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綝頓時氣得臉色鐵青,李戩竟然說他不會帶兵?那是他故意的好不好,沒看他手下數千精兵,一直走在隊伍最前列,依然保持陣型嗎?
但他此時卻是無法反駁,隻得抱拳躬身,沉聲說道:“末將慚愧。”
李戩奚落了對方一番,心中的惡氣也消減了許多。當即正色道:“索將軍,本官治軍,向來嚴謹。你部既然歸入本官管轄,便要遵從本官的軍法。若是貴部能夠趕上我虎狼軍的腳步,本官可以放棄這條嚴令。“
索綝臉色微白,趕上虎狼軍,這怎麽可能?每日能行進三十裏,便已經算是行軍有方了。走四十裏,那人不得累死?
但李戩絲毫不給他辯解的機會,調轉馬頭,便向軍中走去。
索綝無奈,隻得命全軍打起精神來,全速趕路。一時間,長安兵馬怨聲載道,但麵對死亡的威脅,卻不得不拚命向前奔行。
一日間,督軍隊接連斬殺了兩百餘人,深深的震撼長安軍。第二日,在吃飽喝足後,一萬長安兵馬緊緊跟在虎狼軍後麵,絲毫不敢掉隊。
兩日後,近三萬兵馬終於抵達陰般縣,與占據該城的劉闖部匯合。
兩軍匯合後,兵力立時增至四萬多人。李戩僅在縣城休整兩個時辰後,便下令全軍繼續出發,向東進軍。
一日後,李戩派人接收新豐縣,沒有半點停留,繼續向東進發。
如今,劉曜已經率軍抵達鄭縣,不日便可到達華陰,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行軍路上,一路大撒斥候,將方圓五十裏打探得一清二楚。李戩原本還擔心,劉曜會利用騎兵,在路上策劃突襲。
沒想到這一路過去,竟是一片坦途,絲毫沒有敵軍的蹤跡。李戩不由有些擔心,越是平靜,便越有可能掀起滔天駭浪。
最讓李戩感到威脅的,便是劉曜手中那兩萬騎兵。若是他毫不顧忌的領兵來攻,這四萬多兵馬,根本抵擋不住。
好在,劉闖早已派遣數千騎兵,遠遠輟在對方大隊伍附近,進行監視。一旦劉曜露出破綻,征北軍騎兵也不介意狠狠咬上一口。
現在李戩隻能賭,賭對方舍不得放棄那十數萬百姓,以及無數的錢糧物資。而想要守住如此龐大的隊伍,劉曜隻能調派騎兵,防守周邊。
如此一來,即便劉曜想要來攻,能夠調集的兵力也不會太多,而這就是他的機會。
四日後,大軍終於抵達鄭縣附近,還未停下休息,便見斥候匆匆趕來,向他匯報軍情。
那劉曜終於出手了,借著地利之便,從呼延平那邊,抽調數千騎兵,湊出一萬五千騎,聲勢大作的向他這邊奔來。
此時對方騎兵據此僅有二十餘裏,隻需兩個時辰,便能抵達。
李戩當即下令全軍就地防守,非是他不願尋找更好的地形,而是此地四麵開闊,無險可守。
他立即想到,劉曜之所以現在才出手,應該是存著誘敵深入的心思。
不過李戩也不是沒有準備,為了應對隨時而來的騎兵,他可是為此挖空了心思。
很快,在全軍停下之後,征北軍將士立即驅使一輛輛馬車,在前方圍成一個口形。
將大量的物資全部卸載下來,車底板夾有兩層木板,將上麵一塊厚木板豎起,固定在外側車板之上,形成一麵高達五尺左右擋板。
去掉馱馬後,兩側車板皆用鎖鏈相連,兩車相距不過三尺,形成一麵車牆。此次隨軍馬車中,出了攜帶必要的補給外,還放置了大量的兵備器械。
征北軍將士們,將一根根類似於彈弓的建議投石器,安插在馬車上。彈杆用數根小竹竿綁縛而成,弓弦采用數根牛筋絞成一條,以增加其韌性。
每一根投石器,必須由兩人一同發力,方能拉動。一旦射出投石,最低射程可達百多步。若是投射更小的拋射物,射程最高能達到兩百多步。
最讓李戩滿意的是,這種投石器,不僅製作簡易,耗費低廉,而且靈活便捷。
木杆插在車上的圓孔之中,沒有經過固定,便可以隨時調轉方向,瞄向任意一個方向。
當然有好也有壞,正是因為造價低廉,這種投石器的損耗率也十分高。一般發生數輪後,主幹和弓弦便會出現鬆軟,投射的距離越來越短。
當車陣全部布置好,李戩便召來索綝,命他調派數千長安兵馬,負責推車。
李戩建立車陣,可不僅僅隻是為了防禦的。若是如此的話,對方騎兵隻要將大軍圍困,最終隻能陷入死地。
他所建立的車陣,須得進可攻,退可守。但因為戰時,馱馬無法帶動車陣前行,隻能依靠人力,在車後推動。每輛車配備三人,便可推動馬車前行。
索綝知道自己現在無力反抗李戩,再加上匈奴騎兵即將抵達,他亦十分緊張。
當他看到這座車陣之時,頓時大感心安。有了這車陣,至少還有一點自保之力。
當他一聽李戩讓他手下兵馬推車,哪裏敢拒絕,也不想拒絕。以其被當成肉盾,上前送死,還不如留在車陣內推車,至少沒那麽危險。
見索綝如此幹脆的接受自己的命令,李戩也暗暗鬆了口氣。但他也知道對方心裏的盤算,不由暗暗冷笑,還真以為推車就沒有危險了嗎?
不去管索綝的小心思,李戩當即又從軍中,甄選出數千名擁有騎術的步軍,讓他們騎上那數千匹馱馬,布置於車陣後方。
但李戩也不需要他們擁有騎兵的高超本事,隻要能夠借此嚇唬對方便行。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前方斥候不斷回返,將敵軍的動向,通報給李戩。
不多時,便見東北方向,傳來一陣低沉的悶雷聲,一道煙塵在地平線上冉冉升起,緩緩向他們湧來。
李戩站在陣中一輛高大的馬車上,旁邊豎著一根戰旗。他目光淩厲的看著,從遠處急速奔來的騎兵,抽出戰刀,厲聲喝道:“全軍就位,準備戰鬥!”
傳令兵當即帶著他的命令,縱馬在陣中奔馳,高聲疾呼。一時間,整個車陣內,人影綽綽,刀槍林立,箭滿弓弦。
但他此時卻是無法反駁,隻得抱拳躬身,沉聲說道:“末將慚愧。”
李戩奚落了對方一番,心中的惡氣也消減了許多。當即正色道:“索將軍,本官治軍,向來嚴謹。你部既然歸入本官管轄,便要遵從本官的軍法。若是貴部能夠趕上我虎狼軍的腳步,本官可以放棄這條嚴令。“
索綝臉色微白,趕上虎狼軍,這怎麽可能?每日能行進三十裏,便已經算是行軍有方了。走四十裏,那人不得累死?
但李戩絲毫不給他辯解的機會,調轉馬頭,便向軍中走去。
索綝無奈,隻得命全軍打起精神來,全速趕路。一時間,長安兵馬怨聲載道,但麵對死亡的威脅,卻不得不拚命向前奔行。
一日間,督軍隊接連斬殺了兩百餘人,深深的震撼長安軍。第二日,在吃飽喝足後,一萬長安兵馬緊緊跟在虎狼軍後麵,絲毫不敢掉隊。
兩日後,近三萬兵馬終於抵達陰般縣,與占據該城的劉闖部匯合。
兩軍匯合後,兵力立時增至四萬多人。李戩僅在縣城休整兩個時辰後,便下令全軍繼續出發,向東進軍。
一日後,李戩派人接收新豐縣,沒有半點停留,繼續向東進發。
如今,劉曜已經率軍抵達鄭縣,不日便可到達華陰,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行軍路上,一路大撒斥候,將方圓五十裏打探得一清二楚。李戩原本還擔心,劉曜會利用騎兵,在路上策劃突襲。
沒想到這一路過去,竟是一片坦途,絲毫沒有敵軍的蹤跡。李戩不由有些擔心,越是平靜,便越有可能掀起滔天駭浪。
最讓李戩感到威脅的,便是劉曜手中那兩萬騎兵。若是他毫不顧忌的領兵來攻,這四萬多兵馬,根本抵擋不住。
好在,劉闖早已派遣數千騎兵,遠遠輟在對方大隊伍附近,進行監視。一旦劉曜露出破綻,征北軍騎兵也不介意狠狠咬上一口。
現在李戩隻能賭,賭對方舍不得放棄那十數萬百姓,以及無數的錢糧物資。而想要守住如此龐大的隊伍,劉曜隻能調派騎兵,防守周邊。
如此一來,即便劉曜想要來攻,能夠調集的兵力也不會太多,而這就是他的機會。
四日後,大軍終於抵達鄭縣附近,還未停下休息,便見斥候匆匆趕來,向他匯報軍情。
那劉曜終於出手了,借著地利之便,從呼延平那邊,抽調數千騎兵,湊出一萬五千騎,聲勢大作的向他這邊奔來。
此時對方騎兵據此僅有二十餘裏,隻需兩個時辰,便能抵達。
李戩當即下令全軍就地防守,非是他不願尋找更好的地形,而是此地四麵開闊,無險可守。
他立即想到,劉曜之所以現在才出手,應該是存著誘敵深入的心思。
不過李戩也不是沒有準備,為了應對隨時而來的騎兵,他可是為此挖空了心思。
很快,在全軍停下之後,征北軍將士立即驅使一輛輛馬車,在前方圍成一個口形。
將大量的物資全部卸載下來,車底板夾有兩層木板,將上麵一塊厚木板豎起,固定在外側車板之上,形成一麵高達五尺左右擋板。
去掉馱馬後,兩側車板皆用鎖鏈相連,兩車相距不過三尺,形成一麵車牆。此次隨軍馬車中,出了攜帶必要的補給外,還放置了大量的兵備器械。
征北軍將士們,將一根根類似於彈弓的建議投石器,安插在馬車上。彈杆用數根小竹竿綁縛而成,弓弦采用數根牛筋絞成一條,以增加其韌性。
每一根投石器,必須由兩人一同發力,方能拉動。一旦射出投石,最低射程可達百多步。若是投射更小的拋射物,射程最高能達到兩百多步。
最讓李戩滿意的是,這種投石器,不僅製作簡易,耗費低廉,而且靈活便捷。
木杆插在車上的圓孔之中,沒有經過固定,便可以隨時調轉方向,瞄向任意一個方向。
當然有好也有壞,正是因為造價低廉,這種投石器的損耗率也十分高。一般發生數輪後,主幹和弓弦便會出現鬆軟,投射的距離越來越短。
當車陣全部布置好,李戩便召來索綝,命他調派數千長安兵馬,負責推車。
李戩建立車陣,可不僅僅隻是為了防禦的。若是如此的話,對方騎兵隻要將大軍圍困,最終隻能陷入死地。
他所建立的車陣,須得進可攻,退可守。但因為戰時,馱馬無法帶動車陣前行,隻能依靠人力,在車後推動。每輛車配備三人,便可推動馬車前行。
索綝知道自己現在無力反抗李戩,再加上匈奴騎兵即將抵達,他亦十分緊張。
當他看到這座車陣之時,頓時大感心安。有了這車陣,至少還有一點自保之力。
當他一聽李戩讓他手下兵馬推車,哪裏敢拒絕,也不想拒絕。以其被當成肉盾,上前送死,還不如留在車陣內推車,至少沒那麽危險。
見索綝如此幹脆的接受自己的命令,李戩也暗暗鬆了口氣。但他也知道對方心裏的盤算,不由暗暗冷笑,還真以為推車就沒有危險了嗎?
不去管索綝的小心思,李戩當即又從軍中,甄選出數千名擁有騎術的步軍,讓他們騎上那數千匹馱馬,布置於車陣後方。
但李戩也不需要他們擁有騎兵的高超本事,隻要能夠借此嚇唬對方便行。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前方斥候不斷回返,將敵軍的動向,通報給李戩。
不多時,便見東北方向,傳來一陣低沉的悶雷聲,一道煙塵在地平線上冉冉升起,緩緩向他們湧來。
李戩站在陣中一輛高大的馬車上,旁邊豎著一根戰旗。他目光淩厲的看著,從遠處急速奔來的騎兵,抽出戰刀,厲聲喝道:“全軍就位,準備戰鬥!”
傳令兵當即帶著他的命令,縱馬在陣中奔馳,高聲疾呼。一時間,整個車陣內,人影綽綽,刀槍林立,箭滿弓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