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利川想不明白,明明還相約至此的兩個人怎會如今逼命相對。便聽真酒作笑,問:“薛公子何必如此?”


    薛隱似乎也在掙紮這個問題。畢竟是他先找上真酒並約他在青水塘見麵的,雖然別人道真酒可信,但他除了自己卻是誰也不信!


    “前輩似乎有事瞞著姓薛的。”薛隱不服氣卻又掩蓋著自己心中的想法回了一句。


    “薛公子不相信老朽,自然覺得老朽有所隱瞞。對嗎?”


    薛隱向前走了半步,道:“不是!比如說方才的那些人,他們找前輩所為何事?還有那個吞鬼,他為什麽要給前輩五千兩銀票?果然是想封您的口?可是又為什麽想封您的口?您是知道了什麽?我們約好的是兩個月前,可這兩個月間前輩又去了哪裏?調查了哪些事情?您可別說與銀礦之事無關。”


    唐利川聽的糊塗,隻聽真酒長歎氣道:“雖然有關,可未必與薛公子有關。薛公子又何必在意呢?”


    這一說,薛隱也是啞口。說到底他隻是在怕,他怕這個真酒不可靠而已!他不想冒險,不想白白送掉性命!


    真酒又道:“薛公子說有朋友為你探路查訪,可這位朋友真的存在嗎?又為何不肯與我說呢?”


    “當然有!我不說自然是沒有說的必要!”


    真酒歎氣,說:“既然薛公子都有覺得沒有必要說明的事情又何必強求老朽事事都與薛公子分享呢?”


    薛隱聽了本想反駁,可是張口方覺自己實在無辯駁之詞隻好怨懟的咽了口惡氣收劍叫道:“算我唐突!老爺子你還是回正法宮吧!姓薛的可以一人完成此事!”便準備騎馬離去。


    真酒回頭問道:“如何完成此事?若他們當真有如此大的本事,僅你一人如何對付?不過又是多了一個冤魂而已。”


    薛隱負氣道:“老爺子不必過問!總之這是我必須完成的事!”


    “不如拜在我門下,我可教你一路劍法,也好自保。”真酒麵帶笑意的說。


    薛隱聽了想都未想隻冷漠的回拒道:“不必了!老爺子若想找人打發時間我看這位小哥到也不差。也對。老爺子是該想想傳人之事了,免得老來無人送終豈不淒涼!”


    “那你就想這樣走了?便不想以最快的速度明白此案的來龍去脈?老朽所知的事情尚需與薛公子好好商議。”真酒覺得這薛隱一番氣話說的著實可愛,又好笑的繼續攔他。


    薛隱聽了回頭望去,疑惑道:“可說?”


    真酒點頭,“有何不可,隻不過是時機問題。我也還想從薛公子那裏問一些別的事情。”


    薛隱皺眉,整張臉都顯得不痛快。雖然有月色,可以還不能看清一人的表情。真酒隻能靜靜的望著他,片刻後才聽薛隱說:“易老頭一切安好,他說等著今年九月的【雁兒濱】之約!”


    真酒聽了哈哈作笑,反叫唐利川與薛隱奇怪,他所笑為何。


    當夜,他們沒有離開青水塘。隻天快亮時唐利川去將二人的馬匹找了回來。他們二人的馬匹與薛隱的馬一比較就顯得差勁了些。薛隱聽他們都誇自己的馬特殊,臉色便愈不正常,好似因為自己的馬太過紮眼而顯得很不安心似的。


    從欒州向南方行可走【長星古道】,繞到正法宮的後方,若一路平安,快馬加鞭,七八日便可到達。隻不過他們三人並不急於趕路而且還要防著路上再被人所截,故而他們走的異常小心。又因要與薛隱說些事情,故而走走停停,有時還要耽擱不少的時間。


    真酒卻也萬萬沒料到這薛隱所說的比他想象到的還要深更多。


    薛隱說起的是六十年前大都【庸王】末期的一批貢銀。當時的大都分十六郡,貢銀是各郡分批上呈。那次的貢銀有官礦所出兩千萬兩,各郡的稅銀是一千萬兩白銀。就在這批白銀上路的第五天便莫名失了蹤跡。其後的十年間,夏邑、花都、雲域均有白銀被盜的案子發生,前後共有六次,且每一筆數目驚人。而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白銀都消失的無影無蹤,就連劫銀的案子也無處事尋查。爾後便是如今的武王起兵一掃各國的前五年,又發生了一次白銀打劫案。這一次卻是更為廣範,前後共持續了一年,諸國大量銀庫裏的真金白銀紛紛被人調包。仍然無法查明是何人或者是哪個門派所為。


    白銀雖被劫去,可卻查不到有人私用。即便要藏,那也是一匹可觀的數額,天地縱寬,可又何處藏身?即便如此,卻仍無人能查到那批巨寶的下落。那白銀便好像忽然間從人間蒸發了一般。


    有人說,如此大匹的金銀定是藏在深山或是深水之中。然而,哪片山,又是哪片水?天地如此寬大,何處尋去?直到武王在當時的大都被庸王重用為將,四方出兵平定內外紛擾之際,眾人紛紜,武王得到了那批巨大的財富!


    這些真酒多有了解。武王攻打天下時是借助了不少江湖人的勢力,而他真正借助的或許更該說財富!稍微上點年紀的武林前輩都知曉,武王慷慨!武王一擲萬金!甚至不動須眉!武王好似從不擔心自己的銀子會花光一般,他總是成箱成箱的賜給他的功臣,從不吝嗇!甚至在武王攻打各國之時還曾發生過因為聽聞武王兵餉豐潤而主動棄甲投誠的士兵!雖無以考證但卻並非空穴來風,武王之財富一向是人間說唱的噱頭。


    而二十六年前有武林中人說他們知曉那那批金銀的下落。有人說他們曾經見過武王秘密指派自己的心腹前往如今的【漢梁府滔山】去,於是他們猜想,滔山裏藏著令他們可以為之赴死的金銀。


    滔山是一片山,山如海浪一般層層疊疊,參差不知幾許。難進,更難出。然而正是這樣的猜測卻使得二十六年前的江湖掀起了一股難以磨滅的尋寶之災。


    真酒知道二十六年前的事情,可這六十年前丟失貢銀的事卻不知薛隱如何查起的,故而對他感覺很是好奇,可是又不知如何問,便隻淺笑道:“可是你那所謂的朋友幫你調查的?”


    薛隱想了想,認真道:“出來混的總是要找些關係的吧?”然後看著真酒一臉懷疑的模樣他便改口說:“其實我曾經在正法宮待過兩個月。”


    真酒驚訝,問:“何時?”


    “兩年前,就在正法宮的案庫。”


    真酒更是驚奇,問:“你怎麽會進得正法宮?更進得案庫去?”


    薛隱不以為然道:“有何奇怪,因為案庫幾乎無人看守。隻是亂了一些而已。您別忘了,正法宮是為江湖事所建立。六十年前的大案,又與各國有關的案子,它怎麽會不留備案呢?”


    真酒一想也覺有理,隻不過他們正法宮的備案分好幾種,他看的一向是與朝野無關的案例。


    薛隱以為,不論是六十年前還是武朝一統之後發生的事情,這樣貢銀失竊的案例實在太過相似。一樣龐大的數額,一樣的來去無蹤,一樣的神秘。若不是幫派的手段繼承,他很想再想到其他方麵去。


    真酒便陷入很長一段時間的沉思。這段故事講起來用了不少時間,雖然說了很多,但其實還是不知那搶銀子的是何許神人。而二十六年前的,有關紫凰聖教知陽女曾進滔山見得寶藏的事情更是傳聞,無人能確切證明。這些事情也就是薛隱自己查的資料而已,他斷不敢拿到台麵上去向上尋問,恐怕再引起尋寶之潮,又是一段血海濤濤的殺戮造罪。這也是真酒最為擔心的事情。


    薛隱便捧著手中的黑劍盯的出神,說:“是呀!若是再令人注意到那匹寶藏的下落,更是混亂了。”


    真酒遂看向她手中的短劍,問:“可是黑炎名鋒?”


    他道:“是,也不是。”


    “黑炎名鋒”是懸心鑄海門多年前打造而出。其用料是從大遼所得的一種珍貴黑礦石。據聞為了打造此劍,懸心門的劍師【寧百缺】曾不吃不喝數日畫圖紙作模型,可謂用心良苦。但就在這把劍問世之際,民間卻是又出現了一把與其一模一樣的“黑炎名鋒”,用料、造型、堅韌程度都與之幾無差別。為了此事,兩家人吵吵鬧鬧打到了正法宮去,誰也不肯讓步。此事在當時也甚有名氣。寧百缺是個執著的人,也是個挑剔的人,最後就按懸心鑄海門四公子之一的【蘇載雲】所提供的圖紙毀了那把黑炎名鋒而重新鑄出了如今薛隱手中的黑炎劍。


    原本的黑炎名鋒重有七斤七兩五錢,而這把黑炎劍如今劍鐵淨重則隻有三斤八兩。據說剩下的劍鐵也用來作成了另兩個兵器。而這些兵器後來並沒有列到懸心門的兵器譜上,故而也就一直未賣出去。與其關係較好的雲堡之人,諸如雲二爺雲瀚也曾多次討要甚至要花重金借用寧百缺都沒肯送出。是以真酒也想不明白這薛隱有如何大的本事竟拿到了此黑炎劍。


    而薛隱說到此自是悔恨不已。聽他道,這黑炎劍紮眼,他已帶在身邊兩年,從未出鞘,隻因怕惹來事端。卻不想今日才剛見真酒便叫他取了劍還與人過招。真酒聽出了他的不滿,隻好奇的問,即是兵器,若不與人對招如何立世?薛隱說不過他自是沒有理會隻是又生氣的半路。


    最後,唐利川問他既是帶上了劍,藏而不露又有何用。薛隱說,非是不露,而是要一擊取命!真酒聽了便笑,問:“以你之武學,如何一擊取命?”


    薛隱臉色難看道:“當一個武功很差的人佩帶了一把絕世名鋒之時,他就會信心百倍!”


    這歪理自是讓真酒又笑了好久,雖說是笑,可也隻是被他的理由逗樂了一般,全無取笑之意。而後真酒說:“老爺子教你真正的劍法如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滔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摶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摶鳳並收藏滔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