問吳氏:“媳婦兒,你說,你堂哥和堂姐他們這時候上咱家來為啥呢?”
吳氏狡猾,一聽說她堂姐和堂姐夫譚五麵色不善的來了,立即就猜測,他們來可能是為了吳奎而來。因為這小半年來,她也就和吳奎來往密切一些,並且這中間牽涉到的也就是張氏母女。前麵都相安無事,這才把趙梅兒轉手賣給吳奎的第三天上,吳奎的姐姐和姐夫就找上門兒來了,想來應該是那趙梅兒出了什麽事?又或者是吳奎因為趙梅兒出了什麽事,他們才找到家裏來了。心裏好奇這中間到底出了什麽紕漏,便把趙旺喊進來,“旺兒,你幫著你祖母打下手,把這些盆子裏的肉炸好,我去瞧一瞧他們。”
說完便拿灶台上的帕子擦了擦手上的油,抿了抿發,搖搖擺擺地出去了。趙旺隻得上前來幫著劉氏炸肉。
吳氏從廚房裏出來,迎頭就遇到譚吳氏和她娘洪氏,還沒開口跟兩人打招呼,就聽到譚吳氏譏誚地說了聲,“喲,堂妹,你廚房裏炸得什麽,這樣香?是不是炸得人,怕隻有人肉才有這麽香呢?”
聽譚吳氏這麽說吳氏自然不高興,可是麵兒上還要帶笑說:“哎呀,堂姐,您瞧您說啥哩,這要過年了,誰家不買些豬肉雞鴨炸上呢?”
譚吳氏哼一聲冷笑道:“你倒在這裏用賣了你侄女兒的錢買肉來炸,卻連累我兄弟如今被關在縣衙的大牢裏要死不活。”
吳氏聽了自然心驚,前天晚上她將侄女兒趙梅兒哄騙上車賣給了開茶坊兼賭坊以及私窠子的堂哥吳奎,回來後卻並沒有對劉氏和兒子說她到底把趙梅兒怎麽了。劉氏和趙旺也隻暗暗猜測吳氏是不是又把趙梅兒賣給什麽牙婆或者大戶人家做丫鬟,做妾去了,不會想到她把趙梅兒賣給了吳奎。吳奎的茶坊裏麵做什麽買賣他們也是有耳聞的,那裏的做皮肉生意的女人都是跟下三濫的男人睡覺,女人到了那裏可以說是境遇極慘。
正在廚房裏的劉氏和趙旺雖然在炸肉,但卻豎著耳朵聽著外麵的譚吳氏和吳氏的說話呢。剛才譚吳氏說的話裏麵分明是說趙梅兒被賣到了吳奎的茶坊裏,兩個人聽了後心中不免一驚,雖然他們也貪錢,但聽到趙梅兒落到了吳奎手中,賣到了那種地方,心裏還是有點兒不是滋味。
吳氏顯然是害怕正在廚房裏炸肉的劉氏和趙旺聽到自己做的這勾當,便趕忙上前一步去拉著譚吳氏的手滿麵堆笑道:“堂姐還有堂伯母難得來一趟,既是來了,還請快些進屋裏去說話,外頭站著冷。”
一麵說就一麵拉著譚吳氏往堂屋裏走,譚吳氏橫她一眼,本想就在這裏跟她發作開的,但是看她態度還算殷勤,也就忍了口氣,跟著她進到北邊堂屋裏坐下,洪氏等人跟在她們兩個身後也進了屋,在屋子裏各自找地方坐了。
這吳氏慳吝,快過年了,臘月裏的江南一帶又濕又冷,可她硬是連火盆子也不升一個,屋裏隻不過吹不著風,可也不比外麵暖和多少。
等譚吳氏等人坐下後,吳氏便去拿了一疊茶碗來,在圍坐在堂屋中黑漆方桌周圍的譚吳氏等人麵前一人放了一個,自己掀開棉簾子出去廚房裏提坐在灶台上燒開了的半壺水。
見她進來提水,劉氏便問她那些人是來做什麽的,可還能對付,吳氏強笑著說:“不打緊,我能應付,你們就在廚房裏安心炸肉吧。”
其實她說這話心裏也是打著鼓呢,看譚吳氏等人氣勢洶洶地走了來,怕是有什麽不利的事情。可此時她也隻有硬著頭皮上前去應付了,誰叫她收了人家吳奎的二十兩銀子呢,如今他因為趙蓮兒下了縣衙的牢獄,譚吳氏是吳奎的姐,自然是要來找自己了。心裏打著鼓,吳氏提了水壺進去,給譚吳氏等人都倒上了一碗開水,隨即自己也在一旁坐下陪笑道:“家裏不興喝茶,堂姐,堂姐夫,還有堂伯母你們將就著喝點兒。”
譚吳氏撇撇嘴,這個堂妹吳氏的吝嗇她是十分清楚的,她這裏根本是連茶葉末也舍不得買來喝的,還說什麽不興喝茶。
屋子裏坐在黑漆方桌旁的譚五等人沒一個人端她倒的白開水喝的,眾人都靜靜地看著她,倒把吳氏看得心裏發毛,遂又勸譚吳氏等人喝水。
譚吳氏擺一擺手直接說:“不用了,我們直接開門見山說事兒吧。你男人既然出去了,那我就先對你說,一會兒說完,要是你做不了主,再找你男人說也是一樣。”
吳氏哪敢讓趙大郎曉得自己做的事情,便忙說:“堂姐,有什麽事你就說,不用找大郎,這家是我在當。”
譚吳氏掃她一眼,心說:“你倒是會抬舉自己,這個家你在當……”
轉念一想,吳氏這樣說一定是怕她賣自己侄女兒趙梅兒的事被她男人曉得,這可是她軟肋,隻要拿住這一點,不怕這吝嗇鬼不拿出銀子來。於是便接著說:“既如此,那我就把我兄弟的事跟你說了吧……”
接下來譚吳氏就把前晚發生在吳記茶坊裏的事以及昨日吳奎被衙役抓進縣衙牢獄中關起來的事告訴了吳氏,最後說:“趙三和李四要二百兩銀子才肯放我兄弟,為了救我兄弟出來,我們已經花了好幾十兩銀子,能夠湊出來的也隻不過是一百兩銀子了,這一回的事是因你而起,所以你要拿另外一百兩銀子出來,我們好湊夠數去把我兄弟從牢裏給……”
不等譚吳氏把話說完,吳氏就臉一別,看向一邊,十分不悅道:“我沒錢,別說一百兩了,就是十兩也沒有!再說了,這事情又不是我的錯,當初我跟吳奎說好,給她尋個好貨色去,我們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錢貨兩清後各不相幹。誰知道他怎麽弄的,竟然會惹上縣令公子吃官司,這跟我有什麽相關?”
“你竟然敢說跟你沒相關?”譚吳氏聞言立即伸手在桌子上猛地一拍,將跟前的那碗水都給震翻了,碗中的水撒了,順著桌沿滴滴答答地流下,“我兄弟要不是買了你侄女兒,怎麽會招惹上縣令公子,這事情就是因你而起,我們沒叫你賠償我兄弟被打傷的藥費和茶坊被封的損失就不錯了,你還敢說你不出一百兩銀子!”
譚吳氏氣得發抖,猛地站了起來指著吳氏罵道。
吳氏卻也毫不示弱,霍然站起,將自己坐著的凳子一踢,退後兩步,也伸手指著譚吳氏的鼻尖罵:“我憑啥要出一百兩銀子?你們也是做買賣做老的人,難道不曉得過手不認這句話麽?我跟吳奎當時可是說得好好的,我把趙梅兒賣給他,他出二十兩銀子,捧趙梅兒做他那裏的頭牌。
哦,他要是不貪圖趙梅兒的美色,想讓她為他賺大把的銀子,又怎麽肯跟我做這筆買賣。我問你們,要是不出縣令公子這回事,趙梅兒成了他那裏的頭牌,為他賺進許多金銀,他肯分我一文嗎?”
見譚吳氏兩口子給問住,吳氏又繼續冷笑道:“我看是不能吧。所以啊,這一百兩銀子我是一文都不會出,就是打官司打到縣太爺那裏,我也站得住腳!”
“你這毒婦,連自己的親侄女兒也要賣,簡直喪盡天良!好,你不認沒關係,我們等著你男人回來,讓他說一說你到底該不該出一百兩銀子!”譚吳氏被吳氏問住了,就轉而甩出了殺手鐧,要找趙大郎說事兒。
果然這話倒是把吳氏給嚇了一跳,她賣趙梅兒的事都是瞞著家裏人的。這要是讓趙大郎曉得了,說不定會將她給休了,或者打死她也有可能。不過她雖然心裏害怕,但是麵兒上可不會立刻示弱,因此便強撐著立即回嘴說:“就算我男人回來了,我也是這句話,別說一百兩了,就算是一兩,一文錢,我也不會出!”
譚吳氏本以為自己說出要跟她男人趙大郎理論,她一定會服軟低頭,沒想到的是她竟然是鴨子死了嘴巴硬那種貨色,嘴上一點兒都不鬆口。這殺手鐧甩出去都拿不下她,這一下也有點兒沒轍了。正在想後麵又該說什麽話時,她男人譚五早就不耐煩了,手上拿著的藏在袖子裏的一把雪亮的殺豬刀即刻就滑了出來,然後握著這刀,猛地一下插到了屋子中的那張黑漆方桌上,隻聽“鐺”地一聲響,殺豬刀硬是深深地紮進了黑漆木桌子幾寸,然後便聽見譚五粗聲粗氣地吼起來,“娘的,再不認,別怪老子的刀不長眼!”
吳氏被譚五這樣亮刀一嚇,立即嚇得尖叫一聲,退後兩步腳一軟,摔倒在地,隨即就勢撒潑,扯著嗓子喊起來,“救命啊!屠戶譚五要殺人了!”
她在屋裏這一喊,即刻將在廚房裏並不安心炸肉的劉氏和趙旺驚動了。兩人放下手頭的活兒,連手也顧不得擦,便前後腳跑進堂屋看出了什麽事情。兩人進屋後,見到屋子中間黑漆木桌上的那把鋒利雪亮的殺豬刀,以及摔倒坐在地上扯著嗓子喊殺人的吳氏便都發怒上前質問譚五和譚吳氏要幹嘛,大白天的這樣拿著刀子上門兒來欺負人。
“欺負,你們可曉得吳氏幹得好事,將自己的親侄女兒賣進私窠子,連累我的奎兒被打,還吃了官司,被抓進了縣衙大牢裏頭給關了起來。如今官府要二百兩銀子才肯放了我兒子,我們來找她拿一百兩,她竟然說一文不給。我女婿氣不過才拔刀出來,她又在那裏喊殺人,真是心腸惡毒,奸猾無比的賤婦!”洪氏見劉氏蹦到自己女兒女婿跟前破口大罵,自然是也火了,上前去攔著劉氏,跟她對罵起來。
趙旺聽了洪氏的話,倒是覺得有些心虛,便停止了跟譚五等人爭執,隻是跑過去攙扶吳氏起來。誰想吳氏卻不起來,反而是在地上打滾,嘴裏頭呼天搶地地喊:“來人啊,不好了,屠戶譚五拿刀要殺人了!”
吳氏在屋裏這麽撒潑哭鬧,聲音傳出去,傳到這條小街上左鄰右舍的鄰居耳朵裏,就有人跑出來,聚集在趙大郎家外的院子門口往裏指指點點,更有那好管閑事的跑去找本地的裏老,說趙大郎家裏有人殺人。裏老聽了,便急急忙忙地趕來了,因為這西門上這一片兒凡是百姓之間有盜竊或者殺人打架等,裏老都要負責配合官府勘察,或者調解。
說起來這吳氏也是臉皮足夠的厚,寧要銀子不要臉。她賣掉自己親生侄女兒的事情要傳出去,傳到這些街坊領居的耳朵裏,肯定多得是人在她背後戳脊梁骨。但她寧肯不要名聲也要撒潑耍賴,不給譚五等人銀子。並且她打的主意是,要是自己這麽鬧起來,驚動了鄰居,他們必定有人去找裏老來的,等到裏老一來,譚五等人也會被裏老給勸走,那今兒個這銀子就不用給了。反正隻要他們走了,不會碰到自己的男人趙大郎,那就萬事大吉,日子該怎麽過還是怎麽過。
往後他們要是再來,就不給他們開門兒,讓他們進來了,到時候他們在外頭也隻有幹瞪眼,反正說什麽也不能賠一百兩銀子出去。其實她要賠還是能賠得起,這些年她四麵八方得抓銀子,過日子又極摳,倒是攢了一百多兩銀子下來。但是她是個極端吝嗇貪財的人,要讓她拿出一百兩銀子來,還不如要她的命。
譚吳氏等人在屋子裏跟劉氏對罵,吳氏在屋子裏打滾撒潑哭喊,一時之間,鬧得沸反盈天,譚五等幾個男子卻是失了主張,不知道該怎麽好了。這裏成了婦人的戰場,他們插不了嘴,也幫不上忙,不免覺得十分頭疼。
正亂成一團之時,有鄰人扶著本地的裏老進來了。那裏老姓曹,大家都尊稱他為曹公。這曹公年逾六旬,是極有威望的老人。因此他一進來隻是輕輕咳嗽了一聲,吳氏也不打滾哭喊了,忙從地下爬了起來,劉氏和洪氏等人也住了嘴不再對罵了,譚五更是將桌子上的殺豬刀拔下來重新袖在手中,訕訕地看向曹公欠身喊了聲,“曹公。”
曹公被扶著在黑漆方桌旁的一張條凳上坐下,捋著下頜花白的胡須問了譚五等人這是怎麽回事。眾人便七嘴八舌的把今兒個的事情對曹公說了。曹公聽完,想了一想,便說:“這吳奎素來就有惡名,如今也不能說全因為趙梅兒之事下獄,我看吳氏就出六十兩銀子算了。”
譚吳氏等人聽到曹公說吳氏隻陪六十兩銀子,雖然不滿,但也不敢再多說什麽,便也答應了。隻有吳氏不依,重新又哭起來說:“我們家大郎隻是個打鐵的,一家人都靠他打鐵為生,一年下來,勉強掙上個溫飽,一文錢也存不下來。哪裏來的六十兩銀子賠給他們,曹公啊,您就是殺了我也拿不出來這些銀子啊……嗚嗚嗚……”
曹公倒是沒有想到這吳氏竟然如此無賴滑頭,本來聽說她賣自己的親侄女兒去私窠子裏已經是萬分鄙視她了,這會兒聽到她竟然不遵自己的判決,便說:“趙吳氏,我判你給曹五他們六十兩銀子可是十分合理的,你要是不依,那這事情我可是不管了。曹五等人要是打傷了你,或者真動了刀殺了你,那老夫再跟縣衙的衙役們一起來斟驗罷!”
說完,這裏老曹公就欲起身拂袖而去。不過,沒等他站起來,堂屋門口的棉簾子一掀,隻見趙大郎圓睜雙目,滿臉怒氣地走了進來。三兩步走到吳氏跟前,多話都沒有一句,從懷中摸出一把鋒利的牛耳尖刀,一手揪住她胸前衣襟,另一手持刀朝著她胸口直直地刺了進去!便聽得“噗”一聲利刃入體的聲音,隨即從吳氏胸口噴湧出大捧的鮮血,將趙大郎持刀的手染得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