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德王顧懷樓“噗通”一聲叩頭在地。
顧懷樓:“陛下玉言,老臣之軀,單憑驅使。”
趙安隻是低頭看著跪在地上的顧懷樓,也不急著讓他免禮平身,而是緩緩蹲在地上。
趙安:“朕想和北唐在漢中打一仗碰碰實力。”
趙安:“但是你也知道,朕的國庫這些年的開銷都用在了何處。”
顧懷樓的心頓時提到了嗓子眼,因為作為內閣首輔,他自然知道這些年朝中百官貪墨了多少國帑。
趙安:“朕四季常服不過八套,飲食節儉與百姓一般。”
趙安:“結果你年年上書拿錢,年年拿錢。”
趙安:“朕都不知道這些錢都花在了什麽地方。”
一眾老臣頓時感覺不妙,一個個跪在地上大氣也不敢出。
顧懷樓也是冷汗直流,緊緊地閉著嘴,一句話也不說。
因為他知道,趙安心裏跟明鏡似的,這些年朝中的情況他了如指掌,自己現在說什麽都會引火燒身。
君臣之間,隻有裝傻的皇上,沒有被臣子蒙蔽的皇上,如果有,那就說明皇上自己本就不想做一個好皇上,隻想借著臣子的奸佞,在史官筆下少一些誅罰。
顯然趙安是前者,趙安這些年重用內閣獨攬大權,讓這些臣子吃得滿嘴流油,這樣也間接地給國庫存了些餘糧,隻要軍權還在自己手裏,那就不愁這些公雞不下蛋。
趙安:“朕想先讓你寫道表文,讓一些忠貞之士有個報效朝廷的機會。”
趙安:“然後你把擬好的名單給朕,讓朕合計合計。”
顧懷樓見趙安給了自己一個台階,急忙答應了下來。
顧懷樓:“老臣這就去擬。”
趙安見顧懷樓想溜,又怎能讓他得逞。
趙安緩緩站起身:“不急。”
趙安從袖中緩緩取出一張明黃箋,隨手扔在了顧懷樓麵前。
趙安:“朕替你擬了一張,你先看看。”
顧懷樓急忙接過那張名單,打眼一看,頓時驚得兩眼一黑,幾近昏聵。
隻見那張明黃箋上,詳細地紀錄著自洛中七年以來朝中貪墨的官員,自顧懷樓起,下至七品縣令,凡侵吞國庫之人,皆紀錄在上,並且在每人名字旁邊寫上的銀錢數額,不多不少,幾乎是他們貪墨數額的一半。
顧懷樓一時手足無措,隻覺得趙安已有趕盡殺絕之勢。
顧懷樓雙手顫抖,抬頭看著趙安:“陛下,這…….這......”
趙安麵色沉重,一言不發。
顧懷樓:“陛下,我等身家,又如何拿的出如此巨資,求陛下放過我等吧。”
貪官最為可惡之處,便是他們一向喜歡將貪墨的財富視為己物,趙安也最為痛恨這一點。
趙安一聲暴怒,如龍怒一般。
趙安:“那都是朕的錢!”
一眾老臣嚇得是屁滾尿流,顧懷樓死的心都有了。
平日裏,這些老臣依仗年邁權重,都沒有把這個三十幾歲的皇帝放在眼裏,趙安往常也是對這些老臣言聽計從,所以這些老臣一見到如此場景,自然嚇得半死。
趙安:“你們拿著朕的錢!現在連一半也不想還嗎!”
趙安此時已經憤怒到了極致,他實在想象不到這些平日裏口口聲聲聖人賢哲的人,竟然會厚顏無恥到如此地步,這讓他更加堅定了重塑朝綱的想法。
顧懷樓心緒飛轉,急忙說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老臣的意思是,一些臣子已然過世……”
趙安:“朕想看到的是什麽,你不知道嗎。”
趙安冷冷地說道,語氣中滿是壓抑的怒火。
趙安的態度很明確,自古欠債還錢,更何況是這些文官徇私枉法,朕讓你們還一半的錢已然是寬宏大量,你們竟然會厚著臉皮討價還價,如今無論如何朕都要看到名單上的錢一分不少。
趙安輕輕地歎了一口氣,緩緩向龍椅走去。
趙安:“你們這些好哭窮。”
趙安:“讓你們拿錢,你們一定會有人倒騰家底,哭爹喊娘地跑到街上哭窮。”
趙安:“以此來顯示出你們的忠貞清廉,襯托出朕的昏聵暴戾。”
顧懷樓:“臣等不敢。”
趙安:“別說你們不敢,你們還說要學聖人呢!”
趙安:“聖人也吃空餉貪國庫嗎?”
顧懷樓欲哭無淚,萬萬沒想到趙安如此魄力,竟將眾人多年盤根錯節的勢力如此碾壓。
趙安:“朕,沒有冤枉你們。”
趙安:“至於剩下的,你自己想辦法。”
趙安:“哦,對了。朕這幾天在大內又增調了四萬禁軍,如果有人膽敢造次,朕便派兵助王爺一臂之力。”
眾位老臣慌忙跪地叩拜:“吾皇聖明!”
趙安一屁股坐在龍椅上,仰頭向上看著,眼神空洞。
在趙安心裏,他想要的,便是這天下太平,隻要天下太平了,這些文官能使大漢民生得道發展,自己怎麽裝傻都行。
但是現在,北有強敵,東有雄主,都對大漢虎視眈眈,就不能算作天下太平。
但是這些臣子才不會在意這些,他們隻想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自己吃飽喝足享受一時之樂就行,他們根本不管大漢的興衰,甚至在他們眼裏,他們巴不得大漢如同一條擱淺的龍,雖是殘破之軀,但是自己割一刀龍肉能飽餐一頓也是極好的。
但是,他們的屁股,還坐在椅子上,讓那些有識之士沒有報效國家的道路。
趙安從未有過像此時此刻這麽無助過,就連身中妖毒的感覺也比現在強得多。
趙安看著這群臣子陽奉陰違貪贓枉法的嘴臉,恨不得抽出腰間寶劍一刀砍下。
令狐厭雖是無君無父恃才傲物的怪人,但是至少是一個在用身家性命挽救大漢的忠貞之士,與這些口口聲聲仁義道德的臣子相比真是天壤之別。
趙安心裏現在一直都是在想著徐子墨。
趙安雖然隻與徐子墨見過一麵,但是卻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徐子墨那眼神,與韓成雁實在是太像了。
那一身的傲氣傲骨又與令狐厭不分伯仲。
這讓趙安心中燃起了一種強烈的欲望,那就是將徐子墨培養成大漢的中流砥柱。
徐子墨才十幾歲,沒經曆過內閣這些老狐狸的汙染,又有著過人的魄力與謀略,確實是最合適的培養人選。
但是趙安又隱隱擔心,太子暗弱,自己以後年邁昏聵時,沒人能鎮得住徐子墨。
這時,趙安腦海回想起令狐厭的告誡。
趙安小聲念道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趙安:“顧懷樓。”
顧懷樓:“臣在。”
趙安:“朕命你,聯合平陽王三賢王,擬一道給徐子墨表功的折子,明日早朝送給來。”
顧懷樓:“臣遵旨。”
趙安:“還有一件事,給劍南關的駐軍去一道調令。”
趙安:“先調三千人馬回京,給徐子墨統領。”
趙安:“這一仗,朕想試試徐子墨的本事。”
顧懷樓:“陛下玉言,老臣之軀,單憑驅使。”
趙安隻是低頭看著跪在地上的顧懷樓,也不急著讓他免禮平身,而是緩緩蹲在地上。
趙安:“朕想和北唐在漢中打一仗碰碰實力。”
趙安:“但是你也知道,朕的國庫這些年的開銷都用在了何處。”
顧懷樓的心頓時提到了嗓子眼,因為作為內閣首輔,他自然知道這些年朝中百官貪墨了多少國帑。
趙安:“朕四季常服不過八套,飲食節儉與百姓一般。”
趙安:“結果你年年上書拿錢,年年拿錢。”
趙安:“朕都不知道這些錢都花在了什麽地方。”
一眾老臣頓時感覺不妙,一個個跪在地上大氣也不敢出。
顧懷樓也是冷汗直流,緊緊地閉著嘴,一句話也不說。
因為他知道,趙安心裏跟明鏡似的,這些年朝中的情況他了如指掌,自己現在說什麽都會引火燒身。
君臣之間,隻有裝傻的皇上,沒有被臣子蒙蔽的皇上,如果有,那就說明皇上自己本就不想做一個好皇上,隻想借著臣子的奸佞,在史官筆下少一些誅罰。
顯然趙安是前者,趙安這些年重用內閣獨攬大權,讓這些臣子吃得滿嘴流油,這樣也間接地給國庫存了些餘糧,隻要軍權還在自己手裏,那就不愁這些公雞不下蛋。
趙安:“朕想先讓你寫道表文,讓一些忠貞之士有個報效朝廷的機會。”
趙安:“然後你把擬好的名單給朕,讓朕合計合計。”
顧懷樓見趙安給了自己一個台階,急忙答應了下來。
顧懷樓:“老臣這就去擬。”
趙安見顧懷樓想溜,又怎能讓他得逞。
趙安緩緩站起身:“不急。”
趙安從袖中緩緩取出一張明黃箋,隨手扔在了顧懷樓麵前。
趙安:“朕替你擬了一張,你先看看。”
顧懷樓急忙接過那張名單,打眼一看,頓時驚得兩眼一黑,幾近昏聵。
隻見那張明黃箋上,詳細地紀錄著自洛中七年以來朝中貪墨的官員,自顧懷樓起,下至七品縣令,凡侵吞國庫之人,皆紀錄在上,並且在每人名字旁邊寫上的銀錢數額,不多不少,幾乎是他們貪墨數額的一半。
顧懷樓一時手足無措,隻覺得趙安已有趕盡殺絕之勢。
顧懷樓雙手顫抖,抬頭看著趙安:“陛下,這…….這......”
趙安麵色沉重,一言不發。
顧懷樓:“陛下,我等身家,又如何拿的出如此巨資,求陛下放過我等吧。”
貪官最為可惡之處,便是他們一向喜歡將貪墨的財富視為己物,趙安也最為痛恨這一點。
趙安一聲暴怒,如龍怒一般。
趙安:“那都是朕的錢!”
一眾老臣嚇得是屁滾尿流,顧懷樓死的心都有了。
平日裏,這些老臣依仗年邁權重,都沒有把這個三十幾歲的皇帝放在眼裏,趙安往常也是對這些老臣言聽計從,所以這些老臣一見到如此場景,自然嚇得半死。
趙安:“你們拿著朕的錢!現在連一半也不想還嗎!”
趙安此時已經憤怒到了極致,他實在想象不到這些平日裏口口聲聲聖人賢哲的人,竟然會厚顏無恥到如此地步,這讓他更加堅定了重塑朝綱的想法。
顧懷樓心緒飛轉,急忙說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老臣的意思是,一些臣子已然過世……”
趙安:“朕想看到的是什麽,你不知道嗎。”
趙安冷冷地說道,語氣中滿是壓抑的怒火。
趙安的態度很明確,自古欠債還錢,更何況是這些文官徇私枉法,朕讓你們還一半的錢已然是寬宏大量,你們竟然會厚著臉皮討價還價,如今無論如何朕都要看到名單上的錢一分不少。
趙安輕輕地歎了一口氣,緩緩向龍椅走去。
趙安:“你們這些好哭窮。”
趙安:“讓你們拿錢,你們一定會有人倒騰家底,哭爹喊娘地跑到街上哭窮。”
趙安:“以此來顯示出你們的忠貞清廉,襯托出朕的昏聵暴戾。”
顧懷樓:“臣等不敢。”
趙安:“別說你們不敢,你們還說要學聖人呢!”
趙安:“聖人也吃空餉貪國庫嗎?”
顧懷樓欲哭無淚,萬萬沒想到趙安如此魄力,竟將眾人多年盤根錯節的勢力如此碾壓。
趙安:“朕,沒有冤枉你們。”
趙安:“至於剩下的,你自己想辦法。”
趙安:“哦,對了。朕這幾天在大內又增調了四萬禁軍,如果有人膽敢造次,朕便派兵助王爺一臂之力。”
眾位老臣慌忙跪地叩拜:“吾皇聖明!”
趙安一屁股坐在龍椅上,仰頭向上看著,眼神空洞。
在趙安心裏,他想要的,便是這天下太平,隻要天下太平了,這些文官能使大漢民生得道發展,自己怎麽裝傻都行。
但是現在,北有強敵,東有雄主,都對大漢虎視眈眈,就不能算作天下太平。
但是這些臣子才不會在意這些,他們隻想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自己吃飽喝足享受一時之樂就行,他們根本不管大漢的興衰,甚至在他們眼裏,他們巴不得大漢如同一條擱淺的龍,雖是殘破之軀,但是自己割一刀龍肉能飽餐一頓也是極好的。
但是,他們的屁股,還坐在椅子上,讓那些有識之士沒有報效國家的道路。
趙安從未有過像此時此刻這麽無助過,就連身中妖毒的感覺也比現在強得多。
趙安看著這群臣子陽奉陰違貪贓枉法的嘴臉,恨不得抽出腰間寶劍一刀砍下。
令狐厭雖是無君無父恃才傲物的怪人,但是至少是一個在用身家性命挽救大漢的忠貞之士,與這些口口聲聲仁義道德的臣子相比真是天壤之別。
趙安心裏現在一直都是在想著徐子墨。
趙安雖然隻與徐子墨見過一麵,但是卻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徐子墨那眼神,與韓成雁實在是太像了。
那一身的傲氣傲骨又與令狐厭不分伯仲。
這讓趙安心中燃起了一種強烈的欲望,那就是將徐子墨培養成大漢的中流砥柱。
徐子墨才十幾歲,沒經曆過內閣這些老狐狸的汙染,又有著過人的魄力與謀略,確實是最合適的培養人選。
但是趙安又隱隱擔心,太子暗弱,自己以後年邁昏聵時,沒人能鎮得住徐子墨。
這時,趙安腦海回想起令狐厭的告誡。
趙安小聲念道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趙安:“顧懷樓。”
顧懷樓:“臣在。”
趙安:“朕命你,聯合平陽王三賢王,擬一道給徐子墨表功的折子,明日早朝送給來。”
顧懷樓:“臣遵旨。”
趙安:“還有一件事,給劍南關的駐軍去一道調令。”
趙安:“先調三千人馬回京,給徐子墨統領。”
趙安:“這一仗,朕想試試徐子墨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