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醫把脈期間,杜貴妃低聲囑咐了幾句,才讓飛蓮去請顧池,另一邊,又囑咐飛鸞悄悄前往三王府請顧源前來,而其中的說辭,也經過精心設計,足夠置弦歌於死地。
此時的二人,由各自婢女照拂著,梁熏疼得渾身冒汗,而弦歌卻始終昏迷不醒。
“如何了?”貴妃上前,愁眉不展。
“稟娘娘,三王妃像是流產之兆,明才人餘毒入體,腹髒受損,都不樂觀。”太醫跪在地上,瑟瑟發抖。
“明才人果真不樂觀?”貴妃斜眼看著太醫,眼中透出懷疑的目光。
“微臣不敢虛言。”太醫伏地,如驚弓之鳥。
貴妃欲上前查看弦歌情狀,卻被秦公公的聲音打斷,“皇上駕到!”
眾人聽得聲音,紛紛跪下請安,“參加皇上。”
“免禮。”顧池繞過眾人,直直到弦歌身旁,才看見弦歌,就一把抱起,轉身質問貴妃,“她二人為何如此?”
“她們發生齟齬,後雙雙摔倒在地,才至如此。”貴妃欲上前安撫顧池,卻被推至一旁,“將三王妃帶去寢殿,所有禦醫前來醫治。”說著,就抱著弦歌往禦苑跑去。
貴妃跌坐一旁,淚水點點落下,心裏的恨意幾乎要衝破胸膛,將整個人焚燒,待淚水幹涸,才狼狽的站起,向著禦苑的方向,露出陰狠的目光,隻要弦歌還在宮中,‘一相逢’的毒就會從每件衣裳裏滲到弦歌肌膚,必死無疑。
顧池才將弦歌放在榻上,顧源就匆匆前來,推開門,也未理會眾人,便徑自走到梁熏身邊,褥子下那灘觸目驚心的血跡,讓他頓時紅了眼。抬手撫上梁熏小腹,摩挲著,喃喃道:“熏兒......”
梁熏見是顧源,一把抓住他的手,不見言語,隻是一味的搖頭,眼淚也簌簌而下。
顧源輕輕摟過梁熏,將頭抵在她頸脖,閉上眼,片刻後,才猛地起身,直直走到掛佩劍的地方,抽出利劍,行至禦苑,尋著弦歌的方向,舉著劍就欲刺去。
眾人已被此等變故嚇得呆住,而顧源手中的利劍直指弦歌,就在劍刃接觸到弦歌衣物的時候,采文反應過來,順勢一推,劍鋒便一轉,落在了弦歌身旁的錦被上,顧源欲再次提劍,卻被顧池喝斷,“三王!”
顧源愣神間,被顧池奪下了寶劍,扔在一旁,厲聲道:“你這是作甚!”
“我的孩兒沒了。”顧源猩紅的雙眼盯著顧池,眼角滑下淚珠。
“三弟,發生此事,我也很悲痛,可事情是如何的,還需詳細調查。”顧池拍拍顧源的肩,自顧歎了口氣。
“調查?事發時,隻她同熏兒說話,因恨又推倒熏兒,她罪無可赦!”
顧池也不爭辯,將弦歌的手腕露出,道:“她毒發受損,羸弱的甚至不能走動,如何推倒一個健康的人,你試試她的脈,就知曉了。”
顧源嫌惡的搭上弦歌的脈,片刻後,才顫抖的收回手,閉上眼,道:“無論如何,她也脫不了幹係,必須懲戒。”
“那你要如何?”
“打入冷宮。”
“如你所願。”顧池看著弦歌,或許,於她而言冷宮才是最安全的地方,“不過,此後,你不得再為難她。”
“君子一言。”顧源出了禦苑,到梁熏榻前,抱起她,便回了府。
顧源走後,顧池也屏退眾人,悉心照料著弦歌。
次日一早,顧源頂著烏青的雙眼一臉疲憊的上了朝,而顧池也是滿臉困意,可兄弟二人卻心照不宣的避開了昨日的事情,待顧源稟報完金朝宮廷變動的奏報後,顧池也當著百官的麵,宣讀了將弦歌打入冷宮的聖旨。
下朝後,兄弟二人在藕池相遇,顧池首先發問,“可還滿意?”
顧源隻看著藕池中頹敗殘破的荷葉,閉口不言。
“你既厭惡弦歌,自不多言,可那陷害他人,謀害親子的勾當,不知你是否看得上。”顧池說完,也不再理會顧源,便徑自回了寢殿。
一個踉蹌,顧源險些跌倒,先是苦笑,再是大笑,終是搖搖頭,向著冷宮的方向,長歎一聲。
弦歌雖被打入冷宮,但得顧池囑咐,衣食不缺,用度不減,而采文也隨侍照顧著。
“主子,皇上明知您是冤枉的,為何還將您打入冷宮。”采文替弦歌梳洗著,不免嘀咕幾句。
“不過是給顧源一個交代罷了,無需在意。”弦歌伸伸腰,聽得骨節哢哢作響,才意識到自己的身體已經長久沒有鍛煉了。
梳洗好,弦歌走出門,冷宮還是一如既往的蕭瑟,於自己來說,也是清淨之地,“采文,幫我準備紙筆,我想畫畫他。”
采文騰開一方案幾,鋪上畫紙,將筆遞給弦歌,關切道:“您身子還未痊愈,不要太過勞累。”
“好,你先下去吧。”
弦歌提筆,還未落筆,眼淚就‘啪嗒’一聲,掉在了畫紙中間,將筆尖放置淚珠上,慢慢暈開,再勾勒筆墨,餘言的樣子就慢慢展現,而那滴眼淚亦掛在了餘言的眼角。
畫的累了,弦歌便靠在案幾開始瞌睡,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冷宮竟來了神秘人。
來人著一身玄衣,蒙著麵,本是四處亂竄,可見到案幾上的畫,便開始凝重起來,仔細打量著眼前睡著的女子,喃喃道:“畫影照鬼神......”
“主子,用膳了。”采文端著膳食前來,神秘黑夜人順勢跳到了梁上。
弦歌被驚醒,揉揉眼,將案上的畫收好,才道:“一起吃吧。”
采文也不推辭,主仆二人靜靜的用著膳,而梁上的人卻仔細觀察著弦歌的一舉一動。
弦歌沒有什麽胃口,扒拉著碗中的膳食,采文見了,便給她盛了碗清湯,“主子,多少喝點。”
“嗯。”弦歌接過,剛要喝,便觀得湯中一團黑影,不動聲色的移動湯碗,果然,黑影也隨之不見,心下了然,對采文道:“我想吃蜜餞,你幫我拿點過來。”
“我這就去。”采文起身欲往膳食坊走,才踏出門,便聽得弦歌吩咐,“將門帶上。”
門吱呀一聲,雖被關上了,可因年久失修,仍有一條縫隙,弦歌喝了口湯,淡淡道:“不做正人君子,倒是梁上君子。”
黑衣人有些詫異,可還是下了地,背著手,道:“你是如何發現我的?”
“喝口湯吧。”弦歌盛了碗湯,放在剛才采文的位置上。
黑衣人坐下,拿起湯,笑道:“不愧是蒼山的弟子,果然不俗。”
聽得‘蒼山’二字,弦歌一下警惕起來,道:“你是誰!”
看著弦歌警惕的樣子,黑衣人玩味道:“你不必如此,說起來,我還是你師兄呢。”
“是嗎?”弦歌依舊喝著湯,臉上的神情由警惕變得平和。
“琴棋書畫武醫,我是武之一脈,玄介閣第二任閣主寧沉。”
弦歌抬眼,看著寧沉,卻發現他眼角有一道猙獰的疤痕,心下狐疑,道:“武之一脈摘葉可摧山石,為何你......”
寧沉伸手撫上自己的眼角,描繪著那道疤痕,聲音有些蒼涼,“蒼山巨變,這便是見證。”
弦歌不再言語,隻低頭喝著湯,蒼山的變化於自己而言沒有太大的波瀾,大概,這世間唯一的心跳僅僅是餘言罷了。
見弦歌如此,寧沉略微有些吃驚,“小師妹,你不問問我來為何嗎?”
“沒興趣,而且,我也不算是你的師妹。”弦歌繞開飯桌,向窗邊走去。
“怎麽不算,你是餘言妹妹,自然是我師妹。”寧沉跟隨弦歌,走到窗邊,順著弦歌的視線遠眺。
弦歌眼角有些濕潤,心下一片冰涼,沒了餘言,自是沒了親人,“他死了,我便再沒有親人了。”
“你說他死了!”寧沉不可思議的搖著頭,才打聽出餘言的行蹤,怎麽就無端死去。
“傷心之人,不願多言,你快些離去,我還有自己的事要做。”弦歌不再理睬寧沉,自顧推開門,向院內走去。
寧沉不斷重複著弦歌的話,反問著自己,“死了嗎?”足足過了半晌,才回過神,提氣一躍,縱身而起,向著玄介閣的方向離去。
此時的二人,由各自婢女照拂著,梁熏疼得渾身冒汗,而弦歌卻始終昏迷不醒。
“如何了?”貴妃上前,愁眉不展。
“稟娘娘,三王妃像是流產之兆,明才人餘毒入體,腹髒受損,都不樂觀。”太醫跪在地上,瑟瑟發抖。
“明才人果真不樂觀?”貴妃斜眼看著太醫,眼中透出懷疑的目光。
“微臣不敢虛言。”太醫伏地,如驚弓之鳥。
貴妃欲上前查看弦歌情狀,卻被秦公公的聲音打斷,“皇上駕到!”
眾人聽得聲音,紛紛跪下請安,“參加皇上。”
“免禮。”顧池繞過眾人,直直到弦歌身旁,才看見弦歌,就一把抱起,轉身質問貴妃,“她二人為何如此?”
“她們發生齟齬,後雙雙摔倒在地,才至如此。”貴妃欲上前安撫顧池,卻被推至一旁,“將三王妃帶去寢殿,所有禦醫前來醫治。”說著,就抱著弦歌往禦苑跑去。
貴妃跌坐一旁,淚水點點落下,心裏的恨意幾乎要衝破胸膛,將整個人焚燒,待淚水幹涸,才狼狽的站起,向著禦苑的方向,露出陰狠的目光,隻要弦歌還在宮中,‘一相逢’的毒就會從每件衣裳裏滲到弦歌肌膚,必死無疑。
顧池才將弦歌放在榻上,顧源就匆匆前來,推開門,也未理會眾人,便徑自走到梁熏身邊,褥子下那灘觸目驚心的血跡,讓他頓時紅了眼。抬手撫上梁熏小腹,摩挲著,喃喃道:“熏兒......”
梁熏見是顧源,一把抓住他的手,不見言語,隻是一味的搖頭,眼淚也簌簌而下。
顧源輕輕摟過梁熏,將頭抵在她頸脖,閉上眼,片刻後,才猛地起身,直直走到掛佩劍的地方,抽出利劍,行至禦苑,尋著弦歌的方向,舉著劍就欲刺去。
眾人已被此等變故嚇得呆住,而顧源手中的利劍直指弦歌,就在劍刃接觸到弦歌衣物的時候,采文反應過來,順勢一推,劍鋒便一轉,落在了弦歌身旁的錦被上,顧源欲再次提劍,卻被顧池喝斷,“三王!”
顧源愣神間,被顧池奪下了寶劍,扔在一旁,厲聲道:“你這是作甚!”
“我的孩兒沒了。”顧源猩紅的雙眼盯著顧池,眼角滑下淚珠。
“三弟,發生此事,我也很悲痛,可事情是如何的,還需詳細調查。”顧池拍拍顧源的肩,自顧歎了口氣。
“調查?事發時,隻她同熏兒說話,因恨又推倒熏兒,她罪無可赦!”
顧池也不爭辯,將弦歌的手腕露出,道:“她毒發受損,羸弱的甚至不能走動,如何推倒一個健康的人,你試試她的脈,就知曉了。”
顧源嫌惡的搭上弦歌的脈,片刻後,才顫抖的收回手,閉上眼,道:“無論如何,她也脫不了幹係,必須懲戒。”
“那你要如何?”
“打入冷宮。”
“如你所願。”顧池看著弦歌,或許,於她而言冷宮才是最安全的地方,“不過,此後,你不得再為難她。”
“君子一言。”顧源出了禦苑,到梁熏榻前,抱起她,便回了府。
顧源走後,顧池也屏退眾人,悉心照料著弦歌。
次日一早,顧源頂著烏青的雙眼一臉疲憊的上了朝,而顧池也是滿臉困意,可兄弟二人卻心照不宣的避開了昨日的事情,待顧源稟報完金朝宮廷變動的奏報後,顧池也當著百官的麵,宣讀了將弦歌打入冷宮的聖旨。
下朝後,兄弟二人在藕池相遇,顧池首先發問,“可還滿意?”
顧源隻看著藕池中頹敗殘破的荷葉,閉口不言。
“你既厭惡弦歌,自不多言,可那陷害他人,謀害親子的勾當,不知你是否看得上。”顧池說完,也不再理會顧源,便徑自回了寢殿。
一個踉蹌,顧源險些跌倒,先是苦笑,再是大笑,終是搖搖頭,向著冷宮的方向,長歎一聲。
弦歌雖被打入冷宮,但得顧池囑咐,衣食不缺,用度不減,而采文也隨侍照顧著。
“主子,皇上明知您是冤枉的,為何還將您打入冷宮。”采文替弦歌梳洗著,不免嘀咕幾句。
“不過是給顧源一個交代罷了,無需在意。”弦歌伸伸腰,聽得骨節哢哢作響,才意識到自己的身體已經長久沒有鍛煉了。
梳洗好,弦歌走出門,冷宮還是一如既往的蕭瑟,於自己來說,也是清淨之地,“采文,幫我準備紙筆,我想畫畫他。”
采文騰開一方案幾,鋪上畫紙,將筆遞給弦歌,關切道:“您身子還未痊愈,不要太過勞累。”
“好,你先下去吧。”
弦歌提筆,還未落筆,眼淚就‘啪嗒’一聲,掉在了畫紙中間,將筆尖放置淚珠上,慢慢暈開,再勾勒筆墨,餘言的樣子就慢慢展現,而那滴眼淚亦掛在了餘言的眼角。
畫的累了,弦歌便靠在案幾開始瞌睡,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冷宮竟來了神秘人。
來人著一身玄衣,蒙著麵,本是四處亂竄,可見到案幾上的畫,便開始凝重起來,仔細打量著眼前睡著的女子,喃喃道:“畫影照鬼神......”
“主子,用膳了。”采文端著膳食前來,神秘黑夜人順勢跳到了梁上。
弦歌被驚醒,揉揉眼,將案上的畫收好,才道:“一起吃吧。”
采文也不推辭,主仆二人靜靜的用著膳,而梁上的人卻仔細觀察著弦歌的一舉一動。
弦歌沒有什麽胃口,扒拉著碗中的膳食,采文見了,便給她盛了碗清湯,“主子,多少喝點。”
“嗯。”弦歌接過,剛要喝,便觀得湯中一團黑影,不動聲色的移動湯碗,果然,黑影也隨之不見,心下了然,對采文道:“我想吃蜜餞,你幫我拿點過來。”
“我這就去。”采文起身欲往膳食坊走,才踏出門,便聽得弦歌吩咐,“將門帶上。”
門吱呀一聲,雖被關上了,可因年久失修,仍有一條縫隙,弦歌喝了口湯,淡淡道:“不做正人君子,倒是梁上君子。”
黑衣人有些詫異,可還是下了地,背著手,道:“你是如何發現我的?”
“喝口湯吧。”弦歌盛了碗湯,放在剛才采文的位置上。
黑衣人坐下,拿起湯,笑道:“不愧是蒼山的弟子,果然不俗。”
聽得‘蒼山’二字,弦歌一下警惕起來,道:“你是誰!”
看著弦歌警惕的樣子,黑衣人玩味道:“你不必如此,說起來,我還是你師兄呢。”
“是嗎?”弦歌依舊喝著湯,臉上的神情由警惕變得平和。
“琴棋書畫武醫,我是武之一脈,玄介閣第二任閣主寧沉。”
弦歌抬眼,看著寧沉,卻發現他眼角有一道猙獰的疤痕,心下狐疑,道:“武之一脈摘葉可摧山石,為何你......”
寧沉伸手撫上自己的眼角,描繪著那道疤痕,聲音有些蒼涼,“蒼山巨變,這便是見證。”
弦歌不再言語,隻低頭喝著湯,蒼山的變化於自己而言沒有太大的波瀾,大概,這世間唯一的心跳僅僅是餘言罷了。
見弦歌如此,寧沉略微有些吃驚,“小師妹,你不問問我來為何嗎?”
“沒興趣,而且,我也不算是你的師妹。”弦歌繞開飯桌,向窗邊走去。
“怎麽不算,你是餘言妹妹,自然是我師妹。”寧沉跟隨弦歌,走到窗邊,順著弦歌的視線遠眺。
弦歌眼角有些濕潤,心下一片冰涼,沒了餘言,自是沒了親人,“他死了,我便再沒有親人了。”
“你說他死了!”寧沉不可思議的搖著頭,才打聽出餘言的行蹤,怎麽就無端死去。
“傷心之人,不願多言,你快些離去,我還有自己的事要做。”弦歌不再理睬寧沉,自顧推開門,向院內走去。
寧沉不斷重複著弦歌的話,反問著自己,“死了嗎?”足足過了半晌,才回過神,提氣一躍,縱身而起,向著玄介閣的方向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