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永遠保持無序狀態?”
“這樣也不需要物質了,物質隻是拖累變化的累贅,不管是怎樣的物質變化,都需要能量,也需要時間,這本就是可以拋棄的部分……”
“純能量的存在,可不可行?信息的延續並不是隻能依靠於物質,也可以依靠能量。”
“將無序的形態固定住,用能量構造出蟲與蝶的形,並非以自身為信息傳遞的載體,而是用對外界的影響來定義存在,以無序的姿態在客觀世界形成有序的描述。”
在擁有了一定的“智慧”之後,熵之蟲開始用這有限的意識來規劃起自身的未來,作為親身經曆過深淵變遷的種族,它們知道,“變化”才是讓種族一直存活下去的關鍵,而變化的終點,便是絕對的無序。
無序是無法形成生命的,生命是信息的延續。
但這些熵之蟲找到了一種辦法,它們用能量固定住了自身的形,將自己的無序塞入其中,它們本身隻是一種固定的規則,不去記載生命信息,但卻用自身對外界的影響來錨定自身的存在。
就像是形容一個“黑洞”,無法形容黑洞到底是什麽,隻能用兩個字來描述,一個“黑”,一個“洞”,這是黑洞本身對外界影響的描述,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它的性質,也能承載它的信息。
這些熵之蟲,將自身的“遺傳物質”丟到了身體外麵。
當它們觸碰到其他事物的時候,會讓這些事物變得混沌,而這種混沌之中就包含了熵之蟲的信息,預示著這種無序生物的存在。
就像從前放棄蟲形態的生命一樣,它們放棄了那偶然出現的意識,在完成生命的進化之後,這些意識也被拋棄了。
熵之蟲明白深淵的代價機製,它們也順從地接受了這種機製,從前它們就是這樣以“另一半生命”為代價,延續種族的,現在隻不過是換了一種代價罷了。
拋棄物質、拋棄思想、拋棄秩序……
得到的收獲便是固有的形態無法再限製它們,它們再也不會為環境所困,時間與空間成了它們遊蕩的樂園,混沌帶來的絕對自由讓這些蝴蝶能夠肆意地翱翔,去到深淵的每一個角落。
沒有和物質的限製,它們可以不用再拘泥於形態,蟲與蝶隻是定格的外形,變化始終存在於內部,混沌讓其可以是任何東西,也可以不是任何東西。
翅膀扇出擾亂的風,在深淵之中吹拂,它們儼然也與那些深淵中的強大生物一樣,成為了某種規則,與深淵本身的“天道”融為了一體,永恒存在。
可這種無法被有序信息記錄的種族,還是被永渴者寫在了書裏,永渴者用了特別的方法,隻要是知識,就無法逃過他的手掌心。
既然有序無法描述無序,那就用無序來描述無序。
這本銅綠色的混沌之書,便是專門為熵之蟲所寫的。
交錯的煙霧在偶然間碰撞,形成的文字在思想間綻放,無法被靜態文字所記錄的動態變化便在“運動”中被記載了下來。
這書上一個字都沒有,卻又寫滿了字。
莫靈得到了混沌之書的答複,又看到了“熵”與“變”,他不需要記住這些文字,就能知曉熵之蟲的全部,筆畫的躍動告訴了他一切,也在讓他設身處地地體驗那份混沌。
蟲與蝶重迭在了一起,也成了閱讀之人的載體。
莫靈好像自己就變成了那混沌的熵之蟲,一邊躺在無序的蛹中,一邊化作舞動的蝶,在充滿混沌的世界中遨遊……
他飛過了朦朧的煙雲,看到了其他的混沌蝴蝶。
他與這些蝴蝶交錯飛行,飛向了同樣混沌的真實世界。
永渴者的圖書館是有序知識的化身,但同樣充滿了難以理解的混沌,這些混沌也成了蝴蝶飛舞的通道。
幾隻蝴蝶輕輕地從書桌上方飛過,座椅上的眼球望向了天空,像是在凝視著這幾隻蝴蝶,又像是在看著更高的天際……
蝴蝶慢悠悠地穿過書架,飛向了圖書館之外,隻留下幾顆猶如閃爍星辰般的鱗粉。
眼球緩緩地伸出背後的視神經,朝那鱗粉抓去,可有序的身體怎能抓到混沌?鱗粉最終還是慢慢飄落,在沉入地麵之後,沒了蹤影。
眼球就這麽保持著這個姿勢,望著天空。
它似乎是想要看清什麽,但一直看到眼點顫抖,眼白中充滿了血絲,依舊還是沒有看明白。
總有一些東西,是知識觸及不到的,甚至比混沌還要混沌:
人為何無法與他人描述看到紅色的感受?
一千個人眼中為何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知識之間是存在縫隙的,眼球透過縫隙,看到了那天空之上的某些東西,它似乎成了那書中的哈姆雷特,在竭盡全力地窺探著文字之外的那隻“眼睛”。
寂靜昏黃的圖書館裏,響起了這位知識永渴者充滿迷茫的喟歎聲:
“你看到的我,是我嗎?”
……
熵的蝴蝶飛過了管道的廢墟,飛過了充滿鮮花的空島。
飛過了深淵裏的最後一片星空,飛過了持劍的少年。
在混亂時空的海洋裏,依然還有一些有序的存在,它們是跳躍情節中的錨點,也是支撐整個世界穩定存在的基礎結構。
但可惜的是,無序的蝴蝶與這些有序的存在並沒有交叉的機會,它們隻是緩緩飛過,在同樣混亂的空海亂流中追逐,最後到達了一片寂靜的虛空。
這是淵孔的所在地,它永恒不變地守在黑夜之上,攔截著一切妄圖闖入深淵更深處的有心者。
就連陽光它都不會放過,那不屬於深淵更深處的溫暖和光明會被它統統隔絕在外。
幾隻蝴蝶就這樣揮舞著翅膀飛向了深淵的入口,它們是早已做好了偽裝的“深淵病毒”,那完美的無序形態會讓任何篩選機製都失效。
熵之蟲本就不屬於淵孔之上,現在隻是回歸到了應該存在的地方,淵孔當然不會阻攔它們。
蝴蝶越飛越快,翅膀吹起的風拂在了寂靜而深邃的淵孔之上,蕩起了陣陣波紋。
就像是被漩渦卷入湖水深處的樹葉,幾隻蝴蝶很快便悄無聲息地消失在了虛空中,那激蕩的漣漪也漸漸平息,隻留下一片靜止的湖麵……
“這樣也不需要物質了,物質隻是拖累變化的累贅,不管是怎樣的物質變化,都需要能量,也需要時間,這本就是可以拋棄的部分……”
“純能量的存在,可不可行?信息的延續並不是隻能依靠於物質,也可以依靠能量。”
“將無序的形態固定住,用能量構造出蟲與蝶的形,並非以自身為信息傳遞的載體,而是用對外界的影響來定義存在,以無序的姿態在客觀世界形成有序的描述。”
在擁有了一定的“智慧”之後,熵之蟲開始用這有限的意識來規劃起自身的未來,作為親身經曆過深淵變遷的種族,它們知道,“變化”才是讓種族一直存活下去的關鍵,而變化的終點,便是絕對的無序。
無序是無法形成生命的,生命是信息的延續。
但這些熵之蟲找到了一種辦法,它們用能量固定住了自身的形,將自己的無序塞入其中,它們本身隻是一種固定的規則,不去記載生命信息,但卻用自身對外界的影響來錨定自身的存在。
就像是形容一個“黑洞”,無法形容黑洞到底是什麽,隻能用兩個字來描述,一個“黑”,一個“洞”,這是黑洞本身對外界影響的描述,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它的性質,也能承載它的信息。
這些熵之蟲,將自身的“遺傳物質”丟到了身體外麵。
當它們觸碰到其他事物的時候,會讓這些事物變得混沌,而這種混沌之中就包含了熵之蟲的信息,預示著這種無序生物的存在。
就像從前放棄蟲形態的生命一樣,它們放棄了那偶然出現的意識,在完成生命的進化之後,這些意識也被拋棄了。
熵之蟲明白深淵的代價機製,它們也順從地接受了這種機製,從前它們就是這樣以“另一半生命”為代價,延續種族的,現在隻不過是換了一種代價罷了。
拋棄物質、拋棄思想、拋棄秩序……
得到的收獲便是固有的形態無法再限製它們,它們再也不會為環境所困,時間與空間成了它們遊蕩的樂園,混沌帶來的絕對自由讓這些蝴蝶能夠肆意地翱翔,去到深淵的每一個角落。
沒有和物質的限製,它們可以不用再拘泥於形態,蟲與蝶隻是定格的外形,變化始終存在於內部,混沌讓其可以是任何東西,也可以不是任何東西。
翅膀扇出擾亂的風,在深淵之中吹拂,它們儼然也與那些深淵中的強大生物一樣,成為了某種規則,與深淵本身的“天道”融為了一體,永恒存在。
可這種無法被有序信息記錄的種族,還是被永渴者寫在了書裏,永渴者用了特別的方法,隻要是知識,就無法逃過他的手掌心。
既然有序無法描述無序,那就用無序來描述無序。
這本銅綠色的混沌之書,便是專門為熵之蟲所寫的。
交錯的煙霧在偶然間碰撞,形成的文字在思想間綻放,無法被靜態文字所記錄的動態變化便在“運動”中被記載了下來。
這書上一個字都沒有,卻又寫滿了字。
莫靈得到了混沌之書的答複,又看到了“熵”與“變”,他不需要記住這些文字,就能知曉熵之蟲的全部,筆畫的躍動告訴了他一切,也在讓他設身處地地體驗那份混沌。
蟲與蝶重迭在了一起,也成了閱讀之人的載體。
莫靈好像自己就變成了那混沌的熵之蟲,一邊躺在無序的蛹中,一邊化作舞動的蝶,在充滿混沌的世界中遨遊……
他飛過了朦朧的煙雲,看到了其他的混沌蝴蝶。
他與這些蝴蝶交錯飛行,飛向了同樣混沌的真實世界。
永渴者的圖書館是有序知識的化身,但同樣充滿了難以理解的混沌,這些混沌也成了蝴蝶飛舞的通道。
幾隻蝴蝶輕輕地從書桌上方飛過,座椅上的眼球望向了天空,像是在凝視著這幾隻蝴蝶,又像是在看著更高的天際……
蝴蝶慢悠悠地穿過書架,飛向了圖書館之外,隻留下幾顆猶如閃爍星辰般的鱗粉。
眼球緩緩地伸出背後的視神經,朝那鱗粉抓去,可有序的身體怎能抓到混沌?鱗粉最終還是慢慢飄落,在沉入地麵之後,沒了蹤影。
眼球就這麽保持著這個姿勢,望著天空。
它似乎是想要看清什麽,但一直看到眼點顫抖,眼白中充滿了血絲,依舊還是沒有看明白。
總有一些東西,是知識觸及不到的,甚至比混沌還要混沌:
人為何無法與他人描述看到紅色的感受?
一千個人眼中為何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知識之間是存在縫隙的,眼球透過縫隙,看到了那天空之上的某些東西,它似乎成了那書中的哈姆雷特,在竭盡全力地窺探著文字之外的那隻“眼睛”。
寂靜昏黃的圖書館裏,響起了這位知識永渴者充滿迷茫的喟歎聲:
“你看到的我,是我嗎?”
……
熵的蝴蝶飛過了管道的廢墟,飛過了充滿鮮花的空島。
飛過了深淵裏的最後一片星空,飛過了持劍的少年。
在混亂時空的海洋裏,依然還有一些有序的存在,它們是跳躍情節中的錨點,也是支撐整個世界穩定存在的基礎結構。
但可惜的是,無序的蝴蝶與這些有序的存在並沒有交叉的機會,它們隻是緩緩飛過,在同樣混亂的空海亂流中追逐,最後到達了一片寂靜的虛空。
這是淵孔的所在地,它永恒不變地守在黑夜之上,攔截著一切妄圖闖入深淵更深處的有心者。
就連陽光它都不會放過,那不屬於深淵更深處的溫暖和光明會被它統統隔絕在外。
幾隻蝴蝶就這樣揮舞著翅膀飛向了深淵的入口,它們是早已做好了偽裝的“深淵病毒”,那完美的無序形態會讓任何篩選機製都失效。
熵之蟲本就不屬於淵孔之上,現在隻是回歸到了應該存在的地方,淵孔當然不會阻攔它們。
蝴蝶越飛越快,翅膀吹起的風拂在了寂靜而深邃的淵孔之上,蕩起了陣陣波紋。
就像是被漩渦卷入湖水深處的樹葉,幾隻蝴蝶很快便悄無聲息地消失在了虛空中,那激蕩的漣漪也漸漸平息,隻留下一片靜止的湖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