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不過是日曆上短短幾頁的更替,對時間而言微不足道。
但對於一座正值工業革命的城市來說,卻足以引起地基下沉、街道更名、人群更替般翻天覆地的變化。
五年前,煤氣燈尚且隻是點綴在倫敦中心區域的稀罕玩意兒。對於大部分街道而言,每逢雨夜,灰蒙蒙的霧氣便把泰晤士河兩岸的街道吞噬殆盡。
可現如今呢?
從格林威治到帕丁頓,從查令十字到海德公園,當懷表的時針越過六點,煤氣的光線便會像是一條條神經網絡把這座全世界最現代化的城市從夜色的昏睡中喚醒。夜生活,這是個時髦的新詞匯,但對於習慣了快節奏生活的倫敦市民而言,這早就不是什麽新鮮玩意兒了。
五年前,《英國佬》的老式印刷機還在嗡鳴間喘息,即便這台老家夥卯足了勁兒,一小時也不過印出幾百份稿子而已。而今,《英國佬》的機器房中,蒸汽在銅管間怒吼,一頁頁排滿密密麻麻鉛字的雜誌,以每小時4000張的驚人速度從布拉德伯利&埃文斯公司的最新式蒸汽滾筒印刷機口中吐出。
每期八萬份銷量的英國國民文學雜誌《英國佬》,文學雜誌屆的後起之秀廉價雜誌《火花》,歐洲知名的自然哲學期刊《自然》,以及備受倫敦金融城專業人士追捧的《經濟學人》,甚至於在英國無人能出其右的《泰晤士報》都被占據了三成的股份。
在這蒸汽與鉛字共舞的時代裏,就連思想也開始講求規模化生產。
《英國佬》雜誌社,或者,我們該以它的新名稱來稱呼它了。帝國出版集團,這家曾經隻是幾個年輕人臨時起意創辦的公司。在五年前,它的辦公地址還不過是艦隊街上一間不大不小的租賃套房,而現在,它卻儼然成為了橫跨文學、科學、金融、通訊四大領域的文化傳媒領域“勝利號”了。
尤其是在其成功並購英格蘭電磁電報公司之後,這艘艦船不僅能印刷,還能傳播。而在社會輿論方麵,它不僅能記錄,更能製造。
帝國出版的擴張從不依賴艦炮,而是依賴專欄裏的排比句、精致的封麵與電纜中跳躍的電磁信號。
信息即是力量,報道就是預言。
在文化傳播領域,它已經不再是那個初來乍到的艦隊街後生,而是成為了為艦隊街其他雜誌社指引方向的新航標:它正準備踏上那條通往倫敦證券交易所的康莊大道。
倫敦證券交易所尚未迎來新年敲鍾,帝國出版集團的預認購計劃就已在艦隊街外傳得沸沸揚揚。
而這一次,傳得最凶的不是小報販子,而是金融城的那些精明的老派銀行家。
他們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同一件事——電報。
“印刷術讓我們傳播思想,而電報,讓我們預測未來。”這句語調略顯誇張的評語出自《經濟學人》的新任主編、親身經曆了金十字車站皇家竊案的詹姆斯·朗沃斯先生。
詹姆斯·朗沃斯,這位由《泰晤士報》傳奇主編托馬斯·巴恩斯一手栽培起的記者,曾因深入高加索地區追蹤報道切爾克斯人反抗沙俄暴政的事跡,以“切爾克斯的良心”之名在英國名聲大噪。
而在今年初,朗沃斯先生正式接受帝國出版集團的邀請,從《泰晤士報》轉投《經濟學人》,正式接任主編職務。
或許轉投這個詞兒聽起來令人不大舒服,因為考慮到帝國出版集團與《泰晤士報》之間存在的控股關係,帝國出版集團董事會更願意將其稱之為內部提拔。
在《泰晤士報》的第七版,在《經濟學人》的內頁折欄,在《英國佬》和《火花》的卷首廣告頁,幾乎所有熟悉這個城市節奏的人都看到了同一條醒目的行文:
“知識者之軍火庫,思想者之航海圖。”
——由《英國佬》《火花》《自然》《經濟學人》諸刊合署,聯合英格蘭電磁電報公司組成的帝國出版集團股份公司,茲將於1835年七月前,於倫敦證券交易所隆重掛牌,現公開發行首輪股份。
帝國出版集團的認購公告刊出不到一周,金融城便已有六家銀行出麵表示願意承擔首輪配售後的剩餘股份。其中,更有兩家保險公司在非公開場合提出,希望在正式掛牌後通過股權認購協議,進入帝國出版的董事會觀察席。
而這一切的核心,僅僅因為一個數字:六十萬英鎊。
不是最高估,也不是最低估,而是一個極度謹慎,甚至在某些股票經紀人眼中略顯保守的數值。
因為按照帝國出版公開披露的公開募股資料,公司預計1835年全年總營收將達二十七萬英鎊,淨利潤約為四萬英鎊,以十五倍市盈率定價,扣除尚未攤銷的折舊費用和《泰晤士報》的股權重估風險等等,最終才落在了六十萬鎊的數目之上。
這在1835年的倫敦證券交易所並不算特別驚人。
因為前幾年曼徹斯特與利物浦鐵路公司首次上市時的估值為八十萬英鎊,年度利息分紅達6.5%。
倫敦航運股份公司則以每年2.7%的保守回報籌得二十五萬英鎊。
而西倫敦煤氣燈公司,則僅憑一紙從倫敦市政府得來的燈具合同,便引來近九倍於發行額的公眾認購需求。
在經曆了1829年的倫敦證券市場大崩潰後,六年後的現在,證券投資者們的信心早已回歸。現如今,這裏缺的從來都不是錢,而是好的公司。
相較於證券交易所主流的鐵路、航運和公共服務類公司,帝國出版的盈利結構透明、債務低到可以忽略不計,他們的賬麵上甚至沒有一筆用於“地權租賃”或“遠洋保險”之類的重資產項,唯一能引起投資人討論的,就隻有它在電磁電報領域投資的那套尚未完全被世人理解的商業模型了。
但是,投資人僅存的這點疑慮也在金十字車站皇家竊案發生後大大緩解,因為他們在風險之外也看到了比風險更誘人的機遇。
因此,就是這樣一家靠“寫東西”和“發東西”掙錢的公司,居然可以在公布估值當天,收到的認購申請就已超過計劃發行量的1.4倍。
根據羅斯柴爾德銀行為帝國出版量身製定的上市計劃,他們的首次公開發行將釋放三萬股麵值5鎊的普通股,認購價格為每股6鎊10先令,總計募資約19.5萬英鎊,剩餘股份則將以優先認購的方式定向配售給羅斯柴爾德銀行和巴林銀行等戰略合作機構。
而在帝國出版上市首日,其股價便飆升至每股9鎊,總市值逼近81萬英鎊。
雖然這市值依然比不上那些身為投資主流的重資產公司,大約隻相當於一座中型煤炭公司五年總盈利的五倍,但是這依然不妨礙帝國出版的創始人們賺的盆滿缽滿。
而在這盆滿缽滿的名單裏,最值得注意的,並非大仲馬,因為他早就把自己那兩千股優先股在舞會上用來向貴婦人們炫耀了。也不是迪斯雷利,這位正當紅的保守黨議員在黨內酒會上故弄玄虛地對所有人說,他隻持有象征性的份額,實際上已經早早把股票交給了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信托管理。
真正穩坐其間的,是帝國出版集團董事會主席:亞瑟·黑斯廷斯爵士。
他手中所持股份為5000股創始普通股,不上市、不流通,但每股卻享有三倍表決權。根據《帝國出版公司章程》,該類股份在公司創立十年內擁有優先否決權、董事會席位指定權。唯一不好的地方在於:三年內不得出售。
但是,這點壞處亞瑟自認為完全可以接受。
不同於那些熱衷估值、翻倍、套利的人,亞瑟並不在意短期的賬麵收益。
他對每股六鎊十先令的發行定價未置一詞,也從不在乎萊昂內爾·羅斯柴爾德給他提供的套現退出路徑。
但是,他不在乎股票價格,不代表埃爾德和達爾文不在乎。
酒館裏煙霧繚繞,桌麵上灑著幾滴沒擦幹的酒漬,亞瑟剛把幾張股票憑證推到埃爾德和達爾文麵前,兩人剛剛拿起來看了一眼,立馬感覺就感覺跟被驢踢了一腳似的,腦袋瓜子嗡嗡的。
“我的上帝……我那時候不過是隨手簽了幾份你給我寄來的文件……”
埃爾德咕噥著,他手裏捏著亞瑟剛剛遞給他的1000股英國佬優先股股票憑證,嘴角微微抽搐著。
他原本還以為自己以後年紀大了,就必須得指望著皇家海軍的退休年金度日了。
可如今看來,皇家海軍的那點退休金拿來塞牙都不夠。
達爾文的情況也沒比埃爾德強到哪裏去,他把那幾張股票憑證翻來覆去的看了又看,那眼神,簡直就像是發現了某種罕見的爬行動物。
雖然從頭至尾達爾文連一句難以置信都沒說,但他臉上精彩紛呈的表情和差點立起來的頭發已經說明了一切。
“我的老天!我肯定是在做夢……”埃爾德灌下一口苦艾酒,一邊瞪大了雙眼道:“我要是把這些股票賣了,是不是都快能買下一艘小型護衛艦了?”
他左右看了一眼,忽然感覺好像酒館裏哪兒哪兒都有人在盯著他似的。
埃爾德趕忙把股票往懷裏一揣,把外套裹緊,生怕一會兒就有人把他的身家性命給搶了去。
實話實說,哪怕是剛剛麵對維多利亞,他都沒有這麽緊張。
“你緊張個什麽勁?”大仲馬鄙夷的看了一眼這家夥:“說破大天,這也就是九千英鎊,埃爾德,你別弄得和一輩子沒見過錢似的。”
“噓!”埃爾德惡狠狠的瞪了一眼大仲馬:“你知道我在南美喂蚊子的時候,才掙多少嗎?一個月五鎊!這還是加了環球航行補貼之後的價錢!”
“那現在好了,九千鎊先生。”狄更斯笑著舉杯:“埃爾德,你現在大概是貝格爾號上最闊的紳士了。喔,不對,我差點把查爾斯忘了。不過,你們倆應該也就是在伯仲之間。”
“該死!真該死!”埃爾德感覺自己的心髒怦怦跳,股票按在他的胸口,那感覺燙的和烙鐵一樣:“我從前隻以為咱們是在印雜誌、印報紙,但我萬萬沒想到,你們居然是在印鈔票!”
“印鈔票?別把話說的太露骨了,埃爾德。”亞瑟用手指卷著雪茄,他慢悠悠的嘬了一口:“不過,說真的,這點錢就能把你嚇得跟第一回看到火車的老太太似的,看來你這幾年在海上實際上也沒見過多少世麵,你還不了解正經的生意是什麽樣的。”
“喔?”埃爾德眯起眼睛,把那迭股票按得更緊了些:“亞瑟,那你倒是說說,什麽才算是正經生意?你總不會是在說亞曆山大在巴黎那家靠情婦撐起來的劇院吧?”
大仲馬對於埃爾德的嘲諷不屑一顧:“瞧瞧你那個沒見過世麵的模樣。我的劇院,巴黎的聖殿大街,三層包廂,每晚滿座,劇目更換頻繁,從莎士比亞到新古典戲劇再到我自己寫的戲,觀眾從巴黎大學的教授再到國民議會的議員,從普魯士大使再到法蘭西學院的院士們。”
“嗬……”埃爾德滿臉不信,他把那副“我才不上當”的嘴臉寫得明明白白:“你要真有這本事,怎麽不帶我去看看?別到時候一去巴黎,發現你那劇院其實是個帽子店。”
大仲馬把雪茄摁滅在煙灰缸裏,語調一轉道:“不就是帶你去看看嗎?我答應你。等下個月我在巴黎的新劇上了,你就跟我一道去。我給你包頭排座,劇終還有社交宴會,一整桌的香檳和龍蝦,當然了,還有我特地從圖盧茲請來的女高音。”
“見鬼去吧!”埃爾德翻了個白眼:“可別到時候你隻給我幾張劇票,還讓我自己掏路費。你以為我像你那麽傻嗎?你弄不好早就和維多克串通好了,要和椰子樹在巴黎搶了我的股票。我可不去巴黎。”
(明天加更)
但對於一座正值工業革命的城市來說,卻足以引起地基下沉、街道更名、人群更替般翻天覆地的變化。
五年前,煤氣燈尚且隻是點綴在倫敦中心區域的稀罕玩意兒。對於大部分街道而言,每逢雨夜,灰蒙蒙的霧氣便把泰晤士河兩岸的街道吞噬殆盡。
可現如今呢?
從格林威治到帕丁頓,從查令十字到海德公園,當懷表的時針越過六點,煤氣的光線便會像是一條條神經網絡把這座全世界最現代化的城市從夜色的昏睡中喚醒。夜生活,這是個時髦的新詞匯,但對於習慣了快節奏生活的倫敦市民而言,這早就不是什麽新鮮玩意兒了。
五年前,《英國佬》的老式印刷機還在嗡鳴間喘息,即便這台老家夥卯足了勁兒,一小時也不過印出幾百份稿子而已。而今,《英國佬》的機器房中,蒸汽在銅管間怒吼,一頁頁排滿密密麻麻鉛字的雜誌,以每小時4000張的驚人速度從布拉德伯利&埃文斯公司的最新式蒸汽滾筒印刷機口中吐出。
每期八萬份銷量的英國國民文學雜誌《英國佬》,文學雜誌屆的後起之秀廉價雜誌《火花》,歐洲知名的自然哲學期刊《自然》,以及備受倫敦金融城專業人士追捧的《經濟學人》,甚至於在英國無人能出其右的《泰晤士報》都被占據了三成的股份。
在這蒸汽與鉛字共舞的時代裏,就連思想也開始講求規模化生產。
《英國佬》雜誌社,或者,我們該以它的新名稱來稱呼它了。帝國出版集團,這家曾經隻是幾個年輕人臨時起意創辦的公司。在五年前,它的辦公地址還不過是艦隊街上一間不大不小的租賃套房,而現在,它卻儼然成為了橫跨文學、科學、金融、通訊四大領域的文化傳媒領域“勝利號”了。
尤其是在其成功並購英格蘭電磁電報公司之後,這艘艦船不僅能印刷,還能傳播。而在社會輿論方麵,它不僅能記錄,更能製造。
帝國出版的擴張從不依賴艦炮,而是依賴專欄裏的排比句、精致的封麵與電纜中跳躍的電磁信號。
信息即是力量,報道就是預言。
在文化傳播領域,它已經不再是那個初來乍到的艦隊街後生,而是成為了為艦隊街其他雜誌社指引方向的新航標:它正準備踏上那條通往倫敦證券交易所的康莊大道。
倫敦證券交易所尚未迎來新年敲鍾,帝國出版集團的預認購計劃就已在艦隊街外傳得沸沸揚揚。
而這一次,傳得最凶的不是小報販子,而是金融城的那些精明的老派銀行家。
他們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同一件事——電報。
“印刷術讓我們傳播思想,而電報,讓我們預測未來。”這句語調略顯誇張的評語出自《經濟學人》的新任主編、親身經曆了金十字車站皇家竊案的詹姆斯·朗沃斯先生。
詹姆斯·朗沃斯,這位由《泰晤士報》傳奇主編托馬斯·巴恩斯一手栽培起的記者,曾因深入高加索地區追蹤報道切爾克斯人反抗沙俄暴政的事跡,以“切爾克斯的良心”之名在英國名聲大噪。
而在今年初,朗沃斯先生正式接受帝國出版集團的邀請,從《泰晤士報》轉投《經濟學人》,正式接任主編職務。
或許轉投這個詞兒聽起來令人不大舒服,因為考慮到帝國出版集團與《泰晤士報》之間存在的控股關係,帝國出版集團董事會更願意將其稱之為內部提拔。
在《泰晤士報》的第七版,在《經濟學人》的內頁折欄,在《英國佬》和《火花》的卷首廣告頁,幾乎所有熟悉這個城市節奏的人都看到了同一條醒目的行文:
“知識者之軍火庫,思想者之航海圖。”
——由《英國佬》《火花》《自然》《經濟學人》諸刊合署,聯合英格蘭電磁電報公司組成的帝國出版集團股份公司,茲將於1835年七月前,於倫敦證券交易所隆重掛牌,現公開發行首輪股份。
帝國出版集團的認購公告刊出不到一周,金融城便已有六家銀行出麵表示願意承擔首輪配售後的剩餘股份。其中,更有兩家保險公司在非公開場合提出,希望在正式掛牌後通過股權認購協議,進入帝國出版的董事會觀察席。
而這一切的核心,僅僅因為一個數字:六十萬英鎊。
不是最高估,也不是最低估,而是一個極度謹慎,甚至在某些股票經紀人眼中略顯保守的數值。
因為按照帝國出版公開披露的公開募股資料,公司預計1835年全年總營收將達二十七萬英鎊,淨利潤約為四萬英鎊,以十五倍市盈率定價,扣除尚未攤銷的折舊費用和《泰晤士報》的股權重估風險等等,最終才落在了六十萬鎊的數目之上。
這在1835年的倫敦證券交易所並不算特別驚人。
因為前幾年曼徹斯特與利物浦鐵路公司首次上市時的估值為八十萬英鎊,年度利息分紅達6.5%。
倫敦航運股份公司則以每年2.7%的保守回報籌得二十五萬英鎊。
而西倫敦煤氣燈公司,則僅憑一紙從倫敦市政府得來的燈具合同,便引來近九倍於發行額的公眾認購需求。
在經曆了1829年的倫敦證券市場大崩潰後,六年後的現在,證券投資者們的信心早已回歸。現如今,這裏缺的從來都不是錢,而是好的公司。
相較於證券交易所主流的鐵路、航運和公共服務類公司,帝國出版的盈利結構透明、債務低到可以忽略不計,他們的賬麵上甚至沒有一筆用於“地權租賃”或“遠洋保險”之類的重資產項,唯一能引起投資人討論的,就隻有它在電磁電報領域投資的那套尚未完全被世人理解的商業模型了。
但是,投資人僅存的這點疑慮也在金十字車站皇家竊案發生後大大緩解,因為他們在風險之外也看到了比風險更誘人的機遇。
因此,就是這樣一家靠“寫東西”和“發東西”掙錢的公司,居然可以在公布估值當天,收到的認購申請就已超過計劃發行量的1.4倍。
根據羅斯柴爾德銀行為帝國出版量身製定的上市計劃,他們的首次公開發行將釋放三萬股麵值5鎊的普通股,認購價格為每股6鎊10先令,總計募資約19.5萬英鎊,剩餘股份則將以優先認購的方式定向配售給羅斯柴爾德銀行和巴林銀行等戰略合作機構。
而在帝國出版上市首日,其股價便飆升至每股9鎊,總市值逼近81萬英鎊。
雖然這市值依然比不上那些身為投資主流的重資產公司,大約隻相當於一座中型煤炭公司五年總盈利的五倍,但是這依然不妨礙帝國出版的創始人們賺的盆滿缽滿。
而在這盆滿缽滿的名單裏,最值得注意的,並非大仲馬,因為他早就把自己那兩千股優先股在舞會上用來向貴婦人們炫耀了。也不是迪斯雷利,這位正當紅的保守黨議員在黨內酒會上故弄玄虛地對所有人說,他隻持有象征性的份額,實際上已經早早把股票交給了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信托管理。
真正穩坐其間的,是帝國出版集團董事會主席:亞瑟·黑斯廷斯爵士。
他手中所持股份為5000股創始普通股,不上市、不流通,但每股卻享有三倍表決權。根據《帝國出版公司章程》,該類股份在公司創立十年內擁有優先否決權、董事會席位指定權。唯一不好的地方在於:三年內不得出售。
但是,這點壞處亞瑟自認為完全可以接受。
不同於那些熱衷估值、翻倍、套利的人,亞瑟並不在意短期的賬麵收益。
他對每股六鎊十先令的發行定價未置一詞,也從不在乎萊昂內爾·羅斯柴爾德給他提供的套現退出路徑。
但是,他不在乎股票價格,不代表埃爾德和達爾文不在乎。
酒館裏煙霧繚繞,桌麵上灑著幾滴沒擦幹的酒漬,亞瑟剛把幾張股票憑證推到埃爾德和達爾文麵前,兩人剛剛拿起來看了一眼,立馬感覺就感覺跟被驢踢了一腳似的,腦袋瓜子嗡嗡的。
“我的上帝……我那時候不過是隨手簽了幾份你給我寄來的文件……”
埃爾德咕噥著,他手裏捏著亞瑟剛剛遞給他的1000股英國佬優先股股票憑證,嘴角微微抽搐著。
他原本還以為自己以後年紀大了,就必須得指望著皇家海軍的退休年金度日了。
可如今看來,皇家海軍的那點退休金拿來塞牙都不夠。
達爾文的情況也沒比埃爾德強到哪裏去,他把那幾張股票憑證翻來覆去的看了又看,那眼神,簡直就像是發現了某種罕見的爬行動物。
雖然從頭至尾達爾文連一句難以置信都沒說,但他臉上精彩紛呈的表情和差點立起來的頭發已經說明了一切。
“我的老天!我肯定是在做夢……”埃爾德灌下一口苦艾酒,一邊瞪大了雙眼道:“我要是把這些股票賣了,是不是都快能買下一艘小型護衛艦了?”
他左右看了一眼,忽然感覺好像酒館裏哪兒哪兒都有人在盯著他似的。
埃爾德趕忙把股票往懷裏一揣,把外套裹緊,生怕一會兒就有人把他的身家性命給搶了去。
實話實說,哪怕是剛剛麵對維多利亞,他都沒有這麽緊張。
“你緊張個什麽勁?”大仲馬鄙夷的看了一眼這家夥:“說破大天,這也就是九千英鎊,埃爾德,你別弄得和一輩子沒見過錢似的。”
“噓!”埃爾德惡狠狠的瞪了一眼大仲馬:“你知道我在南美喂蚊子的時候,才掙多少嗎?一個月五鎊!這還是加了環球航行補貼之後的價錢!”
“那現在好了,九千鎊先生。”狄更斯笑著舉杯:“埃爾德,你現在大概是貝格爾號上最闊的紳士了。喔,不對,我差點把查爾斯忘了。不過,你們倆應該也就是在伯仲之間。”
“該死!真該死!”埃爾德感覺自己的心髒怦怦跳,股票按在他的胸口,那感覺燙的和烙鐵一樣:“我從前隻以為咱們是在印雜誌、印報紙,但我萬萬沒想到,你們居然是在印鈔票!”
“印鈔票?別把話說的太露骨了,埃爾德。”亞瑟用手指卷著雪茄,他慢悠悠的嘬了一口:“不過,說真的,這點錢就能把你嚇得跟第一回看到火車的老太太似的,看來你這幾年在海上實際上也沒見過多少世麵,你還不了解正經的生意是什麽樣的。”
“喔?”埃爾德眯起眼睛,把那迭股票按得更緊了些:“亞瑟,那你倒是說說,什麽才算是正經生意?你總不會是在說亞曆山大在巴黎那家靠情婦撐起來的劇院吧?”
大仲馬對於埃爾德的嘲諷不屑一顧:“瞧瞧你那個沒見過世麵的模樣。我的劇院,巴黎的聖殿大街,三層包廂,每晚滿座,劇目更換頻繁,從莎士比亞到新古典戲劇再到我自己寫的戲,觀眾從巴黎大學的教授再到國民議會的議員,從普魯士大使再到法蘭西學院的院士們。”
“嗬……”埃爾德滿臉不信,他把那副“我才不上當”的嘴臉寫得明明白白:“你要真有這本事,怎麽不帶我去看看?別到時候一去巴黎,發現你那劇院其實是個帽子店。”
大仲馬把雪茄摁滅在煙灰缸裏,語調一轉道:“不就是帶你去看看嗎?我答應你。等下個月我在巴黎的新劇上了,你就跟我一道去。我給你包頭排座,劇終還有社交宴會,一整桌的香檳和龍蝦,當然了,還有我特地從圖盧茲請來的女高音。”
“見鬼去吧!”埃爾德翻了個白眼:“可別到時候你隻給我幾張劇票,還讓我自己掏路費。你以為我像你那麽傻嗎?你弄不好早就和維多克串通好了,要和椰子樹在巴黎搶了我的股票。我可不去巴黎。”
(明天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