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墨坐在縣衙大堂的中央,大門外,幾隻金黃的鳥雀落在了門口的擊冤鼓上,喳喳作響。


    王素一死,在杭州便再沒有他可以信任的親信了,歐陽墨這個身份猶如一張麵皮,已經牢牢沾在了他的臉上。他的身份原先的主人是韓國商行大家歐陽震華的小兒子,是一個文弱書生,對家族的生意沒什麽興趣,作畫作詩倒是一塊好料。性格也比較孤僻,他寫的詩在han國當地有了一定名氣,受到秦國西麓書院的青睞。而歐陽震華則想讓他繼承家業,歐陽墨不從,與父親鬧翻離家出走前往秦國考學,途中遭遇戰亂被俘,押往當時的楚國。


    後來,楚國的國師將歐陽墨的臉皮割了下來,煉製後易容在了楚墨的臉上,二人長相神似,不易察覺。國師給了楚墨的新身份,派遣他去往燕國的天樞閣,那裏已經潛伏著楚國比較成熟的勢力,當作楚國的情報來源,以及作為一個緊急關頭的後備力量。


    自楚亡後,天樞閣的很多楚人都被國師當作棋子派往各地,大多都是玉石俱焚,沒了下文,楚墨是楚國的太子,楚亡後留在天樞閣的勢力便將全部的精力用在了保護楚墨的身上。


    自從得到這個新身份以來,楚墨很少回過歐陽家,與歐陽震華大多隻有書信來往,他家族裏的人對他也好像漠不關心,隻知曉他在鄰國當了個沒出息的縣令。除此之外,楚墨與這個陌生的歐陽家再無瓜葛。


    楚墨在天樞閣的最大上線便是國師,自己的一切行動便是由國師一手安排。他們二人的聯係便是在羊皮紙上用煉製的塗料畫下特有的符號,相當於暗語,再交由驛站。國師的來信會說明下次送信的地點。他們二人在每月的月底送一次信,國師的信大多都是吩咐楚墨下一步的行動和注意事項,而楚墨則匯報這裏的情況,由國師做決斷。


    楚亡後,天下人圍捕的楚國餘孽,便是楚王和他的國師,以及他兩個兒子。楚王的下落楚墨也不知道,隻是在國師的書信中得知他的父王一切安好。國師的下落全天下也隻有他一人知道,但國師的計劃他同樣一無所知。


    國師隻在信中告訴他,大楚未亡,隻是丟了城,失了地。


    終有一日,楚墨會把那些屬於大楚的地方重新奪回手中,那些曾經踏入大楚國土的人,都得用項上人頭祭奠楚將亡魂。


    至於他的弟弟,楚墨隻有一種複雜的感情。


    因為一個女子,韓路遙,那個隻有六歲便被國師牽進宮裏,帶到他們兄弟二人麵前的女孩子。


    那個時候,韓路遙剛剛沐浴更衣完,髒兮兮的臉蛋被洗的白白淨淨,塗上了些淡淡的胭脂,骨瘦如柴的身體上披了件寬大的浴袍,一雙怯生生的雙眸緊張地盯著自己。


    十幾年後的今天,楚墨依然能回想起與她第一次見麵的場景,猶如昨日。


    而楚墨與她分開的那天,也深深映在了腦中,觸手可及。


    便是他戴上了歐陽墨的臉,從針灸的麻醉中醒來,臉上殷紅的血跡正淩亂地往下淌。他轉過頭,對著韓路遙露出了僵硬的笑容,問道:“好看麽?”


    韓路遙那是已經知曉他即將啟程前往燕國,不知心裏有何想法。


    最後,便是知曉了楚留笙,他的親弟弟遭伏的消息,韓路遙為了護駕,死在了大月國的人手中。


    國師對此把嚴了口風,對於韓路遙和楚留笙沒有透露半個字,對楚墨便隻是告訴他們已死了,不必再提。


    一年多了,楚墨便沒有再問。


    一晃兒,又快到月末了。


    他看了看一旁熟睡的胡潤,這個主簿算是知州大人的親信,跟著知州走南闖北好多年,能將州裏的大大小小的事統攬來,雖說性格有些小肚雞腸,脾氣急躁,但在楚墨當縣令的這些年沒怎麽為難他。


    楚墨從案裏抽出一張羊皮紙來,用提前煉製好的墨,拿筆蘸了,開始在紙上橫寫起來。紙上劃過之處即消失不見。


    燕無常攜著天網來勢洶洶,這本應該在楚墨的預料之內。楚亡一年多,他雖說在杭州安定了下來,但無時無刻不在等待著敵人的追殺,其中對他威脅最大的,便是燕國的刺客。


    當年楚國橫掃中原後,跨過燕江,舉兵南下,浩蕩楚軍開始入侵燕國。燕國的碩大領土常年被翻湧的燕江包圍著,出入交通及其不便,因此燕國經濟和軍事實力與其他各國想比相差一截,但燕人自給自足,安居樂業,且有民族情結,戰鬥力旺盛,在麵對楚軍入侵時舉國反抗,不屈不撓,給初來乍到的楚軍迎頭痛擊,加上燕國地勢炎熱潮濕,叢林密布,蚊蟲瘴氣,無數楚軍被困死在了燕國的土地上。這給當時楚軍總將李秋寒了一個十足的下馬威,楚軍在燕江上三進三退,硬是殺不進燕國領土一步。李秋寒震怒,把其他地方駐紮的楚軍全部調集過來,並用武力要挾吳國為楚軍開放通往燕國的河道,在一個月圓夜,密密麻麻的楚軍分布在吳國的數條河道上,一舉攻破燕國沿江駐防軍隊,而後數十萬楚軍主力浩浩蕩蕩跨過燕江,猶如無人之境。西麓書院有詩雲:萬舟橫攪燕江水,千刃更比月光寒,將軍一怒百骨枯,烏土遍燕十裏彎。史書上將這次史上規模最龐大的跨江行動稱為,燕江之役。


    楚軍在之前的戰役中顏麵掃地,李秋寒來勢洶洶,一改之前的戰術,遇林則燒,進村便屠,沿路基本沒有留下難民的活口。燕人賴以為生的土地被熊熊大火蔓延,黑煙蒙上了天空。生活在部落的燕人自古敬山為神,反而以為是天神降臨,世界末日,失去了抵抗的勇氣。楚軍在短短的十幾日便橫掃燕國三分之一的土地,數十萬燕人百姓被燒死、活埋,掉了腦袋,楚軍身後已化為焦土的地上埋著無數屍骨。


    楚軍的火攻使得依仗叢林密布的地勢的燕軍沒了天然的屏障,依靠他們的鐵器根本無法與銅盔利刃的楚軍所抗衡,不得不一退再退。當時的燕王便是燕無常的生父,而燕王爺也是那時的燕太子。楚軍攻至燕國都城下,燕王誓死不退,讓他的親弟弟燕親王將燕無常及一幫家眷向後逃亡,獨自一人留守都城。幾日後,燕王戰死,親王登基,繼續率軍抵抗。


    而那時的燕無常也就從太子變成了王爺。


    由此,燕無常不論是家仇還是國恨,都對楚國有帶有深深的敵意。他組建天網後,死在天網圍捕下的楚人,便不下數百個,且大多都是高官名將,誰都不曾例外。


    楚墨早就等來了這一天。他將燕無常的事情寫在羊皮紙上,疊了好幾層,放入懷中,準備黃昏之時親自送往驛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楚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不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不留並收藏大楚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