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八章 我穿越了,金手指發錯了人
老朱偷聽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 作者:劍西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微臣願往!”
兵部尚書趁勢上前,拱手拜道:“臣願為帥,發兵二十萬討賊,若不能蕩平安南,誓死不敢還京!”
天下承平日久,這位兵部尚書實在是閑得蛋疼,若是再不搞一點存在感,這大明的六部,很多時候,都快退化成了五部。
“微臣已連夜寫下《平南詔》,以檄文三十六道,痛斥安南國之倒行逆施,此番王師南征,必摧枯拉朽,毀其宗廟典籍,再將其……”
禮部尚書劉章也越眾而出,慷慨陳詞。
一時間,文官出言聲討,武將則紛紛請戰。
這一年,已經是到了洪武十二年。
威名素著的大明第一名將魏國公徐達,今年快到五十歲了,盡管精神依然矍鑠,卻難免露出老態,但此刻依然大踏步上前,要再次披掛上陣,為大明出征。
【徐達不見得合適。】
【雖然論及戰場經驗,排兵布陣,當世不作第二人想,但大明現在要邁出開疆拓土的腳步,總要培養新人,鍛煉隊伍。】
【安南雖然是內陸國家,不牽涉跨海登陸作戰,但這次練兵的機會,非常珍貴。】
【最好,還是再鍛煉一下朱棣同誌……】
“朱棣!”
寶座之上,朱元璋在長久的沉寂之後,忽然開口。
“兒臣在!”燕王朱棣微一愣,連忙越眾而出,垂首聽旨。
“征安南,你掛帥出征,朕與你精兵三十萬,務求一戰蕩平安南國,揚我大明國威,明白麽?”朱元璋望著這個最像自己的兒子,心情有些複雜。
按照原本的想法,既然皇位不可能給他,那麽這個從小就很不安分的老四,最好是讓他沒有非分之想,老老實實做個藩王,扶保他哥哥朱標的江山。
但是按照秦楓心聲裏的說法,未來的大明,疆域遠不止是現在的神州萬裏。
所以,要開疆拓土,征服茫茫大海,最合適的人選,就是這位在另一個時空中,開啟靖難之役,成為一代傳奇帝王的燕王朱棣。
“兒臣遵旨!”
洪武十二年,朱棣剛好二十歲。
經過了之前的鍛煉,才剛滿二十歲的朱棣英姿勃發,讓朱元璋很容易就在他身上看到自己年輕時的影子。
朱棣心中喜悅。
沒想到這個人人都在爭搶的差事,就這麽容易落到自己頭上。
打仗,他最喜歡了!
這幾年沒有戰事,那真是閑得渾身都不舒服。
現在好了!
看父皇的意思,打下安南國,隻是微不足道的第一步罷了!
甚至這次與安南開戰,明明白白就是大明的意思,是父皇的意思!
不然,那安南國王就算是瘋了,敢胡亂殺戮大明使者?
既然皇帝有旨,這件事就這麽定了下來。
大朝會上,又選了幾個老成持重的武將,作為此次征討安南的副帥。
之後的議程,當然還有很多。
畢竟,大明已經很久沒有對外動兵,這次安南膽敢捋虎須,那真是活得不耐煩了,這一仗必須要打得漂亮打得利索,否則以後這些不征之國,都來效仿一下,大明的威嚴何在,宗主國的麵子何在?
戶部,兵部,工部,禮部……
在朱元璋的默許下,金鑾殿上仿佛成了一鍋粥,眾位朝廷重臣,各抒己見,各自提出自己的辦法和思路,為這次征南大戰出謀劃策。
朱元璋沉默著。
國師座位上的秦楓也同樣沉默著。
【好像,不太對勁呀。】
【又是我一想到,老朱那邊立刻就響應?】
【是巧合,還是什麽?】
【夭壽啊!該不會這位老朱同誌,真能聽到我的心聲吧?】
【這……】
【這些年,我都說了多少大不敬的話?】
【好家夥!這要是細算起來,別說滅九族了,滅九百族都有富裕的。】
【大意了啊,大意了!】
【可是誰能想到,老朱還有這個能力?】
【這種偷聽心聲的金手指,不應該是給我的嗎?我才是那個穿越者啊!】
【我穿越了,金手指發錯了人?!】
【不帶這麽坑的……】
秦楓的這番心聲,自然,一字不落,又全都被朱元璋偷聽到了。
哈哈哈!
雖然金鑾殿上正在討論極其嚴肅的對外用兵的大事,但朱元璋還是浮現出一個難得的微笑。
看來,這個秦楓,就快要察覺了。
遮掩一下?
似乎也已經沒什麽必要了。
畢竟現在牽涉到大明的大政方針,秦楓作為大明國師,已經幾乎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並不需要用偷聽心聲的方式才能得到。
比如這次大朝會,倘若不是朱棣的身份有些特殊,相信秦楓也不需要在心聲裏嘀咕,他要是站出來建議朱棣掛帥,同樣不會有什麽反對的聲音。
這層窗戶紙,雖然還沒完全捅破,但已經不遠了。
這場大朝會,持續了很長時間!
好不容易,群臣才在激烈的爭論中,初步擬定了基本的章程,得到皇帝的首肯之後,各自回去準備,出錢的出錢,出力的出力,總之這場征南之戰,隻許勝不許敗,而且必須要贏得漂漂亮亮!
秦楓回到淳化,屁股還沒坐熱,就見到賀三鬥急匆匆入內,稟報道:“大人,四皇子求見。”
哦?
秦楓眉頭微微一挑,倒是想到這位燕王殿下會來找自己問計,但沒想到來得這麽快。
看樣子,朱棣的快馬,就跟在自己馬車屁股後麵,等自己一進府,便迫不及待了。
倒是符合朱棣風風火火的性格。
“請他進來。”秦楓瞥了一眼正在玩耍的朱鏡媺和秦湖,點頭吩咐道。
不多時,朱棣昂說闊步而入,見到秦楓連忙躬身為禮,恭敬道:“老師,學生今日來得唐突了……”
早在楓蘭縣學的時候,朱棣作為隱藏的皇子求學團,就曾經在縣學裏聽課很長一段時間,跟秦楓有著正式的師徒名分。
所以這會兒,不論是從大明國師的身份,還是從之前縣學裏的師生情分,朱棣口稱老師,是很正常的稱呼。
“安南不知道怎麽打?”
秦楓微笑。
另一個時空中,這位永樂大帝,可是出了名的驍勇善戰,乃是絕無僅有的能夠達成“封狼居胥”成就的帝王。
但是現在,年僅二十歲,還沒得到太多戰爭鍛煉的燕王,遇到這種隻許勝不許敗的重要戰事,看得出來,他多少還是有些心中忐忑的。
兵部尚書趁勢上前,拱手拜道:“臣願為帥,發兵二十萬討賊,若不能蕩平安南,誓死不敢還京!”
天下承平日久,這位兵部尚書實在是閑得蛋疼,若是再不搞一點存在感,這大明的六部,很多時候,都快退化成了五部。
“微臣已連夜寫下《平南詔》,以檄文三十六道,痛斥安南國之倒行逆施,此番王師南征,必摧枯拉朽,毀其宗廟典籍,再將其……”
禮部尚書劉章也越眾而出,慷慨陳詞。
一時間,文官出言聲討,武將則紛紛請戰。
這一年,已經是到了洪武十二年。
威名素著的大明第一名將魏國公徐達,今年快到五十歲了,盡管精神依然矍鑠,卻難免露出老態,但此刻依然大踏步上前,要再次披掛上陣,為大明出征。
【徐達不見得合適。】
【雖然論及戰場經驗,排兵布陣,當世不作第二人想,但大明現在要邁出開疆拓土的腳步,總要培養新人,鍛煉隊伍。】
【安南雖然是內陸國家,不牽涉跨海登陸作戰,但這次練兵的機會,非常珍貴。】
【最好,還是再鍛煉一下朱棣同誌……】
“朱棣!”
寶座之上,朱元璋在長久的沉寂之後,忽然開口。
“兒臣在!”燕王朱棣微一愣,連忙越眾而出,垂首聽旨。
“征安南,你掛帥出征,朕與你精兵三十萬,務求一戰蕩平安南國,揚我大明國威,明白麽?”朱元璋望著這個最像自己的兒子,心情有些複雜。
按照原本的想法,既然皇位不可能給他,那麽這個從小就很不安分的老四,最好是讓他沒有非分之想,老老實實做個藩王,扶保他哥哥朱標的江山。
但是按照秦楓心聲裏的說法,未來的大明,疆域遠不止是現在的神州萬裏。
所以,要開疆拓土,征服茫茫大海,最合適的人選,就是這位在另一個時空中,開啟靖難之役,成為一代傳奇帝王的燕王朱棣。
“兒臣遵旨!”
洪武十二年,朱棣剛好二十歲。
經過了之前的鍛煉,才剛滿二十歲的朱棣英姿勃發,讓朱元璋很容易就在他身上看到自己年輕時的影子。
朱棣心中喜悅。
沒想到這個人人都在爭搶的差事,就這麽容易落到自己頭上。
打仗,他最喜歡了!
這幾年沒有戰事,那真是閑得渾身都不舒服。
現在好了!
看父皇的意思,打下安南國,隻是微不足道的第一步罷了!
甚至這次與安南開戰,明明白白就是大明的意思,是父皇的意思!
不然,那安南國王就算是瘋了,敢胡亂殺戮大明使者?
既然皇帝有旨,這件事就這麽定了下來。
大朝會上,又選了幾個老成持重的武將,作為此次征討安南的副帥。
之後的議程,當然還有很多。
畢竟,大明已經很久沒有對外動兵,這次安南膽敢捋虎須,那真是活得不耐煩了,這一仗必須要打得漂亮打得利索,否則以後這些不征之國,都來效仿一下,大明的威嚴何在,宗主國的麵子何在?
戶部,兵部,工部,禮部……
在朱元璋的默許下,金鑾殿上仿佛成了一鍋粥,眾位朝廷重臣,各抒己見,各自提出自己的辦法和思路,為這次征南大戰出謀劃策。
朱元璋沉默著。
國師座位上的秦楓也同樣沉默著。
【好像,不太對勁呀。】
【又是我一想到,老朱那邊立刻就響應?】
【是巧合,還是什麽?】
【夭壽啊!該不會這位老朱同誌,真能聽到我的心聲吧?】
【這……】
【這些年,我都說了多少大不敬的話?】
【好家夥!這要是細算起來,別說滅九族了,滅九百族都有富裕的。】
【大意了啊,大意了!】
【可是誰能想到,老朱還有這個能力?】
【這種偷聽心聲的金手指,不應該是給我的嗎?我才是那個穿越者啊!】
【我穿越了,金手指發錯了人?!】
【不帶這麽坑的……】
秦楓的這番心聲,自然,一字不落,又全都被朱元璋偷聽到了。
哈哈哈!
雖然金鑾殿上正在討論極其嚴肅的對外用兵的大事,但朱元璋還是浮現出一個難得的微笑。
看來,這個秦楓,就快要察覺了。
遮掩一下?
似乎也已經沒什麽必要了。
畢竟現在牽涉到大明的大政方針,秦楓作為大明國師,已經幾乎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並不需要用偷聽心聲的方式才能得到。
比如這次大朝會,倘若不是朱棣的身份有些特殊,相信秦楓也不需要在心聲裏嘀咕,他要是站出來建議朱棣掛帥,同樣不會有什麽反對的聲音。
這層窗戶紙,雖然還沒完全捅破,但已經不遠了。
這場大朝會,持續了很長時間!
好不容易,群臣才在激烈的爭論中,初步擬定了基本的章程,得到皇帝的首肯之後,各自回去準備,出錢的出錢,出力的出力,總之這場征南之戰,隻許勝不許敗,而且必須要贏得漂漂亮亮!
秦楓回到淳化,屁股還沒坐熱,就見到賀三鬥急匆匆入內,稟報道:“大人,四皇子求見。”
哦?
秦楓眉頭微微一挑,倒是想到這位燕王殿下會來找自己問計,但沒想到來得這麽快。
看樣子,朱棣的快馬,就跟在自己馬車屁股後麵,等自己一進府,便迫不及待了。
倒是符合朱棣風風火火的性格。
“請他進來。”秦楓瞥了一眼正在玩耍的朱鏡媺和秦湖,點頭吩咐道。
不多時,朱棣昂說闊步而入,見到秦楓連忙躬身為禮,恭敬道:“老師,學生今日來得唐突了……”
早在楓蘭縣學的時候,朱棣作為隱藏的皇子求學團,就曾經在縣學裏聽課很長一段時間,跟秦楓有著正式的師徒名分。
所以這會兒,不論是從大明國師的身份,還是從之前縣學裏的師生情分,朱棣口稱老師,是很正常的稱呼。
“安南不知道怎麽打?”
秦楓微笑。
另一個時空中,這位永樂大帝,可是出了名的驍勇善戰,乃是絕無僅有的能夠達成“封狼居胥”成就的帝王。
但是現在,年僅二十歲,還沒得到太多戰爭鍛煉的燕王,遇到這種隻許勝不許敗的重要戰事,看得出來,他多少還是有些心中忐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