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嫪毐在房事方麵天賦異稟,趙姬非常寵愛他,不惜冒著風險為他接連生下了兩個兒子。”


    “嫪毐也僅僅憑借著秦王太後情人這層關係,被封為長信侯,一時權勢滔天,成為當時秦國僅次於呂不韋的人物。”


    “有了兒子的嫪毐,在太後趙姬的寵愛下,野心也越來越大,甚至有了除掉秦王嬴政,讓自己的兒子當秦王的打算。”


    “囂張的嫪毐因為和別人鬧矛盾,親口道出了自己是秦王“假父”的身份,那人回去告發嫪毐,秦王嬴政派人調查後發現了嫪毐和自己母親趙姬之間的隱情。”


    “嫪毐趁秦王嬴政去雍城之際,以太後印璽調動士兵和自己的門客,打算除掉秦王嬴政。”


    “嫪毐首先發動了叛亂,率領著自己的兵力進攻蘄年宮。”


    “可惜嬴政早有準備,在蘄年宮準備好了三千精兵,因此很快就製止了嫪毐之亂。”


    “嫪毐最後承受了車裂大刑,將嫪毐滅三族,殺死了嫪毐和趙姬生下的兩個兒子,並把自己母親趙姬囚禁起來。”


    “這個刑罰固然殘忍,但倘若他能夠忍住欲望,就不會有此下場了。”


    “趙姬的所作所為真的不配稱為母親了,秦始皇如何不痛恨。”


    “現代社會,年輕的母親帶著孩子再嫁很正常。”


    “但是在古代,這種事卻不太容易被世俗觀念接受。”


    “太後有情人就已經讓人唏噓,趙姬作為秦王太後,不僅有情人,還和情人生下了兩個兒子,這在當時得有多少人在背後恥笑。”


    “而做出這種事的卻是自己的母親,秦王嬴政別提有多麽的生氣、憤恨和感到恥辱了,在他眼裏,趙姬給他高貴的血統帶來了汙點。”


    “除此之外,自己的親生母親,竟然和嫪毐合起夥來,打算把自己除掉,讓“假父”的兩個兒子繼位。”


    嫪毐是個不知滿足的人,他本來靠著趙姬的寵信是可以一直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的。”


    “但是他還是對權勢有了欲望,竟然還幻想著想讓自己的兒子成為王位繼承人,還宣稱自己是秦始皇的“假父”,如此一來,性質就發生變化了。


    “在憤恨之餘,秦王嬴政又是多麽傷心和寒心,這對剛剛成年的嬴政來說,是非常痛苦的,趙姬對他的傷害太大了。”


    “也正是這樣,他才把趙姬囚禁起來,並說出此生不再相見的狠話,要不是諫臣茅焦巧妙進諫,嬴政恐怕真的就不會再見趙姬了。”


    “趙姬這一囚禁,就是近十年。”


    “在雍城,趙姬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


    “她心中有悔,悔不該和嫪毐陷得如此之深。”


    “她心中有恨,恨兒子嬴政太絕情,不僅殺了兩個弟弟,還將自己囚禁。”


    不過,她心中那時候最多的是絕望吧,因為她什麽都沒有了,連嬴政這個一手帶大的兒子——秦國的王,都失去了。”


    獨孤伽羅:從罪行上講,趙姬的確有罪,正是因為她沒有原則地寵愛嫪毐,才使得嫪毐一步步做大,最後產生取秦王而代之的野心,也最終造成了“蘄年宮之變“,可說到底她是你的母親。


    楊堅:皇後,這又何嚐不是在殺雞儆猴呢?這是做給別人看的吧!


    朱元璋:從倫理上講,嬴政是不能這樣處罰趙姬,畢竟,趙姬是他的生母,咱們古人注重孝道,甚於注重一切,贏政囚禁母親的行為可稱為大不孝和大逆不道了,可以輕罰,為什麽重罰,為了這個天下,趙姬的處罰就是給天下人看的。


    劉徹:秦始皇的做法我認同,非常認同,當皇上哪一個又是沒野心的?


    從秦始皇當時所擁有的權力來講,他既可以處罰母親,也可以不處罰,既可以處罰得重一些,也可以處罰得輕一些,這是他作為秦王的特權,誰也不能幹涉。所以,嬴政完全可以選擇不處罰趙姬,或者處罰得輕一些,可是他選擇了重罰,因為牽扯了政治。


    李治:始皇要一統天下,而且要盡快完成,那他就必須在秦國實行集權製,讓整個朝堂都聽命於他,不能有反對者,更不能有反叛者,如果有,他就要六親不認,一律消滅,當時他把母親幽禁,何嚐不是在傳達一個聲音:我可以六親不認,別惹我。


    “沒有野心的皇帝,他不會是好皇帝,大家說得也沒錯,囚禁趙姬來說,何嚐沒有政治問題,所以,他是讓母親趙姬做了一個榜樣。”


    “而結合嬴政剛剛親政的背景看,更能證明這一點,為何又要放開呢,要找真實原因,應該從一個人身上可以找到,那就要說說茅焦這位大人。”


    “據《說苑·正諫》記載,先後有27個敢諫之士去勸諫嬴政,要他將母親接回,嬴政不僅不聽,還將這27人殺死。”


    “若幹年後,有個叫茅焦的客卿去勸諫,因為幾句話說到了嬴政的心坎上,才使得秦王嬴政收回成命,迎回母親。”


    “從這可以看出當時的朝中大臣們,絕大多數是不同意贏政囚禁母親的。”


    “不管這28諫士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它都證明了大臣們覺得嬴政囚禁母親是過分之舉。”


    “那麽,嬴政為什麽要堅持這種過分之舉呢?難道他真的是個不孝之人嗎?”


    “秦方以天下為事,而大王有遷母太後之惡名,恐諸侯聞之,由此倍秦也,秦王乃迎太後於雍而入鹹陽,複居甘泉宮。”


    “這是茅焦當時勸陛下的一句話。”


    “這段話仔細地捋一捋,它的邏輯是,囚禁母親留惡名,天下諸侯會極力反對有這種惡名的君王—,將影響統一大業的完成。”


    “最終落實到一句話“統一大業”,可見,秦王嬴政把統一大業當成了一等一的大事,其它任何事情都沒有這件事重要,包括他的母親。”


    “就是因為囚禁母親影響了他的統一大業,他才收回成命,迎回母親,成全了自己的孝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直播:開局為秦始皇直播亡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忘川錦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忘川錦鯉並收藏曆史直播:開局為秦始皇直播亡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