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如錦除了名聲盡失之外,她本人沒受到任何影響,如往常一般在父親娘親和兄長每日擔憂的眼神下,依舊該吃該喝喝啥事不往心裏擱。


    流言蜚語傳遍了京都城的大街小巷,甚至在有心人的操作之下,蘇如錦的名聲臭到了各個地方。


    有人坐等著蘇相和舞陽侯什麽時候把蘇如錦送入庵堂,或過個幾日宣稱蘇如錦暴斃而亡。


    “蘇相府還沒動靜。”


    沈如玉放下手中賬本,抬起一張讓人瞧了倍感親和賞心悅目的臉。


    明明十分普通的五官,聚集在一起居然會讓人生出一股驚豔感。


    眉眼彎彎看人時總給人帶來此人眼中帶笑的錯覺,羽睫輕顫蓋住了沈如玉此刻眼中大部分神色。


    一旁伺候的丫鬟低頭回道:


    “稟主子,奴派去盯著蘇府的人回稟蘇如錦每日裏除了吃吃喝喝就是窩在大廚房,蘇相和舞陽侯每日裏變著法子哄蘇如錦開心。蘇家公子蘇流雲則從國學搬回了相府,住在了蘇如錦隔壁的院子。”


    沈如玉眼中閃過失望之色,蘇相和舞陽侯還真是疼女兒啊。


    她萬分後悔當初的設定,將蘇如錦打造成蘇相府的團寵。


    若被綁走的是她沈如玉,依著沈國公府眾人的尿性,一定會為了顧忌府上顏麵暗中將她給弄死。


    她怎麽也不會想到她會穿進自己寫的書中,而且還是一本未完結的書。


    她知曉人設劇情知曉所有的隱私和秘密,可是劇情完全沒有按照她的想法走。


    書中與現實不同,書中的人物都是她賦予的生命和思想,可她現在所處的現實,人人都是有血有肉思想各異的活人。


    不再受她的控製,一切都開始向未知發展。


    本該被她寫死的蘇如錦還好生生的活著,是不是因為蘇如錦還活著的緣故,劇情才會發生錯亂,如果蘇如錦死了是不是一切能回歸原位,她也能安穩的穿回去。


    “派人繼續盯著,給蘇家老夫人的信現在該是到蘇州了。”


    蘇州蘇府祖宅。


    紫銅香爐青煙嫋嫋,金絲楠木雕刻的貴妃榻上斜躺著一位上了年歲的老夫人。


    老夫人左右兩邊有執羽扇的丫鬟正節奏相同的為老夫人扇著風。


    還有跪伏在地直起身子為老夫人捶腿的婆子,老夫人眼眸微閉傳來淺淺的呼吸聲。


    “叮鈴”玉石相撞的聲音傳入老夫人耳中,但見老夫人不悅的睜開雙眸,不喜道:


    “發生了何事?”


    老夫人看著撩起玉石門簾進來的婆子,手中捧著一封書信,招手讓人呈了上來。


    當老夫人瞧清楚信中內容時,“嘭”的一聲將手中把玩的玉如意葫蘆扔在大理石鋪就的地板上。


    “收拾行裝即刻進京。”


    眾人聞言立馬將老夫人的命令傳了下去。


    “慢著,派人去將莊子上的母子三人給老身接來。”


    老夫人正是蘇相府的老太君。


    “老身若在不歸京,相爺府的名聲怕是要被上不得台麵的那對母女倆給敗光了。”


    京都茶樓中來了個與眾不同的說書先生,此人生的五大三粗麵容狂野,此刻正侃侃而談站在京都城隻有達官貴人和商賈巨富才會來的上陽樓。


    “諸位什麽是人間美味?是山珍海味還是奇珍異獸或是慶雲霞的菜?都不是,讓小子我端上來給諸位貴人開開眼。”


    眾人一陣唏噓,完全不買賬。


    不一會身著繡著鳳陽樓標識的小廝端上來一蓋著奇特造型鐵蓋的盤子。


    說書先生繼續循循善誘道:


    “諸位可曾見過色彩絢麗猶如天上七彩雲的五彩糕。


    烘焙過的糯米碾成粉澆上剛剛榨好的果汁攪拌上色,鋪上一層拌著蜂蜜煮的軟糯適中的紅豆,在蓋上一層果脯一層細膩的豆沙,一層紅一層綠一層白一層黃,一層又一層層層相疊放入竹籠中蒸到恰到火候取出,印上恭喜發財金榜題名討喜的字樣,待涼了些撚起一塊輕輕放進嘴裏。


    嗯……糯米的軟糯紅豆的沙濃綠豆的細膩果脯的清甜瞬間充斥著諸位的味蕾,那叫一個此物隻有天上有人間哪能食的上。”


    說著說書先生掀開蓋子,一碟擺放在琉璃盤中的糕點出現在眾人眼前。


    正如說書先生所言,五彩絢麗奪人眼目的糕點好似精致的手工藝品擺在盤中,一股清甜氣味慢慢彌漫開來。


    說書先生撚起一塊放入口中,讚不絕口端起琉璃碗一塊又一塊的大快朵頤起來,分外享受。


    讓人瞧了連連吞咽口水,食欲大增。


    端坐在二樓雅間聽書的蘇如錦頗有興趣的看著舞陽軍現場直播吃食,這貨若擱在現代應該能進軍某平台當個主播。


    有人開始派手下人詢問。


    “這五彩糕可是慶雲霞新出的點心。”


    說書先生放下手中所剩不多的五彩糕,自懷中慢條斯理的拿出數十張精致的紙張。


    上麵印著鳳陽樓幾字,下麵繪畫著各色菜品和點心。


    說書先生將紙張分散下去。


    “這五彩糕來自鳳陽樓,上麵的點心和菜品皆是鳳陽樓獨有的特色,上至京都城下至各個地方,唯有鳳陽樓出售。


    諸位鳳陽樓即將開業,到時諸位可去鳳陽樓嚐鮮。”


    底下一開始蠢蠢欲動的人群當聽聞是鳳陽樓時,都啞了聲,誰沒事嫌命長去悍匪手裏討吃食。


    人群中有人突然開口說道:


    “諸位怕什麽舞陽軍,咱們又不是去鳳陽樓吃白食的,是給鳳陽樓送錢財的,舞陽軍還能不接銀錢將咱們打出來。”


    眾人聞言深覺有理,就是舞陽軍送上門的銀錢能不要嗎?


    說書先生見此朝著二樓瞧去,蘇如錦見狀比了一個手勢,說書先生又派人取來數十張銀質的卡片。


    上麵同樣打刻著鳳陽樓,眾人狐疑的看著說書先生拿起其中一張介紹道:


    “這是出自兵部製造司的銀卡,諸位瞧這做工精細程度,用來收藏都不為過吧。


    今個兒鳳陽樓的主子將此銀卡無償贈送給諸位,不過僅限十張,待鳳陽樓開業之日諸位可拿著此銀卡去鳳陽樓消費。


    持卡者可享受九五折優惠,一定有人會問什麽是九五折優惠,聽小子我細細道來。”


    說書先生又讓人將銀卡分了下去,巧的是搶到銀卡的人都是與說書先生一般五大三粗的漢子。


    “譬如諸位喝一壺精釀的果子酒要十兩銀子,拿著此卡在鳳陽樓隻需九兩半銀子。”


    不管是現代還是古代人們都抵禦不了打折卡的誘惑,尤其還是如此精美的打折卡且出自兵部之手。


    又有人問道:“此卡是人人皆有還是就有這些。”


    物以稀為貴,若是人人都有的東西,這些達官貴人商賈巨富怎會稀罕。


    說書先生笑了笑回道:


    “諸位莫急,聽我道來,此銀卡隻有五十張,剛才小子我替主家送出了十張,還有四十張待鳳陽樓開業那日才能依著預存食款前去辦理。”


    又有人問道:


    “什麽是預存食款?”


    說書先生答道:


    “此卡同錢莊的存票有異曲同工之妙,你可存在此卡上銀子,到時拿著卡方可在鳳陽樓消費。”


    這奇特的消費模式勾起了不少人的興趣。


    又有人問道:


    “那豈不是亂了套,拿著卡的人都可以消費,誰知那人存沒存銀錢,到時用了別人預存的銀錢可怎麽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食斤酒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想吃生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想吃生醃並收藏食斤酒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