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四章 大明兵鋒
老朱偷聽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 作者:劍西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可惜,朱棣完全沒有這個意識。
作為大明皇二代,朱棣早早就封了燕王的名號,按說這會兒都該去北邊就藩了,隻是這些年被重用,統兵打仗,接下來還有可能以不足三十的年齡,擔當起大明遠航總指揮官這個重要的角色,自然不能再去北京那邊當個逍遙王爺享福。
大明的江山,是他老爹的,未來是他大哥的。
朱棣雖然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但對這個篳路藍縷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大明朝,自然也有一份很深的感情。
因此,聽到後麵那些不著調的皇帝,把好端端一個國家弄得汙七八糟,朱棣自然也是很生氣。
不過這都是大哥那一支搞出來的事情,跟朱棣可沒什麽關係。
看戲就好了。
冷不防,朱棣聽到一個沉沉的聲音,正是他這輩子最怕的聲音。
“老四。”朱元璋看著這家夥,氣就不打一處來,尤其是這廝雖然低著頭,但居然好像還在笑?
我叫你笑!!
“兒臣在!”朱棣渾身哆嗦了一下,沒想到好端端的怎麽會點我的名,您不應該點大哥麽?
“你……”朱元璋很想發火,但好像沒什麽由頭,總不能當著徐達等人,直接攤牌,說萬曆這個不上朝的混蛋,其實跟標兒沒什麽關係,都是老四的後代。
這樣一來,還不直接炸了鍋啊?
於是,朱元璋咬了咬牙,皺眉道:“國師秦楓,跟你有師徒的情分!現在,老師來了這麽久,你這個做弟子的,都不知道去端杯茶麽?就讓老師這麽幹巴巴的說話?”
?
朱棣懵逼了。
首先,老師聲音清澈,不像是口幹的樣子。
然後這裏是禦書房啊,哪裏輪得到我來張羅這些事了?
難道我越俎代庖,去指揮禦書房裏的小太監做事?
那不是嫌命長了麽!
可是沒辦法,人家是爹,而且還是當今聖上,無論是於公於私,朱棣都沒有任何抗辯的可能,隻得硬著頭皮答應一聲,但腦子裏還是稀裏糊塗的,不知這禍事從何而來。
哼!
朱元璋生了一會兒氣,終究還是無法戳破這個不堪的秘密,便隻得收回想要揍人的目光,稍稍整理思路,皺眉道:“這次叫大家來,是有要事相商。”
哦?
這話一出口,眾人先是一愣,隨即漸漸回過神來。
本來麽!
大家剛剛從禦書房離開不久,有的才剛到家呢,忽然又被召見,按照常理推斷,一定是有大事。
尤其是看到此次禦書房聚集的陣容,比先前的更加凝練,人數更少,但每一個都是獨當一麵的大人物,皇帝召見這些人,絕對是要搞大動作了。
這些,其實並不難猜,在場的都是聰明人,來之前就猜了個大概。
但是誰也沒想到,禦書房裏一照麵,陛下首先拋出一個無人敢相信的荒謬說法!
這些年來聲名鵲起,為大明朝做了無數事,不論在朝堂上還是民間,都擁有極其煊赫聲名的大明國師秦楓,竟然是來自七百年後,是一個穿越者,是後世之人!
誰敢信啊?
於是,唐國公劉伯溫,借著回光返照的當口,首先提出質疑。
雖然站出來的隻有劉伯溫一個人,但其實徐達、李文忠、湯和這些人,內心深處的想法,跟劉伯溫並無二致,隻是考慮到種種複雜的因素,沒有第一時間站出來罷了。
然而後來,形勢急轉直下!
被譽為大明開國第一智囊的劉伯溫,竟然被國師秦楓打得潰不成軍,要不是後來秦楓高抬貴手網開一麵,這老頭的欺君之罪直接坐實,別說自己的身家性命無法保全,乃至整個劉府上下百十來口,都要一齊遭殃。
秦楓用三個無可爭議的問題,擊敗了質疑的劉伯溫,也將所有人的想法,強行扭轉過來。
盡管聽上去荒謬絕倫,但這位才學無雙的年輕人,或許真的可能,是來自另一個時空,來自幾百年後?
剛才的這番爭論,眾人雖然隻是旁觀,但飛快轉動腦筋,悄悄把秦楓這些年做的事,一一印證,還真是都能對得上,有許多被譽為天才之作的事跡,如果用穿越者的身份來解釋,那就合理多了。
天呐!
穿越者!
稍稍接受這個不可思議的結論,眾人都被震撼得無以複加。
尤其是秦楓話語中偶爾提到大明後世的情景,單隻是一個三十年不上朝的皇帝,就足以讓太子朱標崩了心態,何況還有更多不可知的謎團,盡在這兩百七十六年之間呢。
無人真的能有未卜先知之能,但現在秦楓就站在這裏,至少在他的那個時空中,大明已經成為曆史的故紙堆,那些曾經在另一個大明身上發生的事情,倘若我們能夠預先得知,豈不是都可以一一規避?
大明朝的國祚,絕不該隻有不到三百年!
眾人一再震驚,隻覺得今日際遇之奇,超過了一生的總和,但忽然間,皇帝仿佛切回到正題,說有要事,眾人頓時心中一凜,紛紛收攝心神,聽皇帝訓話。
“朕!”
朱元璋一開口,便讓氣氛更加沉凝。
眾所周知,這位皇帝陛下用到朕,而不是咱的時候,說明他要麽很憤怒,要麽很認真,這時候最好不要有任何觸怒天顏的行為或是言語,否則,後果自負。
“朕!決定要對西邊的帖木兒帝國動兵,叫大家過來,一起商議!”朱元璋緩緩說出了劍鋒所向,聲音低沉而隱藏殺意,讓熟悉他的人一聽便感覺到身上發寒。
難怪!
難怪這次叫來的,除了太子之外,其餘人等,包括四皇子殿下在內,都是功勳卓著的武將。
果然是要動兵了!
群臣心中凜然,知道此事非同小可。
帖木兒汗國?
誠然,它就算再強大,也無法跟如今國力蒸蒸日上的大明相提並論。
可是!
如果跟已經被征服的安南國相比呢?
毫無疑問,帖木兒帝國的強大,就算十個安南,也無法比擬。
但是大家可都還記得。
數年前,初出茅廬的四皇子殿下,做征南大元帥,統兵三十萬,浩浩蕩蕩進軍安南,雖然這仗打得漂亮,一舉將安南變為大明領土,但其中的艱險和困難,經曆過的人都心中有數。
這隻是區區一個安南國啊!
仗著地利,仗著天險,已經能給大明造成極大的麻煩。
據四皇子朱棣後來說,倘若不是有洪武天雷,倘若不是工部研發的這種全新的火器,徹底摧毀了雞翎關上所有守將的信心,或許大明此戰的損失,還要在數倍以上!
那麽,帖木兒汗國呢?
地利,他們也有。
天險,更是絕不會缺!
打安南,動員了三十萬精銳,如果按照這個比率來計算,陛下要對帖木兒汗國動兵,打算出兵多少?
作為大明皇二代,朱棣早早就封了燕王的名號,按說這會兒都該去北邊就藩了,隻是這些年被重用,統兵打仗,接下來還有可能以不足三十的年齡,擔當起大明遠航總指揮官這個重要的角色,自然不能再去北京那邊當個逍遙王爺享福。
大明的江山,是他老爹的,未來是他大哥的。
朱棣雖然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但對這個篳路藍縷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大明朝,自然也有一份很深的感情。
因此,聽到後麵那些不著調的皇帝,把好端端一個國家弄得汙七八糟,朱棣自然也是很生氣。
不過這都是大哥那一支搞出來的事情,跟朱棣可沒什麽關係。
看戲就好了。
冷不防,朱棣聽到一個沉沉的聲音,正是他這輩子最怕的聲音。
“老四。”朱元璋看著這家夥,氣就不打一處來,尤其是這廝雖然低著頭,但居然好像還在笑?
我叫你笑!!
“兒臣在!”朱棣渾身哆嗦了一下,沒想到好端端的怎麽會點我的名,您不應該點大哥麽?
“你……”朱元璋很想發火,但好像沒什麽由頭,總不能當著徐達等人,直接攤牌,說萬曆這個不上朝的混蛋,其實跟標兒沒什麽關係,都是老四的後代。
這樣一來,還不直接炸了鍋啊?
於是,朱元璋咬了咬牙,皺眉道:“國師秦楓,跟你有師徒的情分!現在,老師來了這麽久,你這個做弟子的,都不知道去端杯茶麽?就讓老師這麽幹巴巴的說話?”
?
朱棣懵逼了。
首先,老師聲音清澈,不像是口幹的樣子。
然後這裏是禦書房啊,哪裏輪得到我來張羅這些事了?
難道我越俎代庖,去指揮禦書房裏的小太監做事?
那不是嫌命長了麽!
可是沒辦法,人家是爹,而且還是當今聖上,無論是於公於私,朱棣都沒有任何抗辯的可能,隻得硬著頭皮答應一聲,但腦子裏還是稀裏糊塗的,不知這禍事從何而來。
哼!
朱元璋生了一會兒氣,終究還是無法戳破這個不堪的秘密,便隻得收回想要揍人的目光,稍稍整理思路,皺眉道:“這次叫大家來,是有要事相商。”
哦?
這話一出口,眾人先是一愣,隨即漸漸回過神來。
本來麽!
大家剛剛從禦書房離開不久,有的才剛到家呢,忽然又被召見,按照常理推斷,一定是有大事。
尤其是看到此次禦書房聚集的陣容,比先前的更加凝練,人數更少,但每一個都是獨當一麵的大人物,皇帝召見這些人,絕對是要搞大動作了。
這些,其實並不難猜,在場的都是聰明人,來之前就猜了個大概。
但是誰也沒想到,禦書房裏一照麵,陛下首先拋出一個無人敢相信的荒謬說法!
這些年來聲名鵲起,為大明朝做了無數事,不論在朝堂上還是民間,都擁有極其煊赫聲名的大明國師秦楓,竟然是來自七百年後,是一個穿越者,是後世之人!
誰敢信啊?
於是,唐國公劉伯溫,借著回光返照的當口,首先提出質疑。
雖然站出來的隻有劉伯溫一個人,但其實徐達、李文忠、湯和這些人,內心深處的想法,跟劉伯溫並無二致,隻是考慮到種種複雜的因素,沒有第一時間站出來罷了。
然而後來,形勢急轉直下!
被譽為大明開國第一智囊的劉伯溫,竟然被國師秦楓打得潰不成軍,要不是後來秦楓高抬貴手網開一麵,這老頭的欺君之罪直接坐實,別說自己的身家性命無法保全,乃至整個劉府上下百十來口,都要一齊遭殃。
秦楓用三個無可爭議的問題,擊敗了質疑的劉伯溫,也將所有人的想法,強行扭轉過來。
盡管聽上去荒謬絕倫,但這位才學無雙的年輕人,或許真的可能,是來自另一個時空,來自幾百年後?
剛才的這番爭論,眾人雖然隻是旁觀,但飛快轉動腦筋,悄悄把秦楓這些年做的事,一一印證,還真是都能對得上,有許多被譽為天才之作的事跡,如果用穿越者的身份來解釋,那就合理多了。
天呐!
穿越者!
稍稍接受這個不可思議的結論,眾人都被震撼得無以複加。
尤其是秦楓話語中偶爾提到大明後世的情景,單隻是一個三十年不上朝的皇帝,就足以讓太子朱標崩了心態,何況還有更多不可知的謎團,盡在這兩百七十六年之間呢。
無人真的能有未卜先知之能,但現在秦楓就站在這裏,至少在他的那個時空中,大明已經成為曆史的故紙堆,那些曾經在另一個大明身上發生的事情,倘若我們能夠預先得知,豈不是都可以一一規避?
大明朝的國祚,絕不該隻有不到三百年!
眾人一再震驚,隻覺得今日際遇之奇,超過了一生的總和,但忽然間,皇帝仿佛切回到正題,說有要事,眾人頓時心中一凜,紛紛收攝心神,聽皇帝訓話。
“朕!”
朱元璋一開口,便讓氣氛更加沉凝。
眾所周知,這位皇帝陛下用到朕,而不是咱的時候,說明他要麽很憤怒,要麽很認真,這時候最好不要有任何觸怒天顏的行為或是言語,否則,後果自負。
“朕!決定要對西邊的帖木兒帝國動兵,叫大家過來,一起商議!”朱元璋緩緩說出了劍鋒所向,聲音低沉而隱藏殺意,讓熟悉他的人一聽便感覺到身上發寒。
難怪!
難怪這次叫來的,除了太子之外,其餘人等,包括四皇子殿下在內,都是功勳卓著的武將。
果然是要動兵了!
群臣心中凜然,知道此事非同小可。
帖木兒汗國?
誠然,它就算再強大,也無法跟如今國力蒸蒸日上的大明相提並論。
可是!
如果跟已經被征服的安南國相比呢?
毫無疑問,帖木兒帝國的強大,就算十個安南,也無法比擬。
但是大家可都還記得。
數年前,初出茅廬的四皇子殿下,做征南大元帥,統兵三十萬,浩浩蕩蕩進軍安南,雖然這仗打得漂亮,一舉將安南變為大明領土,但其中的艱險和困難,經曆過的人都心中有數。
這隻是區區一個安南國啊!
仗著地利,仗著天險,已經能給大明造成極大的麻煩。
據四皇子朱棣後來說,倘若不是有洪武天雷,倘若不是工部研發的這種全新的火器,徹底摧毀了雞翎關上所有守將的信心,或許大明此戰的損失,還要在數倍以上!
那麽,帖木兒汗國呢?
地利,他們也有。
天險,更是絕不會缺!
打安南,動員了三十萬精銳,如果按照這個比率來計算,陛下要對帖木兒汗國動兵,打算出兵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