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永濤,出身一個書香世家,盡管祖上沒有出過大富大貴的顯赫人物,可家境殷實,家族學問也做得嚴謹,祖上好幾代都有在明仁王朝當過不大不小的官員。
廖永濤更是少年得誌,進士出身,曾經在雲東道裏也做過一城別駕高位。
年紀輕輕身居高位,自然會惹來別人眼紅,不過廖永濤也知道自己家族背景不厚難以跟那些勢力紮根極深的大家大族相爭,所以平日裏行事十分低調,能賣麵子就會賣一些麵子,起碼在官場上還算是吃得開的那種,小麻煩不斷,大事沒有。保住眼下的位置已經萬幸,再進一步的想法,一點也無。
本來這樣的一個隨波逐流的官員,隻要站對了邊,找個好靠山,在未來別駕這樣的高位上做個幾任並不是難事,而且廖永濤也不是那種死讀書的呆子,也懂得鑽營,家底也算殷實,該打理的都打理到。
所以也還真給他找到了後台,就是管雲東道漕運的嚴氏。
漕運衙門一向是肥水最足的官府衙門,而且能往裏麵塞人的大多跟明仁皇室有些牽連,嚴氏族下有一位女子在明仁皇宮當妃嬪,在百姓眼裏就跟皇親國戚是差不多的存在。
有這麽一個大族給照料著,廖永濤的仕途可以說是無憂了,本來應該是再經營幾年出了些成績之後再謀高位,可偏偏事情就出在了廖永濤的急功近利之上。
當年他帶著剛剛成年的廖杏兒拜訪嚴府,本來就心思不正,想著自己女兒出落得亭亭玉立再跟嚴家結下一門親事,那自己的仕途可就真的安枕無憂了。
廖杏兒這種自幼在官家長大的黃花閨女其實早對這種政治聯姻司空見慣,當時也並沒有抵觸的心理,本來這時候的男女嫁娶就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嫁誰不是嫁。
廖永濤也是打足了盤算,知道嚴家長子也在漕運衙門辦事,有嚴家的鼎力支持前途似錦,隻要自己女兒嫁給他,那自己也算上真正地傍上大腿了。
然而這僅僅是廖永濤的一廂情願的想法,嚴家長子沒有看上這廖杏兒,反而嚴家那位臭名昭著的幺子給看上了廖杏兒。
這位嚴家幺子的惡名在整個雲東道都震天響,十足的一個紈絝子弟,吃喝嫖賭樣樣都來,手底下更是有幾條人命,可謂是把壞事給做絕了。
到處壞人家姑娘的清白,不僅如此,事後要是不服從直接就是沉屍江底,被這位嚴家幺子荼害的黃家閨女不在少數。
就算當時廖永濤有些走入偏門的想法,可世代書香的家世還是讓他知道,把自己的獨女嫁給這小魔頭,就是推閨女入火坑,到時候可能連屍體都找不到。
其實當初嚴家要是答應給廖杏兒一個明媒正娶的原配身份,憑廖永濤當時的心境可能咬咬牙也就答應了,畢竟是大家族出身,有了這個名分,再怎麽樣也隻是讓女兒多吃些苦頭而已。
你嚴家幺子在外麵風流倜儻拈花惹草他也管不著,富家子弟三妻四妾的實屬平常,也就冷落了女兒而已還不至於真得吃苦。
可嚴家給出的意思是讓廖杏兒從了他家幺子,然後連個名分都不給,說白了就是連當妾的身份都不夠格,最多算是包養在外的金絲雀而已,到時候嚴家幺子玩膩了,隨便找個地方埋了,你廖永濤難道還想討回公道不成。
這樣的安排隻要廖永濤不是個傻子就絕不會答應下來,這已經不是推女兒入火坑了,簡直就是把命給搭上了,廖永濤當然是一口就給回絕了。
可那嚴家幺子卻是個執拗性子,接連幾次糾纏不清之後,被廖永濤狠狠地大肆辱罵一次。
於是辛辛苦苦經營得來的後台就這麽失去了,接下來的日子,廖永濤在別駕這個位置上可謂是度日如年了。
不僅上頭壓力不斷,就連下麵的人也是給他眼色看,他這個官當得就比囚犯還要苦,更是無從發泄。
最後還是出身名門的廖夫人給娘家發了一封信,最後親自陪著廖永濤去了嚴府一趟,總算把這事也壓了下來,卻也不知正是因為如此種下禍根。
自詡為皇親國戚的嚴氏,一手捏著漕運衙門自然是賺得流油,當然也要擺下點架勢,供奉了好大一筆錢給最近的宗門,也就是燃燈閣,特意迎來了幾位供奉,養在嚴府,也好跟人吹噓,嚴家也能跟山上的仙家勢力搭上了線。
而嚴家幺子如此作惡多端沒有給行俠仗義的仙師俠客都收拾掉還真要歸功於那位燃燈閣派遣下來的鬼修,好幾次出手護住這小魔頭,免於一死,這讓嚴家更是感恩不盡,把更多的神仙錢往燃燈閣裏送去。
至於鬼修一道如何會被正道十宗視為歪門外道也是有道理的,鬼修一道常年跟鬼物打交道,難免性子都有些陰狠,長年累月下來起觀念自然有所改變,很難界定正邪之分。
鬼修下山收伏鬼物也算是為民除害,可行事上真沒有一般修士的慈悲心腸,對於這些陰暗麵的事大多睜眼不見,隻要不關乎自己切身利益的,隻管收錢辦事便是。
那位嚴家幺子本來被廖永濤一頓辱罵就有些心頭恨,但家族給下了命令不得妄自行事,總算還沒有做出過火的事情,可偏偏就是在那位燃燈閣修士的慫恿之下,惹下了大禍。
那位鬼修百般慫恿,說事後會給他消除後患,這嚴家幺子就鋌而走險,窺準了機會。
本來這還算能收得了場麵,當場就給弄出人命,一命嗚呼了。
最後自然是燃燈閣鬼修出手,把廖杏兒的魂魄給禁錮在了軀體之上,如同一個活死人,就這麽吊著性命。
廖永濤對於其中的一些細節自然並不祥知,隻是當日得知女兒被劫持過去後就知道事情不妙,趕到之時,好比沒了三魂六魄一般。
不用猜都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接回家後,跟自己夫人一商議,決定要討回公道。
哪知道嚴家幺子回家把事情一交代,就翻臉不認人,死活不承認是自己犯下的事,對於廖永濤所說的讓他娶廖杏兒為妻的事,根本不可能答應下來。
明知道已經是一個死人了,還娶回家幹嗎?開什麽玩笑。
最後嚴家發力,總算是把事情給壓了下來,那麽廖永濤自然無法繼續在官場上呆下去,而事後廖杏兒就好比沾染了重病一樣,根本見不得光,找了幾位名醫也瞧不出個所以然來,折騰了好些日子,廖永濤心灰意冷,收拾了家財在偏僻之處建了個莊子,給女兒養病。
對於廖杏兒的遭遇,廖永濤心裏知道是自己惹下的禍,充滿愧疚之意,有生之年就希望能把女兒的病養好就是。
被白川一語道出,自己的親生女兒已經身死的消息,廖氏夫婦又怎麽會相信。
說到這裏,大致地來龍去脈已然摸清,無非是一些每日裏都在發生的權貴迫害他人的故事,隻是當中摻雜了仙家勢力燃燈閣在內,就顯得有些反常。
因為據廖永濤說,三年前拜訪廖莊的修士,他也是第一次見麵,隻說是來給女兒看病的,最後弄了幾手把戲之手就離去了,隻是見女兒的情況似乎有些好轉,也就沒當回事,他們這些平民百姓哪知道神仙老爺的神通。
隻當是女兒當日驚嚇過度,或者被某些髒東西給纏身的緣故,從來就沒想過,廖杏兒此時根本就是一個鬼魂的事實。
所以在廖永濤把往事重提之時,一直靜靜聆聽的廖杏兒,到最後終於忍不住,跪下身子,哭泣道:“白仙師所言極是,女兒…………女兒,的確已經身死,這些年能待在爹娘旁邊,杏兒就是想多侍奉兩位幾年,可哪知道隻是讓大家都為我拖累。嗚嗚嗚…………女兒對不起爹娘。”
說完又狠狠地磕了幾個響頭,“懇求仙師能解杏兒於苦海之中,可以轉世重生,來生再侍奉爹娘。”
一家三人悲慘淚下,哭得稀裏嘩啦。
想不到會是這樣的一個故事,有心要打殺鬼物的施依依現在哪還有這份心思去一拳把廖杏兒給滅了,反而心底的同情心泛濫,有心想去把那嚴家的幺子給打殺了才好。
至於打破廖杏兒的那道禁錮魂魄的神通,對於白川來說還真不是什麽難事。
破開禁錮,讓廖杏兒的魂魄重歸天地,自然會有冥間陰差過來接引,這些都是舉手之勞,可在白川想要動手之時,收到了雷索的心聲。
“再拖一拖,明日再說。”
其實對於其中還有些線索,白川是覺得沒有摸透摸清,起碼還大有文章可做,既然雷索發了話,自然就答應了下來。
“不如你們一家子人再多聚聚,這事再說如何?”
對於廖杏兒已經身死的事實,其實到現在為止廖氏夫婦還是有些不願意相信,就算是廖杏兒親口所說,依然無法信服。
要是白川一出手就讓廖杏兒直接魂歸天地之間,隻怕是以為白川出手打殺了廖杏兒才是,緩衝一下也好讓兩位接受這個事實才好。
於是一行人準備就在廖莊過一夜。
而廖氏一家,則聚在一起,兩夫婦聽著女兒述說這些年來的故事,聽得廖永濤想要自盡的心都有。
chaptererror();
廖永濤更是少年得誌,進士出身,曾經在雲東道裏也做過一城別駕高位。
年紀輕輕身居高位,自然會惹來別人眼紅,不過廖永濤也知道自己家族背景不厚難以跟那些勢力紮根極深的大家大族相爭,所以平日裏行事十分低調,能賣麵子就會賣一些麵子,起碼在官場上還算是吃得開的那種,小麻煩不斷,大事沒有。保住眼下的位置已經萬幸,再進一步的想法,一點也無。
本來這樣的一個隨波逐流的官員,隻要站對了邊,找個好靠山,在未來別駕這樣的高位上做個幾任並不是難事,而且廖永濤也不是那種死讀書的呆子,也懂得鑽營,家底也算殷實,該打理的都打理到。
所以也還真給他找到了後台,就是管雲東道漕運的嚴氏。
漕運衙門一向是肥水最足的官府衙門,而且能往裏麵塞人的大多跟明仁皇室有些牽連,嚴氏族下有一位女子在明仁皇宮當妃嬪,在百姓眼裏就跟皇親國戚是差不多的存在。
有這麽一個大族給照料著,廖永濤的仕途可以說是無憂了,本來應該是再經營幾年出了些成績之後再謀高位,可偏偏事情就出在了廖永濤的急功近利之上。
當年他帶著剛剛成年的廖杏兒拜訪嚴府,本來就心思不正,想著自己女兒出落得亭亭玉立再跟嚴家結下一門親事,那自己的仕途可就真的安枕無憂了。
廖杏兒這種自幼在官家長大的黃花閨女其實早對這種政治聯姻司空見慣,當時也並沒有抵觸的心理,本來這時候的男女嫁娶就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嫁誰不是嫁。
廖永濤也是打足了盤算,知道嚴家長子也在漕運衙門辦事,有嚴家的鼎力支持前途似錦,隻要自己女兒嫁給他,那自己也算上真正地傍上大腿了。
然而這僅僅是廖永濤的一廂情願的想法,嚴家長子沒有看上這廖杏兒,反而嚴家那位臭名昭著的幺子給看上了廖杏兒。
這位嚴家幺子的惡名在整個雲東道都震天響,十足的一個紈絝子弟,吃喝嫖賭樣樣都來,手底下更是有幾條人命,可謂是把壞事給做絕了。
到處壞人家姑娘的清白,不僅如此,事後要是不服從直接就是沉屍江底,被這位嚴家幺子荼害的黃家閨女不在少數。
就算當時廖永濤有些走入偏門的想法,可世代書香的家世還是讓他知道,把自己的獨女嫁給這小魔頭,就是推閨女入火坑,到時候可能連屍體都找不到。
其實當初嚴家要是答應給廖杏兒一個明媒正娶的原配身份,憑廖永濤當時的心境可能咬咬牙也就答應了,畢竟是大家族出身,有了這個名分,再怎麽樣也隻是讓女兒多吃些苦頭而已。
你嚴家幺子在外麵風流倜儻拈花惹草他也管不著,富家子弟三妻四妾的實屬平常,也就冷落了女兒而已還不至於真得吃苦。
可嚴家給出的意思是讓廖杏兒從了他家幺子,然後連個名分都不給,說白了就是連當妾的身份都不夠格,最多算是包養在外的金絲雀而已,到時候嚴家幺子玩膩了,隨便找個地方埋了,你廖永濤難道還想討回公道不成。
這樣的安排隻要廖永濤不是個傻子就絕不會答應下來,這已經不是推女兒入火坑了,簡直就是把命給搭上了,廖永濤當然是一口就給回絕了。
可那嚴家幺子卻是個執拗性子,接連幾次糾纏不清之後,被廖永濤狠狠地大肆辱罵一次。
於是辛辛苦苦經營得來的後台就這麽失去了,接下來的日子,廖永濤在別駕這個位置上可謂是度日如年了。
不僅上頭壓力不斷,就連下麵的人也是給他眼色看,他這個官當得就比囚犯還要苦,更是無從發泄。
最後還是出身名門的廖夫人給娘家發了一封信,最後親自陪著廖永濤去了嚴府一趟,總算把這事也壓了下來,卻也不知正是因為如此種下禍根。
自詡為皇親國戚的嚴氏,一手捏著漕運衙門自然是賺得流油,當然也要擺下點架勢,供奉了好大一筆錢給最近的宗門,也就是燃燈閣,特意迎來了幾位供奉,養在嚴府,也好跟人吹噓,嚴家也能跟山上的仙家勢力搭上了線。
而嚴家幺子如此作惡多端沒有給行俠仗義的仙師俠客都收拾掉還真要歸功於那位燃燈閣派遣下來的鬼修,好幾次出手護住這小魔頭,免於一死,這讓嚴家更是感恩不盡,把更多的神仙錢往燃燈閣裏送去。
至於鬼修一道如何會被正道十宗視為歪門外道也是有道理的,鬼修一道常年跟鬼物打交道,難免性子都有些陰狠,長年累月下來起觀念自然有所改變,很難界定正邪之分。
鬼修下山收伏鬼物也算是為民除害,可行事上真沒有一般修士的慈悲心腸,對於這些陰暗麵的事大多睜眼不見,隻要不關乎自己切身利益的,隻管收錢辦事便是。
那位嚴家幺子本來被廖永濤一頓辱罵就有些心頭恨,但家族給下了命令不得妄自行事,總算還沒有做出過火的事情,可偏偏就是在那位燃燈閣修士的慫恿之下,惹下了大禍。
那位鬼修百般慫恿,說事後會給他消除後患,這嚴家幺子就鋌而走險,窺準了機會。
本來這還算能收得了場麵,當場就給弄出人命,一命嗚呼了。
最後自然是燃燈閣鬼修出手,把廖杏兒的魂魄給禁錮在了軀體之上,如同一個活死人,就這麽吊著性命。
廖永濤對於其中的一些細節自然並不祥知,隻是當日得知女兒被劫持過去後就知道事情不妙,趕到之時,好比沒了三魂六魄一般。
不用猜都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接回家後,跟自己夫人一商議,決定要討回公道。
哪知道嚴家幺子回家把事情一交代,就翻臉不認人,死活不承認是自己犯下的事,對於廖永濤所說的讓他娶廖杏兒為妻的事,根本不可能答應下來。
明知道已經是一個死人了,還娶回家幹嗎?開什麽玩笑。
最後嚴家發力,總算是把事情給壓了下來,那麽廖永濤自然無法繼續在官場上呆下去,而事後廖杏兒就好比沾染了重病一樣,根本見不得光,找了幾位名醫也瞧不出個所以然來,折騰了好些日子,廖永濤心灰意冷,收拾了家財在偏僻之處建了個莊子,給女兒養病。
對於廖杏兒的遭遇,廖永濤心裏知道是自己惹下的禍,充滿愧疚之意,有生之年就希望能把女兒的病養好就是。
被白川一語道出,自己的親生女兒已經身死的消息,廖氏夫婦又怎麽會相信。
說到這裏,大致地來龍去脈已然摸清,無非是一些每日裏都在發生的權貴迫害他人的故事,隻是當中摻雜了仙家勢力燃燈閣在內,就顯得有些反常。
因為據廖永濤說,三年前拜訪廖莊的修士,他也是第一次見麵,隻說是來給女兒看病的,最後弄了幾手把戲之手就離去了,隻是見女兒的情況似乎有些好轉,也就沒當回事,他們這些平民百姓哪知道神仙老爺的神通。
隻當是女兒當日驚嚇過度,或者被某些髒東西給纏身的緣故,從來就沒想過,廖杏兒此時根本就是一個鬼魂的事實。
所以在廖永濤把往事重提之時,一直靜靜聆聽的廖杏兒,到最後終於忍不住,跪下身子,哭泣道:“白仙師所言極是,女兒…………女兒,的確已經身死,這些年能待在爹娘旁邊,杏兒就是想多侍奉兩位幾年,可哪知道隻是讓大家都為我拖累。嗚嗚嗚…………女兒對不起爹娘。”
說完又狠狠地磕了幾個響頭,“懇求仙師能解杏兒於苦海之中,可以轉世重生,來生再侍奉爹娘。”
一家三人悲慘淚下,哭得稀裏嘩啦。
想不到會是這樣的一個故事,有心要打殺鬼物的施依依現在哪還有這份心思去一拳把廖杏兒給滅了,反而心底的同情心泛濫,有心想去把那嚴家的幺子給打殺了才好。
至於打破廖杏兒的那道禁錮魂魄的神通,對於白川來說還真不是什麽難事。
破開禁錮,讓廖杏兒的魂魄重歸天地,自然會有冥間陰差過來接引,這些都是舉手之勞,可在白川想要動手之時,收到了雷索的心聲。
“再拖一拖,明日再說。”
其實對於其中還有些線索,白川是覺得沒有摸透摸清,起碼還大有文章可做,既然雷索發了話,自然就答應了下來。
“不如你們一家子人再多聚聚,這事再說如何?”
對於廖杏兒已經身死的事實,其實到現在為止廖氏夫婦還是有些不願意相信,就算是廖杏兒親口所說,依然無法信服。
要是白川一出手就讓廖杏兒直接魂歸天地之間,隻怕是以為白川出手打殺了廖杏兒才是,緩衝一下也好讓兩位接受這個事實才好。
於是一行人準備就在廖莊過一夜。
而廖氏一家,則聚在一起,兩夫婦聽著女兒述說這些年來的故事,聽得廖永濤想要自盡的心都有。
chaptererror();