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井鎮。


    顧名思義,鎮子裏有五口井所以叫五井鎮。


    這是距離吳銘他們去鳳翔的路上最近的一個城鎮,過了五井鎮再通過一座城池,兩處要塞,便是歧國境內。


    但因為公孫止死了,所以吳銘準備就在這裏先安頓好郭書蝶和公孫慧。


    原本吳銘是決定帶著自己老師公孫止一家去歧國,因為梁晉全麵開戰,歧國更安全一些,然後看公孫止想要什麽,無論是要官職還是錢財,吳銘都會盡最大能力滿足他,但顯然他現在沒有機會了。


    現在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公孫止的遺體帶回晉國安葬,不然再耽擱一段時間,屍體就臭了。


    晉國那邊現在被抓住機會的朱友貞猛攻,暫時是分不出手繼續追捕吳銘等人了。


    這些消息吳銘都是從往這邊逃難的商人口中得知的。


    晉國現在的情況很不妙,李存勖一死,晉國大亂,國內同時出現了好幾道聲音,誰也不服誰,大敵當前,雖然被迫聯合,但還是一盤散沙。


    一些嗅到危險氣息的商販,已經率先一步逃離晉國。


    在一家客棧中安頓好郭書蝶和公孫慧,吳銘花費銀兩,讓城中的手藝人打了一口上好的棺材。


    又買了一輛馬車,準備把裝有公孫止遺體的棺材拖回晉國葬了,至於之前的那輛馬車,吳銘留在了客棧。


    夕陽下。


    吳銘駕著馬車,獨自一人前往晉國的方向。


    吳銘的眉頭一直皺著,很顯然,他此刻的心情很不好。


    這方世界嚴格來說,是他吳銘的第二世,第一世在壺屠界時,沒有一個人和吳銘形成過羈絆,因為壺屠界沒有人對他有過善意,或者換一句話來說,壺屠界之間的人互相間不存在善意,那是一個充滿了負麵情緒、隻有放縱的欲望沒有底線的世界,自然也沒有所謂的羈絆;


    羈絆字麵上的意思就是被某人某事纏住了手腳,而產生羈絆的條件自然是在意,不在意的話是不會產生羈絆的;


    公孫止對吳銘是有善意的,他傳授給吳銘的知識雖然是吳銘花錢買的,但平日裏他把吳銘當做了一個親近的晚輩,那種長輩對晚輩的關心,吳銘還是能感覺的出來,所以他還是在意。


    公孫止死了吳銘會愧疚,但卻不會多麽悲傷,沒有為什麽,吳銘感到了愧疚,但他就是沒有感覺到自己內心的悲傷;


    而當他發覺自己身上居然已經產生了所謂的‘羈絆’後,他內心突然十分煩躁。


    他意識到,公孫止因為他死後,師娘郭書蝶和小慧已經成了自己一道看不見的枷鎖。


    他吳銘可以不顧世人的看法一夜間連殺五位閻君幹爹,可以當天認李克用做義父,當天就錘死李克用,摔爛義姐李存忍;


    可以殺義兄李嗣源、李存勖、李存忠……


    他想殺他就殺,不必理會世人的看法,不用擔心是否會樹立其他的敵人,因為他隻有自己一個人,隻要他足夠強,這些對他而言都是微不足道的人和事。


    壺屠界中的吳銘是如此,公孫止死之前的吳銘亦是如此。


    他吳銘本就是賈·鳴創造出的一個無父無母,類似於神話中‘先天神靈’那樣沒爹沒媽的一個生物;


    如果孤兒是指被遺棄,或者因為意外父母無法陪伴在身邊的人;


    那麽他吳銘連孤兒都不是。


    什麽叫後顧之憂,什麽叫多為身邊的人想想,對於兩世為人,且兩世都具備不死性的吳銘來說,他無法體會的到。


    而讓吳銘煩躁的是,現在的情況似乎有些不一樣了。


    他居然有些擔心如果他今後再次殺人,再次樹敵,會不會對師娘郭書蝶和小慧的安全造成影響;


    他不可能一天十二個時辰都守在兩人身邊。


    她們會不會因為自己被人報複,自己答應了死前的公孫止要照顧好她們。


    承諾這個東西,他一直都在遵守。


    煩躁。


    是吳銘現在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他突然發現羈絆這個東西對他而言真的不是什麽好玩意。


    塵世間各種有形無形的囚籠困住了所有人;吳銘認為自己一直是個例外。


    但此刻他卻感覺,師娘和小慧的羈絆卻如同鎖鏈把他囚禁住了;


    而吳銘最恨的,就是囚禁自己的人。


    “殺了師娘,殺了小慧,我自己動手。”


    內心突然閃過可怕的想法。


    ……


    吳銘搖搖頭,越發煩躁。


    ……


    “這位少俠,你這是?”


    路上,吳銘遇到了又一隊逃離晉國的商隊。


    看著吳銘背後背著長劍,馬車上馱著的是一口棺材,商隊領頭的人忍不住詢問起來。


    “有長輩客死異鄉,他想入土為安,我送他落葉歸根。”


    吳銘眉頭皺著,長話短話,也沒有透露過多信息。


    商隊頭領點頭,長年經商的人最擅長察言觀色,他看出來吳銘的心情不好,並沒有再做打擾。


    “晉國那邊亂了,大梁皇帝朱友貞的大軍一路南下,晉國可能頂不住了。”


    見吳銘馱著棺材徑直走向晉國的方向,商隊頭領好心提醒了一句,看吳銘回頭望過來,補充道:


    “現在城中也亂的很,匪盜橫行,許多老百姓也都往這邊跑了,少俠你多加留心。”


    “……謝謝提醒。”


    ……


    繼續往晉國那邊的方向走,吳銘確實看到了很多拖家帶口逃離晉國的百姓。


    他突然想起了賈·鳴記憶中的一個曆史事件,那場事件是一位大公被他國的一個青年開槍射殺,事件的地點是一座半島,這直接成了一場大戰的導火索;


    那場大戰席卷了多個國家。


    戰爭就意味著死人,意味著所有人都要受苦,而最苦的必然是尋常老百姓。


    那個青年是罪人嗎?或者說是曆史罪人嗎?


    其實就算是一個初中生,隻要曆史成績不太差,都能列舉出那場大戰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麽。


    吳銘這一殺,是因為李存勖算計了他,這是私怨,解決了私怨,吳銘很痛快;


    而晉國的百姓也必定會因此遭殃,因為李存勖不死,以李存勖的軍事才能和晉國的國力,他大概率能滅掉朱友貞;


    晉國的百姓可能能享受到勝利國國民的待遇;


    雖然吳銘也知道,這不可能發生,因為不良帥不會允許梁吞晉,或者晉吞梁的消化事件發生;


    因為不良帥要把這個天下給李星雲維持住,在李星雲如他計劃中那樣橫掃天下,重振大唐榮光前,任何打破平衡的人,都會被不良帥率先清理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縱橫於國漫之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溫水煮大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溫水煮大郎並收藏縱橫於國漫之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