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就聽說,師父是長白山的守靈人,那我請教師父,山裏住著的是哪位神仙,師父的家族又是如何通天?”
柳渠陰咄咄逼人,柳青庵答不出,隻能訕笑著走到櫃台後麵去,低頭坐下喝悶酒。他心中有愧,麵對徒弟時不時的挑釁,起初是無言以對,漸漸麻木,到現在根本提不起精神反駁。師徒間如同已形成默契,柳渠陰再如何放肆,凡是涉及那個死去的女子,都不會被追究。
“早就告訴你是謠言,你既然不信鬼神,還問我這些東西做什麽。”柳青庵將杯中酒一飲而盡,才有勇氣麵對徒弟的問題:“我記得你小時候有一本《孤竹遺撰》,自己拿著看去吧。”
“那本書我早就翻爛了,倒背也能如流,卻沒看見寫長白山中守靈人。您別管我信不信,敬畏之心不可無,要真是三生有幸,能夠做神明座下古老家族的女兒,就算當場死了,我也心甘情願。”柳渠陰說著不著調的話,從牆角提起一隻小酒壇,隨便裹裹領子,頭也不回就朝著外麵走去:“我去湖邊吃酒,自己知道回來,你不用找我。”
女孩的話隻能信五分,她不是第一次當著柳青庵的麵出去亂跑,還得將店裏的好酒帶走。身外之物沒什麽值得吝嗇,酒師隻擔心徒弟的安危,失去至親至愛之苦,他這輩子品嚐一次就足夠了。雖然柳渠陰經常罵他自私自利,根本配不上說愛誰——“她可承擔不起你的大愛,你也別念著她哭,小心你的眼淚太髒,玷汙了她轉世投胎的路。”
其實也沒什麽可過分擔心,柳青庵知道,徒弟不會去別的地方,肯定又進了長白山。湖心有座小亭子,她年少時偷跑出去玩,每次都被自己捉到,總是那個女子跑在前麵,將她護在身後,不允許自己施以責罰。第一次柳渠陰說去湖邊喝酒,柳青庵信了,等到天黑不見人回來,提著燈出去尋找,卻半分蹤跡不見。他心急如焚,一直找到天亮,想暫且回到店裏休整,誰料和一步三晃的柳渠陰在門口撞了個滿懷。
“我當是誰啊,真稀罕,爹你居然也會擔心別人,也會出去找人……”
柳渠陰渾身酒氣熏天,還不忘諷刺師父幾句。她也不等柳青庵說話,自顧自推開門朝後院走,一頭栽倒在床上呼呼大睡。柳青庵心中有火,並非衝著得寸進尺的徒弟,而是恨自己授人以柄,一失足成千古恨。
當年徒弟毅然出走,南下尋找師娘,柳青庵還是沒有挽留,隻在原地漫無目的地等著。小鎮上的人都說,柳師傅為人厚道,從不計較分厘上那點零碎,還總愛接濟老弱,是一位善人。每每聽見誇讚,柳青庵總是渾身不自在,心虛地向角落瞟瞟,那兒十有八九站著自己那不好惹的徒弟,口角掛著毫不掩飾的冷笑。
“這女子,怎麽總是陰陽怪氣,柳青庵也是命苦,隻有一個女兒,還沒教養好,如此不知禮數,目無尊長,將來可怎麽嫁得出去。”
曾經熱衷於嚼舌根的婦人們已然年老,開始表現出富裕的慈愛心腸,開始關注起柳家女兒的終身大事。柳青庵名聲在外,前來提親的人不是沒有,都被柳渠陰親自出麵給拒了。她總有用不完的理由,要麽是師娘屍骨未寒,自己理應為其守孝服喪;要麽就說師父身體不好,唯恐拖累別人家裏好兒郎。最後她找理由找煩了,索性閉門謝客,媒婆也看出苗頭,不再指望喝這家的辛苦茶,酒館櫃台上不再出現紮著紅綢的禮物,柳渠陰臉上才重新有了笑模樣。
“渠陰,你的年紀也不小了,當真不想找個婆家嗎?”店裏隻剩下師徒兩個時,柳青庵還是忍不住發問,“將來我死了,你一個女子孤苦伶仃,豈非要被外人欺負。”
得不到回應,柳青庵嘴唇翕動,似是想繼續說,瞧見柳渠陰雖然低著頭,眉心卻深深擰著,都快成了一個疙瘩,他也隻好作罷,放下酒盅,起身準備關門打烊。
“我獨自行走過半個蒼梧,在死人堆裏滾過一圈,又親手埋了她,師父覺得還有什麽是我害怕的。”
柳渠陰終於抬起頭,搶先一步站到門檻外,扶著門框看掛在中天的月亮:“這月亮可真美,跟西洋的水銀鏡似的。師父,你知道嗎,長白山中真的有神仙,那些女人隻說對了一半,守靈人不是你,是我師娘。”
“一派胡言!別站在這裏,回你自己的房間去。”
酒館老板忽然硬氣起來,揚手就想給柳渠陰一巴掌,看見她似笑非笑的熟悉表情又生生忍住,手臂僵直放下,那種感覺活像吞了隻蒼蠅。
“你不敢信嗎?這可是師娘親口告訴我的。”柳渠陰一點也不怕,反而仰起臉,目光好似兩團火苗熊熊燃燒:“師娘說,她從出生就住在山裏……”
“好了!”柳青庵大喝一聲,驚動了路邊幾個經過的鄰居,他也根本不想解釋,“哐”一聲用力關上門,自己躲回櫃台後麵,顫抖著雙手倒酒:“你師娘沒了你怨恨我,我也怨恨我自己,何苦拿她的身世胡說八道,跟謠言混為一談。渠陰我兒,這些年我受的折磨還不夠你解恨,你大可以將我扔在山間,讓我自生自滅,向你師娘贖罪!”
柳青庵聲淚俱下,而柳渠陰絲毫不為所動,自顧自說著故事:“可是師娘不會騙我啊?她說她的父母都是山民,全家住在兩間茅草屋裏,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過世了。長白山背麵有一座祠堂,裏麵供奉的神仙叫‘黿龍’,究竟是做什麽的,其實師娘也不清楚,隻知道像個大烏龜……”
亡人的音容笑貌曆曆在目,柳渠陰說著說著,自己也掉下眼淚來。她往山上跑了無數次,都沒能找到有烏龜的祠堂,也沒見過師娘住的茅草屋。記憶是會褪色的東西,柳渠陰趴在窗口伸出手,徒勞地想要抓住一捧雪,似乎那是師娘存在過的最後的證明。
柳渠陰咄咄逼人,柳青庵答不出,隻能訕笑著走到櫃台後麵去,低頭坐下喝悶酒。他心中有愧,麵對徒弟時不時的挑釁,起初是無言以對,漸漸麻木,到現在根本提不起精神反駁。師徒間如同已形成默契,柳渠陰再如何放肆,凡是涉及那個死去的女子,都不會被追究。
“早就告訴你是謠言,你既然不信鬼神,還問我這些東西做什麽。”柳青庵將杯中酒一飲而盡,才有勇氣麵對徒弟的問題:“我記得你小時候有一本《孤竹遺撰》,自己拿著看去吧。”
“那本書我早就翻爛了,倒背也能如流,卻沒看見寫長白山中守靈人。您別管我信不信,敬畏之心不可無,要真是三生有幸,能夠做神明座下古老家族的女兒,就算當場死了,我也心甘情願。”柳渠陰說著不著調的話,從牆角提起一隻小酒壇,隨便裹裹領子,頭也不回就朝著外麵走去:“我去湖邊吃酒,自己知道回來,你不用找我。”
女孩的話隻能信五分,她不是第一次當著柳青庵的麵出去亂跑,還得將店裏的好酒帶走。身外之物沒什麽值得吝嗇,酒師隻擔心徒弟的安危,失去至親至愛之苦,他這輩子品嚐一次就足夠了。雖然柳渠陰經常罵他自私自利,根本配不上說愛誰——“她可承擔不起你的大愛,你也別念著她哭,小心你的眼淚太髒,玷汙了她轉世投胎的路。”
其實也沒什麽可過分擔心,柳青庵知道,徒弟不會去別的地方,肯定又進了長白山。湖心有座小亭子,她年少時偷跑出去玩,每次都被自己捉到,總是那個女子跑在前麵,將她護在身後,不允許自己施以責罰。第一次柳渠陰說去湖邊喝酒,柳青庵信了,等到天黑不見人回來,提著燈出去尋找,卻半分蹤跡不見。他心急如焚,一直找到天亮,想暫且回到店裏休整,誰料和一步三晃的柳渠陰在門口撞了個滿懷。
“我當是誰啊,真稀罕,爹你居然也會擔心別人,也會出去找人……”
柳渠陰渾身酒氣熏天,還不忘諷刺師父幾句。她也不等柳青庵說話,自顧自推開門朝後院走,一頭栽倒在床上呼呼大睡。柳青庵心中有火,並非衝著得寸進尺的徒弟,而是恨自己授人以柄,一失足成千古恨。
當年徒弟毅然出走,南下尋找師娘,柳青庵還是沒有挽留,隻在原地漫無目的地等著。小鎮上的人都說,柳師傅為人厚道,從不計較分厘上那點零碎,還總愛接濟老弱,是一位善人。每每聽見誇讚,柳青庵總是渾身不自在,心虛地向角落瞟瞟,那兒十有八九站著自己那不好惹的徒弟,口角掛著毫不掩飾的冷笑。
“這女子,怎麽總是陰陽怪氣,柳青庵也是命苦,隻有一個女兒,還沒教養好,如此不知禮數,目無尊長,將來可怎麽嫁得出去。”
曾經熱衷於嚼舌根的婦人們已然年老,開始表現出富裕的慈愛心腸,開始關注起柳家女兒的終身大事。柳青庵名聲在外,前來提親的人不是沒有,都被柳渠陰親自出麵給拒了。她總有用不完的理由,要麽是師娘屍骨未寒,自己理應為其守孝服喪;要麽就說師父身體不好,唯恐拖累別人家裏好兒郎。最後她找理由找煩了,索性閉門謝客,媒婆也看出苗頭,不再指望喝這家的辛苦茶,酒館櫃台上不再出現紮著紅綢的禮物,柳渠陰臉上才重新有了笑模樣。
“渠陰,你的年紀也不小了,當真不想找個婆家嗎?”店裏隻剩下師徒兩個時,柳青庵還是忍不住發問,“將來我死了,你一個女子孤苦伶仃,豈非要被外人欺負。”
得不到回應,柳青庵嘴唇翕動,似是想繼續說,瞧見柳渠陰雖然低著頭,眉心卻深深擰著,都快成了一個疙瘩,他也隻好作罷,放下酒盅,起身準備關門打烊。
“我獨自行走過半個蒼梧,在死人堆裏滾過一圈,又親手埋了她,師父覺得還有什麽是我害怕的。”
柳渠陰終於抬起頭,搶先一步站到門檻外,扶著門框看掛在中天的月亮:“這月亮可真美,跟西洋的水銀鏡似的。師父,你知道嗎,長白山中真的有神仙,那些女人隻說對了一半,守靈人不是你,是我師娘。”
“一派胡言!別站在這裏,回你自己的房間去。”
酒館老板忽然硬氣起來,揚手就想給柳渠陰一巴掌,看見她似笑非笑的熟悉表情又生生忍住,手臂僵直放下,那種感覺活像吞了隻蒼蠅。
“你不敢信嗎?這可是師娘親口告訴我的。”柳渠陰一點也不怕,反而仰起臉,目光好似兩團火苗熊熊燃燒:“師娘說,她從出生就住在山裏……”
“好了!”柳青庵大喝一聲,驚動了路邊幾個經過的鄰居,他也根本不想解釋,“哐”一聲用力關上門,自己躲回櫃台後麵,顫抖著雙手倒酒:“你師娘沒了你怨恨我,我也怨恨我自己,何苦拿她的身世胡說八道,跟謠言混為一談。渠陰我兒,這些年我受的折磨還不夠你解恨,你大可以將我扔在山間,讓我自生自滅,向你師娘贖罪!”
柳青庵聲淚俱下,而柳渠陰絲毫不為所動,自顧自說著故事:“可是師娘不會騙我啊?她說她的父母都是山民,全家住在兩間茅草屋裏,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過世了。長白山背麵有一座祠堂,裏麵供奉的神仙叫‘黿龍’,究竟是做什麽的,其實師娘也不清楚,隻知道像個大烏龜……”
亡人的音容笑貌曆曆在目,柳渠陰說著說著,自己也掉下眼淚來。她往山上跑了無數次,都沒能找到有烏龜的祠堂,也沒見過師娘住的茅草屋。記憶是會褪色的東西,柳渠陰趴在窗口伸出手,徒勞地想要抓住一捧雪,似乎那是師娘存在過的最後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