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 一場沒打成的東西大戰
老朱偷聽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 作者:劍西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大明,勝了?”
朱元璋明知故問。
果然,秦楓點點頭,繼續說道:“當時的大明皇帝,已經是明成祖朱棣……”
既然話都說開,不但穿越者的身份曝光,甚至這位神通廣大,英明神武的大明太祖,竟還能聽到自己的每一句心聲,秦楓自然也就再沒有什麽隱瞞的必要。
幸好朱棣不在這裏,否則真的要汗流浹背了。
“朱棣得知帖木兒統軍東征的事情以後,調動甘肅總兵宋晟,率領精銳的神機營,進駐肅州,在祁連山一帶,埋設了許多地雷陣。”
秦楓回憶這些曆史的細節,得益於曾經是曆史愛好者的緣故,盡管已經過去多年,依然記得清晰,連細節都沒有錯過。
“地雷陣?”朱元璋微微皺眉,下意識地想要從心聲裏得到進一步的答案,但隨即想到,現在似乎已經是用不著了,可以直接詢問。
“嗯。”秦楓點了點頭,一邊用手比劃,一邊解釋道:“這個時候的地雷陣,跟後世常規意義的地雷並不相同,隻是用了陶罐裝置火藥,然後擁有一定範圍的殺傷力。”
“還有,工部方麵,也在重兵把守的嘉峪關,又加裝了洪武大炮一百二十門,射程可以達到三裏……”
嘁!
聽到這裏,朱元璋終於忍不住,從鼻孔裏發出不以為然的聲音。
陶罐火藥?
未免太簡陋了!老四怎麽搞的,就用這破東西對付帖木兒的數十萬大軍?
還有,什麽破爛貨,也敢冠以洪武之名!
三裏?
三裏能管什麽用!
咱現在的洪武天雷,足可以……
忽然,朱元璋的神色一僵,陷入了某種呆滯。
他已經想到了,之所以他現在可以用這種嗤之以鼻的態度,對待這些什麽陶罐地雷,什麽洪武大炮,正是因為現在的工部裏有工物工坊!
秦楓一手打造的工物工坊!
雖然楊開天堪稱驚才絕豔,這個名字連朱元璋近年來也都時常聽聞,但若是沒有秦楓打下的基礎,沒有秦楓在背後指引方向,楊開天隻怕也很難有用武之地。
更何況,楊開天其人,最早正是在淳化縣的楓蘭縣學裏讀書開蒙,才有了後來的偉大成就。
而在秦楓描述的另一個時空裏,七百年前,可能也有一個楊開天,但絕對不會有另一個穿越而去的秦楓。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裏稱也……
驀地,朱元璋腦中浮現出這篇著名的文章。
顯然,楊開天就是千裏馬,但秦楓才是那個更加可貴更加難得的伯樂。
其實這些年,隨著執政日久,朱元璋不止一次想到一個很奇怪的問題:若是沒有秦楓,若是從頭到尾都沒有秦楓,沒有這位領先時代七百年的現代人的參與,沒有他心聲的提示或是指點,那麽他辛苦打下的大明江山,會是怎麽樣的?
靖難之役?
土木堡之變?
國祚兩百七十六年?
這些從心聲裏聽到的故事,固然讓朱元璋心中激蕩,但畢竟是發生在另一個時空,也無法形成最直觀的對比。
但是今天,對比出現了!
朱元璋竟是微微愣怔,目光像是望著秦楓,但腦子裏卻一分為二,呈現出極其鮮明的對照。
一邊,是剛才秦楓描述的那種陶罐填滿火藥的地雷,還有射程隻有區區三裏的洪武大炮。
另一邊,則是現在大明工部生產的各種轟天雷,神火炮,洪武天雷,開花彈,穿甲彈……
三裏?
唉!
三裏是什麽東西!
現在工部生產的最新型號的火炮,足可以將炮火鋪滿三十裏外的任何目標,實現精準打擊!
秦楓的心聲裏,有過這麽一句話:
真理,隻在大炮的射程之內。
也就是說,倘若現在這個大明,跟秦楓所處那個時代的七百年前的大明,要打上一仗的話,那麽咱的火炮開始“講述”真理的時候,對麵隻能乖乖聽著,足足要聽上二十七裏的“真理”,才能開口說話……
這二十七裏的差距,意味著什麽,朱元璋作為最優秀的軍事統帥,自然比誰都清楚。
“陛下?”
秦楓見朱元璋神色愣怔,表現異常,不能確切知道這位大明皇帝在想些什麽,便停了下來,有些小心地問道。
“沒事。”朱元璋擺了擺手,將思緒收了回來,淡淡道:“後來呢?這些大炮,在嘉峪關,跟帖木兒的大軍交戰?勝負如何?”
“沒有。”秦楓搖了搖頭,道:“朱棣除了以上這些準備之外,還命令錦衣衛散布假情報,說明軍已經與金帳汗國結盟,隨時可以威脅帖木兒的後方,讓他投鼠忌器,不敢將大軍過分深入。”
嗯,老四可以。
這種計謀,朱元璋反而不以為意,遠沒有之前對比火力時帶來的震撼巨大,隻是微微點頭,心想老四至少沒有輕敵,不過若是連這點本事都沒有,還篡什麽位,靖什麽難。
“這一戰,其實並沒有打起來。”
秦楓見朱元璋神色微微急切,便沒有繼續賣關子,微笑揭曉答案,道:“帖木兒也算是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他籌謀多年,雖然手段難稱光明正大,卻的確是讓帖木兒汗國發展到前所未有的巔峰狀態。”
“關乎這一戰究竟誰勝誰負,在我所在的那個時代,史學界也有爭議,但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學者都認為大明必勝,隻不過是爭論勝利付出的代價如何。”
“此事容後再說。帖木兒的東征大軍,行到錫爾河畔訛答剌城的時候,帖木兒忽然間發了暴病,來得極為凶猛,竟然就此病逝。”
“因為死得太過突然,帖木兒並沒有時間去安排好妥當的後事,導致繼任者為了爭奪汗位,很快就陷入內戰,讓轟轟烈烈的東征計劃,就此流產,不複存在。”
這……
原來如此。
朱元璋愣了片刻,本以為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東西大戰,沒想到竟然因為這麽近乎荒誕的理由,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
“後來呢?他們內亂之後,又來進攻大明了麽?”
朱元璋明知故問。
果然,秦楓點點頭,繼續說道:“當時的大明皇帝,已經是明成祖朱棣……”
既然話都說開,不但穿越者的身份曝光,甚至這位神通廣大,英明神武的大明太祖,竟還能聽到自己的每一句心聲,秦楓自然也就再沒有什麽隱瞞的必要。
幸好朱棣不在這裏,否則真的要汗流浹背了。
“朱棣得知帖木兒統軍東征的事情以後,調動甘肅總兵宋晟,率領精銳的神機營,進駐肅州,在祁連山一帶,埋設了許多地雷陣。”
秦楓回憶這些曆史的細節,得益於曾經是曆史愛好者的緣故,盡管已經過去多年,依然記得清晰,連細節都沒有錯過。
“地雷陣?”朱元璋微微皺眉,下意識地想要從心聲裏得到進一步的答案,但隨即想到,現在似乎已經是用不著了,可以直接詢問。
“嗯。”秦楓點了點頭,一邊用手比劃,一邊解釋道:“這個時候的地雷陣,跟後世常規意義的地雷並不相同,隻是用了陶罐裝置火藥,然後擁有一定範圍的殺傷力。”
“還有,工部方麵,也在重兵把守的嘉峪關,又加裝了洪武大炮一百二十門,射程可以達到三裏……”
嘁!
聽到這裏,朱元璋終於忍不住,從鼻孔裏發出不以為然的聲音。
陶罐火藥?
未免太簡陋了!老四怎麽搞的,就用這破東西對付帖木兒的數十萬大軍?
還有,什麽破爛貨,也敢冠以洪武之名!
三裏?
三裏能管什麽用!
咱現在的洪武天雷,足可以……
忽然,朱元璋的神色一僵,陷入了某種呆滯。
他已經想到了,之所以他現在可以用這種嗤之以鼻的態度,對待這些什麽陶罐地雷,什麽洪武大炮,正是因為現在的工部裏有工物工坊!
秦楓一手打造的工物工坊!
雖然楊開天堪稱驚才絕豔,這個名字連朱元璋近年來也都時常聽聞,但若是沒有秦楓打下的基礎,沒有秦楓在背後指引方向,楊開天隻怕也很難有用武之地。
更何況,楊開天其人,最早正是在淳化縣的楓蘭縣學裏讀書開蒙,才有了後來的偉大成就。
而在秦楓描述的另一個時空裏,七百年前,可能也有一個楊開天,但絕對不會有另一個穿越而去的秦楓。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裏稱也……
驀地,朱元璋腦中浮現出這篇著名的文章。
顯然,楊開天就是千裏馬,但秦楓才是那個更加可貴更加難得的伯樂。
其實這些年,隨著執政日久,朱元璋不止一次想到一個很奇怪的問題:若是沒有秦楓,若是從頭到尾都沒有秦楓,沒有這位領先時代七百年的現代人的參與,沒有他心聲的提示或是指點,那麽他辛苦打下的大明江山,會是怎麽樣的?
靖難之役?
土木堡之變?
國祚兩百七十六年?
這些從心聲裏聽到的故事,固然讓朱元璋心中激蕩,但畢竟是發生在另一個時空,也無法形成最直觀的對比。
但是今天,對比出現了!
朱元璋竟是微微愣怔,目光像是望著秦楓,但腦子裏卻一分為二,呈現出極其鮮明的對照。
一邊,是剛才秦楓描述的那種陶罐填滿火藥的地雷,還有射程隻有區區三裏的洪武大炮。
另一邊,則是現在大明工部生產的各種轟天雷,神火炮,洪武天雷,開花彈,穿甲彈……
三裏?
唉!
三裏是什麽東西!
現在工部生產的最新型號的火炮,足可以將炮火鋪滿三十裏外的任何目標,實現精準打擊!
秦楓的心聲裏,有過這麽一句話:
真理,隻在大炮的射程之內。
也就是說,倘若現在這個大明,跟秦楓所處那個時代的七百年前的大明,要打上一仗的話,那麽咱的火炮開始“講述”真理的時候,對麵隻能乖乖聽著,足足要聽上二十七裏的“真理”,才能開口說話……
這二十七裏的差距,意味著什麽,朱元璋作為最優秀的軍事統帥,自然比誰都清楚。
“陛下?”
秦楓見朱元璋神色愣怔,表現異常,不能確切知道這位大明皇帝在想些什麽,便停了下來,有些小心地問道。
“沒事。”朱元璋擺了擺手,將思緒收了回來,淡淡道:“後來呢?這些大炮,在嘉峪關,跟帖木兒的大軍交戰?勝負如何?”
“沒有。”秦楓搖了搖頭,道:“朱棣除了以上這些準備之外,還命令錦衣衛散布假情報,說明軍已經與金帳汗國結盟,隨時可以威脅帖木兒的後方,讓他投鼠忌器,不敢將大軍過分深入。”
嗯,老四可以。
這種計謀,朱元璋反而不以為意,遠沒有之前對比火力時帶來的震撼巨大,隻是微微點頭,心想老四至少沒有輕敵,不過若是連這點本事都沒有,還篡什麽位,靖什麽難。
“這一戰,其實並沒有打起來。”
秦楓見朱元璋神色微微急切,便沒有繼續賣關子,微笑揭曉答案,道:“帖木兒也算是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他籌謀多年,雖然手段難稱光明正大,卻的確是讓帖木兒汗國發展到前所未有的巔峰狀態。”
“關乎這一戰究竟誰勝誰負,在我所在的那個時代,史學界也有爭議,但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學者都認為大明必勝,隻不過是爭論勝利付出的代價如何。”
“此事容後再說。帖木兒的東征大軍,行到錫爾河畔訛答剌城的時候,帖木兒忽然間發了暴病,來得極為凶猛,竟然就此病逝。”
“因為死得太過突然,帖木兒並沒有時間去安排好妥當的後事,導致繼任者為了爭奪汗位,很快就陷入內戰,讓轟轟烈烈的東征計劃,就此流產,不複存在。”
這……
原來如此。
朱元璋愣了片刻,本以為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東西大戰,沒想到竟然因為這麽近乎荒誕的理由,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
“後來呢?他們內亂之後,又來進攻大明了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