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玄應和鍾子息是昱真宗最早一批下山參戰的人員,也是在文氣長城未築起之前最早趕赴大栗王朝最前線的一撥人,隨後塗南,武金剛,王權,雲竹,郭穆清,侳崖下山後,這撥人算是呆在一起也著實幹了不少太極王朝的兵力。


    在遠伐軍三番勢力裏,太極王朝隻能算是一個添頭,說起一統百法之洲,可百法之洲畢竟隻是彈丸之地,一統大洲的太極王朝論疆土和兵力怕是連打了幾十年大戰的大栗都比不過。


    這撥人都是天幹組的人選,不過經過知禮書院的排查之後,諸多人都給重新打散分配到各組裏,比如塗南,王權,武金剛這三個純粹武夫,就編入了新的一個武字營裏,天幹玄黓壬組裏去。


    侳崖則是天幹閼逢甲組的主力,如今直接給喊到知禮書院等著天幹閼逢甲組成型,可謂是對侳崖這個曾經半步合道境的大劍仙是無比的重視,估計接下來的硬仗死戰還得是天幹甲乙丙丁四組的重頭戲。


    謝玄應和鍾子息如今俱是九境大劍仙,出身定軍山的十境大劍仙郭穆清和雲竹,這四人一同收編到天幹柔兆丙組裏。


    如果說天幹閼逢甲組是儒家這邊能拿出手的最頂尖的戰力,那麽天幹旃蒙乙組應該是手段法寶最多傍身的練氣士無疑,天幹柔兆丙組則是殺力大破天的大劍仙組成,再有天幹強圉丁組的白川一行人,甲乙丙丁四組裏可以得知唯有白川這一組人數最少,卻也組成人員各有所長,或許能算作是最機動最靈活,攻堅能力,作戰能力都十分突出的一組了。


    天幹閼逢甲組還在籌備當中,留在知禮書院候命,天幹旃蒙乙組雖說人員大部分已經到位,不過也同樣呆在知禮書院這邊候命,似乎知禮書院那邊有意要在正麵戰場等坤泍立好帳營後要做一番布置。


    而天幹柔兆丙組在天幹強圉丁組的開門紅之後,總算開始開撥,這一群殺力高出天際的大劍仙一同出行,各個禦劍而起,實乃是文氣長城上最靚麗的一道風景,也給駐守在文氣長城上的守衛們打了一劑強心針。


    在天幹強圉丁組取得傲人的戰績之後,代表儒家殺力最大的天幹柔兆丙組終於要亮劍了。


    據知禮書院那邊傳出來的消息,天幹柔兆丙組之人這一次亮劍,主要針對得是極為難纏的冥間鬼王勢力,麵對這些無孔不入的陰兵鬼將和滿天肆虐的呲厄獸,要不是習有專門克製鬼物的修士,麵對起來十分難以應付,雖說儒家和佛教對鬼物都有一些特殊的功法,但並算不上主流,要說鎮邪除鬼首推的還是道家神道的一些專職神靈以及道家的龍虎宗天師宗等幾家習有雷法正宗的幾家。


    儒家這一次也是迫不得已讓天幹柔兆丙組刻意針對冥間鬼王的勢力,和這些奪舍占據陽人之身的陰兵鬼將廝殺,讓一般的練氣士下去難免縛手縛腳施展不開,唯有一劍破萬法的天幹柔兆丙組出戰最為合適,尤其是麵對麾下兵力絲毫不亞於妖族的冥間鬼王們,大劍仙出劍一掃一大片,麵對群戰也是最為妥善的安排。


    由於正麵戰場由妖族九燭打了頭陣,太極王朝和冥間勢力大多是起著拉扯戰線的作用,更遠地早已遠離帥營億萬裏之遙,不斷地在尋找文氣長城薄弱之地,一旦發現了紕漏或者儒家來不及布防之處,總是會投入絕大的兵力直接打崩文氣長城的一段,然後往腹地進軍,由於儒家這次安排所有浩正大洲的兵力都要經過知禮書院核查後版本文書再經緯城頒布軍符從大本營處等城行軍,其實是造成了很大的戰略拖延,不過為了長久計算,也不得不如此施為,上城駐守的兵力一定審查再審查出現任何一點馬虎都是儒家難以接受的損失,至於先手階段給遠伐軍占據了絕大優勢也隻能望而興歎,有些事情急不來,隻能徐徐圖之而已。


    要不怎說儒家敢奉饒天下棋先,號稱收官階段無敵手,看似遠伐軍在浩正大洲上如入無人之境策馬狂奔在一開始的時候占了很大的便宜,更是依仗人數居多把戰線拉得無比恒長,算是初步達成了範沮和阿雲笙的策略,可要說遠伐軍由此可以安枕無憂的話那簡直癡心妄想。


    冥師範沮和阿雲笙兩人對於儒家接下來可以布置的後手早已做了多番推演,兩人都各自認為,戰事一旦達到了膠著階段,也就是讓儒家在整條文氣長城上落子完畢之後,這一場戰役才算真正得開打,真正影響到最後戰果的,也唯有在那一段最難熬最綿長的歲月裏。


    既然你儒家守城收官無敵手,那麽盡量在中盤階段徹底打垮,就是此次戰役最重要的戰略部署,而那一段膠著可能會持續百年千年之久的鏖戰,彼此各自算計,就看誰對大局的掌控真正做到了然於胸運籌帷幄了。


    在遠離正麵戰場百萬裏之遙處,世間飛行速度最快的大劍仙們僅僅隻花了大半日就趕赴了知禮書院指定的一處駐守點,因為還沒有普通守衛來得及趕赴如此之遠的駐守點,在此處接待天幹柔兆丙組大劍仙們是先前早一步趕赴而來的地支人員。


    可以得見這一段文氣長城已有多處破損,地支人員裏舉凡執武郎大多受了些傷,就連統計情報的文書郎也同樣各個麵有狼狽,顯然為了等著守衛入駐和天幹柔兆丙組之人的到來,這一撥地支人員著實抗下了多波的攻勢,起碼如今還能保著此處的文氣長城不倒,也不知這一組地支組人員到底付出了多少心血。


    因為定軍山一同砥礪劍道二十多年,謝玄應和鍾子息算是成了最合心意的朋友,又因為謝家麒麟子謝玄應世人稱溫玉公子卻學當代家主謝疏影一般對於道侶之事隻字不提,外麵又有了一些歪風邪氣的說法。


    說是謝玄應和鍾子息有那特殊的癖好,更是取笑謝家這一代人,女不女,男不男的,著實有些可憐可悲。


    當然對於這些說法,謝玄應是不會多加理會,嘴巴長在別人的嘴上,要怎麽說還能堵得住悠悠眾口?可他對鍾子息之間的這份友誼還是異常看重的。


    在落下劍之後,瞧著鍾子息臉色異常得難看,不由問了一句,“發生了何事?”


    而一直以來彬彬有禮的鍾子息突而麵相有些猙獰,咬牙切齒,這在以往是從未發生過的事。


    “恐怕這一次,我要違背知禮書院的安排,私自行動一次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一個大劍仙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菩薩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菩薩乘並收藏我有一個大劍仙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