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那一夜,當時還在世的周順帝和張玉材兩人在禦書房內,一直從亥時說到了寅時,最後因為早朝即將開始,二人的交流才暫時告一段落。(晚上十點到早上五點)


    而具體談論了什麽,除了當時在場的禦史言官和太子外,就再無其他人知曉了,關於那次夜談的相關記錄也被單獨封存在皇室內庫之中,成了一個謎。


    其他人知道的,隻有那天的早朝上,周順帝屢屢走神,心思完全沒有放在殿前百官的匯報之上。


    而張玉材回到第一研究院後,也沒有閑著,不過短短十數日之後,一個高達數丈的空心銅球和一個精鐵打造的架子,被一同運送到了太和殿外。


    至於周順帝帶著文武百官在殿外,看著張玉材用滑輪組,指揮幾個普通人輕輕一拉就將銅球吊起的時候,在民間有兩種說法。


    一種是說周順帝隻是微微一笑,點了點頭,四周的文武百官也是表現得雲淡風輕,表現之穩重,盡顯大夏朝廷的風采。


    另一種說法是周順帝當時下巴都快驚掉了,身邊的文武百官也都是兩眼發直,呆呆的看著麵前的一切,有的甚至驚訝的一屁股坐到了地上,讓人貽笑大方。


    不過不管是那種說法,最後都是張玉材將銅球穩穩的固定在了精鐵架子之上。


    之後,他同著周順帝,在殿外向文武百官宣布,大夏朝土地測繪及人口普查工作正式啟動。


    “將來,這空蕩蕩的圓球上,所刻之處,盡是我大夏之國土!”這是張玉材當時的原話,不僅被刻在太和殿殿門外的地磚上,還刻印在帝都第一研究院內,一顆縮小版銅球旁的石碑上。


    張玉材說到做到,他在第一研究院成立測繪培訓班,吸納身體不錯,但是沒有考上功名的讀書人進來學習。


    測繪培訓班隻辦了幾個月,之後,他們便被派往了全國各地,進行土地的測繪,而張玉材則留下,開了更多的培訓班,選擇其中的佼佼者作為助教,人最多時,全院上下足足有數千名師生。


    十年時間轉瞬而逝,小球上密密麻麻的刻滿了大夏朝內山脈城池與各色數字,研究院出品的各色產品也是極度的暢銷,在民間聲望極高,經過研究院培訓的讀書人,也逐漸進入了朝廷的各種新設機關,並掌握了實權。


    帝都第一研究院作為一個民間機構,一時間的風頭之盛,是自大夏朝開國以來所未有的,而張玉材作為研究院的核心人物,被朝廷的人稱讚為無雙之國士,被民間的人稱為聖人再世,甚至有人提議為他修建生祠。


    可張玉材不是一般人,他在察覺到這個情況後,沒有一點留戀,果斷的選擇了離開。


    不過他這次,沒有不告而別,而是去找到了周順帝,說明了自己的去意,雖然周順帝希望他能繼續留下,為早日實現大夏朝的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可看他去意已決,也沒辦法,最後隻得賜給他一道金牌,這道金牌不僅有如朕親臨,號令百官的作用,還擁有可以在正常的情況下調動大夏國內任何一隊駐軍的權限。


    張玉材一開始也不打算收下這道金牌,不過經過仔細的思考之後,還是留下了,不過卻沒有隨身帶走,而是留在了帝都第一研究院內。


    同時也留下了三道題,對著自己的得力弟子們說道,如果真的有人能答出這三道題,就將此道金牌交給那人,同時那人自動接任研究院的院長職位,並告知他,隻要帶著金牌往東方一直走,就能找到他。


    話音剛落,張玉材便飄然而去,在這天地之間了無蹤影。


    而據張玉材留下的條子上的描述,這三道題分別是一道對子的上聯,一句對話的一半和做出八句用“以”字開頭的詩。


    答題要求隻有一個,就是必須一氣嗬成,不給休息的時間,而答案則是由研究院曆代的代理院長保存,隻有答對了前一道題,代理院長才能開啟後麵的習題和答案,而且為了保證能有良好的秩序,每個人作答之前都會登記,失敗之後的一年內,都不允許再來答題。


    這件事一被宣揚出來,便吸引了無數人來嚐試,光登記用的冊子都快裝滿了一間屋子。


    不過不出所料,所有來挑戰的人都敗在了第一題之下,但還是有人孜孜不倦的去挑戰。


    最開始大家還誇讚他們有毅力,有恒心,誰知,到後來,忽然就變成了諸如什麽,“連五個字的對子都對不出來,還敢說自己是大才子,恐怕是大傻子吧”這一類的言論,搞得大家都覺得很尷尬,畢竟那玩意兒再好,你得不到不說,平白還有受人看傻子一樣的目光,也就漸漸沒有人再去挑戰了,熱度一降再降,那三道題和禦賜金牌也就逐漸變成帝都第一研究院的吉祥物了。


    雖然原則上是不允許參加者泄題的,隻是這來答第一題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最終還是被傳揚了出去。


    第一道題是用的一張長九寸寬六點三寸的極品絹布,上麵用最好的青墨寫著那難倒無數才子的五個字。


    “奇變偶不變”


    “噗!”李濤聽到這裏,實在是忍不住了,口中的茶水再一次噴了出來。


    心說,這位大哥可真尼瑪的會玩啊,想吐槽,結果發現槽點實在是太多,反而讓李濤有種無從下嘴的感覺了。


    話說李濤還真沒想到這世界居然不止自己一個穿越者,而且人家那才是走的主角標準流程啊,自己這算個什麽啊,天天被係統懟,一言不合就耳光伺候,過得還不如沒係統的日子舒坦。


    “謔謔謔,沒想到宿主怨氣這麽大呐。”係統賤賤的聲音也許會遲到,到永遠不會缺席。


    “廢話,我天天被你這麽搞,你還指望我能開心的一匹?你看看人家,那才叫主角!”俗話說得好,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看了別人的生活,再看看自己,李濤當時就火了,直接回懟了回去。


    “咋滴,不服?不服給爺忍著嗷!”係統毫不在意的說道,好像李濤越生氣,他就越開心。


    “……”李濤感受到自己的手又開始蠢蠢欲動,隻得咬咬牙,將卡在喉嚨裏的話給咽進了肚子裏。


    隨著李濤這一打岔,常威也得空停了下來。


    常威斜斜的用眼角的餘光瞟了一眼門外的天空,此時的天色已經徹底的暗下來了,自己也連續講了好幾個時辰了,也不敢中途喝水,現在就感覺口幹舌燥,連聲音都嘶啞了,要是一會兒這李家少家主要自己繼續講的話,那自己隻有舍了這條老命了。


    “常威呀。”


    “小老兒在,大少爺有何吩咐。”


    “呃,你今天辛苦了,本少爺有賞。”李濤看見常威一副精神萎靡的樣子,也是覺得自己這麽逮住一個就往死裏使喚有點過分了,決心補償他一下。


    李濤招招手,喚李橋近前來,也不問常威原來一下午能拿多少,開口就是賞他十兩銀子,而且往後一月講書收的錢,全都給他。


    而常威聽見自己居然可以拿到十兩銀子,頓時大喜過望,感覺自己嗓子都舒服了許多,還可以再說一個通宵。


    待的李橋將十兩銀子交到他手上的時候,常威激動的朝李濤深鞠了一躬,感謝他的支持。


    誰知先前講書時花費的體力過多,加上年紀偏大和這十兩銀子的刺激,直起身來的時候,就覺得大腦猛的一暈,膝蓋一軟,就要跪倒在地。


    李濤也被嚇了一跳,李家莊這地方本來就沒幾個說書先生,要是折了一個,哪可是莫大的損失。


    於是李濤連忙伸出雙手,扶住了常威的雙臂,而常威也就是隻有那一瞬間有些發暈,很快就好了,抬頭用感激的眼神看著李濤,心裏清楚,自己這老朽的身體,要是沒有李少家主這一伸手,怕不是要在床上躺個十天半個月,剛拿的這十兩銀子,恐怕都要全交代給藥店。


    李濤將常威的身子攙了起來,看著感激涕零的他,伸手將落在地上的銀子撿了起來,交還給他,同時不由自主的伸手拍了拍常威的左邊臂膀,意味深長的笑了笑。


    在李濤交代了他兩句休息身體和過幾日自己還會再來之後,便讓常威揣著銀子離開了。


    李濤看了看保持一個坐姿坐了一個下午的眾人,想笑,但還是忍住了,又看了看外麵的天色,覺得今天收獲已經很充分了,可以先撤了,便朝李橋打了聲招呼,謝絕了他派人護送的提議,提著來時手持的小包袱,裝作聽不見背後一片桌歪椅斜的聲音,走出了茶館的大門。


    和茶館內部那使人困倦的熱氣不同,被涼涼的夜風一激,李濤感覺自己都精神了許多,深吸一口涼涼的月光,李濤更是覺得自己心曠神怡。


    李濤一邊順著點著街燈的大路走,一邊在自己的心底不住的思量,在這世界上居然不止自己一個穿越者,不知這件事對自己是利還是弊。


    李濤真思索著,就猛的覺得自己被撞了一下,然後一個人影從自己的身旁飛奔而過。


    李濤正要口嗨他跑這麽快,是急著給家裏主事兒的上墳麽,就突然間覺得好像有哪裏不對。


    低頭,看著空蕩蕩的手上。


    李濤腦子裏隻剩下了一個念頭。


    “老子被搶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湖軼事收集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少年阿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少年阿餘並收藏江湖軼事收集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